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1日 星期三

文以記師



          § 文以記師 §   釋定賢 20197

暢懷長老 簡介

        暢懷法師 (1929~2019),內號親極,俗家姓王,出生于河北省武安縣,十五歲於邯鄲禪房寺性崇和尚座下出家,法脈源於寶志公禪師 (418~514) 所創立之金頂毗盧派。師於1943年在北京廣濟寺受具足戒,其後親近慈舟律師、圓瑛大師、倓虛老和尚等多位佛門大德。法師1949年南下香港,先後出任中華佛教圖書館館長、香港佛教青年協會導師、澳門佛教青年中心會長、香港能仁書院校監,並任天臺精舍、荷石精舍、圓明寺住持。為推動正信佛教的發展,除舉辦傳統佛誕法會、靜坐班、佛學班講經說法外,法師在國內外積極提倡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法會、又定期傳授三皈五戒和在家菩薩戒;同時接引有緣出家的弟子,保送他們入讀佛學院,以培養僧才,續佛慧命。在社會服務方面,法師早年曾率眾前往難民營、監獄、安老院、醫院等地方探訪,運用佛法舒解眾生之心靈苦惱。法師又親自撰寫佛法文章書刋,如《學佛文集》、《靜坐講義》、《佛法答問》等等;又倡印大量佛法書籍免費結緣,時而邀請佛門大德開演佛法要義,旨在弘揚正法,提升信眾的正確知見。法師雖然身居香港,心常繫念國內,因此領眾在祖國弘法參學之餘,還集資在其家鄉河北武安等地興建龍泉寺及三間較小的寺院,協助國內有情,共沾佛法利益。暢公一生閱歷豐富,博通諸宗大義,說法圓融,為法忘軀,接引信眾,諄諄教誨,為大眾所景仰懷念。

弟子所認識之恩師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世間種種,無常生滅,離不開「因緣」二字。然而,「緣起甚深」,誰能參透中深義?

      二十多年前,亦是因為感受生離死別之苦惱而尋覓出離之道。一個早上來到天臺精舍,不大的單層式平房佛堂,頗為簡陋;但見人頭湧湧,梵音飄飄,法會進行中...... 遙望一位老和尚的身影,未來之恩師暢公是也。很慚愧,當時令我這凡夫印象深刻的,是與「錢」有關——有很多免費結緣佛書、派免費午飯盒和生果、寫牌位回向不收費,只是自發供齋或隨喜捐助。感覺良好!

      後來在暢公座下受三皈五戒,又隨老和尚到加拿大溫哥華福慧寺,參加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法會。從一個初機居士的角度觀察,覺得這位老和尚「頗冷,也不太冷」。可以這様形容師父:「菩薩低眉,和如春風,靜如止水。金剛炯目,威儀自若,動如雷震!」恩師觀機逗教,不時用折、攝二法,接引啟導後學弟子,但總以慈悲機智隨和的態度為主,因而有弟子贈以「暢所欲言宣妙法,懷開大笑度有緣」之句。

      幾年之後,在社會磨蹭久了,萌生鳥倦知還的意態,但還歸何處?又是另一個早上來到天臺精舍,那時精舍內只有幾個人;預約了暢公,想請老和尚寫一封推薦信給我,我想以居士的身份,報讀臺灣佛學院學習幾年,看看自己能否適應佛門生活才考慮出家。師父很慈悲,面帶病容卻認真地說:「你既然有意出家,還是先出家後去讀佛學院較好。出家人與居士在佛學院的學習生活是一様的,但出了家才真正算是佛門中人....... 出了家的前途會越走越光明。」之前有人勸我出家也不為所動,主要是對此久染紅塵的自己沒有太大信心。但那時經老和尚的提點鼓勵,像貫注了動力,考慮了七天即決定在暢公座下出家。後來師父接引了更多弟子出家,並按其意願送往佛學院修學。
      此來不用傷遲暮,佛法弘揚本在僧」,培育僧才弘法利生,這是恩師對佛教和社會的一項貢獻。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事的問題,這似乎是一個普遍的真理。未出家前,對出家修行的生活充滿著清淨與超越的憧憬,後來漸漸領悟,師父所說「出了家的前途會越走越光明」的前提是:「初心(菩提願行)不退,而且是從經歷無限時空因緣的考驗而言。」現實的情況是,除非是久修利根或善業深厚的菩薩,大部份人都是有各種習氣的凡夫,出家的「光環效應」並不能一下子將煩惱習氣清除,必須假以時日,真誠精進用功修學正法,光明的前途(轉迷成智)才會顯現。「心出家,身不出家」的在家修學佛弟子,亦如是。

      師父如何將大乘佛法的理論與實踐連結?弟子觀師父二十年如一日。師父每天功課不斷:拜佛、打坐、看書、念佛、經行、早晚課、辦大眾事;尤其是拜佛與打坐,即使在病中,師父也堅持修行。

      師父生活簡樸,克己利人,為法忘軀:在衣食住行方面,師父簡樸節儉,毫不挑剔,但為建寺安僧和利益眾生時,便會務實而不吝嗇。師父說他在年青時因不善調理身體,只拼命用功修行和做事,導致牙齒脫落和精神衰弱,後來以靜坐和拜佛將身體毛病治理好,所以常勸勉大眾修行做事要行中道,不可過猶不及,又說「養生之道在於動,養心之道在於靜」,因此拜佛和靜坐,是很好的世出世間修行方法。

      學佛修行的基本下手處是「斷惡修善」,因而師父常以「四正勤」開示大眾。四正勤者,「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此道理看似簡單,但能夠恒常精進實踐亦非易事。

      有一次早粥後,師父語重深長的對弟子說:「我在這數十年領眾學佛,憑一個『忍』字!」弟子聽後無語。細心思惟,是的,菩薩發心學佛度眾,應修學慈悲智慧、忍耐包容;待人接物,莫與貪瞋癡慢疑、見嫉諂誑憍等煩惱相應,否則自度不了,何以度人?

      師父亦常開示「但盡凡情,別無聖解」的深義。菩薩是覺有情,眾生是迷有情,生死煩惱,皆因糾纏執著這個虛妄的「我見凡情」原故。如何盡此凡情?師父的老師倓虛老和尚說得好:「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默然直觀自心,覺性現前,凡聖一如,真妄亦空。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我輩凡夫,須廣學多聞,正念正法,真摯地身體力行,培養慈悲智慧,此即減滅生死煩惱之菩薩中道行矣。

      另一方面,師父也常說「法無定法」、「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一法」。這說明佛法不離世間法,但為利益眾生並使之離苦得樂故,學佛者須悲智雙運、福慧雙修,令理事圓融,真俗無礙,方能普度眾生。

      以上只是弟子蒙 恩師多年以來身教言教之點滴摘要。弟子會謹記恩師之遺訓:「心胸要廣大,志在弘法利生,不求名聞利養。

至人應物  體寂名存  權跡有歸  光雲不滅
誠祈恩師  乘願再來  重演圓音  轉法輪

弟子 定賢 頂禮


** 此文曾於25-7-2019520期《溫暖人期》中刋出

2019年7月17日 星期三

思憶師父的信



                               § 思憶師父的信 §   釋定印 13-07-2019

尊敬的師父上人:

      今天是您離開的第二十三日,自您離開之後,弟子們以不同的形式去緬懷恩師的點點滴滴,大大小小的法會,聲聲句句的紀念撰文,我們用身體、用聲音、用思念,去追思師父對眾弟子的恩情。也許現在,可以用另一形式去感念師父對我們的教導。
     
      我們的師父,暢公上人,一向喜歡以「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去度眾生。在空的境界裏,一切妄念戲論都不存在;但為度眾生,世間出世間法都不成掛礙。所以生日會、供僧、大小型法會、座談會,乃至探訪監獄、難民營、老人院等,他都不抗拒。師父是否很喜歡與眾同樂呢?他説,如果只是吃喝玩樂的話,浪費大眾時間,也浪費他的時間。他是要借種種機會,接引眾生去聽法。他說學佛離不開「信解行證」。信佛拜佛的有幾百人,但了解法義,沒有一兩個。他很重視佛弟子對法義的理解,自己在這方便更不馬虎。每次開示,哪怕只是一頓飯的時間,從來不用看稿的師父,其實很認真地打腹稿。他先看很多經典,再與弟子研究典故的來源、法語的出處。他希望弟子在佛法方面有得益。有一段時間,他不斷反復教導弟子幾首偈頌。他表示,能好好掌握這些偈頌,足夠我們一生受用。現在我們重溫,師父希望我們終生受持的偈頌。

     在名相方面,所有他的三皈五戒弟子,都要知道三藏十二部是甚麼,三藏是經律論,十二部是佛陀弘法的十二種體裁,有偈曰:
     「長行重頌並受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廣錄大論三十三。」
     除了最後一句指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是仔細說明十二部的內容外,前面幾句就顯示了十二部的形式和名相。作為師父的弟子,都知道十二部不是特别指《法華經》、《金剛經》或《華嚴經》等,而是指佛陀説法的十二種體裁。

     學到「十二因緣」,我們往往不明白哪些是「惑、業、苦」,師父要我們背好十二因緣歌:
     「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是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七事同名一苦道。」
     師父說,十二因緣,有不同的教法,但只要掌握苦的來源是「無明、愛、取」,我們對十二因緣有把握了,就不會學到迷迷糊糊,人家每次問我們,都不知道重點在哪。

     講到緣起,師父要我們好好體會《法華經》的偈頌: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
     師父說,最上乘的法,都在這兩句偈頌裏面了。
     佛能成佛,因為明白緣起法。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既明白緣起,就知世間無常,一切都不能夠獨立自主,一切都不實在。所以佛說知法常無性。無性即空,就是法住法位,但是空離不開緣起,在空裏面,沒否定暫有的法相和世間相。不執一法,不捨一法,慈悲眾生,不住寂滅,就是一乘。

     師父可以講很深奧的法義,但是他對弟子的教導,更多的是在做人方面。他經常說,懂得做人的人左右逢源,不懂做人的人到處撞板。說到如何做人,師父説他一生,離不開一個「忍」字。
     在個人修養方面,他經常要求弟子要忍口。他引老子的一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跟弟子講,種種世間出世間法,就算懂得,都不隨便開口,更何況自己只是一知半解?說話一多,思想就亂。沒有正念,人就不得莊嚴。
     他又舉宋代黃庭堅的詩,說: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無可揀擇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有能力超越人家,不及讓人家發光發熱;幽默風趣能言善辯,不如沉默寡言。
我們愛表現自己,是因為對面子、對風光,有一種貪愛。但面子風光,都不可靠。今天人家讚賞我們,我們開心得飄飄然。萬一有一天,人家數落毀謗,令我們盡失顏面,那又如何呢?
     師父引永嘉大師〈証道歌〉教我們: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再引懶融禪師〈証道歌〉說:
     「罵也由他罵,怪也隨他怪。問我吃甚麼,黃薺共野菜。」
     世間食物,經過那三寸喉嚨,就成了營養。何必要吞下種種閒氣?為甚麼我們為了人家的傷害而要傷心?人呀,太愛自己。愛自己叫自我愛,愛身邊的東西叫境界愛,種種愛令自己顛倒夢想,不得涅槃。所以師父教我們連愛都要忍,他舉《涅槃經》云:「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人因為有憂愁和畏懼而煩惱不斷,而憂懼的源頭就是愛。不追求愛與被愛,放下欲念的執著,人的身心就得自由了。那種境界,就如他引用《華嚴經》說: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來無去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
     要解脫只在一念間,不執著,自然不計較來去,如是過往生、今生,乃至來世都不成障礙,那就有資格修得十力,能夠成佛了。

     但若然我們仍未知道如何放下煩惱,師父教我們以靜制動。他舉《楞嚴經》說:「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
     妄動的心是煩惱的載體,要煩惱不擾動,心先要靜。靜的功夫夠深了,就像水中泥沙不受波動一般,慢慢沉澱。清澈的水,清靜的心,會重現眼前。

     師父自稱因《楞嚴》而開悟,故經常教我們不少《楞嚴經》的精華。他教我們八字成佛:「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我們心狂而不自知,終日迷迷痴痴,還以為自己見多識廣,自然與佛道相去甚遠。那心為何會狂?《楞嚴經》有說過:「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我們的真如心,本來澄明靜寂,是不虛假的,所以說非幻。外境是有生滅變化的,是不真實的,所以說幻法。我們不認識心的清淨,反而要他攀緣外境,抓緊那些虛假相,以妄為真,而造作種種生死之業。這顆本來清淨的非幻心,如今所作所為,都成了生滅變幻的幻法了。在幻法裏顛顛狂狂,生生死死,多不值得。若能放下這顆狂心,不往色聲香味觸法攀緣,那就是: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六根都不受騷擾,是多麼的自在啊!

     師父教我們這些偈頌的時候,我們通常是蒙然無能知。但他既說得多,我們自然就記下了。殊不知,如今無論做人還是學法,無論是中觀、唯識、如來藏,禪宗還是淨土的思想行門,師父所教的,都能貫通。才恍然大悟,他用一生所學所悟,助我們以後學佛做人少走許多冤枉路。

     師父一向都是這樣,寬容大方,有好的東西、好的供養,從不獨享。廣結善緣,是他修行的宗旨。現今在香港乃至海外,任何一個山頭,普通信眾想見住持,並非易事。但我們師父不同,想見老和尚,來天台精舍吃午飯就可以了。有誠意和喜歡的話,可以隨時請法;誰有問題,師父都樂於親自解答。曾經有人問,若然對方是來攀緣和利用師父,那怎麼辦?師父答他不會介意,他說他甘受利用,因為這表示他有利用價值。師父說:「心量大福報就大,有慈悲就沒有冤家對頭,有智慧就沒有煩惱痛苦。」他臨終遺言,就是教弟子要真誠、有智慧、有量度、有胸襟。
     師父臨終道:「十方來、十方去,弘法利生,不求名聞利養。」

     師父教導,字字句句,是他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若能受持奉行,即是將師父的法身舍利充滿我們的身心。弟子不才,嘗試用一偈概括師父的一生教學:
     十方來去不求利,弘法利生不為名。
     萬言萬當不如默,百戰百勝不如忍。
     離貪離愛無憂怖,淨志淨心廣慈仁。
     我師常在日長暉,盡攬百川納於襟。


     願恩師上生極樂,再來娑婆,廣渡有情。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