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7日 星期六

佛陀強調「智信」而非「迷信」


        § 佛陀強調「智信」而非「迷信」§     廣興法師


佛教是一個和平的宗教,強制信仰、宗教迫害和宗教狂熱與佛教沾不上邊。必須指出的是,在 2500 年的和平發展過程中,沒有因佛陀的名義而流過一滴血,也不曾有過以強迫或排斥的手段來改變他人的信仰。這是佛教無與倫比的榮譽。佛陀是生活在地球上最早的、最偉大的傳教家。佛教在世界上傳播,並正以迅猛速度發展,向所有國家和平滲入,這主要是由於佛法本身的內在價值和無可超越的完美,而不是靠帝國主義、軍國主義以及其他任何間接拉攏信徒機構的幫助。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宗教都強調信仰,而佛陀則強調智信。也就是說,由學人對佛陀的教理學習理解之後而生起的信仰,而不是盲目的信仰,因此佛陀反對迷信。因爲根據佛陀來講,具有分析與批評的態度,不僅對宗教修持沒有障礙,反而有助於認識真理。同時,只有對所學的教義理解之後,學人才能夠對教授這一義理之人生起真正的信仰。這也是為什麼佛陀鼓勵他的弟子對他所講的教理進行分析。由於這一原因,人們經常問:到底佛教是宗教呢還是哲學?如果說佛教是宗教,但是,佛教又不相信有一個創造宇宙世界的、無上的神祇,而強調理智的信仰。如果說佛教是哲學,但是,佛教又注重實踐與體驗,而非純粹講理論的教條。

因此佛陀在《長阿含經》的《梵動經》中講道:
「比丘們!如果有人用不善的語言來誹謗佛法僧三寶時,你們不應當因此而生氣;同樣,如果有人用華麗的的言詞,讚揚佛法僧三寶時,你們也不應當因此而高興。比丘們,當你們聽到如此的誹謗或讚歎的時候,你們要細加分析,如果他們的批評不對,你們就指出來,『善士,如來的言教並非如你所講的那樣』。」(《南傳大藏經》,《長部.梵網經》,第一冊,第3 頁。)

有人也許會問,如果像以上所說的那樣,確切地說,佛教既不能稱爲宗教,也不能稱爲哲學,那麽佛教到底是什麽呢?準確地說,佛教是佛所說的言教(Dharma),而這種言教,具體地說來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佛教徒所修持與生活的方法就是「八正道」。而八正道的第一就是「正見」,而其他的七條則全依正見爲主。所謂正見,也就是對宇宙世界和人生的正確瞭解與認識。因爲只有人們徹底認識了我們所生存的環境和自身,我們才能夠找到煩惱所產生的根源,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換句話說,我們只有認識了自我和我們的環境,我們才能生活得愉快幸福。八正道又可分爲:「戒、定、慧」三學,慧學是修行的目的,因爲有了智慧,無明的黑暗自然消滅。所以當佛陀在臨終涅槃的時候,他還在問他的弟子們,是否對他所說的教法有任何疑問,如果有就應當及時詢問,不要留待佛陀涅槃後才來後悔。

由於佛陀強調智信,所以親身的「知」與「見」就變得很重要。佛陀說:「比丘們啊!我說只有已經理解並已見道的人,才能獲得離垢去染,而非不見不知之人。」佛陀不僅一次地講,佛法是由他親身證悟,而非從他人學來,也不是從推理而來的哲學,因此佛教是從佛陀的親身經驗而來。一位婆羅門學生曾問佛陀,在所有的婆羅們與沙門中,佛陀是什麽樣的導師。佛陀答道:所有的婆羅門與沙門導師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類是傳統派的導師,以口口傳授知識爲主,如以《四吠陀》爲大梵所啓示的神聖言教之婆羅門教;第二類是完全以信仰爲基礎的沙門與婆羅門導師,如推理者和臆測者的耆那教;第三類是親自見道()的沙門與婆羅門導師。然後佛陀說他就是屬於第三類。

這就是說,佛法是佛陀親自證悟的。所以當佛陀講到自己的證悟時說道:「法眼生起了,知識生起了,智慧生起了,科學生起了,光明生起了。」因此在南傳《相應部》中有這樣一段記載,佛陀說:「沙威塔朋友,除開信仰,除開喜歡,除開從傳統而聽到的,除開表面推理,除開對那些自己考慮了很久的概念的偏見,我知道這些,我看到這些:世間的老、死是由於有生的原因。」在同一部經中,佛陀又講到,當一位比丘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一個東西的時候,他知道他是否有貪、瞋、癡。比丘們通過信仰、喜歡、耳聽、表面推理,以及對那些自己考慮過的概念的偏見,他們經驗過這些事。因此他們宣佈:他們知道生死已盡,梵行已修,所作已辦,從此不再有來生。

因此在經典中,用來表達解脫之人時,所用的語言是:「得淨法眼」,「他已見道、得道、知道、深入實相、盡祛疑惑、意志堅定、不復動搖」,「以正智慧如實知見」。所以佛陀一向強調由智慧而得正見,而非由盲目的信仰。

因此佛陀教導人們,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分析,辨別什麽是正確的、善的,什麽是錯誤的、不善的。這一點,佛陀在《迦摩羅經》中講得十分明確,此經對西方人的影響特別大。在此經中佛陀講道:「迦摩羅人啊!不要道聽途說,不要被流言、傳說、及耳食(沒根據)之言所左右,也不要依據宗教典籍,不要單靠理論或推測,也不要只看表面現象,也不要單靠揣測,也不要因某事物似乎可能而信以爲實,也不要如此想:『他是我們的導師』就接受他。迦摩羅人啊!你們要用自己的經驗去檢驗,當你們瞭解到,你們所聽到或所見到的是善的、好的,然後再接受他,否則應當拒絕之。」(《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第六十五經)

漢譯《中阿含經》中的《阿梨吒經》,《增一阿含經》中的《船筏經》與南傳《中部經》的《水蛇喻經》中都講到,學習佛法時要深入理解文中意義。

「若我所說法盡具解義者,當如是受持。若我所說法不盡具解義者,便當問我及諸智梵行者。所以者何?或有癡人,顛倒受解義及文也,彼因自顛倒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謂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彼諍知此義,不受解脫知此義。彼所為知此法,不得此義,但受極苦,唐自疲勞。所以者何?彼以顛倒受解法故。」

「譬若如人,欲得捉蛇,便行求蛇。彼求蛇時,行野林間,見極大蛇,便前以手捉其腰中。蛇迴舉頭,或蜇手足及餘支節。彼人所為求取捉蛇,不得此義,但受極苦,唐自疲勞。所以者何?以不善解取蛇法故。如是或有癡人,顛倒受解義及文也,彼因自顛倒受解故,如是如是知彼法,謂正經、歌詠、記說、偈他、因緣、撰錄、本起、此說、生處、廣解、未曾有法及說義。彼諍知此義,不受解脫知此義。彼所為知此法,不得此義,但受極苦,唐自疲勞。所以者何?彼以顛倒受解法故。」(《大正藏》,第一冊,第760a 頁。)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有人聽佛說法,完全理解並明白了佛所說法的義理,那麼他就應當依佛所說的法而行事。如果有人聽佛所說的法,而沒有明白,那麼他就應當去問佛或其他有修有學之人,以解除其疑慮。如果有疑惑而不問,他就可能會顛倒理解佛所說法的義理,因此而深受其害。正如捕蛇的人抓住了蛇的尾巴,是會受苦的。因此正確理解所學之佛法,是有助於實踐修行的,反之則會對實踐修行有障礙。所以佛陀在臨終時還一再地詢問他的弟子們,是否對佛陀所講的佛法有任何疑問。

由於佛陀強調「見」與「知」,而非信仰,所以佛教被稱爲是:「請來觀察」,而不是請來信仰。有一次,一位名叫亙西陀的婆羅門來問佛陀有關靈魂回歸大梵之婆羅門學說。佛陀反問亙西陀:「婆羅門教師曾見過大梵嗎?」亙西陀答道:「沒有。」「那麽婆羅門導師的導師,直到七世之前的導師,見過大梵嗎?」回答同樣是否定的。於是,佛陀說:「如果婆羅門導師,導師之導師,一直追溯到七世之前的導師,都未見到大梵的話,就像一個人愛上了一位鄉村的姑娘,既不知這位姑娘是誰,也不知她的姓名是什麽,住在那一村莊。也就像一個人在建築一條通向天堂的路,而不知道哪裡是天堂一樣。」這就是說,與大梵結合的理論是荒謬的,因爲婆羅門導師都沒有見過大梵,那麽他們所講的教義既不是以經驗爲基礎,也不是他們自己的所知所見,而只是一種傳統的信仰而已。因此佛陀強調智信,它是建立在理解與親身體驗的基礎之上。


摘錄自:廣興法師《人間佛陀》pp.19~22



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略述道心

                       § 略述道心 §       開仁法師


我們還記得學佛修道的初心嗎?
兩年前,台灣有位醫生寫信請問我一個問題。他說,在目前的大醫院服務,由於時下大環境的趨勢,若不順應此醫院體系的市場需求,老一輩的醫生將比不上新手來的出位。所以,有意跟一位同事離開此醫院,到外面合作創業。他問我在這猶疑的態度中,以一個學佛者來說,怎樣做出抉擇最吻合佛意?
我沒有他的醫學知識及富豐的社會經驗,我以自己是修行人的立場給他一個思考的方向。我說,我們不管修道或選擇的職業,定要謹記最初的發心,沒有純真的初心,即使外表光鮮精彩,我覺得,這已步上背離初衷的遺憾,表面的光榮實非當初最真誠的動機……

結果,他選擇留在原來的醫院發心,沒有選擇離開大醫院去創業。直至兩年後的最近,他突然讓我們知曉他決定離開這間熟悉的醫院,毅然決定到更南部去幫忙一間基督教醫院。他向我報告說:感恩師父當年莫忘行醫的初心指示,如今思考成熟,覺得應該到更需要我的專業來幫助眾生的地方,並無悔地選擇這比較少人願意走的孤寂道路。
我覆函道:很好!也很欣慰您將所學運用到生活及生命中,少了那份俗心,多了一份道心,是最可貴的,祝福您。

其實,學佛修行的人如果忘卻初心,被世俗功利的觀念所蒙敝而不自覺,久了其實會自然地隨波逐流;相對的,道心也會日趨減弱的。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也應思考:一路走來,大家滿意自己的選擇嗎?若說不滿意,要早點換跑道,莫為了莫名的原因而躊躇不前,時間如流水一般,一去將不復返。不要跟別人比,要好好審察自己是否適合這種修行方式,若真不相應,趕快去找能安穩自心的方法前進,因為唯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別人對我們而言只是助緣罷了。

再來,釋尊教導我們,必定要記好三個方面的緣起思惟:第一,身心的關係要掌握好。如現在年紀稍大了,對於身心的變化,我們能觀察到它的迅速老化嗎?像我已超過了四十歲,自然就感覺到記憶力的快速退化。如果不注意身心相互依緣的關係,我們也無法提高修行的力量,反而有的人因身心的變化而隨著轉換道念,如我們來此地禪修,不管初學或久學,定要理解我們的身心需要說服它去適應環境及修行的方式,莫因身心的變化而起退縮的心,或因腿痛而產生禪修的恐懼,我覺得這是最可惜的事。如果一開始我人有照顧身心緣起的關係,而懂得主動地提升適應力,看守它的變化,不排折它,慢慢地,我們就能適應這裡的生活及禪修方法,並且可以安然的上路。

第二,除了要會照顧個人的身心,也要觀照自他人際關係的緣起。在家裡或自己的道場修行能夠很自在,也無煩惱,然而,一旦到了陌生的環境,或是要適應大眾共住及共同作息的培訓時,則不是那麼容易。我在學院曾聽說有的新生因為寢室共住的同學年紀有差距,年長的晚上多起身去淨房,加上沒顧及到年輕者的休息品質,開關房門就影響到他人,日積月累,也能成為他離開這所學院的因緣之一。我覺得,雖是小事,但自他關係的緣起,實也不該隨意忽略的。

第三,物我的緣起。我所面對的物質或環境,如這裡是山上,就有山區的優缺點,道理雖易懂,不過,實際生活下來,這裡的食物、蚊蟲或冷熱等,都會或大或小的影響著我們用功的心情。因此,發好心來到這裡學習,就要快迅提升適應力。

當然,順逆要適應,承受是首步,另外,也得自力增強。即使日後才發現環境或所學的理想有差距,也不必因此而害怕,自力要增強地去接受它面對它及克服它,讓自心保持在泰然歡悅的氣氛中前進。縱使學的很慢、很鈍,但不能對善知識或教法有畏怯感,要竭盡所能地投入學習與觀摩。一旦自力有提升,聽講坐等的過程將會獲得前所未有的喜悅。

「道心」這個語詞每個人的定義不盡相同,我曾請問開照長老,他直說是慚愧心。我當初真的宛如當頭棒喝,受益很深。後來,讀到印順導師的《阿含》簡介,才明了阿含早期沒有阿毘達磨時代的心所分析,但重要的心所,佛在經中也有闡述。集合起來,導師以為,培養道德的心理因素(我覺得就是道心的培養)有八種心所一定要具備,否則,善心所無法轉起,道心也就無法建立。(1)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八種心所,從它的特質可以有不同的歸類,如今我據初學者的道心建立為要,略分為三組:

第一組是道心的基石有三心所(心理質素):慚、愧及信心。道德的心,或簡稱道心,是著重於自覺性的心,它不是本能的外相表現,它是人類固有向善的光明心境。例如,我在習學禪坐的過程中,幾次的播送慈愛心給怨敵之後,審察自心並沒有真正的放下對方的印象,在那當下突發猛烈的慚愧心,內心自責為何正法當前,可以口念心不念,此時的心境立即轉起清明的觸受,所緣由身觸清涼,也就相對的很容易清楚專注對象了。所以,我覺得如果能喚起善心道心的基石,且不讓它間斷,勢必有暈開散心或昏忱的對治意義。

第二組的善心所為精進及不放逸心。論性質,二者近似;若論著重點,還是可區別。導師在書中提及,精進重於勤勇的策進,不放逸則重於惰性的克服。簡言之,這組心所是前進的動力,沒有了精進,三學(戒定慧)無法向上。當然,佛法所言的精進是指有正見為方向的用功,方法理解的完整,道路走得平正,這樣的精進才會趨入涅槃,否則,徒有賣力的演出,卻極可能一無所得。

第三組的心所為目標,是無貪、無瞋及無癡三善根。這三種根本的善根潛伏在我們的內心,假如不喚醒它,它們也只是沈睡的狀態。

綜上所言,這八種道心的培養是早期《阿含經》單純的指引,很值得我人深思及培養。接著要談的是,如何於生活中觀察與轉起這八種心所,在何處著力才能見其實效呢?從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個原素來說,您覺得何者是我們覺照八種道心生起的地方?

在導師的著作及性空法師的開示中皆有相同的見解:於識觸生受想思(從認識到行為)的過程中,行蘊當中最具造業力道的是思心所,自發生意業,乃至身語業皆是。而現起這思心所之前的心行,主要為受和想二心所,導師說,這二個心所是愛及見煩惱的根本,通常凡夫於受或想的階段很容易產生愛及見二煩惱,繼之生起的就是帶有我執及自性執的思心所在造業感果,如果不去覺察它,它也將繼續地如此惡化下去。(2)另外,性空法師則說,就因為有此二心所,我們的心才會動及分別。(3)若沒有受想,我們就不會有這麼多煩惱。當然,他們都有補充說到,在尚未捨報的聖者生活,受、想還是會發生,但由於它斷盡了見、愛根本,思心所不會是愛俱的造作心,其將是純屬捨的狀態,如蓮葉觸水而不沾濕一般,聖者必備六恆住(六根對六塵,捨念正知,不喜不憂,無住生心)相繼不斷,直至入滅(涅槃 / 解脫)為止。

性空法師在書中也介紹到,佛在《阿含》所開示的十八愛行(以執著「我」與「欲」為主),關鍵也在受,因為受有憂、喜及捨,若與煩惱相應,則導致輪迴;反之,若不與愛、見呼應,就是清淨的受、聖者的受。

從「心淨則眾生淨」的觀點來說,心淨是切近處,而心所當中,又以「受、想」為業行的先驅,故而以觀心所為切入點,無法把關造業的前二心所,大都無法跳脫「愛、見」煩惱的束縛。因此,談修行、論道心,不必向外尋找,就由自身的受、想著手,正念正知它從認識到行為的過程,運用正見正志(正思惟)來讓八種道心轉起,逐漸地養成習慣,慢慢的您將發現,道心是要從覺照中培養的,要用心才能栽培的。而且,還是內心與事行的相互增上所成,邊學邊糾正而調整,讓無始的惡心所及種種惡習缺乏轉起的因緣,您會發現,雖然始則勉強,但終則泰然。

佛法講求究竟,所以,即使超越「受、想」不是凡夫所能辦到的境界,可是,能善用「捨無量」的心情,慢慢地疏通固有的深固煩惱。意思是說,縱使現在知道要天天轉起八種善心(慚、愧、信心、精進、不放逸、不貪、不瞋、不痴),以養成道德的心理因素,不過,好的終究要捨,意即莫耽著這頂點的成就,或因少許的輕安及信念而我慢大漲,這就與聖者越離越遠了。能修善心,要捨,並非說什麼都不要,而是一種行捨覺性,如過眼雲煙,不必瞻前顧後,做了行了就放下,這樣的功夫才會日愈見深,越修越自在及超越。

雖然每個人對道心增上的助緣的認知不同,但我想,若是以這八種善心來培養,定有實益的效用,這次沒什麼供養大家,就以這簡單的說明結此法緣。


釋:
1詳參閱:印順法師,《佛法概論》〈第十四章、德行的心素與實施原則〉,pp.181-192
2(一)印順法師,《佛在人間》:
p.146:不和,佛典稱之為諍。諍,見於語言文字,見於行動,而實深刻的存於內心。扼要來說:內心的諍有二:一、見諍;二、愛諍。這二者又根源於「受」與「想」,所以稱受想為「諍根」。
p.149:見與愛,為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中的兩大諍執,而這實根源於認識中的受與想。佛說五蘊,特立受、想為二蘊,即重視他是見諍與愛諍的根源。
(二)《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1 分別界品〉(大正295b8-17):
何緣世尊說餘心所總置行蘊,別分受想為二蘊耶?
頌曰:諍根生死因,及次第因故,於諸心所法,受想別為蘊。
論曰:諍根有二,謂著諸欲及著諸見。此二受想,如其次第,為最勝因。
味受力故貪著諸欲,倒想力故貪著諸見。又生死法以受及想為最勝因,由耽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輪迴。……其次第因。隣次當辯。
3性空法師(Ven. Dhammadipa),《四無量心最美麗的修行》:
p.281:雖然五蘊都是「行」,卻只有受和想稱為心行─cittasankhára,其他三個蘊不叫作心行。因為心的活動是靠受和想,我們受什麼、想什麼,我們就想什麼、思惟什麼。由於受、想如此重要,我們就依世間經驗稱它們為「心行」,因為它們讓我們的心「動」;沒有它們,心不會動。羅漢、獨覺、佛則都因為不斷地修行捨,所以不執著於受和想,而對受和想得以自在。
p.297:受、想兩蘊,尤其是受蘊,佛法稱之為「心行」。它讓輪迴的心、執著分別的心轉個不停,這是輪迴的真相,這種情況主要由受而來。輪迴的情況就是緣起。
(電子書下載:http://ftp.budaedu.org/publish/C1/CH19/CH191-04-01-001.PDF









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開印法師 佛法禪修講座


開印法師   佛法禪修講座

講座一
題目:快樂之道 - 慈心禪
日期:2016.3.12 星期六晚上 7:30 - 9:30
場地:饒宗頤文化館  文化講堂J座上層
九龍荔枝角青山道800號 (美孚站B出口,沿行人天橋往)

講座二
題目:三世諸佛入道之初門 - 安般念三摩地
日期:2016.3.13 星期日下午 3:00 - 5:00
場地:東蓮覺苑學校禮堂  香港跑馬地山光道15號

聯絡:勞居士 96504661 (Lojames2010@gmail.com)
           鄭居士 90392554 (zennoncheng@gmail.com)

報名:請用WhatsApp、電郵或致電
請留名字、電話、報那場講座和座位數目

* 講座以普通話講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