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如何從煩惱逆境中解脫出來?


§  如何從煩惱逆境中解脫出來? §

觀成法師.禪修系列講座

  都市人每天都生活在事業拼搏、人際關係、家庭婚姻、學業戀愛等等的壓力中,你有被逆境與煩惱困擾嗎?

  現代社會迅速發展,物質文明進步引致多種精神上的病症,如憂鬱、焦慮、恐懼等,我們如何用禪修去處理這些病態呢?

  觀成法師教你如何從逆境中提起正念思維,於講座中教授簡易而有效的禪修方法以解決煩惱,機會難逢,萬勿錯過!

講者介紹:觀成法師

加拿大國際佛教觀音寺創辦人及住持,著名佛法講師及禪修導師,精通多種語言,弘揚大乘佛教,甚受歡迎。

粵語講座:

時間:2017319(星期日) 下午2時至4時半
地點:旺角勞工子弟中學
地址:九龍何文田公主道14號(港鐵旺角站B2或旺角東B出口)

英語講座:

時間:2017325(星期六) 下午2時至5
地點:香港大學王賡武講堂
地址:香港大學道3號研究生堂P4

索取門票方法:

親自前往戒定慧講堂或郵寄附上已貼$1.7郵票之回郵信封到以下地址:
九龍大業街31號協發工商大廈8
電話: 2117-1882

必須報名  費用全免


主辦單位:戒定慧講堂 International Buddhist Society (HK) Limited




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生命的意義 • 如何安心


           § 生命的意義 · 如何安心 §   翁曉娟


世界紛擾浮躁,人心敗壊,究竟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怎樣安住自己的心?

兒時印象中的佛教是消極負面,因為電視劇描述不論是平民或帝皇總是因生活逼迫才會信佛或出家。又如金庸武俠小說中來自蒙古、西域的喇嘛總是「程度不同的壞人」。這樣的角色定型在今天香港的大眾媒體依然差別不大。多年前,因閱讀了一行禪師的著作而對佛教的觀感有所改變。偶然報讀了能仁專上學院的「佛教的修學次第與實踐理論」課程,增加了對佛法的認知及糾正了對佛教的一些錯誤觀念,也明白了分辨善知識的重要性。

若說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若問怎樣安住自己的心?首先必須明白什麼是「因果輪迴」,有些宗教認為萬物是由神創造,所有的安排都是神的旨意。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前因後果,每件事物既是前因之果,又是後果之因。「無明」(「我、我所有」)為父「貪愛」為母,就會造成向心力,凝聚成一期期的生命體。一個生命的結束(壽盡,福盡,橫死),執「我、我所有」為本的煩惱仍然發揮很強的凝聚及延續力,又引發另一個「業」系,發展另一期新的生命。

貪、瞋、癡」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眾生因此流轉生死,茫無了期。我們的身體、言語、思想的活動,稱為「身、口、意三業 由身、口、意所造成的業力,可以決定眾生的苦樂禍福。若與慈悲心相應,並合乎世間的道德行為,稱為「善業」,例如布施、持戒、忍辱;若與邪知、邪見相應,而且是損人的行為,稱為「惡業」,例如殺生、偷盗、邪淫、妄語、惡語、兩舌及綺語等。佛教說「無常」,任何事情再怎麼美好,也不會永恆;任何時候再怎麼痛苦,都會過去的。「一日無常到,方知夢裏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人死後,原來什麼都帶不去,唯有我們生前所造的善業、惡業、引業、滿業、定業、不定業、三時業(現、生、後報) 等,牽引我們生滅於六道輪迴之中。

微小的業力,是可以轉化為廣大的業力。小小的善業或惡業,若經不斷的造作,也會積集成為重大的業力和果報。「引業」可以是「善業」引報生在「善」趣的人間、天上;也可以由「惡業」招感「惡」報而生在地獄、旁生、餓鬼道。「滿業」是招感到五趣(欲界中的天、人、旁生、鬼、地獄)中的不同差別,例如六根是否具足或相貌是否莊嚴等等。

「業」是不會自動消失的,除非到了成佛(畢竟空)的境界,方能淨盡。佛將業力比喻為種子,植物開花結果,當花果枯萎後,留下來的種子遇上適當的緣,又會發芽、開花、結果。「定業不定業」包括(1報定,時不定2時定,報未定3報定,時定(重業如五無間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死後定墮落地獄受報) 及(4報未定,時未定(輕業)

還有,從造業與受報的時間來說,又可分為「三時業」。「現報業」是此生造業,現在就會感果報的。「生報業」要等身死以後,來生就要受報。「後報業」是造業以後,要隔一生,二生,或經千百生才會受報。所以人的苦樂禍福,都是由自身的業力所招感,善惡果報須由自己承擔。善惡業不可互相抵銷,已種的惡因,必會受其惡果,除非多做善事,多集善緣,或可以使惡報由重轉輕;若善緣增多,善力加強,令善果加快成熟,也可以使惡業逐漸減弱。

學佛修行不離「戒、定、慧三無漏學,具體的內容就是「八正道」。戒學」有「正語」,「正業」和「正命 」。「正語」指說話要符合正理、誠實可靠,包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有了「正語」,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言行一致,溫和及令人尊重信受的人。「正業」指在平時行、住、坐、臥各方面,身心行為合乎倫理道德,包括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有了「正業」,我們便可以改掉不良的習性,成為一個具品德,有益於社會的人。「正命」是正當的謀生的方法,過著合乎社會倫理及佛法規律的經濟生活;有了「正命」,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有正當職業和具福德的人。戒的基礎,是從深信「佛、法、僧三寶的教導,以及信解因緣果報的義理而護持自己的身心;安住於淨戒,得心地清淨,引生一切善的「身、口、意」功德。在每一期生命中,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應做或不應做,做得好或不好;生活的態度應是少欲知足,不被名利牽引,正面積極,隨遇而安。

定學」有「正念」和「正定」。「正念」指專心繋念正法,攝心不亂的修心。有了「正念」,我們便可以降伏妄念邪見,減滅煩惱,成為有警覺和能抵禦物慾及邪惡誘惑的人。「正定」是指能啟發「般若(勝慧)」、向解脱煩惱、向涅槃的勝定。有了「正定」,我們便能保持「正念」,從而引發佛陀所說的種種功德。為了修習智慧而修習禪定,是安住身心的重要法門。修定(心住一境)修觀(觀察思維)的法門有:不淨觀,數息觀、慈悲觀,緣起觀,界差别觀、念佛觀和光明想等等;那可以降伏五欲(色、聲、香、味、觸)五蓋(貪、瞋、惛沈睡眠、掉舉惡作、疑) —障道及令衆生墮落輪迴之因素。

慧學」有「正見」和「正思維」。「正見」及「正思維」,是指正確和合乎佛法的見解和深刻思考。有了「正見」和「正思維」,就會依從正法正理,不會顛倒妄想、盲目地修行,此可避免身心行為上的錯誤和過失。「世間正見」包括:知有善惡、因果業報、前生後世、知有凡聖。「出世正見」包括:信解四聖諦義理、明白緣起性空真理、堅信人經學佛修行可以解脫苦惱。

八正道中,「正精進」通攝於「戒、定、慧」三學。「正精進」指我們在修學過程中,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不懈,時常策勵自己止惡修善、自信樂觀、百折不撓。有了「正精進」,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意志堅定、努力上進的人。

佛法博大精深,認識多一點,更明白多一點佛法的慈悲與智慧、正面積極、方便善巧。印順導師一直強調「發心」是非常重要的,他清楚指出「下品人」、「中品人」和「上品人」的分別。「下品人」發的是「增上生心」,修「五戒十善」;願生人間、天上,以人天福樂為目標。「中品人」是發「出離心」,主要修「四聖諦」和「十二緣起」、證得「聲聞」、「獨覺」乘最高果位,出離三界,得涅槃解脫樂。「上品人」是發「菩提心」,修「六度萬行」;菩蕯為因,成佛為果,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最終得究竟涅般樂。我們可以依自心的取向,決定發心的意向,學佛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差别只是因緣的關係,三品人的發心皆是可貴的,但都導向圓滿佛道。


戒定慧」及「八正道」等佛法,若能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肯定可以促進世界和平,達至眾生的安樂。修行就是要管好自己的身心,如果遭逢痛苦逆境,我們不用失望悲觀,須明白這是自己過往的惡業所招感,苦果終會過去的,不必為苦痛而惱亂自己及他人。同樣地,當我們遇上喜樂順境,也不要得意忘形,因這只是往昔善業的果報,福樂也是會過去的。「生命的意義」原來是與我們自己生生世世的心念及行為互為影響,自己的一言一行是如何,那自己人生也會如何。因此,「世間法」及「出世間法」中有關「學佛成佛」的道理及方法便顯得非常珍貴、重要和迫切。「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趁為時未晚,我們應珍惜今生為人的因緣,努力學佛修行,積集福慧資糧,自度度人。


2017年2月3日 星期五

定印法師 香港城市大學講座


香港城市大學
中文及歷史學系佛教文化研究室主辦
午間佛學班 為生命加油

主講:定印法師 (PhD)
時間:中午1245分至145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 康樂樓6樓視聽教室R6143
交通:九龍塘地鐡站 C2出口
日期 講題:
(1) 214 (Tue.)    以佛法建立生命的信心
(2) 215 (Wed.)   佛教生死觀
(3) 228   (Tue.)   佛教心靈排毒法
(4) 31     (Wed.)  佛教的無諍世界

歡迎各界人士出席.粤語講述.費用全免
查詢電郵:ciwut@city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