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 星期日

哈佛金句



§ 哈佛金句 §


正確的思考
* 先正確的評判自己,才有能力評斷別人。
* 你是否詐騙別人,或者是欺騙自己?請想清楚再回答。
* 三思而後行的人,很少會做錯事情。
* 妄圖說服不用大腦的人,會徒勞無功。
* 認為整個世界都錯的人,很可能錯在自己。

行為
* 察看走在你前面的人,看看他為什麼領先,學習他的做法。
* 忙碌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投機取巧的人只會見風轉舵。
* 優柔寡斷的人,即使做了抉擇,也不能貫徹到底。
* 善意需要適量的行為表達。

相信
* 相信你能夠做到,你必定會做到。
* 不斷提醒自己某一件事,即使不是真的,最後也會讓自己相信。

警覺
* 對於那些令狗以及兒童感到害怕的人,應提高警覺。
* 過度警覺如同不及,會令人變得多疑猜忌。
* 不要羨慕鄰居的園地修得更綠,也許它們的荊棘多於青草。
* 對於滿口“別人都說”的人,問他“別人”是誰,就會看到他們的窘態。
* 若有人過分熱心獻殷勤時,小心他別有用心。

挑戰
* 想事業更上一層樓,就提供比預期更多更好的服務與關注。
* 每一次都盡力超出上次的表現,很快你就會超出週遭的人。
* 若果你一直維持現狀,10年後將會如何?
* 在你有把握做得比上一手更好之前,不要損毁任何東西。

主要目的
* 你想要得到什麼? 哪你能付出什麼作為代價?
* 不要管過去你做了什麼,重要的是你現在和將來要做什麼?
* 若果你不曉得你自己的一輩子要的是什麼,你還想得到什麼?
* 智者除了有所為,還能有所不為。
* 專注努力於自己想要的東西,而非耽擱憂愁於你不想要的東西裡。
* 不要怕目標定得過高,你可能需要退而求其次。
* 若果你不曉得自己要什麼或未曾努力過,別說你沒有機會。

合作
* “請求 指令能得到好的效果。
* 擅長下指令的人,必然能夠服從指令並且執行。
* 樂意合作會發生互相支撐的力量,強制服從是招致失敗的結果。
* 告訴上司你想要什麼,看他是否願意幫助你排除障礙。
* 友善的合作比挑撥煽動更能得人心。
* 姑息苟且或同流合汚,絕非合作的定義。
* 除非你自己願意被別人損害,否則沒人能夠損害你。

勇氣
* 英勇的承認自己不曉得的事情,才能學習並進步。
* 勇氣只是多跨出一步 超越恐懼。
* 埋怨自己沒有機會的人,多半是沒有勇氣超越困難和自己。

批判
* 一事無成的無名小卒,才能免於被批判。
* 不要怕不公正的批判,但要曉得哪些是不公正的批判。
* 不要怕受人批評。當你提出新的觀念,就要準備受人批評。
* 不要隨便批判別人的意識形態,除非你明白個中道理。你在同樣的情況下,也可能會如此,或者表現更糟。
* 不能忍耐批判,就無法嘗試新的事物和突破困局。
* 如果你時常喜歡批判別人的缺點,何不嘗試讚賞別人的優點?
* 開始批判以前,最好先加讚美。
* 若果想受人歡迎,盡可能多讚美,少批判。

行為
* 真正偉大的人,別人會從他的善行感受出來。
* 一天沒有美善心行,就算是白過了一天。
* 獎章以及名銜不能讓你上天堂,福德善行才是增上的力量。
* 建設性的行為才能服人,囂揚浮誇的言行無益增進人際關係。
* 不用推銷你是什麼,用行為表達;善行是表達自己最佳的辦法。
* 如果你比別人更具智慧,別人會從你的行為看出來。
* 忍耐和善意的回應,是懲罰不義之人的最佳方法。
* 對於堅抱成見的人,不用多費唇舌。
* 只想花錢上天堂的人,必定懊悔沒有高尚的慈心善行。
* 世界只會紀念和尊崇那些真誠美善的人。

明確的目標
* 明確的瞭解自己想要什麼,然後致力追求。
* 一個人沒有明確的目標,好此航海沒有羅盤一樣。
* 智者都有清晰的思考和未雨綢繆的氣質。
* 堅強的意志基於明確的目標,自動自覺,以及持續的努力。
* 即使誠懇與努力地工作,還需要明確的目標引領,才能達至成功。
* 缺乏明確的目標,一輩子只能庸庸碌碌地生活。
* 堅定的目標與意志,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教育與學習
* 真正的教育是內在力量的開發,是需要自己的體會;沒有人能教育另一個人。
* 從工作中學習,所獲得的體驗和滿足感,比報酬更可貴。
* 聆聽、多觀察思惟和身體力行才是學習,少說無益之言。
* 好老師必定同時是好學生。
* 不必把所學的東西都死記在心;要理解、融匯貫通、活學活用。
* 研究一個人優良的觀念,遠勝過挑剔他的缺點。
* 知識必需加以應用,才能發揮其作用與力量。
* 擅長提問(反省思惟),使蘇格拉底,成為當時的智者。
* 能夠從工作中學習的人,等於別人付錢讓他上學。
* 知識必需經由行為而發生實際效益,否則無用。

語言
* 別人會從你所說的每個字,瞭解你所知的多寡。
* 你說什麼和怎樣說同樣重要。
* 人們在有所求或無所求時,説話語氣明顯不同。
* 説話温婉,別人比較容易聽進去。
* 口不擇言往往造成尷尬的場面;苛刻的話傷人最甚。
* 思考可以隨心所欲,言詞的表務達必小心。

熱誠
* 熱誠是孤獨、恐懼和憂慮的剋星。
* 缺乏熱誠的人生命沒有靈魂,像行屍走肉般了無生趣。
* 熱誠使想像的輪子滾動、使平凡的話題變得有趣。
* 一個人缺乏熱誠,就像汽車沒有汽油。

多做好一點
* 多做好一些,別人就欠你多一些,機會亦將隨之而來。
* 能促使別人做得更好,便是同時增加了自己的價值。
* 你不能令所有的人都喜歡你,但可以減少別人討厭你的因緣。
* 與人相處並能減少磨擦,是人生的一大課題。
* 能夠為別人服務的人最快樂、最富有。

失敗
* 愛迪生失敗了一萬次才發明燈泡,因此偶有失敗無須沮喪。
*“一般人”只失敗一次就放棄。所以“一般人”眾多,而愛迪生只有一個。
* 漫無目的、隨波逐流,是失敗的首要緣故。
* 逆境中,往住能遇上在順境裡所沒有的機會。
* 過分的讓孩子“好過”,長大後他/她常會“難過”。
* 應瞭解失敗暫時的挫折二者有極大的差別。
* 不因一時的挫折而放棄的人,永遠不會失敗。
* 很多時候只需要多堅持一會,多努力一次,就能反敗為勝。
* 信心、忍耐、智慧招致勝利;自卑、懦弱、懈怠招致失敗。
* 妄圖不勞而獲的人,往往一事無成。
* 別人的過錯,不是你犯錯的借口。
* 若果你已盡力而為,即使失敗並不可恥。
* 不要責怪孩子不好,應責怪那些沒有將孩子教好的大人。
* 過錯像花園中的雜草,若未及時剷除,就會到處蔓延。
* 自憐是劑令人容易上癮的麻醉品。
* 智者注意並改善自己的缺陷,一般人卻喜歡誇耀自己的優點。



Ref. : http://sonjaauyeung.pixnet.net/blog/post/52116246



2016年9月18日 星期日

管理情緒有妙法


                                               § 管理情緒有妙法 §   聖嚴法師


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癮?
      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人是有情眾生,既然是「有情」,當然就會有情緒。我們也大都體會過控制不住情緒,反被情緒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為一時情緒衝動而犯了錯,事後卻又懊悔不已。
      情有很多種,第一種是情操,例如哲學家的情操、藝術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這些情操是理性的,對人、對世界、對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個人沒有情操的話,那就跟低等動物沒什麼兩樣了。
      第二種是情感,情感是指與親人,或是與自己有關係的人事物之間,因為喜歡或是不喜歡而產生的感情現象。情感雖不如情操那麼高尚,但是人如果沒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礦物。只是情感是自私的,以自我的喜怒哀樂為依據,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不是十分穩定;而情操卻是非常清淨,且非常和平、穩定的。
      第三種是情緒,情緒是從情感而來,當情感不能宣洩、滿足時,心裡就會發生衝擊和困擾,因此產生情緒。情緒就像是暴風雨中的海浪,沒有理性、規律,而且波動非常厲害,只不過有的人波動很高,有的人較低一點而已。
      情緒來的時候,就像無明火,會大哭也可能會大笑,甚至還會揍人,出現暴力傾向。所以,一個老是情緒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擾,別人看到情緒衝動的人,也會敬鬼神而遠之。因此面對問題時,最好不要隨便動情緒。
      但是有人會說:「如果人生活得毫無波動變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無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過癮,所以有情緒也沒什麼不好啊!」
      這種將人生的情緒起伏視為一種調劑的看法,實在是似是而非!試想每一次情緒的波動,身體的細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體不健康,心理也不會健康。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樂的情形下生活,是活不久的,一點也不划算。要讓自己經常生活在愉快平靜的情況下,情緒才會穩定,心理也才會健康。
      要避免情緒過分的波動,首先就要明白情緒會帶給自己與別人災難的嚴重性,這樣才會懂得約束自己的情緒。情緒會帶來一波接著一波的壞事,就好像是高血壓會帶來生命的危險一樣,首先可能是中風,再來就是癱瘓,說不定接著就是死亡。所以預防自己情緒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
      預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緒還沒有發生以前,能夠先察覺到自己已經快要動情緒了,在這個關鍵時刻,用觀念來化解,告訴自己動情緒是划不來的,因為最後倒楣的還是自己,甚至連他人也會遭殃。
      除了運用觀念之外,一些修養的工夫,例如靜坐,或是經常默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也會很有幫助的。在情緒還沒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產生移轉作用,讓情緒轉換為一種念佛的清淨念頭,一種信仰的念頭。

情緒從哪裡來?
      在混亂、緊張匆忙的時代裡,人的情緒時時刻刻都在浮動,所以懂得如何控制情緒是非常重要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要總是將焦點放在情緒的爆發點上,可以利用散散步、喝一杯水、聽一首柔和的音樂,或是找朋友談談,讓情緒慢慢緩和。
      更進一步的方法,是觀察自己的念頭從哪裡來?也就是看念頭是怎麼產生的?不過,念頭從何而起,常常連自己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情緒,那麼根本就不需要管它,因為不必為了沒有發生過的事生氣。即使是發生過的事,也都已經過去了,那又何必生氣呢?動情緒不但沒用,反而會使自己亂了方寸;如果再加上出言不遜,或動作粗暴,那我們身上的細胞不知道會死掉多少,真是既傷身又傷心。
      知道引起情緒起伏的原因,觀察情緒的生滅,以及瞭解情緒對健康的影響,這才是一種非常有智慧的處理方式。這種智慧,就是明白情緒生滅的來龍去脈;知道了以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問題統統交代清楚以後,自己反而沒有事,既然沒有事,情緒就會安定下來。
      另外,更深一層的方法,是根本不管它的來龍去脈,不管它的源頭是什麼?起因是什麼?爆發點是什麼?而是往下去看,看自己的念頭是好念頭嗎?是智慧的念頭,還是煩惱的念頭?如果是煩惱的念頭,老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那就太沒智慧了。人之所以為人所愛、所敬,就是因為有智慧,會有人想做愚者嗎?只要是情緒都是不好的,所以我們面對情緒,只看念頭而不管它的好壞,或是怎麼生起的,當下就停止念頭。
      所以,佛教稱起煩惱時為熱惱,惱就是煩惱,熱就是火熱。雖然在現實中,我們不在地獄,但其實痛苦的程度和身在火熱地獄沒有兩樣。把自己放在地獄裡,是多麼愚蠢的事啊!在這個時候,就要馬上當機立斷,讓煩惱的念頭一起時,就馬上止息。
      但是要做到這個層次相當不容易,所以還是要從第二個層次,也就是從看著念頭起、看著念頭滅的工夫做起。等到工夫純熟之後,才能再進一步到達一發現念頭起,馬上就不見的地步。能到達這個層次的人,我們稱他為賢者,但賢者並不是沒有煩惱,只是已經不會再被煩惱傷害,也不會再傷害其他的人,這是自我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業力與潛意識
      面對人類行為與情緒的失控,根據佛教的說法,這和個人業力有密切的關係。業力這個觀念是指我們在過去無量世(也可以說是「無始」)以來,在生生世世之中,所有的種種行為(包括身體的、語言的和心理的行為),所造成的一種力量,一直累積下來而集中到我們現在這一生之中。
      不過,並不是我們過去世所有的業力,全部都會在這一生中顯現出來,而是要看哪一種業力最強,以及哪一種業力和我們這一生的環境、因緣最相近也最相應,才會在這一生出現。當然,如果業力的力量小,或是雖然強大,但是沒有機會或環境讓它發展,那麼它也就不會起作用了。
      然而,很多心理分析學家都將業力歸咎於潛意識,認為是潛意識在不知不覺中支配著我們的行為與生活,才會影響我們能力的發展和智慧的判斷。心理學上的潛意識,是自己不能控制也不能自覺的,它蠢蠢欲動,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產生這麼一個念頭,而且還不斷出現的現象。它很可能是由我們從小到大的種種經驗、學習而得來的影響,並在頭腦裡產生的一種力量;也有可能是自己給自己的訊息,並不是外界或生命之中發生過的事,但是自己的心念常常告訴它、暗示它,結果就變成一種潛意識。
      因此,我們可以說潛意識是從業力來的,因為過去有些業的力量相當強,所以到了這一生會對某一些事情記得特別清楚,而且很深刻地進入頭腦,並從內在製造一些觀念,於是就出現一些念頭,變成了潛伏的意識活動。不過,它雖然從業力來,但是和業力並不同,潛意識是已經在運作的,在我們這一生之中時時刻刻找到機會就會出現;而業力則有的已在運作,有的則無,也就是有的在這一生能夠現前,有的則不會現前。當我們瞭解潛意識與業力愈多,發生問題的機會便愈少,因為我們已經知道那是什麼了。
      這就像人都怕鬼,而人怕鬼的原因多半是因為不知道鬼的模樣,也不知道鬼在哪裡,所以隨時隨地都在疑神疑鬼。反之,如果清楚鬼是什麼模樣,也知道它會在哪裡出沒,就不會怕它了。潛意識和業力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瞭解潛意識愈多,對我們就愈有幫助。
      所以,心理學家、心理醫生往往也試圖勾起人們的潛意識,甚至用催眠術來瞭解受測者的潛意識中究竟在想什麼?想講什麼?準備想做什麼?當受測者知道原因之後,這個潛意識的力量就會漸漸褪色,進而不再產生作用。
      而我們的業力就像有根的草,斬草本來應該除根,有時候雖然不除根,但是如果我們一看到草就砍,只要芽一冒出土就除草,那麼草根就會因為來不及吸收營養而慢慢萎縮。
      同樣地,雖然有業力,但是它不一定會造成我們的困擾,就像草根還在,但是只要不讓它有機會生長,業力自然也會消失。我們普通人都有遇到困擾的時候,雖然我也肯定心理治療的效用,但佛法畢竟是正本清源,能除根的,所以用佛法來處理情緒煩惱,比心理分析或是催眠更好一些。

如何安心?
      禪宗有一個故事,是初祖菩提達摩和他的弟子慧可禪師之間的對話。慧可禪師老是覺得心裡問題很多,希望菩提達摩能夠幫他安心。於是菩提達摩問他:「你的心在哪裡?把你不安的心拿出來讓我看一看!」結果他找不到自己的心,這時菩提達摩就告訴他:「我已經替你把心安好了!」
      人之所以內心不安的原因,歸結起來不外是嫉妒心、擔心、瞋恨心、憤怒心、貪心,以及種種矛盾衝突。這衝突包括自己與自己,或自己與他人之間,以及現實和想像或期待之間的落差。
      譬如嫉妒心,有時我們看到別人的表現好,心裡就會不舒服,其實別人有好的表現應該要讚歎歡喜,感同身受。而且對別人的成就,我們也可沾一份喜悅,甚至起而效法。與其嫉妒別人,不如去瞭解他人能夠成功的原因,並且看看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夠像他一樣優秀。但是,有時別人能得到的,也許自己付出了同樣的努力還是得不到,這時就要想到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因緣福報不夠,只要再努力,然後加上因緣福報的促成,自然就會成熟了。
      所以別人的成功,一定也是辛苦努力來的,即使不是這一生的辛苦,也是過去生累積而來的。有的人會對別人生來有錢、有地位,感到不服氣,覺得自己辛苦一輩子,既沒有錢,也沒有福氣。這時我們就要想到,這是別人過去世努力修來的結果,不用羨慕,也不需要嫉妒。
      另外,貪心也是常使人心不安的原因,能夠得到的不叫貪,得不到的卻想要,這才是貪。貪得無厭是很痛苦的事,其實能夠得到的自然會來,所謂水到渠成,根本不必挖空心思去想、去和別人爭,只要努力去經營,自然會開花結果。如果成果沒出現,表示因緣尚未成熟,也不必為此難過。能夠這樣想,就可以消除因貪而產生的痛苦了。
      事實上,內心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擾,自尋煩惱。當覺照到心不安的時候,可以先瞭解心為什麼不安?找到原因之後,就會發現很多煩惱都是沒有必要的。例如參加聯考,有的人考完試,每天等著放榜,心裡等得很不安,一直在擔心會不會上榜?究竟考上哪裡?這時如果能轉念一想:「反正都已經考完了,擔心這麼多也無濟於事。至於放榜以後究竟會怎麼樣,到時候再來打算,現在擔心也沒有用。何必自尋煩惱?」這樣一想,馬上就會心安,覺得自己的胡思亂想真是無聊!
      所以,人不安心的時候,可以反思,問問自己不安的原因是什麼?如此一反問,很容易就會發現往往只是自己想太多,事實上,沒有什麼值得煩惱和難過的。經過這樣的省思,心就會安定下來。此外,內心不安的時候,也可以念「阿彌陀佛」或「觀世音菩薩」聖號,將心、念頭安住在佛號上,不再去想那些煩惱的問題,心自然會慢慢安下來。

煩惱與習氣
      人都會有煩惱,當成為習慣後,煩惱的感覺就漸漸不存在了,只會留下煩惱的現象,也就是習氣。例如一個視錢如命的人,看到了錢就如飢如渴,一看到鈔票就想要佔為己有,這種飢渴的感覺就是煩惱。如果一個人經常有這種飢渴的感覺,看到錢就想拿,而且完全不理會是不是該拿,這時已經變成是一種貪的習氣,而不是貪的煩惱,所以習氣和煩惱是不太一樣的。
      煩惱不但會傷害自己,有時也會傷害別人。如果煩惱生起的時候,不表現出來,也許別人不會受傷,卻會傷害到自己,讓自己很痛苦。例如一個單相思的男孩,心裡總是想著喜歡的女孩,但是對方根本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而男孩的內心卻在煩惱。他雖然沒有傷害到其他的人,卻已經傷害到自己。或者說,這個男孩不管對方愛不愛他,總是追著對方不放,把別人煩得痛苦極了,讓對方覺得像是一條甩不掉的蛇,這樣影響到別人,使別人受到傷害,也是帶給別人煩惱。
      而習氣往往是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的,自己並不覺得在傷害人,也不覺這是煩惱。例如有一些人,和他一起吃飯時,他會習慣地看看別人的碗裡究竟吃些什麼,看得別人很不舒服;或是不管別人的感覺,咳嗽的時候不捂嘴巴,甚至對著人一邊談話一邊咳。他並不知道這些行為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因為他是無心的,所以不覺煩惱,而他的無心卻傷害到人。這種讓別人討厭的無心怪習慣,就是習氣。
      習氣重的人,經常讓人感到討厭;但也有一些習氣,反而讓人覺得有趣。像達賴喇嘛來訪時,他在公共場合常常一邊講話,一邊拉拉衣服或是摸摸鼻子,小動作滿多的。他不管別人的感覺怎樣,但是因為是從達賴喇嘛的身上表現出來,反而讓人覺得很可愛。
      有一次我在台北的國父紀念館演講,因為衣服穿得滿多的,覺得很熱,當下我也不管別人感覺怎麼樣,就說︰「對不起!我很熱。」然後就把外袍脫掉,現場的聽眾則覺得這位法師很自在、很親切。雖然我沒有像達賴喇嘛那樣灑脫,但是我也覺得沒有必要在身體癢的時候,強迫自己不管它,或是不去抓它。身體癢的時候當然可以抓一抓,坐太久也可以動一動,不需要什麼事都一板一眼的,因為這樣也是一種痛苦。
      人所表現出來的習氣,有的很可愛,有的卻讓人討厭。因此習氣是必然的,但還是要注意自己是在什麼樣的場合、是什麼樣的身分,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舒服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否則自己沒煩惱,卻造成別人的煩惱,那就不好了。

調和感性與理性
      在一般的看法裡,人大約可以分成兩種型態:一種人非常的感性,另一種人則非常的理性。一般人對感性的人之刻板印象是不理智、無理取鬧,理性的人則是理智而有智慧;所以大多數的人都願意接受理性的人,對感性的人反而敬而遠之。
      事實上未必盡然,有時感性的人容易與人相處,而太理性的人往往態度冷淡的冷眼旁觀。例如我有一個徒弟非常理性,做什麼事情都一板一眼,不容許自己和他人做事有錯誤,所以跟他共事的人壓力很大。雖然他做事有條有理,但是人緣不好,因為大家都怕他。感性的人就不同了,雖然有時有一點多管閒事,但是他會顧慮到別人,會同情、諒解、包容別人。
      但是太過感性也不好,如果感情太氾濫,很可能會表錯情而帶來麻煩。如果不能恰到好處地照顧、關懷別人,也會適得其反。因此,感情的表達要適當,不要讓對方感受到太大的壓力,或讓對方習慣你的照顧而黏住你,最後你想擺脫卻擺脫不掉。你的本意原只是單純的關懷和照顧,結果卻造成對方的依賴,這樣的結果對雙方都是傷害。
      其實,理性也未必不好,只是一般人的理性是待人處世,樣樣照規矩來,沒有變通和彈性,就像機械一樣,每一個螺絲都得規規矩矩定位,不能更換。如果像這樣的機械化,生活還有什麼味道呢?人與人的關係本來就是互相影響的,不可能一成不變,因此感性和理性要能互相配合,感性的人需要理性來輔助,理性的人需要感性來潤滑,這樣才是一個菩薩行者。
      真正的感性是一種清淨的感性,它是淨化以後的感情,也就是菩薩的慈悲。而理性是智慧的另外一個名詞,但是智慧並不等於理性。理性沒有轉圜的空間,而智慧則可以為適應對方而做調整,但自己不會在適應調整的過程深陷其中,產生煩惱。這樣,可以和許多有煩惱的人相處,但是自己卻不會受到影響,才是有智慧的人。
      人如果只有感性,就容易產生情感的糾纏;僅僅是理性,則又會變成一板一眼,機械化的人生。社會的混亂與不和諧,以及現在許多人的問題,多半就是因為不知道恰到好處地應用感性和理性,才使得一些人在自認為感性的時候覺得痛苦,自認理性的時候又不容易為大眾所接受,社會也因此失去了溫暖。唯有感性和理性的調和,才能真正為人間帶來溫暖的慈悲和光明的智慧。



From: http://ddc.shengyen.org/pc.htm

2016年9月11日 星期日

幸福的距離



                                                      § 幸福的距離 §    釋定印


      生活裏,總有種種的不如意,所以,很多人會說:幸福離我們很遠。但同時,我們更加相信,不幸離我們更遠。所以每當談及國際危機,不管是天災,還是戰爭,我們都會覺得那是遙遠的事情,不會殺到香港。這樣的環境,養成了我們平安時不懂得關懷和珍惜;遇上點點困難,卻毫無招架能力。

      甚麼才叫幸福?甚麼才叫不幸?

      在遙遠的他方,曾經是兩大文明古國──埃及和巴比倫的一部分,後來被土耳其、法國統治,到獨立後,面對不斷的內戰和外侵,敍利亞,這個中東的小國,以連年的戰火,聞名於世。每天,死亡都與他們很接近;每天,幸福都離他們很遠。

      當我們的小朋友為吃了一頓不合口味的餸菜而大發脾氣、為了學習壓力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時候。敘利亞的小朋友,為了呼吸一口安全的空氣,就算缺糧缺水,也要漂洋過海,逃到外國申請庇護。

      20159月,5歲男孩艾蘭(Alan Kurdi),跟著父母離開家園,往怒海奔去。他們打算前往希臘的科斯島,臨行前,父母給他穿上火紅的外衣、寶藍的牛仔褲。鮮豔的顏色代表求生的意志、活著的力量。當大家努力為生命尋找一個希望的時候,他們的船隻出發不久,就在巨浪中沉沒了。直至天亮,土耳其海岸防衛隊,發現了艾蘭。

      艾蘭趴在岸邊,臉貼沙土。遇難的身軀,顯得份外寧靜。小手輕輕貼著泥沙,小腿微微屈著,海潮緩緩衝上來,也不敢淹沒那紅衣藍褲。

      這幀照片被傳媒報導出來,引起廣泛的討論。令人痛心的,反而不在那顛沛流離的愴惶,而在終結一刻的平靜。畫家將小艾蘭身影,補上各種不同的背景。有的為他加上翅膀:飛吧,小天使,在自由的天空翔翱吧;有的把他畫進父母的懷裏:睡吧,小寶貝,在和平中睡吧,現在你能遠離恐怖的世界了。

      戰亂是不幸的,死亡是無情的。當人要用生命來換取一刻的釋然,他沒有時間去空虛和怨嘆。

      哈佛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許吉如,主修是國際政治。當她談到在哈佛的敘利亞同學時,特別強調他們對中國學生的羨慕。來自一個長期內戰的地方,他們的身份有別於其他國家的國民,他們是敘利亞難民。當中國人拿著護照的時候,敘利亞難民只能把生命寄托在一紙冰冷的移民法案;他們羨慕中國人可以輕裝上陣去遊歷各方,又可以理直氣壯地回到自己的家園。

      許吉如補充:你不必在別人國土上成為優秀的個體,才特別受到尊重。你踏踏實實在做一個普通的中國人,已能獲得善待。因為你背後是一個穩定的國家,而世界對你的國家,充滿了敬畏。

      我們看身邊的事情,人事、工作、娛樂,紛紛擾擾、煩煩厭厭,生活就像蒼蠅,揮之不去、容之不下。我們嚷著厭離,卻又放不下令自己起煩惱的人事;我們孤單地在漆黑中尋找他方淨土,卻不曾發覺,幸福就在身旁。

      幸福就在身旁?那麼戰亂如敘利亞,能有淨土嗎?

      淨土的要義,不在寶樹樓台、衣食無憂;而在大眾共發菩提心、修十善業,以同願、同力、同修去成就。莊嚴國土,並非排斥國之不強、民之不肖,而是無論如何混亂,都能保持正見正念,以慈悲智慧,去做菩薩能做的事情。

      在這個哀鴻遍野的國土上,有一自願組織,名為「敍利亞民防隊」(Syria Civil Defense)。這支綽號「白頭盔」的救援隊,在敍利亞各地營運一百多個中心。三千名成員背景各異,來自醫生、律師、工匠和學生等,在戰火下一條心,救出瀕死的災民。

      在大家為死亡感到無奈和忿怒時,「白頭盔」說:我們的任務,就是奔向死亡。

      他們不是玩命專家,不是販買悲情,他們也怕死的。在救出六萬多條人命的同時,他們也失去140多名手足。但在死亡威脅面前,他們更看到生命的珍貴。人是不能逃避死亡的,但這不代表他們不能活得有尊嚴、不代表他們的命運低賤得可以任人踐踏。「白頭盔」面對的,雖然死人比活人多,但能給人一刻的溫暖和尊重,讓大家知道就算面對死亡,也並非孤單和絕望,這就是他們的目的。

      用一期的生命,換取災民的一刻的釋然。放下怨恨和激憤,在槍林彈雨下為受苦難同胞重燃生命的希望。敘利亞,並非沒有淨土。

      我們都有正義感,往往覺得自己能分辨正邪;面對生活種種的不公平,我們喜歡將之暴露,然後除之而後快。但這種提升矛盾衝突,以製造煩惱去解決煩惱的做法,自己不能夠獲得平靜,身邊的人也會不因為你而得到安寧,事情更不能妥善地解決。我們相信佛法能治療內心的痛苦,可是我們更願意相信自己的煩惱不能根除,所以才會喊著:自己沒救了!或者怨著:他真的沒救了!應該親近的不去親近,不應該上心的卻糾纏不休,所以幸福就算多麼近,我們都覺得遠在天邊之遙。


      在生命的洪流裏,有多少人在逃難中遇難?又有多少人在遇難之處重燃生命的希望?所謂正知而住,就是清楚知道自己身處何方,能夠做甚麼、不能夠做甚麼。勿捨掉理智和希望,不要被無聊的空虛和憂慮困擾自己,多發掘身邊的學習機會,多珍惜和關懷身邊的人事物;常懷慈悲,積極盡力而少嗟怨托詞無能為力;努力精進,不洩氣於不能做的,不嫌煩於能夠做的;生命無常,相信不幸隨時會到來,更相信幸福可以由自己創造。失落的時候,我們不須哀嘆佛菩薩何時才來庇佑眷顧我,不須困惑何時才能遇善知識我們亦不用計量幸福的距離遠或近,因為幸福源自内心、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

以忍為力

                                                   § 以忍為力 §    星雲大師


      中國是一個講究修身養性、崇尚人倫道德的民族,五千多年來,百家諸經無不推崇勤儉、忠義、守時、謙讓、孝順……為美德,多少古聖先賢更是以之為修養、為傳家寶。其中,更將「忍」視為人生最大的修養。在佛教,「忍辱」更是菩薩必須修行的德目之一。

      我們反觀今日的社會,種種亂象的根源,多是不能「忍」。忍不下一口氣,而惡言刀槍相向;忍受不了他人春風得意,而嫉妒誣陷;不能忍受生活各項壓力,而放棄人生;不能忍窮忍苦,轉而投機取巧,欺瞞詐騙。可以說整日在「不能忍」當中汲汲營營,費盡心力,把生活搞得烏煙瘴氣,一塌糊塗。所以說,「忍」不但是人生一大修養,是修學菩薩道的德目,也是快樂過生活不可或缺的動力。
     
該如何「以忍為力」呢?我分別從忍的四個意義來談這個問題。
     
      一、忍是內心的智慧

      一個信仰佛教的人,不單只是以拜佛、誦經、參加法會……為修持,日常生活中,學習「忍」更是重要。在面對他人的叱罵、捶打、惱害、瞋呵、侮辱,能夠安然順受,不生瞋恨;對於稱讚、褒獎、供養、優遇、恭敬,更能不起傲慢,耽溺其中、意氣揚揚,不但是為人稱許的修養,也是一種智慧的展現。所以佛陀說:「忍者無怨,必為人尊。」
     
      佛陀也在《佛遺教經》中,告誡弟子:「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毀謗、譏諷、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是經過一番寒徹骨的養深積厚,而醞育成的涵養。
     
      佛教講「忍」,有三種層次:第一是生忍,就是為了生存,我必須忍受生活中的各種酸甜苦辣、饑渴苦樂,不能忍耐,我就不具備生活的條件。第二是法忍,是對心理上所產生的貪瞋痴成見,我能自制,能自我疏通、自我調適,也就是明白因緣,通達事理。第三是無生法忍,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是個平等美好的世界,我能隨處隨緣的覺悟到無生之理。所以忍就是能認清世出、世間的真相,而施以因應之道,是一種無上的智慧。
     
      一般人都以為,忍就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對違逆之境硬吞、硬忍耐。其實,忍並非懦弱、退縮的壓抑,而是一種忍辱負重的大智大勇,是能認識實相、敢於接受、直下擔當、懂得化解的生活智慧。怎麼說呢?我就四點為大家說明:
      (一)忍是認識:對每個當前所面臨的好壞境界,先不急著做出反應,而能靜心、冷靜思考,其中的是非得失、前因後果都清楚「認識」,才足以生起「忍」的智慧與力量。
      二)忍是接受:認清世間的是非善惡喜樂,更要放寛肚皮,坦然接受。好壞、冷熱、飽餓、老病、榮寵怨恨、有理無理、快心失意事都接受。接受得了,才有心思尋求解決之道,善因好緣就會隨之而來。
      有一個叫化子,中了愛國獎券第一特獎,高興得不得了。由於需要等半個月才能領到獎金,他沒有地方保存愛國獎券,就把它夾到討飯的棍子裡面。等待期間,叫化子仍是歡天喜地,走路輕輕飄飄的,每天討飯之餘,都在夢想領到獎金以後,該如何規劃?買一幢樓房,冷氣、電視、冰箱應該樣樣俱全,還要一部轎車,再討個老婆,幾年後,帶著妻兒到國外遊樂,啊!那種生活說多愜意就有多愜意。想到心花怒放時,叫化子情不自禁把木棍扔到海裡去,還不屑地罵了一聲:「哼!我發財了,還要這乞丐棍子幹什麼?」沒想到,要去領錢時,才猛然想起愛國獎券還夾在木棍裡,可是木棍早已經隨著海水不知去向了。
      叫化子得意忘形,無法安忍,不能靜心「接受」,讓大好美事成了泡影。反觀東晉謝安,在淝水之戰中,姪兒謝玄以寡擊眾,大勝苻堅幾十萬大軍,捷報傳來,正與人奕棋的謝安仍然不露聲色,絲毫不為所動,淡淡然接受快心事。越是有智慧的人,越能安忍於動亂中,以冷靜沉靜回應一切,理出應付事變的方法。
      唐伯虎的「百忍歌」說得好:「君不見如來割身痛也忍,孔子絕糧餓也忍,韓信胯下辱也忍,閔子單衣寒也忍,師德唾面羞也忍,劉寬污衣怒也忍。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頭自思忖,囫圇吞下栗棘蓬,恁時方識真根本。」好事也接受,壞事也接受,得之不喜,失之不憂,才具備應付萬難的能耐與智慧。
      (三)忍是擔當:很多人因為擔不起「輸」,擔不起污辱,擔不起逆耳的一句話,甚至擔不起別人太好,天天在嫉妒瞋火裡面討生活,怎麼不把功德,不把好因緣統統都燒盡了呢?當有人對我們惡口毀謗、無理謾罵的時候,能夠默然以對,以沉默來折服惡口,才是最了不起的承擔和勇氣。明朝呂坤在《呻吟語.應務》中,有說:「不爲外撼,不以物移,而後可以任天下之大事。」能夠接受他人的指正與批評,不為八風(利、衰、毁、譽、得、失、苦、樂)所撼,不為物欲所動,才是真正的大器。
      《百喻經》裡有一個故事:由於久旱不雨,池塘的水都乾涸了,一隻烏龜渴得瀕臨死亡邊緣,就懇求天上飛的的兩隻雁子帶他離開池塘。雁子雖然感到為難,卻又十分同情烏龜,於是兩隻大雁就合力叼了一根樹枝,讓烏龜啣著,並且一再叮嚀烏龜,在空中飛行的時候,不管任何情況都要啣緊樹枝,不能開口。
      兩隻雁子架起烏龜去找水喝,它們飛行經過村莊。一群村童望著天空大叫:「大家快來看呀!一隻烏龜被兩隻雁啣去了。」烏龜一聽,很生氣,我才不是被雁子啣去,是雁子帶我去喝水呀!烏龜認為村童冤枉了牠、委屈了牠、輕視了牠,瞋心一起,就開口大罵:「你們懂什麼!」開口的當兒,烏龜立即從空中掉下來,摔得粉身碎骨了。
      要能成就大事,就要一切能忍,能擔當。
      (四)忍是化解:苦的要化解,才能轉苦為樂;樂的也能化解,才能增上。順逆之境懂得處理、運用、化解,就是一種忍的功夫。你看,水受熱便轉為氣體,水蒸氣遇冷又轉成雲,那是因為水能「化解」外境的壓力,才能隨緣變化。縱觀人類社會,從游牧社會到農業社會,到工商業社會,再到現在的資訊時代,也是因為人類能「化解」大時代的種種變遷與考驗,才能不斷向前,走出新路。
      「化解」就是一種「轉」的智慧。佛教的唯識宗提出「轉識成智」的思想,主要就是說明世間一切的境界起於心識的分別作用,而產生美醜、好壞、優劣……種種差別,讓我們在分別的世界裡起心動念,擾攘不安。要怎麼樣才能不被紛亂動盪、光怪陸離的現象所迷惑呢?就是要善於調伏自己的心識,要懂得化解,懂得轉迷為悟、轉憂為喜、轉暗為明、轉敗為勝、轉瞋怒為悲心、轉娑婆為淨土。
      在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人事物境,如果我們心中有佛法,有「忍」的智慧,能由「生忍」、「法忍」,到「無生法忍」,漸次具足,自然能夠放下世間的人情冷暖、是非榮辱,進而淡化對心外世界的執著,這樣內心世界變得寬廣、豁達,就能活得踏實、自在了。

      二、忍是道德的勇氣

      忍,有時不只是為自己,更是為了利益他人。於人有益的,儘管自己受委屈也能忍下;於人無益的,就算犠牲自己也在所不惜。寒山大師說「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菩薩發心,猶能殺身成仁,捨身取義;許多聖賢為國家,為人類的利益,自我犧牲,都是一種敢於承擔的道德勇氣。

      什麼是道德勇氣?就是明白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是具足「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人格。

      佛教中,唐朝的玄奘大師,十三歲出家,為的就是「遠紹如來家業,近光佛教大法」,小小年紀就發願弘法利生。期間他要忍受求學過程中,眾說紛紜,解釋不一的漢譯佛典。好不容易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偷渡出關,還要忍受胡人石盤陀的殺害、八百里流沙的茫茫前途、高昌國王麴文泰的名利誘惑……及至十七年後回國,還要承受唐太宗勸他棄道輔政的紛擾與障礙。如果不是憑著忍辱負重的道德勇氣,又豈能歷經十九年,完成數千卷的佛經翻譯。

      同樣出生於唐朝的鑑真大師,是中國赴日傳戒首創日本律宗的高僧,他五次計畫前往日本,都告失敗,而且在渡海的途中導致雙目失明,但是他「為大事也,何惜生命!」忘軀為法的精神,使他愈挫愈勇,終於在六十七歲的時候,第六次成功的抵達日本。不僅將戒律傳至日本,也將中國的書法、醫藥、建築、雕刻、繪畫等藝術帶到日本,對日本佛教乃至日本文化有巨大貢獻。如果他沒有道德勇氣,早就被一次次的誣告、天災人禍、徒眾的鄉愿無知,給打消了勇氣。如果不是堅此百忍,又豈能贏得日皇敕封為「大和尚」,博得日本人的敬仰,為中國人爭光。
      做人,有著為人著想、為社會著想的道德,也就有了忍的力量與勇氣。眼見時下,有人為感情的糾紛,金錢的負債,生活的壓力,選擇自殺求解脫。如果這些人具備忍受人生困境的能耐,整個大社會具有為人著想的道德修養,是不是能夠燃起更多勇敢迎向人生挑戰的信心火炬呢?

      試想,人活者,擁有什麼才是幸福、才能滿足踏實?擁有幸褔的家庭,擁有相扶持的伴侶,擁有抱負理想,擁有房屋存款,擁有社會聲望,擁有互助的朋友……。其實,人生的真諦在於道德、品格的圓滿,而這些都必須在人生的風風浪浪裡磨練,在忍耐苦樂得失中養成,在為人奉獻服務中漸趨成熟!

      三、忍是寬容的慈悲

      忍,不是消極的讓步,不是無所謂的吃虧受氣,而是寬容的慈悲。能懷忍行慈的人,是因為體察到人我平等一如,明白以諍止諍,終不能得止的「妙味」,所以視一切為理所當然,所以能通達人情事理,豁開心地包容一切有理無理之事。

      我們看日僧白隱禪師受到信徒冤枉,將女兒與別人私生的孩子丟給禪師撫養,白隱禪師不辯白、無怨尤,帶著孩子四處托缽,化緣奶水,受盡譏笑打罵,直到真相大白,卻只是簡單的說:「這小孩是你們的,你們就抱回去吧!」白隱禪師含忍慈悲,自己受委屈不要緊,也要尊敬對方的人格和顏面。還有夢窗國師一次搭船渡河,無故被一位將軍辱罵鞭打,不但不生瞋恨怨懟,還能體諒將軍,心平氣和地說:「不要緊,出外的人心情總是不太好。」夢窗禪師體諒人的心,應可以給現代為了不如己意的一句閒話、一個臉色,就大動干戈、刀棍相加的火爆浪子,甚深啟示。

      可以說,能忍的人,並不是懦夫,反而是真正的大丈夫。他們在受人誤解、迫害時,仍然能夠謙卑恭敬、和顏愛語應對,表現出勇敢無畏、寛容慈悲的氣度。這種忍辱的器量,真是做到「悉能忍受一切諸惡,於諸眾生其心平等,無有動搖」的大菩薩行。

      《大智度論》就談到:「諸佛菩薩以大悲為本,從悲而出;瞋為滅悲之毒,特不相宜,若壞悲本,何名菩薩?菩薩從何而出?以是之故,應修忍辱。」「一切凡人,侵至則瞋,益至則喜,怖處則畏。我為菩薩,不可如彼,雖未斷結,當自抑制,修行忍辱。」在「八風」裡打滾,讓我們的心境時起時落,失去人格道德,失去生活本該有的樂趣。所以要發願行慈悲,給別人歡喜,也給自己快樂,將所有橫逆都視為理所當然的,互換立場先為人設想,自然能忍下他人加諸的打擊,那麼人人都可為人間菩薩。

      因為能忍,所以能化世益人,能成就大事,能調伏剛強,能化解仇怨。歷史上,諸葛亮七擒孟獲,才贏得孟獲真心來歸;藺相如為社稷著想,屢屢讓步不諍,感得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鳩摩羅什大師寬容呂光和姚興的戲弄、侮辱,讓大乘經典得以在東土弘傳千年,這些都可做為我們行忍辱,做大事的榜樣。

      我們行走在人間是非路上,何妨把一切外來的惱害、橫逆與挫拆都忍住耐下,把名位利祿的誘惑都忍住耐下,學習布袋和尚大肚包容,做個時時處處少煩少惱、自由自在的歡喜菩薩!

      四、忍是見性的菩提

      忍,是一種在生活諸多境遇中淬煉出的生存力量,也是一種認識宇宙人生實相的智慧。怎麼說呢?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故事。

      有一次,佛陀在樹下禪坐時,一位婆羅門氣急敗壞的走向前,大罵佛陀。隨侍在旁的阿難聽到婆羅門刺耳、挑釁的言語,心裡很不舒服,可是佛陀卻如如不動,即使婆羅門罵到聲嘶力竭了,佛陀仍是非常平靜。婆羅門見狀更是怒不可遏,用力吐了口水在佛陀的臉上,才又氣又惱的揚長而去。

      婆羅門回家的路上,回想剛剛粗言謾罵佛陀的失禮,相對的,佛陀卻平靜無忿爭,愈想愈是羞愧,於是決定向佛陀懺悔道歉。

      站在佛陀面前,婆羅門立刻跪下來,誠懇向佛陀懺悔。佛陀笑答:「昨天的我,已經過去了;未來的我,還沒有到;當下的我,剎那剎那生滅。請問你要跟哪一個『我』道歉?」

      佛陀認識到世間萬法本是「緣起緣滅」,無論心理上的貪瞋痴慢,身口表現出的行為、話語、表情,還是人間的是非曲直、愛恨情仇、財富名望、刀槍拳頭、山川河月都離不開緣起法則,所以能以平常心去對待婆羅門無禮的謾罵,這便是見性的菩提之忍。

      由於深刻體悟到自性、法性本來空寂,本是不生不滅,便無所謂忍或不忍了。於是在境界當前,能夠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具備能處理、化解,肯擔當、負責的篤定與能力。

      《論語》記載,楚國令尹子文,三度為官,面無喜色;三次被罷免職務,也沒有顯現怨怒。一個人在榮耀富貴的時候能夠處之泰然,在潦倒難堪的時候也能夠安之若素,那才是忍的真功夫,就像佛鑑慧勤禪師所說:「高上之士不以名位為榮;達理之人不為抑挫所困。」這也是因為認識到上上下下、來來去去本是世間常態,所以能不隨波逐流,不隨世間緣起緣滅的現象浮浮沉沉、患得患失了。

      真正的忍耐不僅在臉上、口上,甚至在心上,根本不需要忍耐,而是自然就如此,是不用力氣、分毫不勉強的忍耐。因為深觀緣起性空之理,任何的順逆之境,都是無自性的,不可把捉的,從忍耐事相的當體,就能得到解脫,而不被人情世故困擾,不被貪瞋痴妄繫縛,成就最高忍辱波羅蜜的修行。

      《景行錄》裡說到:「片刻不能忍,煩惱日月增。」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也教導我們「忍則眾惡無喧」,能忍譏耐謗,就能成就大器;能不為世間憂悲苦惱動搖,就能完成大勇、大力、大無畏、大擔當的人格。

      佛教將我們居住的世界稱作「娑婆」,也就是「堪忍」、「能忍」的意思。可見,人要活著,就必須以忍處世,不但要忍窮、忍苦、忍難、忍饑、忍冷、忍熱、忍氣,也要忍富、忍樂、忍利、忍譽。以忍為慧力,以忍為氣力,以忍為動力,更發揮忍的生命力。

From: www.masterhsingyu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