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管理情緒有妙法


                                               § 管理情緒有妙法 §   聖嚴法師


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人是有情眾生,既然是「有情」,當然就會有情緒。我們也大都體會過控制不住情緒,反被情緒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為一時情緒衝動而犯了錯,事後卻又懊悔不已。
      情有很多種,第一種是情操,例如哲學家的情操、藝術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這些情操是理性的,對人、對世界、對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個人沒有情操的話,那就跟低等動物沒什麼兩樣了。
      第二種是情感,情感是指與親人,或是與自己有關係的人事物之間,因為喜歡或是不喜歡而產生的感情現象。情感雖不如情操那麼高尚,但是人如果沒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礦物。只是情感是自私的,以自我的喜怒哀樂為依據,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不是十分穩定;而情操卻是非常清淨,且非常和平、穩定的。
      第三種是情緒,情緒是從情感而來,當情感不能宣洩、滿足時,心裡就會發生衝擊和困擾,因此產生情緒。情緒就像是暴風雨中的海浪,沒有理性、規律,而且波動非常厲害,只不過有的人波動很高,有的人較低一點而已。
      情緒來的時候,就像無明火,會大哭也可能會大笑,甚至還會揍人,出現暴力傾向。所以,一個老是情緒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擾,別人看到情緒衝動的人,也會敬鬼神而遠之。因此面對問題時,最好不要隨便動情緒。
      但是有人會說:「如果人生活得毫無波動變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無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過癮,所以有情緒也沒什麼不好啊!」
      這種將人生的情緒起伏視為一種調劑的看法,實在是似是而非!試想每一次情緒的波動,身體的細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體不健康,心理也不會健康。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樂的情形下生活,是活不久的,一點也不划算。要讓自己經常生活在愉快平靜的情況下,情緒才會穩定,心理也才會健康。
      要避免情緒過分的波動,首先就要明白情緒會帶給自己與別人災難的嚴重性,這樣才會懂得約束自己的情緒。情緒會帶來一波接著一波的壞事,就好像是高血壓會帶來生命的危險一樣,首先可能是中風,再來就是癱瘓,說不定接著就是死亡。所以預防自己情緒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
      預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緒還沒有發生以前,能夠先察覺到自己已經快要動情緒了,在這個關鍵時刻,用觀念來化解,告訴自己動情緒是划不來的,因為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甚至連他人也會遭殃。
      除了運用觀念之外,一些修養的工夫,例如靜坐,或是經常默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也會很有幫助的。在情緒還沒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產生移轉作用,讓情緒轉換為一種念佛的清淨念頭,一種信仰的念頭。

情緒從哪裡來?
      在混亂、緊張匆忙的時代裡,人的情緒時時刻刻都在浮動,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緒是非常重要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要總是將焦點放在情緒的爆發點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聽一首柔和的音樂,或是找朋友談談,讓情緒慢慢緩和。
      更進一步的方法,是觀察自己的念頭從哪裡來?也就是看念頭是怎麼產生的?不過,念頭從何而起,常常連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情緒,那麼根本就不需要管它,因為不必為了沒有發生過的事生氣。即使是發生過的事,也都已經過去了,那又何必生氣呢?動情緒不但沒用,反而會使自己亂了方寸;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遜,或動作粗暴,那我們身上的細胞不知道會死掉多少,真是既傷身又傷心。
      知道引起情緒起伏的原因,觀察情緒的生滅,以及瞭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這才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處理方式。這種智慧,就是明白情緒生滅的來龍去脈;知道了以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問題統統交代清楚以後,自己反而沒有事,既然沒有事,情緒就會安定下來。
      另外,更深一層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來龍去脈,不管它的源頭是什麼?起因是什麼?爆發點是什麼?而是往下去看,看自己的念頭是好念頭嗎?是智慧的念頭,還是煩惱的念頭?如果是煩惱的念頭,老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那就太沒智慧了。人之所以為人所愛、所敬,就是因為有智慧,會有人想做愚者嗎?只要是情緒都是不好的,所以我們面對情緒,只看念頭而不管它的好壞,或是怎麼生起的,當下就停止念頭。
      所以,佛教稱起煩惱時為熱惱,惱就是煩惱,熱就是火熱。雖然在現實中,我們不在地獄,但其實痛苦的程度和身在火熱地獄沒有兩樣。把自己放在地獄裡,是多麼愚蠢的事啊!在這個時候,就要馬上當機立斷,讓煩惱的念頭一起時,就馬上止息。
      但是要做到這個層次相當不容易,所以還是要從第二個層次,也就是從看著念頭起、看著念頭滅的工夫做起。等到工夫純熟之後,才能再進一步到達一發現念頭起,馬上就不見的地步。能到達這個層次的人,我們稱他為賢者,但賢者並不是沒有煩惱,只是已經不會再被煩惱傷害,也不會再傷害其他的人,這是自我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業力與潛意識
      面對人類行為與情緒的失控,根據佛教的說法,這和個人業力有密切的關係。業力這個觀念是指我們在過去無量世(也可以說是「無始」)以來,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種種行為(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和心理的行為),所造成的一種力量,一直累積下來而集中到我們現在這一生之中。
      不過,並不是我們過去世所有的業力,全部都會在這一生中顯現出來,而是要看哪一種業力最強,以及哪一種業力和我們這一生的環境、因緣最相近也最相應,才會在這一生出現。當然,如果業力的力量小,或是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機會或環境讓它發展,那麼它也就不會起作用了。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都將業力歸咎於潛意識,認為是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與生活,才會影響我們能力的發展和智慧的判斷。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是自己不能控制也不能自覺的,它蠢蠢欲動,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產生這麼一個念頭,而且還不斷出現的現象。它很可能是由我們從小到大的種種經驗、學習而得來的影響,並在頭腦裡產生的一種力量;也有可能是自己給自己的訊息,並不是外界或生命之中發生過的事,但是自己的心念常常告訴它、暗示它,結果就變成一種潛意識。
      因此,我們可以說潛意識是從業力來的,因為過去有些業的力量相當強,所以到了這一生會對某一些事情記得特別清楚,而且很深刻地進入頭腦,並從內在製造一些觀念,於是就出現一些念頭,變成了潛伏的意識活動。不過,它雖然從業力來,但是和業力並不同,潛意識是已經在運作的,在我們這一生之中時時刻刻找到機會就會出現;而業力則有的已在運作,有的則無,也就是有的在這一生能夠現前,有的則不會現前。當我們瞭解潛意識與業力愈多,發生問題的機會便愈少,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那是什麼了。
      這就像人都怕鬼,而人怕鬼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不知道鬼的模樣,也不知道鬼在哪裡,所以隨時隨地都在疑神疑鬼。反之,如果清楚鬼是什麼模樣,也知道它會在哪裡出沒,就不會怕它了。潛意識和業力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瞭解潛意識愈多,對我們就愈有幫助。
      所以,心理學家、心理醫生往往也試圖勾起人們的潛意識,甚至用催眠術來瞭解受測者的潛意識中究竟在想什麼?想講什麼?準備想做什麼?當受測者知道原因之後,這個潛意識的力量就會漸漸褪色,進而不再產生作用。
      而我們的業力就像有根的草,斬草本來應該除根,有時候雖然不除根,但是如果我們一看到草就砍,只要芽一冒出土就除草,那麼草根就會因為來不及吸收營養而慢慢萎縮。
      同樣地,雖然有業力,但是它不一定會造成我們的困擾,就像草根還在,但是只要不讓它有機會生長,業力自然也會消失。我們普通人都有遇到困擾的時候,雖然我也肯定心理治療的效用,但佛法畢竟是正本清源,能除根的,所以用佛法來處理情緒煩惱,比心理分析或是催眠更好一些。

如何安心?
      禪宗有一個故事,是初祖菩提達摩和他的弟子慧可禪師之間的對話。慧可禪師老是覺得心裡問題很多,希望菩提達摩能夠幫他安心。於是菩提達摩問他:「你的心在哪裡?把你不安的心拿出來讓我看一看!」結果他找不到自己的心,這時菩提達摩就告訴他:「我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
      人之所以內心不安的原因,歸結起來不外是嫉妒心、擔心、瞋恨心、憤怒心、貪心,以及種種矛盾衝突。這衝突包括自己與自己,或自己與他人之間,以及現實和想像或期待之間的落差。
      譬如嫉妒心,有時我們看到別人的表現好,心裡就會不舒服,其實別人有好的表現應該要讚歎歡喜,感同身受。而且對別人的成就,我們也可沾一份喜悅,甚至起而效法。與其嫉妒別人,不如去瞭解他人能夠成功的原因,並且看看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夠像他一樣優秀。但是,有時別人能得到的,也許自己付出了同樣的努力還是得不到,這時就要想到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因緣福報不夠,只要再努力,然後加上因緣福報的促成,自然就會成熟了。
      所以別人的成功,一定也是辛苦努力來的,即使不是這一生的辛苦,也是過去生累積而來的。有的人會對別人生來有錢、有地位,感到不服氣,覺得自己辛苦一輩子,既沒有錢,也沒有福氣。這時我們就要想到,這是別人過去世努力修來的結果,不用羨慕,也不需要嫉妒。
      另外,貪心也是常使人心不安的原因,能夠得到的不叫貪,得不到的卻想要,這才是貪。貪得無厭是很痛苦的事,其實能夠得到的自然會來,所謂水到渠成,根本不必挖空心思去想、去和別人爭,只要努力去經營,自然會開花結果。如果成果沒出現,表示因緣尚未成熟,也不必為此難過。能夠這樣想,就可以消除因貪而產生的痛苦了。
      事實上,內心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當覺照到心不安的時候,可以先瞭解心為什麼不安?找到原因之後,就會發現很多煩惱都是沒有必要的。例如參加聯考,有的人考完試,每天等著放榜,心裡等得很不安,一直在擔心會不會上榜?究竟考上哪裡?這時如果能轉念一想:「反正都已經考完了,擔心這麼多也無濟於事。至於放榜以後究竟會怎麼樣,到時候再來打算,現在擔心也沒有用。何必自尋煩惱?」這樣一想,馬上就會心安,覺得自己的胡思亂想真是無聊!
      所以,人不安心的時候,可以反思,問問自己不安的原因是什麼?如此一反問,很容易就會發現往往只是自己想太多,事實上,沒有什麼值得煩惱和難過的。經過這樣的省思,心就會安定下來。此外,內心不安的時候,也可以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將心、念頭安住在佛號上,不再去想那些煩惱的問題,心自然會慢慢安下來。

煩惱與習氣
      人都會有煩惱,當成為習慣後,煩惱的感覺就漸漸不存在了,只會留下煩惱的現象,也就是習氣。例如一個視錢如命的人,看到了錢就如飢如渴,一看到鈔票就想要佔為己有,這種飢渴的感覺就是煩惱。如果一個人經常有這種飢渴的感覺,看到錢就想拿,而且完全不理會是不是該拿,這時已經變成是一種貪的習氣,而不是貪的煩惱,所以習氣和煩惱是不太一樣的。
      煩惱不但會傷害自己,有時也會傷害別人。如果煩惱生起的時候,不表現出來,也許別人不會受傷,卻會傷害到自己,讓自己很痛苦。例如一個單相思的男孩,心裡總是想著喜歡的女孩,但是對方根本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而男孩的內心卻在煩惱。他雖然沒有傷害到其他的人,卻已經傷害到自己。或者說,這個男孩不管對方愛不愛他,總是追著對方不放,把別人煩得痛苦極了,讓對方覺得像是一條甩不掉的蛇,這樣影響到別人,使別人受到傷害,也是帶給別人煩惱。
      而習氣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自己並不覺得在傷害人,也不覺這是煩惱。例如有一些人,和他一起吃飯時,他會習慣地看看別人的碗裡究竟吃些什麼,看得別人很不舒服;或是不管別人的感覺,咳嗽的時候不捂嘴巴,甚至對著人一邊談話一邊咳。他並不知道這些行為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因為他是無心的,所以不覺煩惱,而他的無心卻傷害到人。這種讓別人討厭的無心怪習慣,就是習氣。
      習氣重的人,經常讓人感到討厭;但也有一些習氣,反而讓人覺得有趣。像達賴喇嘛來訪時,他在公共場合常常一邊講話,一邊拉拉衣服或是摸摸鼻子,小動作滿多的。他不管別人的感覺怎樣,但是因為是從達賴喇嘛的身上表現出來,反而讓人覺得很可愛。
      有一次我在台北的國父紀念館演講,因為衣服穿得滿多的,覺得很熱,當下我也不管別人感覺怎麼樣,就說︰「對不起!我很熱。」然後就把外袍脫掉,現場的聽眾則覺得這位法師很自在、很親切。雖然我沒有像達賴喇嘛那樣灑脫,但是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在身體癢的時候,強迫自己不管它,或是不去抓它。身體癢的時候當然可以抓一抓,坐太久也可以動一動,不需要什麼事都一板一眼的,因為這樣也是一種痛苦。
      人所表現出來的習氣,有的很可愛,有的卻讓人討厭。因此習氣是必然的,但還是要注意自己是在什麼樣的場合、是什麼樣的身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否則自己沒煩惱,卻造成別人的煩惱,那就不好了。

調和感性與理性
      在一般的看法裡,人大約可以分成兩種型態:一種人非常的感性,另一種人則非常的理性。一般人對感性的人之刻板印象是不理智、無理取鬧,理性的人則是理智而有智慧;所以大多數的人都願意接受理性的人,對感性的人反而敬而遠之。
      事實上未必盡然,有時感性的人容易與人相處,而太理性的人往往態度冷淡的冷眼旁觀。例如我有一個徒弟非常理性,做什麼事情都一板一眼,不容許自己和他人做事有錯誤,所以跟他共事的人壓力很大。雖然他做事有條有理,但是人緣不好,因為大家都怕他。感性的人就不同了,雖然有時有一點多管閒事,但是他會顧慮到別人,會同情、諒解、包容別人。
      但是太過感性也不好,如果感情太氾濫,很可能會表錯情而帶來麻煩。如果不能恰到好處地照顧、關懷別人,也會適得其反。因此,感情的表達要適當,不要讓對方感受到太大的壓力,或讓對方習慣你的照顧而黏住你,最後你想擺脫卻擺脫不掉。你的本意原只是單純的關懷和照顧,結果卻造成對方的依賴,這樣的結果對雙方都是傷害。
      其實,理性也未必不好,只是一般人的理性是待人處世,樣樣照規矩來,沒有變通和彈性,就像機械一樣,每一個螺絲都得規規矩矩定位,不能更換。如果像這樣的機械化,生活還有什麼味道呢?人與人的關係本來就是互相影響的,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此感性和理性要能互相配合,感性的人需要理性來輔助,理性的人需要感性來潤滑,這樣才是一個菩薩行者。
      真正的感性是一種清淨的感性,它是淨化以後的感情,也就是菩薩的慈悲。而理性是智慧的另外一個名詞,但是智慧並不等於理性。理性沒有轉圜的空間,而智慧則可以為適應對方而做調整,但自己不會在適應調整的過程深陷其中,產生煩惱。這樣,可以和許多有煩惱的人相處,但是自己卻不會受到影響,才是有智慧的人。
      人如果只有感性,就容易產生情感的糾纏;僅僅是理性,則又會變成一板一眼,機械化的人生。社會的混亂與不和諧,以及現在許多人的問題,多半就是因為不知道恰到好處地應用感性和理性,才使得一些人在自認為感性的時候覺得痛苦,自認理性的時候又不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社會也因此失去了溫暖。唯有感性和理性的調和,才能真正為人間帶來溫暖的慈悲和光明的智慧。



From: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