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法之教理行果



                       § 法之教理行果 §        太虛大師


修學佛法,首重正見;正確的知見從多聞正法、如理思惟而來。由了解

佛法真義而生正信,而發長遠菩提願行自渡渡人,最終必證圓滿佛果。


    佛法非一時中所能盡述,故今講佛法,亦無從講起。然諸君欲知佛法之妙亦不難,譬如飲茶入口,即知其味,不飲則終不能知也。但是知道有佛之法,必先知有佛,並知佛之所從來。須知佛由人成,非佛成人。凡屬有覺性之物,皆有佛性。如萬物各有自性,且依四大而言:地性堅、水性濕、火性煖、風性動,而眾生之心皆以覺為性,故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但我們只有佛性,而德相功用,未嘗發揮,倘能發揮出德相功用,則無往而非佛也,亦無往而非佛法也。

    講到佛法:不出教、理、行、果之四。所謂者,即三藏聖教也。三藏者:經、律、論是。早此二千九百五十年時(佛出生及涅槃時間,古來皆有異說),有釋迦牟尼世尊,現身說法,實因悲憫大地眾生迷惑自性而濟渡之也。佛世唯有身教、言教,迨佛涅槃而後,有三上首(三位大弟子)曰阿難、迦葉、優波離,結集佛住世時所教所行之真理,遂名曰經。之梵語名修多羅(sutra),此經藏之所以由來也。之梵語毗奈耶(vinaya),所謂律者,即調伏三業(身口意)之規律也。佛未示寂以先,即有律法,如行住坐臥、聽法、應供(受人供養),皆須遵守戒律。(sastra)有二種:或佛論,或弟子之辨論。佛論者,佛住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邪見紛紜,佛胥()以理論之,乃破諸外執。如迦旃延先為外道,後因佛申諸正論,即皈內教。佛弟子論者,即舍利弗諸人及後世佛弟子之論也。但佛弟子論,須以佛之道德為根本。考大藏經、律、論,明代時有八千餘卷,現存者未遑詳記。

    我們現在知道自己有佛性,及知三藏聖教之來因。但所謂教者,有二種差別:一、記錄佛及聖眾所示現種種之事蹟,二、記錄佛及聖眾所解說種種之言語。括二種之記錄,示現事蹟為身教,解說言語為言教。然知有佛、有教、須先起。究而論之,起信屬後,明理為先;理尚不解,信何由起!若不知理之所在,即為盲動。欲解此理,可以二諦概括之:所謂二諦者,即勝義諦、世俗諦,勝義諦又名真諦、或名第一義諦,彰本寂之理,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是非雙泯,能所俱亡,指萬有為真如,會三乘歸實際,謂之第一義諦。明緣起之事,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如勸臣以忠,勸子以孝,弘善示天堂,治惡顯地獄等,謂之世俗諦。此二諦中所包天地人物,蘊處界等,苦集滅道諸法,若以真如實際言之,則此妄有之萬物為俗諦,不能通於勝義也。

    所言蘊處界等,、即五蘊,、即十二處,、即十八界,等者、等於七大地水火風空見識等。欲明此道理,有俱舍論、成唯識論,諸君可研究之。苦、集、滅、道四法,此二諦而言:苦、集、道屬俗諦,滅、屬真諦耳。以集為因,以苦有果,集惑業而獲苦果,依苦果而生惑業,此乃人生流轉生死之因也。者,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總之、則為三十七道品。欲離苦得樂、出生死、入涅槃,當修此道也。一真法界以二空為門,二空:即人空、法空能證二空,則通達一真法界。蓋一真法界不可思議,故云能證二空之真理,則謂之一真法界也。

    既知此教,不將此理講明,即知其(現象結果)而不知其所以然(原因),與天仙鬼神等眾無分良莠。此天仙鬼神亦輪迴六道,不能超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 = 世間),故必知其所以然,方為了解真理。前謂天地人物等在生死流行中,欲知確實,惟在理之明不明耳。倘真了教,了理,必知修行的津梁。但修行須以戒(sila)為首:依三藏而言,戒即律藏,戒分五戒、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其意義太繁,且略而不詳。所謂者,即三業之所行也。三業者,身口意是:不行殺、盜、淫,不行妄語、惡口、兩舌、綺語,不行貪、瞋、癡,此身三口四意三不行即十善,反之、即十惡也。然善惡之發現,皆由意三所主動,身口七支(身三口四)則附從矣,所謂一切惟心造也。上面所言二諦真理,謂天地萬物皆屬虛假,就是人生於世,不知死從何去,生從何來,大抵生死輪流,實緣意之三毒根而起也。上云貪、瞋、癡,即三毒也。貪心起時,應以慈心伏之,瞋心起時,以悲心伏之,癡心起時,以般若之心伏之。般若(prajna)梵語,華言智慧,常存慈悲智慧之心,則能種諸善行,二六時(晝夜)中不離此善行,即可以了生脫死而達到妙覺佛之地位也。 (覺慧記)

摘錄自:《太虛大師全書》精裝第27冊,p.116 ~ p.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