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1日 星期日

天台精舍 2016 靜坐班


天台精舍
2016 靜坐班

指導與分享:定賢法師
日期:20169111218
時間:逢星期日下午4時至6時半。
地點:天台精舍 九龍荔枝角九華徑新村133~135
內容:佛法開示、行禪、靜坐、三皈依晚課。以根本佛法、
     〈小止觀〉、《十善業道經》、《六祖壇經》等義理為禪觀內容。
主旨:修學佛法正理,如實靜觀身心與世間人事之關係,從而提昇
      定力與智慧,開展積極踏實、利己利人、安寧和諧的人生。

歡迎佛弟子及各界人士參加,粵語講述,費用全免。

電郵報名:buddha_dlg@yahoo.com.hk (標題請註明:2016靜坐班)
電話 或Whatsapp報名:92672821柯居士 / 92867868周居士
請提供資料:姓名、性別、年齡、聯絡電話號碼。


交通提示:從〈美孚〉地鐵站外乘綠色小巴(90M,92M),於荔景山路〈荔欣苑〉下車(車程3~5分鐘),經紅綠燈過對面馬路,步入「九華徑新村 / 合境平安」牌坊,沿引水道(大坑渠)旁步行約5分鐘,經籃球場過鄉公所,左轉上石級即達〈天台精舍〉。經荔景山路巴士:30, 42, 45, 46, 46X, N241.









2016年7月24日 星期日

是心作佛

         § 是心作佛 §     Edna


彌陀佛七

最近參加了慈山寺舉辦的彌陀佛七,三年前我曾在慈山寺做了幾個月義工,負責整理經書,當時慈山寺正在建設中,還沒正式開放,當我第一次見到宏偉莊嚴的觀音菩薩聖像,內心非常感動,無比歡喜,這次有緣能參加慈山寺的彌陀佛七,舊地重臨,無限喜悅。

慈山寺的佛七與中台禪寺的禪七有相同之處,都是給居士機緣在佛寺修行,收攝六根,精進用功,過七天出家人般的生活,這次佛七大約有一百位居士參加,有十幾位法師帶領我們念佛共修,我們早上四點多起床,五點半開始第一支香,每天修行八支香,法師帶領我們一起念佛,行禪念佛,盤腿念佛,靜坐憶佛,在念佛時,佛號從慢到快,幫助我們把散亂心調整至穩定的狀態,放下妄想執著,務求達到一心不亂,淨念相繼,進入清淨的念佛狀態。

雖然我已經學佛幾年,每天早晚課也有念彌陀聖號,但都是散心念佛,沒有認真去了解念佛的要訣,所謂:「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念佛,有散心念佛,也有定心念佛,散心念佛能增長福報,但相對層次較低,而定心念佛則對於修心修定修慧有很大的幫助。

法師開示,其實不同的宗教都有持名或持咒語而達到入定的境界,而佛教的淨土宗,提倡以一句「阿彌陀佛」佛號來修行。「阿彌陀佛」是無量光、無量壽的意思,何以提倡一句佛號因為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大願,其中第十九願云:「我成佛時,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積各種功德,以至誠心發願希望往生我國,於臨壽終時,我與聖眾定會圍繞著他並現身於其人面前。」第二十願云:「我成佛時,十方世界的眾生只要聽聞我的名號,繁念我的國土,積蓄各種功德,以至誠心把功德回向希望往生我國,就一定能夠如願。」

《阿彌陀經》云;「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以上種種彌陀的開示,告訴我們,要持名念佛,要發菩提心,修積各種功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福慧雙修,並以至誠心發願往生淨土,就一定能夠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觀佛念佛

在佛七期間,我請教法師靜坐時默念佛號的方式,法師慈悲予以開示。法師說,念佛和打坐可以同時進行,此乃稱為念佛觀,以下有幾種方式,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在靜坐中觀想阿彌陀佛的相好莊嚴,同時默念佛號。

靜坐時,呼吸的方式不同,會有長短之分因為有的人氣息較長,有的氣息較短,因人而異。

出息(吐氣),一字念法吸氣,吐氣(),吸氣,吐氣(),吸氣,吐氣(),吸氣,吐氣()
出息(吐氣),二字念法吸氣,吐氣(阿彌),吸氣,吐氣(陀佛),跑步時可以用。
出息(吐氣),四字念法吸氣,吐氣(阿彌陀佛),吸氣,吐氣(阿彌陀佛),吐氣念完阿彌陀佛,可長可短。
出息(吐氣),十聲念法吸氣,吐氣時在氣息結束之前,一次念完十句阿彌陀佛。
出息(吐氣),直念法吐氣時,不管多少次,一直念阿彌陀佛到氣息結束,比方在佛七時,四字佛號快念的時候就可以用此方法。

由於我是用出息法念佛,所以法師開示予我是出息的念佛方法,至於入息念法和出入息念法則法師沒有對我解說。

這裡分享一段網絡上的開示天臺念佛觀 天臺宗是修「一心三觀」念佛,了知法界即空、即假、即中;所以沒有可執著,也沒有一個真實。雖然沒有真實,但是你相信阿彌陀佛的正願,那麼阿彌陀佛的正願就是唯一的真實。因為唯心所造、唯心所念,心即是法界;一念法界心中,若真信阿彌陀佛,那麼整個法界即是阿彌陀佛。所以說,念念念佛,念念即佛念佛的時候,並非要你進入一般意義下所說的禪定,而是要我們一心具足「信、願、了了分明」,久久執持、妄想漸息,則眼所見、心所緣處處都是「阿彌陀佛」。這跟「心淨國土淨」純就「理」所說的「唯心淨土」不一樣,而是你於外在「事」相與內心「理」體當中,皆真實的知道、看到,念阿彌陀佛與一念實相心相應,且「實有」西方極樂世界可生。既然是跟一念實相心相應,就不必多求什麼,只要這一念心專心的念出來,「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專心念即是佛法界不必於念佛當下更有所求。你在念佛的當下,世間一切的有情、非有情,乃至石頭、草木、山、川、大海都在念佛這是一念等於萬念、萬念攝於一念的念佛境界。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有助於大家念佛,一心念佛,一心不亂,念念相繼,感應道交,阿彌陀佛!


同因異果

這次佛七,大約一百位參加的居士,都是來自不同的道場,因為慈山寺沒有規定參加者必須是在慈山寺學佛的居士,而是大愛無私,歡迎任何人士報名參加彌陀佛七。

很感恩每天都能聽聞主七和尚一小時的開示,和尚很有智慧、很慈悲。和尚開示這次參加佛七的居士,來自四面八方,慈山寺就好像一個農夫,而居士是不同的植物,有小草,也有大樹,農夫每天都會悉心照料所有的植物,淋水、施肥、剪枝等,希望每棵植物都能健康成長。可是,有些植物根部較為弱小,有些則根基深厚,所以,雖然農夫付出同樣的愛心和努力去培養各種植物,但其生長情況卻會有所不同,固此,同是種了念佛共修的因,由於個人的根性和精進程度不一,大家所得到的利益和果報就會大有不同。

在人生中,努力踏實的人,會比較容易成功、富裕和幸福;我們從小讀書,勤奮的學生,成績會比較好在社會工作,努力的員工,收入會比較高教育兒女,用心管教的父母,兒女會比較孝順。所以,培養自己成為一個努力上進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會獲得較好的成果。不過,從三世因果來説,若然前生沒有積累善緣和善行,今生就可能會有懷才不遇的情況,社會上也有不少這樣的人,雖然努力讀書,努力工作,努力教育子女,但卻未能盡如人意。儘管如此,我們仍需以善心和努力去面對將來,命運際遇亦會因此改善。

佛陀雖然有無上的智慧和慈悲,但也有四件事是不能做到的,第一:因果不能改 自因自果,別人是代替不了的第二:智慧不能賜 任何人要開智慧,離不開自身的磨練第三妙法不可說,宇宙真相用語言講不明白,只能靠自己實証第四:無緣不能度 無緣之人,是聽不進所講的話的,正所謂天雨雖大,不潤無根之草佛法無邊,難度無緣之人。

俗話說同枱食飯,各自修行;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所以,別人修行是否得力,自己佔不了半點利益;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唯有精進用功,福慧雙修,才能提升自己,走向彌陀淨土。


五觀堂

佛教寺院裡,常設有五觀堂,那是僧衆和居士信衆用膳的地方,又稱齋堂。早、午大衆用膳名為「過堂」,若用晚膳稱之為「藥食」。佛七期間,主七和尚與四眾弟子一同在五觀堂用膳,主七和尚在用膳後向我們開示五觀的意思,令我受益良多。

佛教有一詞語名食存五觀,指學佛者早、午用膳時,應觀想五方面的事情。維那在大衆進食前唱念:「佛制比丘 (若有比丘尼、居士同時過堂用齋,維那或唱念佛制弟子代替佛制比丘),食存五觀,散心雜話,信施難消,大衆聞磬聲各正念 ...... 食存五觀的内容為:

一、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食物(供養)得來不易,需要許多人和其他條件共同成就,應有一份惜福和念功感恩之心。
二、 「忖己德行,全乏應供。」接受食物供養時,檢討自己的德行,有否具足戒定慧三學,藉此警醒自己應精進修行,並保持一份慚愧之心。
三、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飲食為眾緣和合,須時時提防自己,不可貪戀食物的美味或計較好劣多少,應懷有少欲知足的心。
四、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視如法供養的食物如養身療病的藥物,並非為滿足口腹之欲,應有一份警覺之心。
五、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接受食物,是為了成就道業,令身心可以繼續精進修行,實踐自度度人的願行。

佛寺過堂用齋,職事者須用心如法行事,照顧大眾的健康和道業;接受供養的人應食存五觀,隨緣受用,不可貪著或挑剔,一切皆在用功辦道上。

在五觀堂裡或外,常寫上一副對聯:五觀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各處用字或異,但其義相同。) 意思是說,過堂用齋,須與佛法結合在一起,用功辦道,常念施主恩德。若能如此,即使是貴重的食物也可以受用;反之,若懷有三心(貪、瞋、癡)進食,就算是滴水也難以消化 即枉受信施。

感恩法師慈悲,義工慈悲,供養者慈悲,給我們享用齋飯,使我們身心健康,能夠安心辦道。阿彌陀佛!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佛教的修行方法

§ 佛教的修行方法 §   聖嚴法師


修行的意義
    今天的講題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認為修行是出家人到山裡去,或是關起門來在寺院裡才能修行。事實上修行二字固為佛教名詞,但在每個人日常生活裡也都用得到。修就是修理、修正或修持。我們房子壞了破了要修理,家具破了壞了要修理,同樣的,我們的生理行為或心理行為如果不常檢點的話,我們也會漸漸變成壞人。中國的曾子所講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說我們應該每天檢討自己的行為。每天若都這樣反省的話,縱有錯誤,也容易隨時改正。
    至於「修持」,是修正、修理而且要持之以恆,日日時時,乃至每一秒鐘都要修行。有些人做了錯事,當天或能覺察,且有悔意,到了第二天又會再錯,他沒有勇氣和決心把自己改正過來,那便不是修行。修行則一定要在發覺自己有錯誤之後,加以修正、修理,並且應該切切實實地照修正過的行為繼續努力下去。
    所以我們說修行要反省自己:不該做的事不再做,該做而尚未做的事,應該就開始去做。

修行的器量
    從佛教立場講修行,有大器和小器之分,也就是大修行和小修行之分。中國的孟子曾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以人的立場看,如果能獨善其身地修行,已經不錯,真正能達到這種程度,並不容易,可是在我們佛教來說,這尚是小乘。
    所謂小乘是對大乘而言,大乘不但自己要修行,而且要兼善天下,幫助所有的人都能修行。譬如說:我們現代的交通工具有很多種類,從腳踏車一直到飛機,從水陸到空中,有大有小。但腳踏車只能載一人,而且走得很慢,坐火車則快些又可以載很多人,有時還必須乘輪船或飛機。所以大乘和小乘,事實上就是說自修自度的人,是乘用小的慢的交通工具,自度度他的人,是乘用大的快的工具。
    能自度已不容易,自度度他當然更不容易。譬如說:自度不了而度他者,就像不會游泳的人,看見有人掉下水喊救命,便跳下水中去救人,結果救不了人,反而自己也淹死在水裡。因此要做大乘也好,做小乘也好,最基本的原則是切實的修行。
    修小乘也得先學修行小乘的方法,好像買不起飛機的人,至少先要有錢買輛腳踏車。不論小乘或大乘,修行是第一。

修行的層次
    我們在一剎那間就做大乘菩薩,是辦得到的,不過,大乘並非與小乘對立,大乘之中必包含了小乘,同時也包含了凡夫的人及天,所以大乘的本身共有五個層次:人,天,聲聞,獨覺,菩薩。修行是一步步上去的,大乘不是比小乘顯得高超,乃在於發心的偉大,他們修行是為了度眾生,而非僅為自己求解脫。
    世界上有很多宗教家、思想家,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而專門批評其他宗教或其他思想是害人害世的魔鬼邪說,佛教則不必反對任何宗教及思想。在佛教的立場看,一切方法只要是在道德行為上有用的,都是好的,不過是有深淺高低的不同而已。昨日有位李先生,對我說他信道教,也信佛教,他認為佛道是相同的,問我可否同時修行?佛和道的基本立足點應該是相同的,但在修行的方法上及最終目標的證果上是不同的。雖然是同一立足點,由於方法不同,出發後的力量不同,得到的結果也就不同了。
    從同為一個勸善行善、造福人群的立足點上,佛教可以承認一切的宗教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科學家,乃至一切行業的一切好人,都是佛法的一部份,因為佛教承認他們各有其本身的價值,可是他們所用的方法,因對象不同,程度不同,結果也不同。大乘佛教的特點,是教你先發廣大心,發心之後,你仍得根據你的程度來修行。你要先認清那一樣方法適合你的興趣和性格,或者那一樣是你所能接受吸收的。那麼,那一方法對你就是好的,不論高低,都是大乘法門。現在,我們把五個層次的修行階段,一一講解下去。
    (一)人
    我們不可好高騖遠,也不可小看自己,因為各人都有他們現在的立場和現在的程度。諸位曾否聽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你們信不信一個殺了很多人或牲畜的人,把刀一放,就可以成佛?假如真有這樣的事情,佛教便不值得信仰,佛也不足尊敬了。不過,這句話的確沒有講錯,因為「立地成佛」的意思,是指如果能夠把屠刀放下,不再殺生,從此即能開始一步一步地接近於佛,一點一點成功為佛。
    還有一句話,「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意思是說,我們向海中一直游出去;或者在海中浮沈漂流下去,是上不了岸的,只有當我們希望登岸而掉過頭來時,就朝著岸的方向了,掉過頭來雖非立即登岸,但已面對著岸並且向岸接近,那是不容置疑的事。因此,我們發心要成佛,必須先從我們現在的立場和程度做起。我們是人,成佛就必得從人的本位開始,如果人尚不能做好,成佛自是不可能的。
    (二)天
    「天」是指各國家、各民族、各時代的一切宗教所信仰的對象及所嚮往的境界。宗教殊少不求升天,中國道教所謂「白日飛昇」、「長生不老」、「羽化登仙」,都是要升上天去,西方的猶太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也都要求升天。但假如連人還沒能做好,能不能升天呢?的確,有的宗教認為只要信仰神,並且有幸被神選中的話,縱使做再多壞事,也能蒙神赦免而得救升天,這種說法,是不合乎邏輯的,應該說成:你做好了人,再信仰神,就有升天的可能。
    很多人都說佛教是主張出世的,其實佛教更重視入世,如果沒有入世的基本道德的訓練,便不可能出世。很多人看到我做了和尚,而問我:「喂!和尚,如果人人都做了和尚,人豈不會在這世界上消滅了?」遇到這種場合,通常我會反問他:「這世界上有幾個像我這樣出家的人?」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能出家和適合出家的。佛教固然願度盡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生死,而事實上並不能使得所有的世人都出家。
    所以佛教認為先有好的在家人,才會產生好的出家人。如果做父母不盡父母的責任,做兒女不盡孝道,做師長不盡師道,做朋友不盡友道,這種人成為佛教徒的資格是有問題的,出家更有問題。唯有能完成做人的基本要求,才能進一步考慮是否適合出家修行,因此,做人既是升天的基本條件,也是成佛的基本因素。
    (三)聲聞
    「聲聞」,是出世的,是把人做好了,做完美了之後,走上出世之路。但出世並不一定要出家,因此在聲聞裡有四個不同的階段,我們稱為:初果須陀洹(七返生死),二果斯陀含(一返生死),三果阿那含(不還生死),四果阿羅漢(解脫生死)。從第一果到第三果,在家人都可以達到,第四果在家人也可以到,但到了那階段,自然而然會擺脫世俗一切名利權勢等欲望而出家去,此時,一切煩惱以及貪欲心、瞋恨心、不明是非之心都斷了,便真正做到了出世,也就是對於世間的物欲 財產、眷屬,乃至自己的生命,均已沒有了我及我所有的繫縛心,這時才真正到了阿羅漢的境界。
    所謂解脫的意義,是不受任何思想及物質行為的影響,生活在身心自在、生死一如的境界中。所以請不必擔心著說:「如有一天人人都到了第四果,世界上就沒有人了。」我告訴你們:假如我們人人都是無煩無惱、無有苦痛的阿羅漢,豈不好嗎?但是這一天的出現並不容易。
    (四)獨覺
    「獨覺」,事實上獨覺和聲聞是一樣的意義,但由於修行入門的不同而異其名。聲聞是聽到佛說法、僧說法或從經典中看到脫離生死的方法而修行證果的。獨覺則是在沒有佛教的時代,沒有佛經可看的時代,也沒有什麼人說佛法的時代,從自然界某種現象的啟發,得到佛法的真理及開悟解脫的。這兩種都叫作出世間道,也叫作出世的佛教。對一般人來說,實在是並不容易的事。
    (五)菩薩
    「菩薩」,菩薩是最偉大、最崇高的,但也是最平易的,因為從普通人一開始相信佛教,就願意照著佛教所說的成佛方法去做,這便是初發心的菩薩。所以成菩薩要比成羅漢容易。不過,菩薩分成五十二階段,從最初一層到最高一層 佛的階段,要經過五十二個層次。初開始,我們要做個好人,希望人家也成為好人,不管你是否真有力量幫助他人得到幸福,只要你心裡確是如此希望,這種心就是菩薩心了。
    現在請問諸位:比如這座房子發生火警了,外面警鈴在響,到處是煙,此時你怎麼想?我想,最初的反應,是想自己如何逃出去,這種只是關心自己安危而不顧他人的人,是不能稱為菩薩的。如果有人首先考慮到,如何使得老弱婦孺離開火宅,而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這人就是菩薩心腸了。
    地藏菩薩曾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又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的最大志願是到地獄去救人,而不在於自己成不成佛。這一點很重要,最初信佛的人,希望成佛是必要的,當你信佛修行有了相當基礎之時,就要教你把成佛的念頭擱在一邊了,因為,希望成佛的念頭雖好,仍是一個「有我」的妄想,所以你如希望自己成佛,你將永遠不能成佛。
    有我的觀念,即是自私心,有自私心而能成佛,那就豈有此理了!菩薩先要試著忘了自己,專為他人,接著雖然終日為救他人而工作,卻把能救的自我、被救的對象,以及用以救人的智慧及事物,也全部忘了,那才真是菩薩。

修行的方法
    對修行者而言,一位高明的師父是不可缺少的,他可使你少走許多冤枉路,更不致走錯了路。在修行的準備工夫而言,節制五欲,是很重要的。這是由於五官的媒介而產生的種種不好的心理活動。這些由五官反應而生的種種是修行的障礙。所謂五官的反應,是指眼所見、耳所聽、舌所嚐、鼻所聞,以及身體所觸,而使心裡產生了喜怒哀樂種種情緒,這就叫作五欲。因此,修行的人,對日常物質上的生活要淡泊,不可被聲、色等五欲所迷亂,然後才能講到主要的修行方法。
    大乘菩薩的主要修行方法,叫作六度。六度是用六種方法由有生死有煩惱的凡夫這一邊,到無生死無煩惱的那一邊去。也就是從生死的苦海到達涅槃;從煩惱的凡夫轉成菩提。就如乘坐一艘具有六種器具設備的船,航向對岸成佛的路上去,這就叫六度。
    (一)布施
    六度第一是「布施」,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說,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錢也無力的人怎麼辦呢?那你從旁用嘴說兩句好話好了,啞子呢?那就只要心想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滿心歡喜。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錢、出力,專門叫人去做好事、幫忙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實上他勸人為善的行為,即是出力的布施。
    世界上行善布施的人,並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謂同病才能相憐,自己有痛苦有困難,覺得需要人家幫助,因此見到別人有痛苦困難,便也希望有人去幫助。有人厭惡不肯出錢做善事、布施的富人,而稱之為「為富不仁」。其實富人的錢,如果不是橫財,原是由於捨不得用錢,把一個錢一個錢省下來,積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錢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們應該勸富人布施,但不可挖苦他。
    布施有二個對象:一是布施貧窮的人,即是幫助需要救濟的人;另一是布施宗教團體,即是佛教說的佛、法、僧三寶。
    我在紐約曾對學生說,你們要多多布施給三寶,有一個學生嘻嘻笑起來,我說:「你笑,是不是因為我是三寶中的出家人,我要你們布施,要你們不可貪心,結果把錢都給了我?」他說是的。
    諸位有沒有想到為什麼要布施三寶?佛教說布施三寶比布施窮人功德來得大。我們用錢救助人,是希望以一個錢救十個人,還是希望一個錢救不了一個人?布施給三寶,三寶所做的事是,幫助所有需要救濟的人得到佛法。因為人類的真正痛苦,不在於缺少物質。佛教的重點是幫助人們在心理上解決痛苦、解決煩惱,這是徹底解決痛苦的方法。布施給三寶,三寶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解決重大的問題,所以布施三寶比布施窮人的功德來得大。
    也有人說,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沒有錢布施給人,是不是也修布施功德?告訴諸位,布施並不全是用錢,而且,用錢財布施只是小布施,用佛法智慧布施才是大布施。因為救濟人身的困難是小布施,救濟人心而得解脫生死的痛苦是大布施。昨天與今天,我在此地做的就是大布施。
    (二)持戒
    第二「持戒」,持戒不僅僅是守清規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該做的壞事應該戒除,已戒除的壞事不應該再做;沒做過的好事應該去做,已做過的好事應該持續不斷地做下去。總而言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三)忍辱
    第三「忍辱」,忍辱不但要忍受一切侮辱,而且要忍受一切痛苦,更要忍受所得到的快樂。如果能忍受痛苦、忍受快樂的話,就是我昨天所說的「八風(利衰毁譽稱譏苦樂)吹不動」的境界了。
    (四)精進
    第四「精進」,精進是為了我們肉體的生命和佛法的法身慧命。所謂肉體的生命,是指血肉之軀的生活現象;佛法的法身慧命,則是我們的信仰所賴以延續的活動現象。為了神聖的悲願,我們要花最大的努力,不灰心、不退縮地做下去,便是精進,假若沒有精進的精神,便可能凡事虎頭蛇尾,或者一曝十寒。那麼,無論是對日常的生活,對身體的維持,以至信仰生活的修持,不是半途而廢,便是萎靡不振,無法達成預期的目的。
    (五)禪定
    第五「禪定」,我教禪定,分成三個步驟,也可說分為三個階段,而達到三種不同的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雙亡。
    身心平衡:就是使我們有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們便是正常而健康的人。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經驗所希望達到的境界。即是我和世界萬物合而為一,凡是中西歷史上的大哲學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達到這一階段。物我雙亡:只有禪才能達到這一目的。
    禪,就是教你達到「無」的境界;無,並非等於沒有東西,而是沒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並不等於物我合一。物我雙亡是到了真正開悟之後,覺得我們這個世界完全是假的,雖然是假的,世界還是照常存在。在此三階段之中,我們又可以用三個名詞來解釋。
    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階段。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狀態之下的平靜安逸的自我感。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階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萬物的存在合而為一,不管上帝在我心裡或我在上帝裡面,都是大我的觀念。物我雙亡是無我的階段。既無小我,也無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潑地、無礙地存在。
    諸位不要以為修禪定必須要坐在那裡的。修禪定有許多方法,靜坐只是一種基本方法而已,禪的開悟,並非只靠靜坐,只是開始時,需要靜坐的基本訓練。實際上念佛、誦經、懺悔、禮拜、祈禱,無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禪的初步工夫,便是如何訓練你的心力集中。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誠」便是心力集中。心無旁鶩,只有一個念頭,集中在一個念頭,這就禪定的初步工夫。所以諸位不可把禪定的範圍看得太狹小,禪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內的,禪是通於大小三乘及顯密二教的。
    (六)智慧
    第六「智慧」,智慧包括有三個項目:聞慧、思慧及修慧。聞慧是經由眼耳所見所聞的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啟悟。思慧是看到、聽到,或學到東西以後,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修慧是從修行前面所說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及禪定的五種方法中所得的悟境。以上六種修行方法,是一體的,其重心則在智慧上。不過,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則必須兼修其他的五種方法。如果撇開其他五種,僅修其中一種,譬如說老是打坐的話,縱能開悟,悟也不會深的。
    在此,我要告訴諸位,為什麼六度把智慧放在最後,因為佛教的一切修行方法,無非希望修行者的最終目標是智慧,得到了智慧,即是開了悟,開悟可使人們擺脫煩惱。如果想得到智慧,一定要解除自己的煩惱,煩惱解除了,智慧自然出現,智慧出現了,煩惱便解除,這是循環而互為因果的,所以修行越深悟境越高,智慧越深煩惱越薄。
    最後為諸位祝願,身心愉快,法喜充滿。


一九七七年十月二十四日講於加拿大多倫多市中山紀念堂,簡許邦居士錄音,張劉佩珍居士筆錄,本文現收錄於《佛教入門》)






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

無常.性空.真常

                                              § 無常性空真常 §   印順導師


    無常論、性空論、真常論,可以從兩方面去解說:一、從體悟真理(宗)上看;二、從安立聖教上看。

    從體悟真理上看:佛教解脫,重在體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因學者所悟證的有淺、深、偏、圓的差別,所以各派的見解也有不同。有的以為現觀一切法的剎那生滅(無常),就是通達真理。像有部的八忍八智見四諦理,通達無常也在悟見真理之內。在佛法中,雖沒有但見無常的,但以見無常為悟真理,確是初期佛教特色之一,(小乘不一定如此)所以就稱之為無常論。有的以為不然,見無常不一定見理,要通達內而身心外而世界的一切皆空無我,才是正見實相。通達我法無自性空,是中期大乘的特色,所以就稱之為性空論。性空是說它沒有自體,沒有自體怎麼就是真理呢?無常只是現象的幻相,也不是真實,所以要證悟真實不空、常恆不變、清淨周遍的萬有實體,才是證悟實相。這是後期大乘的特色,所以就稱為真常論。這三種悟解,也始終存在,但從時代主流上著眼,可以把它作為三期佛教的標幟。

    從安立聖教上看:佛法有雜染世間的流轉門、清淨出世的還滅門,(就是四諦、三法印)不論大、小、空、有,都必須把它在理論上建立起來;這就需要有個基本的法則,作為說明的出發點。因學者的見解不同,就分成三系:
      一、出世清淨,要依雜染而有:如果沒有雜染,也就無從說明離染的清淨;因此,問題就側重在雜染緣起。不論雜染世間的輪流六道,或離惡行善,轉染還淨,都得在生滅無常的因果中建立,依生滅無常的因果法則,說明一切,不論是一切有為法,或心心所法,或細心,都可以稱為「無常論」
      二、雜染清淨的可以轉變,是因為它沒有固定的自性,沒有自性就是空。因為無自性空,所以有從緣的必要;從緣起滅,所以諸行是無常的。如果在一切法上,通達性空無我,那就契證不生不滅的真相了。這依性空出發,說明一切,所以叫「性空論」
      三、一切法不能沒有所依的實體,變化之中,還有不變者在,非有真常的本體,不能建立一切。我們迷卻真常,所以有虛妄變幻的生死;如果遠離妄倒,真常寂靜的本體,自然全體顯現了。這依真常說明一切的,叫它做「真常論」
      這三種所依的見解,也徹始徹終都存在。它與所證的三論,並不一定合一。但初期的婆沙師(論師),中期的中觀家,後期的真心派,所依與所證,都是貫徹統一了的;它也就是時代的主流。

    建立聖教的基本法則,彼此之間雖在互相否認,但佛教史上,確有這三個體系,這可以拿後期佛教的三大派作一例證。無著師資是無常論的,依《攝大乘論》看,一切法不出三性(染淨),依他起是染淨的中心,一方面「是無所有非真實義顯現所依」,一方面是「若無依他起,圓成實亦無」。依他起是虛妄生滅法,染妄的阿賴耶識,是其中最根本的,稱為「所知依」。

    從這生滅無常的中心出發,無自性空是不能安立染淨因果的;這從《瑜伽》的破「惡取空」,到《成唯識論》的破「執遣相空理為究竟者」,是一貫的見解。染淨因果,要在生滅上建立,種子六義中的「剎那滅」,不但否認真常是雜染因,也不許它是清淨因。清辨月稱他們是性空論,是中期大乘的復興,不妨從龍樹論去看。「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揭出了基本的特點。如一法有毫釐許的自性,它就無須乎因緣;有自性的東西,彼此隔別,也不能成立前後的聯繫;所以要無自性的生滅,才能相續,「雖空亦不斷,相續亦非常」,這是空的無常論。「離三解脫門,無道無果」;「無所得故,能動能出」;一切法性空,所以正見性空,就得解脫出離。「心行既滅,言語亦斷,不生不滅,法如涅槃」,這是空的真常論。不許空,無常是斷滅的邪見;常心不變,不過是梵王(就是梵天)的舊說而已。龍樹抨擊非無自性的無常與真常,也夠明顯了。

    《起信論》是真常論,但否認他的很多,不妨根據經典來解說:「如來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證得涅槃」。如來藏是常住不變的,清淨周遍的,依真常建立一切,已非常明顯。與這如來藏不異不離的有那非剎那滅的無漏習氣,就是稱性無為功德。這如來藏與無漏習氣的融然一體,成為厭苦求樂的根本動力,也就是離染所顯的真常法身。

    同時,它(如來藏)也是離異的剎那有漏習氣的依止,這本淨的真相與客塵的業相,在不思議的交織之下,展開了虛妄變幻的生死。真常的如來藏,是輪轉中的受苦受樂者,它「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這與瑜伽派的妄心為依止,與有漏習氣無異無雜,無漏習氣(也不是無為非剎那)反而依附賴耶,轉了個一百八十度角。無常論者,雖想用「迷悟依」一句話,把它拉在自己的體系裏,但總覺得有點奇突,於是乎有人說「楞伽體用未明」。其實《楞伽》等別有體系,根本的見解,無常生滅是不能建立一切。「譬如破瓶不作瓶事,譬如焦種不作芽事,如是若陰界入性已滅今滅當滅,自心妄想見,無因故」。為甚麼要依如來藏呢?「其餘諸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這剎那生滅的「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所以不成為流轉中的受苦樂者,只因它念念生滅。所以依「離無常過」的清淨如來藏,才能建立輪轉生死。如果不理解這一原則,無常論者還是別談《楞伽》好!

    攻訐《起信論》,更不免多事了。在真常論的見地上,「空者,即是遍計性」。如來藏不與雜染相應,所以叫空,不是說它的自體是空。「如來藏不同外道之我」,所以說「無我之藏」,「離於我論」。如果性空論者要曲解它,也是同樣的笑話。這三系,都在建立自己,否認別系,或說另一系不了義。偏依一宗,或者可以否認對方是正確,但經論中有這三系存在,卻不容否認。


摘錄自: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法海探珍〉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這 是 愛

                                      § §    路人



珍惜眼前人   人甲


      武如意(年青時的武則天對唐太宗李世民)說:「臣妾鐘情於你,並不因為你的過去,你做得對不對。臣妾愛你,就因為你是你。」

      王上有好多女人,每個女人都覺得被寵幸才是幸福。但在武如意前半生裏,每天晚上都沒有被寵幸,只是跟李世民聊天。由文德皇后殿到掖庭(宮殿的旁舍,妃嬪的住所),彼此沒有情話綿綿,但感情日漸增長。

      情之深與長,不在於愛的表達和享受有多豐富。而在於在情裏頭的真誠,愛一個人,信任他,保護他,了解他,支持他。令他身體和心靈都得到滿足,令彼此存在都有一份安全感。這是珍惜愛的一種表現。

      都市生活繁忙,愛也變成一種消耗。相愛的人,一碰面,都想把相會的時間符合經濟原則,不是趕著親熱,就是趕著吃喝玩樂。把一切形式拼到盡,換來的不是愛,更多的是疲累,有時甚至是吵架收場。大家都怨對方:「為甚麼你不了解我?」每個人都只急著擭取自己想要的,卻彼此都不願意在相會的時刻真誠交流。每次都以為自己為對方做出最恰當的事情,但每次都錯過了最珍貴的時刻。其實現代人不是沒有時間談戀愛,也並非沒有辦法維持愛情的長跑,只是時間到來的時候,他們沒有用心去保護彼此關愛的心。當對方變成自己追求慾念的玩具,愛情哪能長久,這個世態,也哪會再有安全感?

      以前的世界,經常會說,對著自己喜歡的人,哪怕她一個微笑,大家踫過手一下,就已經快樂半天。為甚麼會這樣?因為愛裏面有追求,因為對方值得追求。欣賞他,珍惜他,哪怕相會只有一刻,就在一刻裏付出最真切傾慕之心,自己無負於愛,也珍惜對方所給的愛。所以時間再短,也能滿足一輩子。

      現在情侶相會,除了對方,也有時間、金錢、旁人的眼光、自己的面子,旁及太多,也要求太多,彷彿已忘記,相會,是為了表達彼此的真誠愛意。如果只停留在皮肉相見的層次,愛,又焉能活得長久?



愛與情義   人乙


      有人問︰什麼是生死流轉的關要?佛教精闢而答:「無明為父,貪愛為母。

      「無明」avidyā,是煩惱的別名,因不明事物道理而造作的思想行為,而引發出種種苦惱;「貪愛」lobha tṛṣṇā,為滿足自我欲望而執取索求,造作種種身、口、意三業。無明加上貪愛,流轉生死煩惱的最佳拍檔!

      曾經滄海難為水,未曾經歷的很想得到,得到了又覺得不外如是。但是,這個「不外如是」,會有不同方向的發展。上善利根的眾生會得到啟發,因緣成熟時,驀然回首,看破放下。一般凡夫眾生卻繼續發展「無明貪愛」,貪得無厭,瞋痴蔓延;為求填補不可滿足的自我虛妄欲望,會以各種理由手段掩飾貪求,明爭暗鬥於是成為生活和歷史情節的主要成份,人禍天災於是展轉產生,生死輪迴苦痛不已。這個「穢土」,本來非穢;心穢,則眾生穢,眾生心念行為卑劣垢穢,則導致國土垢穢危脆;如是因,如是果矣。

      科技的進步,物質的充裕,反而令不少人變得更自私貪婪。但憑知識、財富與科技,並不能令人們的精神領域拓展增上,從古至今雖然不乏文明道德的教化,可是人類卻往往執迷不悟,爭鬥不停,苦惱不歇。


      人非草木,誰屬無情?水能覆舟,亦能載舟;愛的根源是貪,求不得時又會變成怨恨。但愛也可以是相對清淨溫馨的,如果能夠適當地運用理智與理性,盡量減少自私自我的欲望貪求,多點同理同情心,多些無條件無計較的關懷付出、寬恕包容,從小愛(自我私欲),繼而中愛(推己及人),進而大愛(博愛而仁民愛物),則世間之和平安樂尚可成就;佛教稱之為「以智導情,以智化情」,是以智慧與慈悲、仁義忠恕相連結運作,促成人間樂土、淨土之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