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印順導師 佛學講座


() 2014.1.19 佛學講座
講題:印順導師《成佛之道》第一至第五章
講者:開仁法師、圓融法師、呂勝强居士
日期:2014119(星期日)
時間:上午1000至下午0630
地點:香港紅磡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 2014.1.20 佛學講座
講題:略談印順導師的思想體系及大乘宗風
講者:呂勝强居士
日期:2014120(星期一)
時間:晚上730900
地點:香港北角英皇道368號榮馳商業大廈3樓妙華講堂

主辦單位:福嚴佛學院、妙華佛學會。
協辦單位:香港理工大學佛學會。

報名請致電:
90273321 趙居士、93133108 劉居士、91316741 李居士
119講座,電話報名後請於當天上午9時後在講座接待處領取
免費入場券,額滿即止。

預留及查詢:妙華佛學會
地址: 香港北角英皇道368號榮馳商業大廈3字樓
電話: 2570-0443
網址: http://www.buddhismmiufa.org.hk

2014.1.19 佛學講座 程序
09:00~10:00 接待處報到及換領入場門票
10:00~10:10 開幕式三位主講人
10:10~11:40
1:序、第一章~第三章 圓融法師 (40 分鐘)
          第四章 開仁法師 (50 分鐘)
11:40~13:00 中午休息
13:00~14:10 2:第五章-大乘通說~禪波羅蜜 呂勝強老師 (70 分鐘)
14:10~14:40 休息時間
14:40~15:50 3:第五章-般若波羅蜜 圓融法師 (70 分鐘)
15:50~16:20 休息時間
16:20~18:00 4:第五章-大乘三系~佛果功德 開仁法師 (100 分鐘)
18:00~18:30 綜合討論、閉幕三位主講人
 

2013年12月13日 星期五

身口意清淨則無戒不成



                   § 身口意清淨則無戒不成 §      證嚴法師



     我常常聽到有人這麼說:「佛法雖好,可是戒律又多又難守,我怕做不到……」不只現在的人如此,佛陀時代也有這樣的情形。
 
戒律繁多心致畏縮
     佛陀在世時,帶領弟子們日日精進不懈。百姓們對佛陀非常敬仰,對僧伽也很尊重;每天僧眾出門托缽,隊伍既整齊又莊嚴,大家都很恭敬地供養。有些年輕人看了,心裡很欽慕,其中有一位長者之子心想:佛陀原本貴為王子,但卻能捨棄富 貴、名位出家修行,而得到天下人的仰慕、尊重……
     他也希望自己能夠效法佛陀遠離名利、精進修行,於是要求父母讓他出家;他的父母當然捨不得,但是他們自己也是佛教徒啊!所以最後還是送他到佛陀的面前,請求佛陀完成他兒子的心願。
     佛陀收下這位弟子,交由長老比丘們代為教導。長老比丘把生活中應守的規戒一一為他分析,有五戒、十戒,還有比丘具足戒二百五十戒……。這位年輕比丘聽了,心裡好惶恐。
     他想:「出家必須守這麼多戒,一不小心就會犯了某一條……,我一定守不好;既然守不好,不如還俗好了,還俗做一位在家居士,可以經營事業、娶妻生子,而且仍舊可以護持佛法呀!」他心裡打定主意,於是向長老比丘提出請求。
     長老比丘們聽了著實為難,因為這位年輕人是佛陀親自交給他們指導的;長老比丘向年輕人說:「你想還俗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先向佛陀表白心意。」於是幾位長老比丘陪他到佛陀面前,一五一十地向佛陀說明;佛陀問年輕人:「你為何剛出家又想還俗呢?」
依人依時漸進
     年輕比丘坦白地說:「佛陀的教團裡,大家都要守持淨戒,但是這些戒律太多了,我怕要是守不好犯了戒,污染了僧團,那不是很罪過嗎?所以我想還俗,一邊工作一邊護持佛法。」
     佛陀說:「你聽了這些出家戒律就退轉道心,那你的道心不是太淺薄了嗎?」回過頭又向長老比丘說:「你們一下子就跟他說那麼多戒律,難怪他會害怕,應該要依人、依時漸進才好。把他交給我吧!」
     年輕比丘聽了寬心許多,佛陀接著向他說:「年輕人,修行不像你想的那麼複雜,守規矩也不像你想的那麼可怕!你先不用管那麼多戒律,我只要你守三項規戒。」
     年輕比丘聽到只有三項,高興地說:「只有三項?那應該容易多了,我願意守持。」佛陀說:「你要注意聽──我只要你守好自己的『身、口、意』,這三業能夠清靜,則一切的戒都完成了。」年輕比丘聽了非常歡喜,向佛陀叩頭禮拜,表示願意終身信受奉行。
     佛陀向長老比丘們說:「我把願意終身信受奉行身、口、意規戒的年輕人再交給你們調教,你們要好好培養他。」
     這位年輕的比丘,就這樣每天守持佛陀的教誨,努力進修;因三業清淨,所以他天天都過得很愉快,不久之後即證得阿羅漢果!
     大家都很讚歎佛陀的智慧,因為他把複雜的規則濃縮成幾句簡單的話語,讓年輕比丘心生歡喜,進而真誠守持、身心清淨!
以單純真誠心待人處事
     學佛不用想得太複雜,簡單就是美,簡單就是妙法。我們若以單純、真誠的本性來待人處事,還會有什麼做不到,有什麼不歡喜自在呢?
     曾有一位將近四歲的小菩薩帶著撲滿來看我,他還未上幼稚園,一看到我就頂禮,然後雙手合十說:「師公,這撲滿是要給您蓋醫學院的。我天天都在您的相片前向您頂禮三拜,您有看到嗎?我還跟您講話,您有聽到嗎?」我說:「你都說些什麼?」他說:「我向您發願,希望自己天天口說好話、腳走好路,手做好事,心想好意。我天天都這麼跟您說哪!」聽聽,四歲還不到的小菩薩,天天都這麼發願!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像這孩子一樣天真、單純,天天努力口說好話、腳走好路,手做好事,心想好意,那還有什麼戒守不好呢?
     守戒是為了防非止過,如果不小心犯了錯,只要真誠懺悔、立刻改正,則「知過能改,善莫大焉」。這一切都要從照顧好自心開始,請大家多用心啊!

摘錄自慈濟網頁:




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佛教與教育




                           § 佛教與教育 §          印順導師

    佛教是宗教,但與一般神教,是不相同的。佛教不只是要你信仰,而更要你修學,所以信佛也稱為「學佛」。佛教是著重修學的,所以剋實的說,佛教是一種教育。佛所教的是什麼?要我們學些什麼?最主要的是:「戒學」、「定學」、「慧學」──「三學」。佛教的「三學」,與一般所說的德育、體育、智育──「三育」,大意相通,這是有人比對研究過的。所以,在學佛的過程中,稱為「學人」;到了修學完成,也就是畢業了,就稱為「無學」。特別是,佛被稱為「天人師」,「導師」;而信佛學佛的,自稱為「佛弟子」。弟子中,有小學的「聲聞弟子」,大學的「菩薩弟子」。依在家出家,男女等來分別,就有優婆塞等「七眾弟子」。可見佛與信眾的關係,是老師與弟子,而不是神教那樣的主人與僕人。我想,說佛教是教育,把「佛教與教育」作為論題來講,是不應該看作牽強附會的!

    從廣義來說,「世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說」,可說一切良善的知識,德性,技能,都總攝於佛的教育範圍內。如從佛陀施教的重心來說,最深徹而圓滿的佛教,應該是「覺」的教育。佛的意義是覺者,是圓滿徹悟宇宙人生的真意義,而到達究極無上者的尊稱。佛的教育,不外乎本著自己圓滿的覺悟內容,適應眾生的根機,來教育大家,引導大家來修學,同登正覺成佛的地步。所以佛教是先覺覺後覺的覺的教育。如隨俗而用一般的術語來說,那可說,佛教是最圓滿的完人教育。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佛即成,是名真現實」。成佛就是人格的究竟完成,虛大師是這樣明確的表達了佛教的真意義!

    學佛,是向佛學習。佛是我們的最高典範,信解了究竟圓滿的佛德,才能以佛為師而常隨佛學。說到佛德,古來有「大雄大力大慈悲」;「智德恩德斷德」等種種說明。太虛大師總攝為「大悲大智大雄力」,極為精確!分別的來說:一、「大智慧」:佛的智慧(大覺),圓滿通達「如所有性」(不二的平等空性),「盡所有性」(無限的緣起事相),是窮理盡事的大智。在佛的大智中,含得人生真義的覺悟,與宇宙事理的覺了。不離人生覺證而窮盡一切,所以不同於一般的智識。二、「大慈悲」:佛的慈悲,是平等愛護一切,給予離苦得樂,捨妄契真,轉染成淨的利益。在眾生愚蒙顛倒,障礙自己而還不能受度時,佛也從來不捨棄一人。只要一有可度的因緣,終於會受佛的教化而上進的。所以,佛的悲濟是平等的──「等視眾生猶如一子」;永恆的──「盡未來際利樂眾生」;徹底的,不像神教那樣,神是博愛的,又包藏著極端的殘酷因素。三、「大雄力」:大雄是印度宗教共通的最高理想,而唯佛能圓滿的體現。因為佛的大智,大悲,窮深極廣,才能顯現為大雄力,如說佛有「十力」、「四無所畏」等。從佛的教法、證法來說:佛的大覺與斷惑清淨,佛說的聖道與障道法,佛是圓滿覺證,而又毫無猶豫的宣說出來。由於四無所畏(四種絕對自信),所以佛被稱為「人中師子」,形容佛的說法為「師子吼」。又如佛的身、口、意三業,無論獨處或在大眾中,都不會再有過失,所以也不用藏護(顧慮可能錯誤,而注意自己,糾正自己),叫「三不護」。這種盡善盡美的絕對自信,是什麼也不能再動搖的。從佛的慈悲利濟來說:佛有十力,能摧破一切魔邪障礙,完成利濟眾生的大業。佛陀的無量悲願,無限精進,都是大雄的表現。總之,佛的功德是無量而不能盡說的,簡持賅攝,不出於此。如與世間法比對來說,大智慧是最真實的知識;大慈悲是最圓正的道德;大雄力是最偉大的能力。也可說,這是究竟圓滿的知識,感情與意志。當然,在佛的功德中,這是即三即一而無礙的。不過從這三方面去說明,容易正確了解佛德的全貌。


    我不止說過一次了:學佛就是向這樣的圓滿佛德去修學。學習佛的三德,就是大乘學要的三金剛句──信願,慈悲,智慧而這三者,又實在就是依據人性本有的三種特勝──「憶念勝」,「梵行勝」,「堅忍勝」,而使之淨化、進化。這不妨再為略說:一、人性是有憶念的特勝(這是最主要的,在梵語中,「人」是依此意而立名),即人從經驗憶持,而能進展到高尚豐富的知識。但人的知識,含有與生俱來的執見,及從社會師友,或自己推尋得來的謬誤。所以人的知識,固然有益於人類,而邪惡謬誤的思想,也不斷的引導我們(個人或社會)落入惡化腐化的深淵。這要修學大乘的正智、深智來徹底淨化一番,學成如實的知見才好。二、人性的梵行(是清淨行的意思)勝,即能克制私欲。或控制肉體的情欲,或犧牲私我的利益,而有淨心利他的道德。可是人智淺薄,習俗愚迷,世間也有低級的,甚至似是而非的偽道德。這應學習慈悲,唯有無私無蔽,與樂拔苦的慈悲心行,才有完善的道德可說。三、人性有堅忍強毅的特勝,不但忍受艱苦,百折不回,而且能有「為萬世開太平」的闊大精神。可是,如被應用於思想僻謬,行動錯誤,這一堅忍的毅力,也就成為招引人類苦難的原因了。如學習大乘信願──發菩提心,為佛道,為眾生而確立無窮盡的大信願。那麼,依信而起願欲,依願欲而起精進,即為自覺覺他大力量的根源。所以學佛不是別的,只是依於人性的三特勝,修學佛法的三要門,完成佛陀的三德。佛即人性的淨化,進展到究竟無上的地步。這一由人到佛的完人教育,儒者也略有發明。如中庸的三達德──智、仁、勇,即合於佛說人性的三特勝。而修學的三要門,也近於大學的三綱。但次第升進,淨化覺化的全部學程,唯有在佛法中,才有明確精嚴的說明。

    這種覺化的完人教育,自覺覺他,就是教育自己,又教育別人。自教與教人,都不是空虛的知識傳授,而是著重於自覺的,實踐的。教育或者說學習,如作為無關於自己身心的淨化,而僅是學一些知識,或者技能來維持生活,滿足物欲的享受,那實在是不成其為教育的。這點,佛教與儒家,都是同一看法。佛教的第一義,是覺悟人生的真意義,使自己從隨波逐浪的迷妄中覺醒過來。唯有自覺,才會源泉渾渾,流露無盡的悲願,勇於向上的精進。

    以自覺為重心的佛教,又是實踐的。如教育而離開了實踐,就與佛教的精神不合。所以「義學」(教理的研究,著述)雖是佛教的一大科,但偏重義學或專作學問的研究,在佛教中是不能受到特別尊重的。拿知與行來說吧,佛教是從實踐的立場,來確定知的地位。如修行的八聖道,首先是屬知的正見與正思惟,這是看作修行的項目,而不是修行(道)以外的。佛法的一貫學程,是以知導行,又以行致知。依知而行,如眼目明見,才能舉步前進。而依行致知,如向前走去,才會發現與看清前面的事象。知才能行,行才能知。越知越行,越行越知;在這樣的學程中,達到徹底的正知,與如實的修行。如佛被稱為「明行足」,即是到達了知與行的究竟圓滿。佛的教育,以實踐為本,而實踐又必然是以知為先要的。佛弟子應站穩這一立場,去求得世出世間的智慧。

    雖然說,佛教重於實踐,不僅是空虛的知識傳授;但在佛學的教化傳習方面,還是不離語言文字的,因為這是師資授受的主要工具。不離語文的學問,從前彌勒菩薩,曾總括應該修學的說:「菩薩求法,應於五明處求」。五明,就是大乘佛弟子應該修學的五類學術。五明是:一、聲明:是語言文字學,包括有語言、訓詁、文法、音韻(也通於音樂)等。二、因明:因是原因,理由,這是依已知而求未知,察事辯理的學問。在語言方面,是辯論術;在思想方面,是理則學──邏輯。三、醫方明:這是醫、藥、生理、優生等學問。四、工巧明:這是基於數學,所有的物理科學,以及實用的工作技巧。五、內明:上四種為共(外)世間的;佛的教育,是在這共世間學的四明上,進修不共的佛學,所以叫內明。這是佛所宣說的法毘奈耶(vinaya),也可說純粹佛學。聲明與因明,為自覺覺他的必備學問。聲明是語文學,而因明是思辨的方法。沒有這二種學問,總不免思想混亂,是非不明。不但缺乏教人的能力,就是自以為然的,也未必就是正確的。在西藏,初學佛法,都從聲明、因明入手,因為這是理解聖教的必備工具。我覺得,中國佛教的衰落,至少與聲明、因明的忽略有關。醫方明,是能除身心苦痛而得安樂的;工巧明是利用厚生,增進人類物質幸福的。佛教的救濟世間,那裡局限於口頭宣傳!醫方與工巧,正是菩薩利益眾生的實際學問。善財童子參訪的大善知識中,就有數學家,建築師,醫生,製香師。如大論師龍樹菩薩,就是優越的製香師與煉金師(化學)。在他指導下所建的寺院與洞窟,真是鬼斧神工,被稱為印度佛教的第一建築。這可見佛教的教育,不只是因果、空有、心性,而是五明:正像孔子一樣,不只是侈談性理,而是以六藝教人。不過從來的佛弟子,多少受到小乘思想的熏染,總以為前四是世間法,內明才是出世佛法。不知在大乘佛學中,即世間而出世,世與出世無礙,聲明、因明等,是共世間的出世學,真俗融通,為佛教教育的一科。

    佛教的重心,是覺化的完人教育;方法是實踐教育;傳習的科目是五明:這都已在上面概略的說到。現在,再從從事教育事業來說:佛教的說法,開示以及著作;或者佛教的文藝、音樂;經典的蒐藏、流通、翻譯,這都是教育文化的活動。但作為佛教的教育活動,是不應該局限於此的。在經中,佛陀不斷的讚歎「法施」。法是真理、德行、良善的學說,以及禮俗。換言之,法是合法(合理性)的一切世出世間善法。佛弟子修學此法,又與人為善而宣揚此法,就是法施。法施可分為二類:一、「出世法施」,如內明的弘揚傳授;二、「世間法施」,如聲明、因明等的教授。世間法施,就是世間的一般教育。從前,維摩詰長者,「入諸學塾,誘發童蒙」,便是大乘學者從事一般教育的實例。這不應看作純世間的,在大乘的真俗無礙中,這是大乘的共世間學,為大乘法的一分,為導入大乘的基礎。所以,從事這一般的教育事業,不應看作適應時代,附屬於佛教的,而應作為佛教自身的重要內容而努力!

      佛稱這些為「法施」,是最有意義!因為布施是有功德的,努力於世出世法的教化,無論是個人或教團,都是有功德的。但真正的如法布施,是出於與人同樂,為人拔苦的同情,這是無條件的施與,而不是為了果報,或者為了現生的功利。所以從事世出世法的教育,不但不應為自身的名聞利養著想,也不應為教團的擴張著想。為了正法,為了利益人類,而發心勇進的做去。這才是佛教的教育,佛教教育工作者的精神。
(摘錄自:印順導師《佛在人間p.323 ~ p.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