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9日 星期五

信心及其修學

                                                            § 信心及其修學 §    印順導師

一、信心的必要

    學佛的因緣不一,有從信仰而來,有從慈悲而來,有從智慧而來。然能真實的進入佛門,要推「信心」為唯一要著。在學佛的完整過程(信解行證)中,信也是首先的,第一的。聲聞乘中說:「信為能入,戒為能度」菩薩乘中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戒與智,不妨有所偏重,而「信為能入」,卻是一致而不可或缺的。所以,我們想學佛,想依佛法而得真實利益,就不能不修習信心,充實信心。如不能於三寶生清淨信,就與佛法無分,漂流於佛門以外。「我法甚深妙,無信云何解」?釋尊初成佛時,想到說法的不容易,覺得唯有信心具足,才能領受修學。龍樹比喻說:如人入寶山而沒有手,就一無所得;見佛聞法而沒有信心,到頭來也是一無所有。這可見佛法的無邊功德,都從信心的根源中來,所以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心,是怎樣的重要!

    釋尊在世時,為了要攝化恒水邊的一群漁民,所以化現一個人,踏著水,從那邊到這邊來。漁民們非常驚奇,那人說:我不過信佛所說而已,這有什麼希奇!漁民們大大的引發了信心,佛就來攝化他們。在釋尊以後五六百年,據說:打漁出身的彼得,在海船中遇到大風浪,忽見他的老師耶穌在海上行走;他因耶穌說「你來吧」!就跳下海走去。忽而想到風浪,害怕起來;耶穌責備他「小信」。這個故事,顯然為佛教傳說的翻版,但同樣的表示著信心的力量。

二、正信與迷信

    論到信仰,首先應討論正信與迷信。這雖然不容易弄清楚,但是不能不辨別的。宗教與宗教間,每指責另一宗教為迷信。如西洋來的神教徒,自己可以供馬利亞像,可以懸掛耶穌像,可以跪在地上大喊「天上的父」,生了病可以向神祈求;而對於佛教的禮敬佛像,卻指為迷信。凡不肯理解對方,而主觀的抹煞對方,充其量,也只是「迷不信」而已。迷信與正信,是不能從他們得到結論的。

    迷信與正信,可從兩方面說:一、約所信的對象說凡是正信,必須所信的對象,有實、有德、有能。如信佛,佛是確實有的,如出現於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又確乎有佛德的,他有大覺的智德,離煩惱的斷德,慈悲的恩德。佛是人性淨化的究竟圓成,確是值得我們信敬的。佛為我們的導師,因佛的德能,能引我們趨向於出世間善行,達到與佛一致的境地。佛有實、德、能,值得信敬,應該信敬,所以信佛是正信。如創造宇宙的主宰,什麼也不能證明他是實有的。說神將飲食賜給人類,當然也並無此用。無體無用,而輕率地信仰,便是迷信。還有,如夜行怕鬼而呼爺喚娘,怕鬼吹口哨,雖然膽力頓壯,大有作用,然這決非父母與口哨,確有驅鬼的作用。所以一般宗教,由於他力仰信而引起的自我安慰,自我幻覺,與由於心意的專誠精一,而引起的某些特殊經驗,雖大有作用,然信以為神或神力,還是迷信。神教徒不要失望!迷信是可以有用(當然有害處)的;迷信不一定壞,比沒有信仰好得多。二、約能信的心情說:如經過一番正確的了解,見得真,信得切,這是智信、正信。如盲目的附和,因父母,因朋友,莫名其妙的信仰,便是迷信。

    將這兩方面綜合起來,就有四類差別:一、所信的,確乎有實,有德,有能,但能信者卻是糊裡糊塗的信仰。如某藥確有治某病的功用,病人雖不知藥性,但信醫師而服藥,這還可以說是正信的。但這並不理想,可能誤入歧途(如醫師不一定可靠)。所以說:「有信無智,增長愚癡」。二、所信的並無實體,實用,而能信者的信仰,卻從經過一番思考而來。這似乎是智信,然由於思考的並不正確,從錯見而引起信仰,不能不說是迷信。三、所信的有實,有德,有能,能信的也確曾經思考而來,這是最難得的正信了!四、所信的毫無實際,能信者只是盲目的附和,這是迷信的迷信!我們學佛,應以能所相應的正信為目標。否則,信三寶,信因果,信善惡,信三世,即使沒有明確的了解,也不失為正信的佛弟子。

  順信與淨信

    上來所說的信心,是泛通一般的。佛經所說的信,大抵指佛法的正信說。所以西北印的佛教,如一切有部與瑜伽師,專約純善的信心說。其實,信不但是善淨的,所以東南印的大眾與分別說系,分別信心為二:一、順信,同於一般所說的信仰,這是有善的,惡的,無記(非善非惡)的。如有些人,不能說他沒有信仰,但是雜染的,邪惡的。二、淨信,佛法所特有的信心,是淨善的。

    記得梁漱溟說過:西洋文化的特徵,是宗教的,信仰的;中國文化的特徵,是倫理的,理性的。他卻不曾注意,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宗教是哲學的,哲學是宗教的。信仰與理性相應,信智合一,是佛法的特徵。依佛法說:,當然是重於情意的;但所信的對象,預想為理智所可能通達的。,雖然是知的,但不僅是抽象的空洞的知識,而所證知的,有著真實的內容,值得景仰與思慕的。信與智,在佛法中,雖各有獨到的德用,學者或有所偏重,但決不是脫節的,矛盾的。換言之,信心是理智的,理智是信心的。這點,可以從「信」的解說中,充分的顯發出來。

    」是什麼?以「心淨為性」,這是非常難懂的!要從引發信心的因緣,與信心所起的成果來說明。「深忍」,是深刻的忍()可,即「勝解」。由於深刻的有力的理解,能引發信心,所以說「勝解為信因」。「樂欲」,是要實現目的的希求、願望。有信心,必有願欲,所以說「樂欲為信果」。這本來與中山先生的:「有思想而後有信仰,有信仰而後有力量」相近。信心,在這深刻的理解與懇切的欲求中顯出;是從理智所引起,而又能策發意欲的。信以心淨為體性,這是真摯而純潔的好感與景慕;這是使內心歸於安定澄淨的心力,所以說如水清珠的能清濁水一樣。信心一起,心地純淨而安定,沒有疑惑,於三寶充滿了崇仰的真誠。由於見得真,信得切,必然的要求從自己的實踐中去實現佛法。這可見佛說淨信,從理智中來,與神教的信仰,截然不同。

    西洋的神教徒,有信仰而不重理性。在宗教的生活中,是不需要智的。唯物的科學家,有智而沒有信。彼此間,造成了思想的對立。有些人,覺得護持傳統的神教,對於安定社會,是有益的。然而他們,並不能做到信智合一,而只是六天過著無神的非宗教生活,禮拜日又進入教堂,度著虔信的生活。信仰與理智的生活,勉強地機械地合作,患著內心的人格破裂症。這難怪人情的瘋狂,時代的苦難,不斷的嚴重起來!在中國,雖有「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實從佛法中得來)的思想,以為知而不行,決非真知。不知道,如為了抽象的知識,生活的工具,而不是把他成為自己的,這是不見得能行的。必須從知而起信願,這才能保證必行。換言之,沒有信智合一,決不能知行合一。佛教的信智相感的正信,才是今日人類急需的一味阿伽陀藥(靈丹妙藥)


  信忍信求與證信

    信心,不但是在先的,也是在後的;在學佛的歷程中,信心貫徹於一切。約從淺到深的次第,(般若道)可析為三階段:一、「信可」,或稱「信忍」。這是對於佛法,從深刻的理解而起的淨信。到此,信心成就;純淨的信心,與明達的勝解相應,這是信解位。二、「信求」:這是本著信可的真信,而發為精進的修學。在從確立信解而進求的過程中,愈接近目標,信心愈是不斷的增勝。這是解行位。三、「證信」,或稱「證淨」。這是經實踐而到達證實。過去的淨信,或從聽聞(教量)而來,或從推理(比量)而來。到這時,才能「悟不由他」,「不依文字」,現量的通達,這是證位。在大乘中,是初地的「淨勝意樂」;在聲聞,是初果的得「四證淨」或「四不壞信」。一向仰信的佛、法、僧、戒,這才得著沒有絲毫疑惑的徹底的自信。

    約一念淨信說,並不太難,難在淨信的成就。聲聞到忍位,菩薩到初住,這才淨信成就了。以前,如聲聞的暖位也有「小量信」,但容易退失。如菩薩初住以前的十信位,「猶如輕毛,隨風東西」。這雖是淨信,但是不堅定的,沒有完成到不退階段的。我們修學信心,是要策發淨信,而且要修學到成就不退。如學者不能於三寶、四諦得勝解,也就不能得佛法的淨信。雖然三寶與四諦是真實的,有德有能的,初學者能「仰信」、「順信」,也不失為佛教的正信,為學佛的要門。然嚴格的說,沒有經過「勝解」,還不能表顯正信的特色!

  正常道與方便道

    從發起正信而修學成就,是正信的最初修學,這又有兩類的進修法:

        一、正常道的修習信心:正信(正信必有正願),聲聞法中是「出離心」,大乘法中是「菩提心」。修學大乘信心的一般方法,如《起信論》說的信佛、信法、信僧,又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去助成。這可見,自利利他的大乘信願,要從事行與理行的修習中來完成。換言之,信心並非孤立的,而是與種種功德相應的,依種種功德的進修而助成的。然經論所說的菩提心,般若道中有三階:初是願菩提心,其次是行菩提心,後是證(智)菩提心。前二者,也名世俗菩提心;後一也名勝義菩提心。如說菩提心是離言絕相的,是約勝義菩提心說。如說菩提心為慈悲所成就,那是約行菩提心說。初學大乘信願,是約願菩提心說,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信願。初學者,對於佛(菩薩)的無邊功德,一切眾生的無邊苦迫,佛法濟世的真實利益,發菩提心的種種功德,應該多多聽聞,多多思維。這對於大乘信願的策發,最為有力。如大乘的信願勃發,應受菩薩戒,這就是願菩提心,為法身種子。菩提心,是菩薩的唯一根本大戒。受戒就是立願;依戒修學,就能漸次進修,達到大乘正信的成就。

    二、方便道的修習信心這是信增上菩薩的修學法。由於「初學是法(大乘),其心怯弱」,所以特重仰信,依佛力的加被而修習。龍樹說:這是以信(願)精進為門而入佛法的,也就是樂集佛功德,而往生淨土的易行道。說得最圓滿的,要算《普賢行願品》的十大行願這因為佛是無上菩提的圓滿實證者,所以將信願集中於佛寶而修。十大行願中,()、禮敬諸佛,()、稱歎如來:是佛弟子見佛所應行的禮儀。()、廣修供養:是見佛修福的正行。()、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從梵王請佛說法,與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來。這都本於釋迦佛的常法,而引申於一切佛。()、懺悔業障:如《決定毘尼經》的稱念佛名的懺法。大乘通於在家出家,所以不用僧伽的作法懺,專重於佛前的懺悔。()、隨喜功德、()、普皆回向:這是大乘法所特別重視的。()、隨順佛學:即依佛的因行果行而隨順修學。()、恒順眾生:是增長悲心。

        這十大行願,有三大特點:()、佛佛平等,所以從一佛(毘盧遮那)而通一切佛,盡虛空,遍法界,而不是局限於一時一地一佛的。()、重於觀念,不但懺悔,隨喜,回向,由於心念而修;就是禮佛,供養,讚佛等,也唯由心念。如說:「深心信解,如對目前」;「起深信解,現前知見」。這是心中「念佛」的易行道,成就即是念佛三昧。()、這是專依佛陀果德(攝法僧功德)而起仰信的,一切依佛德而引發。如隨順眾生的悲心,因為:「若能隨順眾生,即能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華嚴經》)。這與上帝愛世人,所以我也要愛人的理論相近,這是偏重於仰信的緣故。

    信增上菩薩,信願集中於佛,念念不忘佛,能隨願往生極樂世界。但由信願觀念,所以是易行道。然心心念於如來功德,念念常隨佛學,念念恒順眾生,如信願增長,也自然能引發為法為人的悲行智行。龍樹說修易行道的,能「福力增長,心地調柔。……信諸佛清淨第一功德已,愍傷眾生」,修行六波羅蜜。所以,這雖是易行道,是信增上菩薩學法,而印度的大乘行者,都日夜六時的在禮佛時修此懺悔、隨喜、勸請、回向。不過智增上悲增上的菩薩,重心在悲行與智行而已。


摘錄自:印順導師《學佛三要》pp.83~94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Edna隨筆

龍天伽藍三寶念
泉源清澈自逍遥
寺眾同心弘法事
開演佛法利有情
光影塵緣唯心現
授受有無皆空性
戒基穩固定慧增
圓成實智證菩提
滿載福德獻世間

3/5~12/5/2015

§ Edna 隨筆 §

龍泉寺參學
       
        五月上旬,隨香港天台精舍的定賢法師和眾佛弟子,到河北邯鄲武安市龍泉寺,參與其開光、八關齋戒及短期出家等法會修學。龍泉寺是由暢懷長老經多年來籌集三千多萬資金所興建的佛寺,落成後殿宇聖像莊嚴清淨,殊勝無比。暢公為了弘法利生,在武安市附近的家鄉洞上村及永和村,也籌建了兩所規模較小的佛寺,祈願大眾能學佛修行,淨化身心,以此利益社會、國家和世界。據聞3/5早上龍泉寺開光時,有成千上萬的善信參與盛會,香港有百多名佛弟子參加,內地則有數百信眾參加之後的齋戒法會。眾志成城,虔誠恭敬的大眾,令道場清淨莊嚴,令法會進行得順利圓滿。

        八關齋戒及短期出家法會,自5/512/5結束後,龍泉寺住持演隆法師又安排傳授居士們三皈五戒和在家菩薩戒。暢公在香港每年都會定期於天台精舍和圓明寺,舉辦傳授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短期出家和在家菩薩戒等法會,期望眾佛弟子能循序漸進,精進用功,修行菩薩道,自利利他。大德們慈悲喜捨的願行,應當學!
       
        這是我第一次來到龍泉寺修學,感恩有此福緣,能夠在此清淨莊嚴的寺院與七眾弟子一起同修共學,聽經聞法,念經持咒,清淨修行。法師們常策勵大家好好把握這齋戒法會因緣,暫且拋開世俗的心態行為,嚴守律儀,清淨身口意三業,體驗寺院出家的生活,將身心安住在當下,專心致志隨眾學習,斷惡修善,自淨其意。

        我們早上四點半起床,從五點開始,由常住法師帶領做早課,早齋後九時聽法師開示佛法至十時半,十一時佛前大供,午齋後稍作休息,下午二時再聽法師講解佛法至三時半,四點做晚課,晚上七時靜坐禪修,八點懺摩至八時半,九點半止靜休息。

        龍泉寺所有的法師和菩薩義工們,不辭勞苦,悉心照顧我們的起居飲食,把最好的供養給香港的佛弟子,讓我們無憂無慮地安心辦道。實在感恩他們無私的付出,為我們打點一切,勞心勞力,大慈大悲,功德無量!

        連續多天的清淨修行,對繁忙的香港人來說,是最好的休養生息、精進用功、靜心反省和懺悔業障的機緣。感恩有此福報和因緣,能與七眾弟子在龍泉寺一起共修,彼此互勵互勉,共同進步!

天作之合

        曾聽說:「今生成為夫妻,前生都是寃家,互相是來討債的。」
       
        其實,今生的夫妻,是前生的緣,如果前生結的是善緣,今生的夫妻則是天作之合;生活融洽,夫唱婦隨,百頭偕老。相反,如果前生結的是惡緣,今生的夫妻則會諸多問題,互相指責,互相埋怨。

        如果我們前生廣結善緣,廣行善事,在今生,無論是夫妻、父母、子女、親戚或朋友,都可能是我們的貴人和善友,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做任何事情都有貴人相助,緣善配合,事半功倍,容易成功。

        不過,在現今社會,由於物質豐富,太多誘惑,人心增長了貪瞋痴,減少了包容和忍耐。人的善變和自私,影響著婚姻關係。就算是大好姻緣,也可能被愚痴和自私的思想行為所破壞。所以,要維持一段婚姻確實需要極大的學問,當中包括責任、感情、寬容、仁義、道德,缺一不可。

        十多年前,我認識一對情侶,他們是同學,當時他們才二十幾歲。這十多年,他們拍拖,結婚,生子,但好境不常,丈夫有婚外情,後來離婚收場。

        十多年前,我的女同學結婚,她丈夫敦厚老實,後來生了女兒,雖然是小康之家,並不富裕,但夫妻恩愛,女兒乖巧,生活樸實幸福。

        前生有緣,今生才能成為夫妻,無論是善緣還是惡緣都是自己前生所造,自己造就應該自己擔當。所以要珍惜婚姻,做好本份,以菩薩心腸對待家人,以善行感化配偶,令家庭和諧幸福!

要成大善不拘小惡

        釋迦牟尼佛在過去世中,曾爲了救五百名商人,而殺了一人。因為這一人,起了盜心,為了盜取珠寶想要殺害五百名商人。佛陀當時只是一般行人,心想若這惡人殺了五百人,那罪是很重的。佛陀當時發了菩提心要救這惡人,佛陀別無選擇,殺了惡人,而犯了殺戒。這樣救了五百人,也救了惡人,惡人來世不用墮惡道,但佛陀因發菩提心,而犯了菩薩戒。佛陀是發大慈悲心救了惡人,而犧牲自己。

        我曾看過一部電影「天國驕雄」,故事是講,耶路撒冷國王將要去世,他想把妹妹嫁給巴利安騎士,然後封他為王,可是就要巴利安把他妹妹的丈夫和有關係的人殺掉。巴利安是仁義心腸,他拒絕了王命。但其實公主的丈夫並沒有一國之君的才能,也沒有愛民之心。公主就對巴利安說:「要成大善不拘小惡」。

        學佛修行,是為了長養菩提心,增長智慧、明辨是非。在人世間,好人和壊人混雜,我們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和煩惱,需要以智慧來處事。智慧不足,就會好心做壞事,慈母多敗兒;具足智慧,就會懂得顧全大局,知所進退。要成大善則不拘小惡,為了利益眾生,寧可自己承擔,也不願眾生墜落和受苦。

        佛教有八萬四千法門,乘願再來的菩薩,都有自己多生修持的法門和方法,來對治不同眾生的根性。相由心生,真正的修行人從內而外都展現了修行相、慈悲相,嚴父慈母皆為教育兒女。嚴師出高徒,慈母出孝子,各施各法,只要是正知正見,真心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就是人間菩薩!

前世今生

        我們出生為人,對前生的事情會完全忘記,一無所知。根據中國的傳說,當一期生命死亡後,會經過奈何橋,有一位孟婆會給每個鬼魂一碗孟婆湯以遺忘前世記憶,再投胎到下一世。

        佛教的經典並沒有以上的記載,在佛教來說,這稱為隔陰之迷。這裡有一段法師的開示,與大家分享:「隔陰之迷,就是從一個維次空間轉到另一個維次空間,而空間維次不同,自然就有差距,所以會把前生的事情忘掉。普通人經過轉世都會有隔陰之迷,既然如此,即使存在因果報應,但今世的我已然忘卻前世的我,來世的我又必然忘卻今世的我,則今生之行善或行惡的我,與來生所承受善報或惡報的我之間又有何關係。這是一個讓很多人感到困惑的問題,很多人因此而敢胡作非為,淪為庸俗的現世主義者。一切作為皆是夢幻中事,生死輪迴也是如此。只要有所作為,就必然產生業力,當然作為也是包括心念的。業力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就必定感招果報。若能廣修戒定慧,即能息滅貪嗔痴,內心所有一切迷惑顛倒,煩惱習氣當下解脫光明,菩提自性自然照耀十方,對過去無始劫之事即能了知始終。」

        絕大部份世人都會因隔陰之迷而忘記前生之事,但世界各地都發現擁有前世記憶的人,各國的科學家對此也作出深入的調查和研究,並將研究結果結集成書,讓世人了解前世今生和因果輪迴的事實,從而明白因果業力的重要性。

        中國從古至今都有很多輪迴的記載,這裡與大家分享兩個真實的輪迴故事:

        故事一:明朝的哲學家王陽明先生,他有一次到金山寺去朝拜,覺得寺中的景物非常熟悉,一草一木似曾相識。信步瀏覽,走到一間關房之前,只見房門口貼了一張封條,左右觀看,好像曾經住過。王陽明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請知客師父打開關房瞧個究竟,知客師父連忙道歉說:「對不起!這間關房是我們一位老祖師五十年前圓寂的地方,裡面供奉著他的全身舍利,他老人家遺囑交待不可以開啟。請您原諒,千萬開不得。」王陽明道:「既然房子設有門窗,那裡有永遠不能打開的道理?今天無論如何請您慈悲打開來看看!」由於王陽明一再請求,知客師父礙於情面,無法違抗,只好萬分為難地打開房門,讓王陽明進去。

        昏黃的夕照裡,只見一位圓寂的老和尚亙古如昔地端坐在蒲團上。王陽明一看,咦!怎麼和自己的容貌如此相像?舉頭看去,牆上還有一首詩,寫道「五十年後王陽明, 開門猶是閉門人;精靈閉後還歸復,始信禪門不壞身。」

        原來王陽明的前生就是這位坐化的老和尚。昔日自閉門扉,今日還來自啟,為後世子孫留下一點證明。王陽明為了紀念這件事,曾經在金山寺留下詩句「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陽水底天;閒依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故事二:這是和蘇東坡齊名的大詩人黃山谷的親身經歷。黃山谷是江西省修水縣人,這故事就出自「修水縣志」。

        黃山谷中了進士以後,被朝廷任命為黃州的知府,就任時才二十六歲。有一天他午睡的時候做夢,夢見自己走出府衙到一個鄉村裡去,他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太婆,站在家門外的香案前,香案上供著一碗芹菜麵,口中還叫著一個人的名字。黃山谷走向前去,看到那碗麵熱氣騰騰好象很好吃,不自覺端起來吃,吃完了回到衙門,一覺睡醒,嘴裡還留著芹菜的香味,夢境十分清晰,但黃山谷認為是做夢,並不以為意。
       
        到了第二天午睡,又夢到一樣的情景,醒來嘴裡又有芹菜的香味,因此感到非常奇怪,於是起身走出衙門,循著夢中的道路走去,一直走到老太婆的家門外,敲門進去,正是夢裡見到的老婦,就問她有沒有擺麵在門外,喊人吃麵的事。老太婆回答說:「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麵,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吃麵,我每年都是這樣喊她。」黃山谷問:「女兒死去多久了?」老太婆道:「已經二十六年了。」
       
        黃山谷心想自己正好二十六歲,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日,於是再問她女兒生前的情形,家裡還有什麼人。老太婆答道:「我只有一個女兒,她以前喜歡讀書,念佛吃素,非常孝順,但是不肯嫁人,到二十六歲時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對我說她還要回來看我。」

        山谷問:「她的閨房在哪裡,我可以看看嗎?」老太婆指著一間房間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我給你倒茶去。」山谷走進房中,只見房裡除了桌椅,靠牆有一個鎖著的大櫃。山谷問:「裡面是些什麼?」老太婆道:「全是我女兒的書。」山谷問:「可以開嗎?」老太婆道:「鑰匙不知道她放在哪裡,所以一直打不開。」山谷想了一下,記起放鑰匙的地方,便告訴老太婆找出來打開書櫃,發現許多文稿。他細看之下,發現他每次試卷寫的文章竟然全在裡面,而且一字不差。

        黃山谷這時才完全明白他已回到前生的老家,老太婆便是他前生的母親,老家只剩下她孤獨一人。於是黃山谷跪拜在地上,說明自己是她女兒轉世,認她為母,然後回到府衙帶人來迎接老母,奉養終身。後來,黃山谷在府衙後園植竹一叢,建亭一間,命名為“滴翠軒”,亭中有黃山谷的石碑刻像,他自題像贊曰「似僧有發,似俗脫塵;作夢中夢,悟身外身。」為他自己的轉世寫下了感想。後來明朝的詩人袁枚讀到這個故事曾寫下「書到今生讀已遲」的名句,意思是說像黃山谷這樣的大文學家,詩書畫三絕的人,並不是今生才開始讀書的,前世已經讀了很多書了。

        佛法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基礎上,歷史上許多賢哲文人的著作中不乏輪迴轉世的記載,可以證明六道輪迴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阿姜查禪師的開示 (四)

                     阿姜查禪師的開示 ()

狼狗 有一次,佛陀在他停留的森林中看見一隻狼狗跑出來,牠站了一侍兒,然後跑進草叢,又跑了出來,隨後沖進一個樹洞裏,又再沖了出來。一下子跑進穴裏又再跑出來。站了一分鐘,又開始跑了起來,接著又躺、又跳,原來那只狼狗生了疥癬。當它站著的時候,疥癬會侵入它的皮膚,所以痛得拼命跑。跑時仍覺得不舒服,所以停了下來。站著也不舒服,所以躺了下來,一會兒跳起來,沖進草叢裏,樹洞中,就是無法安定下來。
佛陀說:“比丘們,今天下午你們有沒有看見那只狼狗?站著苦,跑也苦;坐下來苦,躺下來也苦;牠怪是站著使牠不舒服,又說坐不好,跑不好,躺也不好。牠怪樹、樹叢、洞穴都不好。事實上牠問題跟那都無關,而是在牠自己身上的疥癬。”
我們就像那只狼狗一樣,我們的不快樂由於錯誤的知見。因為我們不自我約制感官,因此責怪外界帶給我們苦痛。無論我們住在泰國、美國或英國,我們都不滿足。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知見還不正確,只是如此罷了!所以無論我們走到哪兒,都會不快樂。如同那隻狼狗,無論牠走到哪里,只有疥癬治好後,牠才會感到輕鬆愉快。因此,當我們除去我們的不正見時,不管走到哪兒,我們都會感到快樂。

高速公路 錯誤的知見(想法和行為)就是“行”,我們是快樂或不快樂......。像這樣的瞭解,是對事物的真實本性仍未完全清楚瞭解。所謂的真理是:我們無法強迫所有事物聽從我們的欲望,它們都必須遵循自然的法則。
這有一個簡單的譬喻:假設你坐在高速公路中央,有很多汽車和卡車急撞你而來,你不能生氣地對車子喊道:“不准行駛到這裏!不准行駛到這裏!”這是高速公路,你不能這樣告訴他們,所以你該怎麼辦呢?你必須趕快離開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是車子行駛的地方,假如你不准車子在那裏,你就會痛苦。
行”也是一樣的,我們說是它們擾亂我們,如同我們靜坐時聽到聲音一樣,我們認為:“噢!是那聲音在干擾我。”假如我們認為是聲音干擾了我們,我們將會因此而痛苦。
如果我們再深入地觀察,我們會瞭解,原來是我們出去干擾了那聲音。聲音其實只是聲音。假如能這樣理解,那麼聲音也只是聲音。我們可以讓它去!
我們瞭解聲音是一回事兒,和我們並不相干。這是真知真理,兩邊你皆看透了,所以才得到平靜。假如你只看到一邊,會痛苦!一旦看穿兩邊,便是遵循中道了。這是心的正確的修行,也就是我們所謂的“修正我們的知見”。
同樣地,一切“行”的本質是無常生滅的,但是我們卻要捉住它們,背負它們,貪著它們,我們希望它們是真實的,我們希望在不是真實的事物中發現真實!不管什麼時候,若有人有這樣的想法,並執著“行”就是他自己,他會痛若不堪,佛陀要我們好好思惟這個道理。

青蛙 越忽視修行,你會越忽略要到寺院裏來聽聞佛法,而你的心越會深陷沼澤中,如同一隻跳進洞裏的青蛙。只要有人帶著釣鉤過來,這只青蛙的命就不保了,它毫無選擇的餘地,最後只好坐以待斃。小心!可別讓自己也掉進洞裏了,那時候,可能會有人帶著釣鉤把你釣起來。在家裏,你常被孩子、孫子以及財產煩擾著,這比一隻青蛙還糟!你仍不懂得該如何去捨離它們。一旦要面臨老、病、死的時候,你要怎麼辦呢?這便是那根來釣你的釣鉤,你能往哪裡跑呢?!

我們不想要欲望,但是,如果沒有欲望,為何修行呢?我們要有修行的欲望(自在解脫)。“想要”與“不想要”,兩者皆是雜染、煩惱、無明和愚癡。佛陀也有欲望。欲望一直存在著,它只是心的一種現象。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但是,沒有執著。我們的欲望,就好像在網中抓一條大魚一樣我們需要等待,直到大魚筋疲力盡之後,便可以輕易的捕獲它。但我們得一直盯著它使它無法逃脫。

果實 當微風吹過一棵正開著花的果樹時,有些花朵會散落在地,有一些花苞則仍留滯在樹上,長成小小的青色果子;當風再一次吹來,一些青色果子也會隨之掉落,在它們掉落之前,有些已接近成熟,有些則已經熟透。
人,就像在風中的花朵和果實,也在生命的不同階段中“墮落”。有的在胎中就夭折;有的僅在出世幾天後就死了;有的在世幾年還未成年便去世;有的男女英年早逝;而有的人卻壽終正寢。當我們想到人的時候,應該連帶想起風中的果實兩者都是非常不穩定的。
我們的心也一樣,當法塵生起,在心中糾纏和“吹”一陣子後,心於是“墮落”了就跟風中的果實一樣。 佛陀了解除一切事物不穩定的性質,他觀察果實在風中的情形,以此反觀他的弟子比丘及沙彌們,他發現:基本上,他們也是一樣不穩定!怎麼可能有例外呢?這就是一切事物的本然。

禮物 我們應該觀察身體裏的身體。不管身體裏有什麼東西,去看看它吧!如果我們只看外表,那是不清楚的。我們所看的頭髮、指甲等等,它們的漂亮迷惑了我們,所以佛陀教我們看看身體的內部身體裏的身體。
身體裏面有什麼東西?仔細地看清楚!我們會看見裏面有很多東西會使我們很驚訝,因為縱然這些東西在我們體內,我們卻從來沒有看過它們。無論走到哪里,我們都帶著它們,可是卻不認識它們。 就像我們造訪親友的家,他們送我們禮物,我們接受後,把它放入袋中,卻擱著沒去打開來看裏頭是什麼東西。最後,當我們打開它時卻發現裏頭全都毒蛇!
我們的身體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只看身體的外表,就以為它很完美、很漂亮,我們忘了自己,忘了無常、苦、無我。如果我們觀察這身體的內在,真的很噁心,裏頭根本沒有一樣美麗的東西。如果我們如實觀照,不故意去美化它的話,我們將會發現那真是可悲和令人厭煩,接著就會生起厭離心。
這種厭離的感覺並不是要我們仇視這個世間,而是我們的心逐漸清明,心能放下了。我們看清一切事物都是不實在、不可靠的。不管我們對它們懷有多大的希望,它們仍會無情地離去無常的事物還是無常;不完美的事物還是不完美。
所以佛陀說,當我們經驗到「色、聲、香、味、觸、法」時,應該要遠離它們。不管快樂或不快樂,其實都一樣,所以放下它們吧!

那些研究理論的人和禪修的人,彼此誤解。強調研究的人,通常會這樣說:“修禪定的僧人只憑靠自己的看法,他們的教導是沒有依據的。”事實上,從某方面來說,學習(理論)與修行(實踐)這兩種方式,其實是同一件事。我們把它想作是手心和手背,可能會比較容易瞭解。如果我們把手伸出來,手背好像不見了,其實它並沒有消失,只是在下面而已。當我們再把手翻過來時,會有相同的情形發生,手心哪里都沒去,只是在下而罷了。
談到修行時,這點我們必須牢牢記住,假使我們認為它“消失”,就會改變心意而去做研究,希望能在研究中得到結果。不過,無論你下多少功夫研究佛法,你將永遠無法瞭解佛法,因為依據真理,你並不真的瞭解它。假若我們懂得佛法的如實本性,就會開始放下。放下就是除去執著,不再有執著,就算仍有,也會逐漸減少。研究與修行之間,就有這種差異。

垃圾坑 如果你的心平靜而專一,它就是個很有用的重要工具,但如果你禪坐只是為了得到禪定的喜悅,那是在浪費時間。修行是去坐下讓你的心平靜而專一,而後用來觀察身與心的本質,用來更清楚地看清它們,否則,只是讓心平靜,那麼心在那段時間裏也許是安詳無雜染的,但這就好像拿一塊石頭蓋住惡臭的垃圾坑一樣,當石頭移開時,卻仍舊充滿著難聞的垃圾。你們必須善用禪定,不要只為短暫的快樂,而要正確地觀察身心的本然,這才是真正使你解脫之道。

刀子 每一把刀子都有刀鋒、刀背和刀柄,在你拿刀子的時候,可以只提起刀鋒嗎?或只有提起刀背或刀柄?刀柄、刀背和刀鋒,這幾個部位都在同一把刀子上。當你拿起刀子時,這三個部位都會同時地被拿起。
同樣的道理,假如你拿起了善,惡也必然隨至。人們一味地尋求善,試圖拋棄惡,但是,他們卻沒有學習非善和非惡。如果你沒有學習非善和非惡,那麼,你將得不到真實的知見。如果只取善,惡一樣會跟著來;如果只取樂,苦同樣隨至。訓練你的心,直到它超越善、惡,而那就是修行完成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