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30日 星期日

禪修應具備的覺知力

從《瑜伽師地論》魔事之四種樂
看禪修應具備的覺知力 釋定印
一、引言
魔事,《瑜伽師地論》謂之:
能引出離善法欲,生耽著諸欲增上力故,尋還退捨。(1)
能令修行人離開善法,忘失正念,只往五欲等追求攀緣,令修行人退失對治煩惱的種種事物,都叫魔事。
禪修的目的,是要認清自己,面對煩惱,對治煩惱,達到清淨安忍的境界。從最根本的安那般那,到二甘露門,五停心觀,八勝處至四諦十六行相等,都一直教導我們止息煩惱妄想,進一步抉擇諸法,如理作意,以見實相。但我們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道理明白,內心仍然很不踏實;打坐時勉強得到身心平衡,但剛下坐,面對緊張的生活,馬上又焦慮不安;學得各種止觀方法,效果卻平平無奇。我們由不明白到開始灰心,漸漸對禪修失去信心,這都是未能抓住核心之過。
我們雖知有四禪八定,但禪修的重點,不是要達到甚麼境界,而是返回實在,了解本心。如果我們對自己身心狀況不了解,那莫講禪定,任何一種修行方法,都起不到效果的。在禪修裏,我們的注意力()、觀照力()是需要提升的,在打坐期間,我們思想有沒有散亂?我們要知道何時散亂,更要知道原因。下坐之後,面對日常生活,我們的心有沒有受人事物的騷擾?我們要延續禪定時訓練出來的觀照力,讓我們察覺自己的心處於甚麼狀態,哪些是善心所發動的行為,哪些是惡心所發動的行為,為甚麼我們有這些行為出現,怎樣做才能降低我們的煩惱。我們若沒有這種覺知的意欲,沒有對治的心力,這樣,無論對人對事,都只會無明滾無明,煩惱攙煩惱,人只會在經常焦慮痛苦中,卻又找不到出路。
二、魔事中的四種樂
《瑜伽師地論》所講的種種魔事,正是針對我們修行和生活種種的不覺。當中述及的四種樂,提醒我們要遠離這些有機會令我們失念、沉淪、墮落的態度。論曰:(2)
(一)若正安住密護根門。於諸所有可愛色聲香味觸法,由執取相、執取隨好,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
(二)若正安住於食知量。於諸美味,不平等食。由貪愛欲,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
(三)若正安住精勤修習。初夜、後夜覺寤瑜伽;於睡眠樂、於偃臥樂、於脇臥樂,由懈怠力,心樂趣入。當知此即是為魔事。
(四)若正安住正知而住。於往來等諸事業時,若見幼少盛年美色諸母邑等,由不如理執取相好,心樂趣入;或見世間諸妙好事,心樂趣入;或於多事多所作中,心樂趣入;或見在家及出家眾歡娛雜處;或見惡友共相雜住,便生隨喜,心樂趣入。當知一切皆是魔事。
第(一)至(四),都在提醒我們在「樂」中要覺醒。
「魔」,不是我們一般所理解的「恐怖感」。修行上的魔,可以是令你得到滿足和快感的。(3)當我們發心要修行時,魔就會干擾我們。就如(一)我們要密護根門,正想收攝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種種色聲香味觸法境界就現前。若我們意識攀上五欲種種好相,我們就根門大開,心裏愛染著那些相,沉淪而墮入貪愛中。
同樣是貪,(二)是指出,明明要修練於食有正確思維的「食知量」(4),但在美味面前失守,貪染愛樂,越吃越想多吃,越吃越回味,乃至不理身體的狀況,樂於「不平等」食。(5)
魔的入侵,令我們遠離精進。如(三),當我們正要精勤修習時,睡眠、各種臥姿等讓身心放鬆的引誘,令我們愛上休息,不再努力修行。
至於(四),正當要我們修練遠離樂欲,身心寂靜,「正知而住」(6)時,卻為種種世務所纏,或為熱鬧環境所影響,或被色相迷惑,或被諸好事牽引,總令自己忘記這顆心該所處的地方,散亂地投往與自己相應的俗務中,不能收攝也不願收攝起來了。
三、覺知魔障
貪愛、嗜食、執欲、戀世,這都是當世的毛病,現代人天天追執這些樂趣,不知這其實是著魔的行為。要遠離魔障,可以從三方面入手:明因,知無常,處當下。
(一) 明因
明因,是要明白正面修行和負面墮落的因。
如上述的情況,一開始,心都不是先被貪樂操控的,修行人反而是在正法當中用功:密護根本、食知量、精勤修習、正知而住。我們要明白為何要用功,目的是為甚麼。收攝六根,控制貪欲,堅持不懈,都是要訓練我們面對煩惱的挑逗時,有相當的抗拒力,不受煩惱控制。
至於負面墮落之因,《十住毘婆沙論》曾指導過如何從追尋煩惱因,乃至解脫諸苦:
生染心即能正觀染心、起染因緣。是染根者,何名為染?於何事起?誰生是染?如是正憶念,知虛妄無實、無有,決定信解法空故、無所有法故。如是正觀染因緣故,不起諸惡業。(7)
從知道自己被煩惱纏繞,繼而思維自己處境當中,生煩惱的原因、源頭;煩惱的性質、影響力,最後推論到它的禍害。那麼,惡業當中縱然有樂,我們的貪求愛取也大大減少了。
能夠發現問題,覺知力就有所提升,我們才可以把正面和負面作一比較,明確地告訴自己為何要遠離惡而趨向善。
如是者,對於上述四種樂,我們可以思考,當失守的時候,是甚麼原因呢?為甚麼我們有心修行,反而會執取隨好、貪愛欲生、懈怠睡眠、隨喜世事,還心樂趣入的呢?找出貪愛的源頭,才有方向去下手。
看清自己貪染愛欲心,並非要一味打擊自己,也並非要我們一直往負面去看自己的修行。我們要知道,我們對這些愛欲所作出的反應,是平常的情感反應。沒有禪修培養的理智反應,面對生活,就算知道對錯,我們也很難令正念相續,而作出不受干擾的抉擇的。因此,我們要立足於常人的情感反應,去搜尋自己內在的理智反應,從禪定中的明覺、清淨去提升生活裏的理智反應。
(二) 處當下
上來說及正常的情感反應,往往令我們陷入五欲等魔障中。那麼,這些反應,從何而來呢?
這些反應,是從生活經驗累積而來的。生活上習慣了某一種模式,就會以此為自然。甚至有不如此運作便不暢快的感覺。但是,我們只讓經驗累積,卻沒有在累積的時候,作出善惡的判斷和抉擇。也就是說,過去對事對物的情感沒有好好調整,這些情感,就一直影響我們的判斷,擾亂我們的清靜心。例如上例(一),以前已經習慣向五欲攀緣,現今遇上好音好色,自會產生好感,進而生起渴求,以追求五欲作為心靈滿足的途徑。所以,就算自己已在修密護根門,但境界現前,我們就依習慣,向正在招手的五欲跑過去。
我們要醒覺,這只是過去經驗給我們的錯覺,並非當下我們需要作出的反應。
禪修教我們活於當下。不必受過去牽繫,也不必對未來生幻想。當五欲叩門,我們正想向它們遞手時,我們要知道,這種慣性的索求,有沒有道理存在,我們是否還要跟著沉淪下去?我們現在處於甚麼狀態,此刻的我,對需求五欲真的那麼大嗎?
能覺知當下的處境,明白當下的判斷,並非受到習性控制,我們對抗魔事,又進一步了。
(三) 知無常
明白自己很多決定都是受到過去的影響,對我們解決煩惱有甚麼幫助?
過去的經驗,是不存在於這個空間的。我們一直認為是對的人事物,乃至一些處事態度、做事方法,都不是實在的。時空也不能永遠保存,我們又何必死執那習慣反應,甚至標榜這就是有個性呢?我們要貪著的那些五欲、睡眠、美味、美色、好事,也是無常變化,不能久住,就算能留長時間一點,也不能給我們永遠的滿足。就算情感經驗能不斷累積,感受也會隨著情緒起伏而有變化,知道無常,就不會不斷執取五欲為樂。不執五欲,就不執我。不執我,貪瞋等愛取就能消亡。能斷相續的執取,就有相續的清淨。
四、離魔事
《瑜伽師地論》載能令障淨之法有四:
一者於乘自然無動。二者於諸有情遠離不行因緣。三者遠離邪行因緣。四者遠離不圓滿正行因緣。(8)
無論是無動、遠離、不行,其前提都是要知道什麼是魔障、是邪行、是不圓滿正行等。上述已講過如何覺知魔事,這裏就是要勸導我們積極遠離這些魔障。
當我們有一定覺知力的時候,我們就要辨別哪些是五欲過患、哪些心態影響正行、哪些行為影響我們心志的集中。在當下,處理事情的時候,我們的正念就要提起來,積極避免魔事繼續騷擾自己。
例如我們知道要精進,但卻耽著睡眠樂,這是不圓滿正行的因緣,我們明白睡眠來自自己的貪逸,想睡眠的原因,多少為了逃避用功修行的艱苦。修行到一段時間,當突破不到瓶頸時,總想休息來舒緩一下。但休息過份,就變了懈怠,失去正念。我們要知道當下的決定有沒有正念,若離開了正念,如何把它拉回。當覺知運作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繼續睡下去,不止浪費時間,更會影響身體,越睡越累,意識也會不清醒,整個人迷迷糊糊的,莫講修行,連日常運作也變得遲鈍無力。睡的樂,是無常的,是有害的,是魔事。明白原因和後果,想睡的當下,就要提起力量,令自己敢於面對精進的環境,不畏艱難,一步一步,以正知正見前進。其實,在修行的每一步驟都能清楚覺知自己有著正念,人的疑悔自然減少,因為心安理得,精進有個方向,也不會往睡眠懈怠的方向走去了。
又如我們要修正安住。我們要覺知為甚麼而修,當下是甚麼狀態,有沒有沉得住氣,令身心安住於所緣中。當一切外緣,如美色、好事、惡友、歡娛雜處來騷擾時,堅持明白自己的目標,也知道哪些騷擾會令自己愛、瞋之心亂動,哪些是邪行因緣。隨順之,不但沒有樂趣,反會被它們牽引,情緒大受影響。於是,縱使過往已經很習慣對某事物有反應,當下都盡量降低自己的攀緣心,繼而提起心力,遠離諸邪行,繼續安住修持當下的正所緣。
五、結論
修行必會受到不斷挑戰,禪修正是教我們在挑戰中不斷訓練自己的心,隨時清醒地,覺知、認識當下的自己。當自己能覺知處事當下的狀態,能審察自己對事物的感受,而能讓自己在正念軌道上行走的話,我們會發覺,當下的心識,對每一件事物的感受,都與過去不同。這種力量,既是陌生,也是清新。明白修行的各種魔事,覺知自己的正行,生活才不會有迷迷惘惘,不想錯的繼續錯,勞累半生卻不知道自己做了甚麼,拼命追趕卻說不出個因由,彷彷彿彿不知道自己在何方等等現代都市病的問題。若能從禪修的體驗中,感受到輕安和法喜,我們會活得自信、自主、自在而且充滿活力。
釋:
1《瑜伽師地論》,卷29(大正30448a8-9)。
2《瑜伽師地論》,卷29(大正30448a10-b2)。
3冤親債主可能也會變現出你心裏所想要的形象來迎合、滿足你;等到有一天機緣成熟,他便會操控你,最後行者會身不由己被操控。(2003Cheung, Hung-chi著、Haw譯,〈修習禪定如何覺知魔事?〉,《金色蓮花》(第128期),p.10-11
4有關「食知量」的內容,請參考《瑜伽師地論》卷23:「謂如有一由正思擇食於所食。不為倡蕩,不為憍逸,不為飾好不為端嚴。」可見食知量,是有思量抉擇地進食,並警惕自己不能於食生偏歪的情緒,如放任、驕奢、貪好等,以導正自己的身心行為。(大正30408a14-16
5有關「不平等食」的內容,《瑜伽師地論》卷23:「謂或極少食,或極多食,或不宜食,或不消食,或染污食。……由極少食,雖存壽命而有飢羸亦少存活。由極多食,如極重擔鎮壓其身。不能以時所食消變,由不消食或住身中,成不消病,或生隨一身諸病苦,如不消食。由不宜食當知亦爾,此不宜食有差別者。謂於身中集諸過患,由此復觸極重病苦。由染污食。非法追求諸飲食已,有染有愛耽嗜饕餮。」(大正30411a7-23)案:不平等食即吃不平等份量的東西,或者不如法的心去飲食,本文所述的「不平等食」,應指「染污食」,食之不如法,即不是正常有需要去進食,而是貪著愛染美味,令心迷失。
6有關「正知而住」的內容,請參考《瑜伽師地論》卷17:「為依止故,遠離諸蓋,身心調暢有所堪能,熾然方便修斷寂靜,彼由如是念及正知為依止故。」(大正30370b6-8)。
7《十住毘婆沙論》卷9(大正2667c1-7)。
8《瑜伽師地論》卷79:(大正30741b11-13)。

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HKU絲綢之路隨筆

§ HKU絲綢之路隨筆 § 釋定賢

25/8~ 02/9/2012,一行20人的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之老師、同學和校友,由衍空法師帶領,崔中慧博士安排,走訪了一段在甘肅省內的絲綢之路。

河西走廊」又名「甘肅走廊」,在讀中國歷史時,已常聞其名,但對它的地理位置、名稱的由來和作用,印象還是很模糊。這次的出遊親歷其境,一開眼界,體現「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素志。
甘肅省位於中國西北部,與六省相鄰:東面寧夏、陝西,南面清海、四川,西面新疆,北面內蒙古。河西走廊處於清海與內蒙古兩省之間,是屬甘肅省從西北向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原,東起烏鞘嶺,西至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之間,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東西長約1000公里,海拔約1500公尺,形如走廊,大部分為山前傾斜平原。走廊分為三個獨立的內流盆地︰玉門、安西、敦煌平原,屬疏勒河水系;張掖、高臺、酒泉平原,大部分屬黑河水系,小部分屬北大河水系;武威、民勤平原,屬石羊河水系。因位於「黃河以西」,故名「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包括甘肅省的蘭州(金城)和「河西四郡」:武威(古稱涼州)、張掖(甘州)、酒泉(肅州)和敦煌(沙州)及安西(瓜州)。居住著漢、蒙古、裕固、藏等民族。自漢武帝開闢河西四郡以來(公元前2世紀末),河西走廊便成為中原連接西域的咽喉要道,亦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加上明代所修建的嘉峪關(酒泉以西)為「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進行政治、經濟、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國際通道。
自四郡設立以來,河西地區逐漸由遊牧區變成了農業區,主要以祁連山冰雪融水作為灌溉沙土中綠洲的農作物。古時它分割了遊牧的匈奴與羌族的聯繫,同時也讓漢朝同天山以南的農業諸國,以及天山以北,巴爾喀什湖一帶遊牧的烏孫結成了抗擊匈奴的聯盟。後來天山以南的農業諸國都臣服漢朝,併入漢朝的版圖,這就加強了漢朝的實力,削弱了匈奴的影響。最後,這個新興的農業帶將中原農業帶和天山以南農業區連接起來;這為後來絲綢之路的開闢提供了便利,對於東方與西方的聯繫交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次HKU參訪團去的行程,是從深圳飛往湖北武漢市,然後轉機飛往甘肅省會蘭州市,從此乘旅遊巴士沿河西走廊走上絲綢之路。主要參訪的地方包括:永靖劉家峽水庫、炳靈寺石窟、武威羅什寺、天梯山石窟、白塔寺、雷台、海藏寺、文廟、永昌驪靬古城、張掖大佛寺、香古寺、酒泉大法幢寺、嘉峪關、敦煌榆林莫高窟、雷音寺、鳴沙山月牙泉等;回程時從敦煌飛往陝西西安市轉機返深圳結束。雖然頭尾共有9天的行程,但因路遙需費時於交通上,沿途又皆是歷史名城而且古跡眾多,所以只能算是重點和走馬看花式的參訪。
     到達蘭州市後,第一站的參觀點是乘車直往離市80公里的永靖劉家峽水庫。該水庫集調節黃河水位、灌溉養殖、航運、水力發電和旅遊觀光於一身,是中國自己設計施工,在黄河上游於80年代初建成的一個大型多功能水庫;我們入內參觀時適逢開閘洩洪,河水從高處霸口澎湃瀉下,水汽騰湧,氣勢磅礡!翌日清晨與廣興老師在滾滾東流的黃河邊晨運,別有一番感覺。

     從水電站大壩乘快艇在湖上向西速進約45分鐘,到達炳靈寺峽口,在此亦可感受到江湖山水之迂迴廣大與靈險峻秀,上岸後便是炳靈寺石窟所在。沿途所開放參觀的洞窟已由國家專門保養管理,收入場費,不准攝影;若想看一些特別的洞窟而又沒有事先關照安排,每個洞窟每人還需加收數十至二百多元人民幣。這種做法有利有弊,弊是商業味濃,功利主義壟斷人民共有的文化遺產,俗化高尚的宗教藝術文化氣息;利是通過各種收費,得資金實施專業保養管理,控制人流,地方也較為整潔。很多著名景點已設有講解服務、陳列館/歷史博物館,加深遊人對歷史文化和佛教的認識。
     炳靈寺為中國最早開發的石窟之一,初名「唐述窟」,是羌語「鬼窟」之意。後有龍興寺、靈岩寺之稱。明永樂年後,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得「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炳靈寺在唐代稱為龍興寺,宋代稱為靈岩寺;石窟初建於西秦建弘元年(420),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各代擴建,距今已有1600年歷史。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佈在大寺溝兩岸的紅沙岩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石窟雕像、泥塑像、壁畫像主要有釋迦牟尼佛、無量壽佛、彌勒佛、聲聞弟子、菩薩、天王護法、供養人等。石窟以位於懸崖高處的唐代大佛(修葺中) 以及崖面中段的眾多中、小型窟龕構成其主體。
參觀完炳靈寺後向武威進發。武威古稱涼州,位於甘肅省中部,河西走廊的東端,因在古漢墓中發現一尊神彩飛揚的「馬踏飛燕」青銅雕塑,以此成為中國一個旅遊標誌和名勝。武威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西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其「武功軍威」而得名「武威」。自漢武帝開闢河西四郡以來,歷代王朝都曾在這裏設郡置府。東晉五胡十六國時期(304~439)的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和隋末唐初的大涼政權,先後在此建都,史稱「五涼古都」。
武威城內有「羅什寺」,是為紀念中國佛教四大譯經師之一:鳩摩羅什大師而建,寺中矗立鳩摩羅什塔(維修當中),相傳塔下地宮藏有羅什大師圓寂荼毗後之「薪滅形碎,唯舌不壞」的舌舍利。羅什(344413 / 350409)是東晉時龜玆國(新疆疏勒)人,自幼聰敏,七歲隨母出家,遊學天竺,遍參名宿,博聞強記,譽滿五天竺。後歸故國,王奉為師。前秦(351~394)苻堅聞其德,遣將軍呂光率兵迎之。呂光西征既利,遂迎羅什,然於途中聞苻堅敗沒,遂於河西自立為王(國號後涼386~403)。呂光羈留羅什於涼州十七年,直至後秦(384~417)姚興攻破呂光,羅什始得東至長安,時為東晉隆安五年(401)。姚興禮羅什為國師,居於逍遙園,與僧肇、僧嚴等從事譯經工作。羅什先後譯出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般若、法華、大智度論、阿彌陀經、維摩經、十誦律等眾多經論;師通達多種語言,所譯經論文體簡潔曉暢,為後世所重視。門下有僧肇、道生、道融、僧叡、曇影、僧導等名僧。聽過現任羅什寺主持理方法師略述什公的生平事跡後,他帶領我們在塔前發願回向,並合十繞塔三匝以表對大師的尊崇和敬意。
天梯山石窟位於武威城南約50公里處,該處也是盛產中國人參果之鄉。天梯山石窟始建於五胡十六國時期之北涼(401~439),後經歷代開鑿擴充,除佛菩薩等各種壁畫、雕塑像外,還發現魏、隋、唐時期所抄寫的漢、藏經文。最為經典和觸目的,莫如一組建於唐代,面向高原湖(現名黃羊河水庫),高約30,寬19,深6的洞窟石刻和壁畫;窟內有高28,寬10,右手示無畏施印的釋迦佛坐像一尊,兩旁站立聲聞弟子、菩薩、天王的造像共六尊,神態莊重威嚴。大家把握機緣,從高約七層樓的觀賞橋面拾級而下,與大佛菩薩聖像攝影留念。有學者認為,雖然敦煌莫高窟的開發比天梯山石窟較早,但天梯山石窟的風格,對後來開鑿的山西雲岡與河南龍門石窟的影響較大,原因是北魏於439年滅北涼後,大批河西及涼州(武威)地區的僧侶和工匠遷徙向中原,隨著這支佛教文化工藝的東漸,加強了佛教在中土各地的傳播及發展。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代王之渙這首《涼州詞》,道盡了中原關外的廣漠荒涼情景。這趟行程很可惜沒有安排造訪由始修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以抵禦外敵的嘉裕關,此關位於嘉峪關市以西5公里處,建在地勢險要、最高、最狹窄的嘉峪山山谷中部,城關兩翼的城牆橫穿沙漠,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也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衝。嘉裕關雄姿英發,傲視重巒,大有萬夫莫敵之勢。我們只在入口處下車拍拍照,在車上遠距離憑弔雄關。日後有緣定要叩關登城樓觀賞遠近風光,一發思古之幽情;還要參觀設在關城內,據說是中國第一個全面、有系統地展現長城文化之專題博物館長城博物館,以增廣見聞。
     車在現代的高速公路上奔馳,兩旁的山脈時近時遠,時高時低,俯視和見證著河西走廊一幕幕人事的榮枯起落、大自然的滄桑變化。一望無際的沙土平原,荒廢已久的地基頹垣,零星錯落的綠州山丘,彷彿返回過去的時空,在懷緬歷史的同時,自己也成為歷史的一部份。把思緒帶回現在的,是將戈壁沙土界開的栢油路、高架電纜和多座用以風力發電的巨型三臂式風車(位於民勤平原一帶)河西走廊自東而西全年降雨量續漸减少,風沙大,乾燥,雲量少,日照時間長,平均日夜温差約15℃;據聞在某些地區夏季最高溫度可達43℃,冬季最低則可降至-29℃!可是這種氣候卻適合一些如棉花、瓜果、粟麥類的農作物生長。導遊史小姐說,河西農業區甚麽都有,只缺乏人。因為受過大專教育的年輕人大都崇尚城市生活,學成後不願意回家鄉務農為業,所以農村人口老化,出現有田無人耕的情況。若厭倦繁華鬧市,欲返樸歸真的香港人,躬耕於河西種瓜果菜等也是一項選擇。
     沿路所參訪的著名寺院,動輒都有數百年至千多年的歷史,有些經歷自然時空的侵蝕而顯得破舊,有些則經歷天災(地震等)和人為(戰火、政治鬥爭、盜賊豪強等)的掠奪破壞;於是要修補的修補、需遷移重建的遷移重建;加上近20多年來佛教在世界各地的復甦,整體的國內經濟快速增長,政治氣候相對寬鬆,宗教的信仰亦回復自由與興盛,所見之處很多地方都在大興土木,建造華麗的殿宇和佛菩薩等聖像。從佛教的發展和布教而言,這復興現象是值得慶幸,尤其是近年信仰和弘揚佛法的年青知識分子越來越多,社會各階層人士對佛教的興趣和認識也增加了;但在另一方面,普羅大眾甚至一些有學養的專業人士,對正信佛教與一般民間的神鬼迷信,或附佛法外道的分別,依然不太清楚。所謂「正信的佛教」,就是從佛世至現今所推行的「人間佛教」,是著重人如實觀察世間,理解真理和實行善法,從而減滅人類與眾生的身心苦惱,那即是智慧與慈悲的修學和實踐。表面的風光,常會令人迷失;和光同塵與隨波逐流之間,往往非涇渭分明。正信佛教的弘揚,有賴於佛教界同仁的繼續共同努力了。
  這次參學是以觀摩佛教的石窟為主,在張掖和酒泉分別參訪過幾間寺院後,我們便直往有數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敦煌,在此區域參觀了兩大石窟:榆林與莫高。榆林窟又名萬佛峽,位於瓜州縣(原安西縣)城南70公里處,洞窟開鑿在榆林河峽谷兩岸直立的東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樹成林而得名。榆林被譽為莫高的姊妹石窟,是莫高窟藝術系統的一個分支,約開創於隋唐以前。莫高窟位於敦煌縣鳴沙山,在前秦建元二年(366)由僧人樂尊在岩壁上開鑿第一個洞窟;「莫高」意指「在沙漠之高處建設佛教石窟,功德無量」。榆林與莫高在壁畫、彩塑、石刻方面都美不勝收!特別是唐代的作品,雖然經過千多年的歲月洗禮,依然感覺色彩明麗,無論在構圖造型、故事內容(佛教事跡/淨土經變圖/浮世繪等)、人物表情、身材比例、服飾姿態等大都精美細緻豐富,栩栩如生。在壁畫方面,榆林石窟補充了莫高窟在西夏時代(1032~1227,在宋代興起於內蒙與甘肅地區的國家,後為蒙古所滅。)作品的不足。
一位以莫高窟為博士論文研究內容的同學指出,在著名的第45號石窟內,佛、聲聞弟子與菩薩的聖像慈目垂視,若參觀者想與佛菩薩的慈悲眼神正面接觸,便需跪在地向上仰望聖像。稱讚這位唐代作者的藝術造藝之餘,還要讚嘆他的用心良苦和善巧方便:世俗人往往被自己的驕慢執見所障惑,不能如實觀照真理;若能謙虛慚愧,便可以與聖者的心意相通。在莫高窟所見最為印象深刻的,除了風姿綽約的眾多飛天像,以及建於九層塔樓內30多米高的彌勒佛坐像(初唐建造,第96)外,要算是在第158窟中(建造於中唐)的釋迦牟尼涅槃臥佛像。該佛像身長15多,作右脅吉祥臥,佛面圓滿安詳,雙目微閉,顯露慈悲笑意;不能不佩服造像者的心思和深厚的藝術境界!圍繞臥佛的壁畫,生動地描繪佛於涅槃時,弟子與信眾們的各種神態:聲聞弟子、諸國國王、居士們的哀痛,菩薩們相對的冷靜,天人、非人和動物的守護等等。聽過一位當地資深的敦煌學教授詳細介紹此洞窟的特色後,衍空法師帶領大家合十稱頌「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號約10分鐘,並恭敬頂禮佛像三拜;至此,「朝聖、學術、藝術、觀光」融合為一。也許當時有不少同參學友,內心與佛菩薩的悲智願行,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共鳴。
(部份相關資料,參考/輯錄自:《佛光大辭典》;互聯網〈百度百科〉、〈維基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