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佛法講座:《大智度論》的啟示


佛法講座:《大智度論》的啟示
主辦:智度會
講者:定賢法師
日期:2019110, 17, 24, 31日﹙逢星期四共4節)
時間:晚上7 9
地點 : 香港理工大學 林百欣演講廳 N001
** 更改講座廳:
  (1) 1月10, 17, 31 在 N 座 林百欣演講廳 N003室
  (2) 1月24日在 Z 李運強演講廳 Z211室

** 補課:2月22日(星期五 7-9pm) 林百欣演講廳 N003室

報名方法:請致電或whatsapp李居士63501890,並請留下姓名及聯絡電話號碼。 
*粤語講述.費用全免*

講題簡介:《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約於公元二世紀,論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品般若經》) 的註釋書,由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當中內容豐富,引用大量三藏文獻,被譽為「佛教百科全書」。

法師於四次講座中,會選取《智論》的一些内容與大家分享和討論,以期對修學佛法和思惟態度有所啟發。





2018年12月14日 星期五

2019「以法會友」1-6月課程


2019「以法會友」1-6月課程
合辦團體:阿彌陀佛關懷中心、佛法同學會

一、《成佛之道》研習班 上學期
日期:201916月;逢星期六下午3時至5
主講法師:定賢、慧恩、定培、定全、定印
課程簡介:本研習班取材自印順導師所著的五章《成佛之道》内容,由法師們悉心闡釋「五乘佛法」——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的根本原理;學員透過此課程,將認識整體佛法的修學架構和正確的學習方向。一年課程分上、下學期,逢星期六下午上課2小時,出席率達80%和測驗及格會獲頒發證書,課本和講義將給予獲取錄的同學。

二、基礎禪修班
日期:20192-4月;逢星期二 晚上7時至9
主持:定賢法師
課程簡介:由法師講解基本的佛法義理和襌修方法,帶領靜坐,指導學員將禪法應用於日常生活當中,令身心柔和平衡,啟發智慧,以舒減各種生活壓力和身心煩惱。

三、醫療保健功法 中班
日期:20192-4月;逢星期四 晚上7時至9 
導師:王鈺靈中醫師
課程簡介:適合曾完成初班的同學參加,老師繼續指導修習保健功法外,亦會教授融合中國武藝與健體學的「中華響扇」;期望大家身安道隆,促進美好人生。

上課地點:阿彌陀佛關懷中心---觀塘成業街16號怡生工業中心B802 (觀瑭地鐡站開源道B出口,東廣場斜對面)
報名及查詢:Whatsapp55775886  Tel27188088胡小姐 
電郵:admin@acchk.org (標題請註明:以法會友講座
** 報名者請提供:姓名、性別、年齡、聯絡電話號碼。

* 粤語講述,費用全免。 歡迎隨喜贊助ACC弘法基金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 福慧雙修.離苦得樂 §

  § 福慧修.離苦得樂 §    釋定賢

      正信的佛弟子都應該明白,學佛修行之根本目的是離苦得樂,終極目標是超越生死輪迴(究竟涅槃)、普度眾生(大乘菩薩道精神)。要完成此自他雙度、既深廣且長遠的目標,佛弟子應從哪處下手呢?最精簡直接的答案是從「修福修慧」下手。但首先需要知道,福與慧的内容、它們彼此之間的作用和關係,以及其修學方法,就是要了解如何達至世間與出世間的「離苦得樂」目標。

      要離苦滅苦,就要正見苦的相狀、它生起的原因和減滅苦惱的方法。佛直指「無常是苦」;佛在四聖諦的開示中,眾生有「生、老、病、死」身苦,與外界接觸時有「怨憎會、愛别離、求不得」的心苦,亦有身心交織的「五陰熾盛」苦;此八苦,大家在生活「無常轉變」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經驗得到。至於受苦的原因,那是以滿足自我的「無明(愚痴、惑)」與「愛、取(貪求)」心識為主,所謂「無明為父,貪愛為母」,我執意識引發身口意業(),導至不斷招感生死輪迴苦惱()。《大般涅槃經》云:「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1) 此即説明生死苦惱可以有盡時,佛教稱之為「涅槃寂靜」— 即苦惱的止息,徹底的(出世間)離苦得樂。而然,因應各别眾生多生多世累積而成的習氣業力,苦惱並非輕易能夠斷除,必須假以時日,耐心修學佛法而滅除;即使未能很快將所有苦惱滅盡,修行佛法亦可在質和量方面將煩惱減輕減少,因而增進世間的福樂。總括而言,滅苦之道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2)。佛弟子若能如實修學四聖諦的因果教理 —「()苦,斷集,證滅,修道」,最終會達至徹底離苦得樂的境地。

      由此可知,佛陀主要教導眾生如實正觀身心世界的因果關係,繼而切實修行正道以證悟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換言之,欲滅苦惱必假藉修道,正如疾病需要醫藥和方法治療。如前所説,要離苦得樂就要福慧雙修,以抵銷過往所造的生死苦惱業力;此修福修慧,就是修道。在佛法中,修道的具體内容是修學五乘共法(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乘),主要修道的法門是:三無漏學(戒、定、慧)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在此人、天與大小二乘的主要修法中,已涵蓋修福與修慧的原素;修「福」的原素是:戒、定、正語、正業、正命、正念、布施、忍辱;修「慧」的原素是:慧、正見、正思惟、正念;正念與正精進是通於修福與修慧,這好比仼何交通工具(),都需要確當的施設(正念)和能源(正精進)使之運行。任何道品(修行方法)都是相輔相承、互相增上的,所以佛在《阿含經》開示:「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滅。(3) 修行須著重對治身心與外界問題的整體性(因緣生滅關係),應保持身心平衡、理性務實,避免走偏鋒言行或索隱行怪的意識形態,因而佛法有「福慧雙修、悲智雙運、三學等持、解行並重」的教示。

      《大智度論》裡有「修福不修慧,白象戴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的故事,説在「迦葉佛時,有兄弟二人出家求道;一人持戒、誦經、坐禪;一人廣求檀越,修諸福業。至釋迦文佛出世:一人生長者家;一人作大白象,力能破賊。長者子出家學道,得六神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變、漏盡)阿羅漢,而以薄福,乞食難得。......(4) 兄著重修智慧自我解脱而少與人結法緣,雖然證得阿羅漢但因福薄而少人供養,因此時常挨餓;弟喜歡廣修福業但少修智慧,雖然獲得國王的寵愛而得到豐富的美食嚴飾,但不免因愚惑而墮入白象畜牲道。這説明因緣業報歷歷分明,聖凡同等;因此需要確認「福是修道資糧,慧是解脱關要」,福與慧等學齊修,功德方可以説是圓滿。

      《佛說天王太子辟羅經》(5) 裡說有一國王欲造一大鼓,擊時可聲聞百里外以宣示國威,群臣都説無能為力;此時獨有一大臣名叫匡上,向王說可以但需要一筆資金,國王隨即答允。一年後王問匡上大鼓是否造好,匡上答已經造好,王問為何未聞大鼓聲?此時匡上請王出巡宮外,以示國王的聲威已遠傳各方。原來這一年來匡上將國王給他資金不是用來造大鼓,而是用來布施修道人和貧困的黎民百姓。國王在宮外看見很多人聚集,他們輾轉相告,讚嘆國王的慈悲德行;國王於是趨前問一些人來自何方,有些說從百里、二百里、甚至萬里以外而來的,為要親近仁王德政。國王深受感動,於是勅令群臣,將布施善行延續下去,以供養修道人和接濟黎民百姓。
      佛說此王命終後上生天上享天福,壽盡下生人間作轉輪聖王(有大福德財勢之明君),今復生天上作王太子。有如此福報,就是此國王自身持戒,廣濟眾生之功德。因此,奉佛教戒,正身心行,必獲其福。佛告辟羅天子:「凡有二行,行善有福,行惡有殃,殃福追人,猶影隨形。」所以人們不必費盡心思,爭名奪利;只要依教奉行慈悲喜捨、行善積德,福報名利自然會追隨善人。

      在《大莊嚴論經》裡有一故事 (6):一女人至晝闇山遇上無遮大會(普施大會),她便在那裡乞食。她看見僧眾莊嚴,心裡恭敬讚嘆他們如大海中的寶藏,可惜自己身無長物布施供養;作是念時,她忽然想起曾從糞中檢得二枚銅錢,於是即時奉施眾僧。當時有證得阿羅漢果的上座比丘知此女心意,為護念她的善根信心,上座向大眾僧宣布並向此貧女祝禱:「大地及大海,所有諸寶物,如此童女意,悉能施與僧。留心善觀察,行道為修福,使得解脫道,離貧窮棘刺。」貧女聽後生大信心,悲欣交集,五體投地歸命眾僧,又發願希望自己在生死中永離貧窮、常得歡樂、家屬團聚和脱離惡業。貧女離開晝闇山後坐在一樹下歇息,樹蔭竟不移動並有雲蓋在上方,那時有一剛喪夫人的國王經過,遇此貧女並起愛欲之心,後帶她回宮作第一夫人。此女心願已成,於是請國王送種種財物供養晝闇山僧眾。但昔日為施二枚銅錢向貧女鄭重祝禱的上座羅漢比丘,此時反而不為已成國王夫人祝福,大眾疑怪問其原因。上座解釋,昔日為貧女祝禱非為財物,乃是護念加持她的善根信心,並説偈言:「不以錢財多,而獲大果報,唯有勝善心,乃得大果報。彼女先施時,一切悉捨施,佛智能分別,非我所能知。今雖財寶多,不如彼時心,十六分中一。......
      這故事傳遞兩項重要訊息:第一是修行人為護念眾生的善業信心,鼓勵他們恭敬三寶、修福修慧而作開示祝禱,非為財利名聞;第二是布施不論多寡厚薄,最重要是擁有真誠恭敬、殊勝廣大的善心,才可以福德增上,減滅苦惱。

      布施、持戒、忍辱,是慈悲心的體現,亦是「修福」的内容,但必須同時「修慧」,修道才算是完整,徹底的離苦得樂才有把握。修慧的基本方法是「四預流支(預入聖賢之流)(7) 1.親近善士(接受好的老師教導)2.多聞正法(學習佛法真理)3.如理思惟(正確深入研究分析問題/道理)4.法隨法行(將所學佛法精勤實踐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總而言之,一切修行法門必須與智慧(般若、空)相應,方能夠真正超越生死苦惱,自度度人。

      《六祖壇經》云:「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8)
      我輩凡夫,在生死輪迴中造作了數不清的業;當有苦惱或障礙出現時,大致表示往昔所造的惡業,因緣成熟時便會承受惡果。所以我們要時常反省自己的思想行為,懺悔改過,智慧便因此而產生;切勿固執自我缺點過失,或習慣怨天尤人、諂曲虛偽,否則會離福德聖道越來越遠,引發更多苦惱惡業纏身。應常廣結善緣,道在平常日用中,並非單靠布施財物、執著功德便可以了生脱死;成就無上佛道的關鍵,是啟發内心的清淨智慧,因此不必向外攀求、浮誇玄妙。

      有慈悲沒有敵人,有智慧沒有煩惱;有智慧慈悲,無煩惱敵人,向此目標進發的過程,名之為「福慧雙修,離苦得樂」。


1《大般涅槃經》卷3 (大正藏》第1册,頁20423-24行。)
2:《增壹阿含經.序品》卷1 (《大正藏》第2册,頁55113-14行。)
3《雜阿含經》卷10 (大正藏》第2册,頁674-8行。)
4《大智度論.序品》卷8 (大正藏》第25册,頁11917-21行。)
5:《佛說天王太子辟羅經》(大正藏》第15册,頁13022-1316行。)
6《大莊嚴論經》卷4 (大正藏》第4册,頁2791-28027行。)
7《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四法品》卷6 (大正藏》第26册,頁39311-6行。)
8《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藏》第48册,頁3524-6行。)





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佛學講座:大乘三系之觀行要義簡介


佛學講座:大乘三系之觀行要義簡介

本講座之課程內容重點將放在各系教學之施設意趣、教學對象和觀行次第,並且了解三系(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間之會通。

講師:長慈法師
主辧:台灣福嚴精舍;香港妙華佛學會
日期:2018128(六)上午9am-1pm
          2018129(日)下午3pm-7pm

長慈法師簡介:
1980 年,歸依三寶。
1997 年,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碩士畢業。
2000 年,依止上厚下觀院長出家。
19992005 年,於福嚴佛學院修學佛法課程;第二屆研究所畢業。
2013 年,完成在澳洲雪梨大學進行之佛教相關研究, 並獲頒博士學位。
目前為福嚴佛學院院長,並開設「梵語佛典選讀」、「如來藏教學專題」等研究所課程。
講座地點: 妙華佛學會 北角英皇道368號榮馳商業大廈3字樓
報名查詢電話李居士:9131 6741  薄居士:9523 4768

報名亦可登入: (妙華址): www.buddhismmiufa.org.hk





2018年11月3日 星期六

§ 略談黃龍道風 §

                                                     § 略談黃龍道風 §   定印法師

1. 引言
      中國自曹溪慧能(638-713)後,禪宗有著很大的發展。其弟子青原行思(671-740)衍出雲門、曹洞、法眼三宗,另一弟子南嶽懷讓(677-744)衍出溈仰和臨濟兩宗,及後臨濟再分黃龍和楊岐二派,逐成為禪門的五家七宗。
      黃龍派開創者普覺慧南(1002-1069),師承臨濟七世石霜楚圓(986-1039)。慧南倡「觸事而真」、「貴在息心(《黃龍慧南禪師語錄》),在江西的盧山、黃檗一帶弘法,及後開發黃龍,自謂:「黃龍出世,時當末運,擊將頹之法鼓,整已墮之玄綱(《黃龍慧南禪師語錄》)。其整頓禪風,大振紀綱,聲譽日隆,逐啟黃龍一派。
      禪宗在北宋年間甚為盛行,黃龍派亦不甘後人,除受到朝廷重視(真宗、神宗、哲宗等先後敕賜師號或扁額),朝臣雅士亦絡繹求法。其法嗣均為四方才俊,遍及川、陜、湖、廣一帶,惠洪(1071-1128)的《禪林僧寶傳》曾謂 :「黃龍法席之盛,追媲泐潭馬祖(709-788)百丈大智(720—814)」,認為黃龍派可上追遠祖道一、懷海的盛況。黃龍派能大振禪風,除對禪機別具會心外,其謹嚴樸實的道風,亦為叢林帶來一股清氣。尤其頭三代祖師,無論氣質、僧格,還是侍學、應事的態度,均見高風亮節,實為後世模範。今先簡介黃龍三代重要人物,再略談其道風。

2. 黃龍祖師簡介
      普覺慧南(1002-1069),先求法於雲門宗懷澄、法眼宗澄湜、曹洞宗智賢,後嗣法臨濟宗石霜楚圓。北宋真宗治平二年(1065)開法黃龍,名聲遠播,江湖閩粵慕名求法者絡繹不絕。
      泐潭洪英(1012-1070),閱華嚴十明論,悟入宗要。聞黃龍慧南於黃檗山宣說法要,遂前往依止,其後入室嗣法。慧南示寂後,於江西泐潭寺開法。
      晦堂祖心(1025-1100),先後求法於臨濟宗雲峰文悅、翠巖可真、泐潭曉閱,皆精通經論,後得慧南印可,繼任黃龍住持,十二年後退居,以晦堂為額。
      寶峰克文(1025-1102),深入華嚴、法相,投師慧南,於紹聖二年(1094)任靖安寶峰寺住持。宋神宗賜紫袈裟和「真淨」師號。
      東林常總(1025-1091),禮慧南為師,二十年間盡得玄奧。元豐三年(1080)任盧山東林寺住持,大開禪風,宋哲宗賜紫袈裟和「廣惠」、 「照覺」師號。
      靈源惟清(1040-1117),初謁雲門宗法安,後任祖心侍者,得其心法,並於其退位後,任黃龍住持,期間治理叢林井然有序。其後退任,受邀住靈源寺,又任雲居山首座,廣傳法席,道譽四馳。
      死心悟新(1043-1114),初求法於雲門宗法秀,後投黃龍祖心,因師「死卻無量劫來全心」之語而悟道,號「死心叟」。政和元年(1111)住持黃龍,繼承祖師基業,弘揚黃龍宗風。

3. 黃龍道風及其啟示
      黃龍道風,主要在修養、修學、待人和處事四方面展現。從各禪師的行儀,我們可以獲得心靈的啟迪,亦可隨其品德,學習正見修行之路。

3.1. 修養
      慧南禪師的修養歷為禪林敬重。蘇門四學士之一黃庭堅(1045-1105)曾謂:
      黃龍南禪師器量深厚,不為事物所遷。平生無矯飾,門弟子有終身不見其喜怒者。雖走使致力之輩,一以誠待之。故能不動聲氣而起慈明之道。
      心無煩惱,故能器深不可測量。胸廣有容,亦不為外境動搖於心。坦蕩誠懇,生來作事無矯詐修飾。對待親近之人,也不會恃熟賣熟,喜怒形於色。心無分別,無論高位,還是跑腿,均以誠待之。
      最莊嚴的威儀,是有定力。有定力的人,不為外境惱亂內心寧靜。內心夠安寧,才不說錯話、做錯事。德行清善的人,不必教理宣口,而自能帶起慈憫明心之道。

      明末曹洞宗的元賢禪師(1578-1657)對慧南禪師亦有此評價:
      黃龍南進止有度,居常正襟危坐。……是知輕浮躁動,必非大器。雖得悟入,終虧全德。(《永覺元賢禪師廣錄》)
      慧南禪師行住坐臥威儀具足,其剛正之格,直至明末清初,仍為人津津樂道。
      可見進止威儀,非外修邊幅而已。欲想內檢其心,必先外束其身。外相浮動,焉得內裏平靜?故古來祖師,無有任情縱恣、決裂禮法,而仍能心靜無塵者。若人放縱脾氣、時無禁忌,就算得明心之法,也於德有損,終難成大器。

      在修養的教學方面,慧南的徒孫惟清禪師則強調善養所修:深蓄才能厚養,躁進必招損害。他說:
      衲子雖有見道之資,若不深蓄厚養,發用必峻暴。非特無補教門,將恐招禍辱。(〈與虞察院書〉)
      禪宗講求明心見性。但惟清禪師強調並非一旦悟道,即為人上人。悟道後,還需能守所學,進而能行自在,做到知行合一、行解相應,始略有所成。
      雖頭腦靈活,有見道的資質,假若缺乏深蓄厚養的能耐,不懂沉澱所得,其行為必險峻暴虐:好評論人事,好與人爭辯,好發人之惡,好揚己之悟。愚之更甚者,乃識少自擂,自我表揚。得一二偈而隨意教訓,道氣未成,傲氣衝天。
      其實修行不急一時之表現,能力可以不高,但性情不可以低下。修行若不能收斂玄燿和虛榮,不但對弘法利生沒有幫助,其自身也容易招致禍害謗辱。

      惟清禪師的師兄,死心禪師則向大眾揭示世間三種人:
      有才識,忠信節義者,上也;其才雖不高,謹而有量者,次也;其或懷邪觀望,隨勢改易,此真小人也 (《禪林寶訓》)
      所謂上人,是有才學見識,有忠誠有信用有氣節有義氣之士;中人才學雖不高,但能恭謹,有量度;小人則是私心自用,傍觀窺望,隨人勝敗之勢,更改其心。
      上上人不做令人痛苦難過的事,至於小人,他們不理人家會否難過,做事先不要委屈自己而已。

3.2. 修學
      在學道和求學問方面,慧南禪師專注不散之態度,值得我們學習。《靈源拾遺》曾載:
      (南嶽雲峰文悅)好辯,一日與衲子作喧,先師(慧南)閱經自若,如不聞見。已而悅詣先師案頭,瞋目責之曰:「爾在此習善知識量度耶? 」先師稽首謝之,閱經如故。
      文悅禪師(998-1062)是慧南禪師的好朋友,曾指導慧南學法,關係甚親。他與慧南相處不修邊幅,正當慧南閱經學習時,他卻與人高談闊論,見慧南閱經自若,不但沒有收斂,更直闖室中,責備慧南裝模作樣。然正在用功的慧南,既不怕騷擾,亦不懼挑戰,繼續氣定神閒,讀聖賢書。
      不以煩惱心學經,經才看得下,亦很快找到用功的方向。學習要專注,無關重要之事不要攀緣。我們往常聽法,只要有人從法堂走過、飛鳥飛過、天上打雷,眼就要往外瞟,何況聽到爭吵之聲?經常對自己不需要的事情感到興趣,日子久了,免不了荒廢道業。
      不止自己學習有獨到之法,慧南禪師指導修學,亦甚有心得。為學之道,要在不求速成。他說:
      聖賢之學,非造次可成,須在積累。積累之要,惟專與勤。屏絕嗜好,行之勿倦,然後擴而充之,可盡天下之妙。(《龍山廣錄》)
      學問二字,不可以歲月、次數論,要在專勤上著眼。專切和勤懇,需摒去身口所欲、心意所愛。人愛六欲,剛離開五光十色的世俗,投身佛門,卻轉而追求佛像莊嚴、梵唄聲悲、寶爐檀香、素菜美味、道場舒適、貪福貪德。轉換了環境,卻改不了滿足私欲之心,道業就會萎縮。喜好放任煩惱的人,功德難以具足。功德不具,就算不斷重覆所學所知,道業也恐難成。
      既捨嗜好,又不懈怠,使智慧、品格提升,便能盡天下之極妙——面對一切境界均有自在之樂。

      此外,對於外修還是內修的問題,慧南禪師提出中道的修行態度,他說:
      那箇是遊底山川?那箇是尋底師? ……訪道……參禪,是向外馳求,名為外道。若以毘盧自性為海,般若寂滅智為禪,名為內求。若向外求,則走殺汝;若住於五蘊內求,則縛殺汝。是故禪者非內非外,非有非無,非實非虛。
(《黃龍慧南禪師語錄》)

      遊學訪師,是向外求道;內觀性淨,是向內求道。執著外求,疲於奔命;執著內求,自困小徑。
      念之患,乃先有情執,後有思想。心一執好惡,想著哪個法門殊勝、何種修法有意思,正道修行也恐成障礙。
      修行首重無染,勿被情意帶動。能以智導行,無念而生心,做到非內非外又內外可行,修行才自在無礙。

      說到求學態度,祖心禪師的謙虛恭謹,亦甚值學習,其同門洪英(1012-1070)禪師曾謂:
      晦堂師兄,道學為禪衲所宗,猶以尊德自勝為強,以未見未聞為媿。使叢林自廣而狹於人者有所矜式。(《靈源拾遺》)
      祖心禪師道學雖為禪林推崇,但仍尊比自己優勝之士為強,以自己未見未聞之識為愧。這種尊強知愧,謙虛謹慎的修學態度,堪為叢林中自高自大而輕小他人者所取法。
      學習需懂得隨喜欣賞、慚愧知恥,始能奮發猛力。很多人學到某一階段就以為自己很了不起,不必向人家學習。若發覺有人比自己修得好,就老大不高興,這種人永遠不會進步。
      對於容易自滿者,應提醒自己一生都該努力學習,就算法義已很熟悉,再學習也有裨益;對於時常自卑者,要保持學習動力,而非常常問自己為何學不好。

3.3. 待人
      在待人之道方面,祖心禪師擅於從批評中磨煉自己。《靈源拾遺》有載:
      衲子中間有竊議者,晦堂聞之曰:扣彼所長,礪我所短。吾何慊焉?
      對於背後說自己是非之事,祖心禪師毫無厭恨,反更學習對方長處,磨礪自己弱點。
      眾生時常因為一句說話就氣得受不了睡不著,小小事情就生忿生恨。若能從人家的閒話中增上自己,乃心精進也。不該因為自己修學多年還為人所譏而生怨。懂得在道行增上的人,才受得起人家的批評。
      對人的批評,要認真思惟。有正思惟的人,越想越平靜。若越想越生氣,那是邪思惟。拿掉邪思惟的人,心裏滿是感恩、知足、寬容。能在仇視自己的人面前保持自在,就是功德。

      至於以甚麼心態面對批評,祖心禪師有如此教誨:
      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內,必見於外。故見者稱異,不得不指目也。若夫小人者,日用所作無非過惡,又安用言之 (《章江集》)
      君子修清淨行,故稍有瑕疪,就很明顯。人家見之驚訝,總不免馬上對他指指點點。小人滿是過失,再錯也是這個樣子,誰有氣再念他?
      生活中不要處處與人比較,處處覺得天對自己不公平。智者努力轉心,愚者常欲轉境。即使一時之境能轉,逆境再來,他又叫苦連天了。當自己苦於為何到哪裏去,總有人讓自己不高興的時候,我們要醒覺,不是要轉走那個人,而是要轉正我們的心。

      在如何認識朋友方面,惟清禪師則謂: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禪林寶訓》)
      看人不要看表面或只看一、二面。言辭木訥者,未必愚鈍;伶俐思捷者,未必有智慧;行為拘謹者,未必想與大眾作對;奉承隨順者,未必是忠誠。留意人家言行,體會他們的處境。不要隨便看輕人,也不宜太容易對人推心置腹。

3.4. 處事
      在處事方面,祖心禪師有五則處世格言,依之做事,可遠離憂愁鬱悶,他謂:
      (1)久廢不可速成;(2)積弊不可頓除;(3)優游不可久戀;(4)人情不能恰好;(5)禍患不可苟免。夫為善知識達此五事,涉世可無悶矣。 (《禪林寶訓》)

      (1) 久廢不可速成
      荒廢已久的事情或制度,不能馬上就要它恢復過來。越想重建秩序、改變環境,越需要恰當的計劃、合理的進程。於此,洪英禪師有謂:
      物暴長者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壞。不推久長之計,而造卒成之功,皆非遠大之資。 (《靈源拾遺)
      事情就算再難得再有意義,亦不能操之過急,急則亂節奏,節奏亂則與自然理性相違,與自然理性相違,事情必容易敗壞。

      (2) 積弊不可頓除
      正氣之士,常看到眾生種種問題。可惜的是,多是慧眼有餘,而耐性不足,看到不好的事情,都狠不得除之而後快。其實,積久的弊病,縱使問題再嚴重,也不能一下子革除。積久必成習,當中定有難以糾正的人和事。想掃蕩歪風的同時,亦要顧及受影響的人和事。凡事都需要經過冷靜期和適應期,若然說除就除,人家適應不來,反增加怨恨,只會令事情更糟。

      (3) 優游不可久戀
      一切順境乃因緣和合,不能當成真實的幸福,更不可對之貪戀。一旦耽著優游自在的境界,妄想執著就多,修行意志日薄,道心很難維持。於此,克文禪師之語,可作補充:
      受用不宜豐滿,豐滿則溢。稱意之事不可多謀,多謀終敗。 (《日涉記》)
      修行人的物質生活太豐足,就容易自滿,更甚者還以為自己福德配得上此等享受。當人想得到更多,也覺得所得乃理所當然的時候,他就開始墮於自高自慢、無慚無愧、貪得無厭的境地了。同樣,太著重維持稱心如意的生活,自私計較必會加強,人也變得是非不分,到不能自控的時候,就算心地再好、志氣再高、用力再勤,也與正道距離越來越遠。

      (4) 人情不能恰好
      佛門慈悲為懷,但不刻意追求人情。洪英禪師曾批評矯求人情之輩謂:
      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門。
      (《禪林寶訓》)
      為追求人情豐隆,不惜諂媚賄賂、搖尾乞憐、出賣氣節,還沾沾自喜以為通達人情。此等所謂人緣,祖師不屑一瞟。他們不單反對刻意經營人情,更不主張曲順人情。為怕得罪人而事理不分,絶非修行人所應為。常總禪師就曾說:
      當言不避截舌,當罏不避火迸。佛法豈可曲順人 (《指月錄》)
      合理之事,當講則講。該做的事,不能顧忌太多。若事事怕得罪人、怕破壞良好關係,己則寸步難行,彼亦目中無人,於彼於此,修行都處處受到障礙。

      (5) 禍患不可苟免
      修行不必懼怕禍患。太怕禍患降臨,人就會處處保護自己。過份自我保護,終不免損人利己,招惹更多事端。禍患未至,亂已頻生。
      倘若大難真要臨頭,佛子更應不懼不憂,更需處逆境而不失道心︰若能助己免難,但於德有損,寧守道氣也不求倖免;若符仁義,但困難重重,為菩提願故,再苦也迎難而上,當仁不讓。克文禪師有謂:
      日用是處,力行之;非,則固止之,不應以難易移其志。苟以今日之難掉頭弗顧,安知他日不難於今日乎 (《日涉記》)
      凡事但論是非,莫論難易,亦莫問前程吉凶。因為艱難而放棄,因為怕出事反而去犯事。那是扼殺自己在困難中提升能力,在逆境中磨煉品德意志的機會,將來遇到更大的困難禍患,如何承受面對?
      即使受禍患折磨,也不應亂己心志。不必怨為何努力許久,仍遭逢厄運,那是因緣未成熟故。於此時刻,更不應怨罵爭吵。專心致志,事則能興,動輒怨天尤人、不思進趣,福德善緣從何而來?


4. 結語
      太虛大師(1889-1947)參訪印度時,曾作一詩:

      覺樹榮枯幾度更,靈山寂寂待重興。此來不必傷遲暮,佛法宏揚本在僧!


      此詩意境恰好形容今天的黃龍。黃龍派自慧南祖師開宗至今已有千年,其發源地黃龍一帶的塔廟,在經年風雨洗禮中,備受摧殘,外貌雖不復當年盛世,但祖師之教導並未因此中斷,倘能秉持祖師大德之謙厚寬容、精勤不懈、耿直端正、恭檢謹樸之道風,則無論何時何地,皆在發揚黃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