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Edna 隨 筆

§ Edna §


養成習慣

      2013年起,我每年都會參加一次台灣中台禪寺舉辦的禪七,在寺院打坐修禪,過七天出家人般的生活。禪七期間,我們要嚴守戒律和珍惜食物。用齋時,我們不會吃剩一粒米一葉菜,連菜渣菜汁也會用開水攪拌一飲而盡。這個訓練令我養成了珍惜食物的習慣,連帶也養成了珍惜物品的習慣。
      有時候買東西,可能會有包裝紙或橡皮筋,只要是可用之物,我盡量不會丟掉;出去吃飯時,只用一張餐紙、一根牙簽;去公眾洗手間,如果沒有吹風機,就只會拿一張抹手紙。這些習慣已經維持幾年了,這些細微的行為,既為環保,也為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古語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但日有所虧。
      浪費尤如小惡,惜物就是小善,不浪費而惜物,就是日日在行小善。
      一花一草皆有生命,一碗一筷皆有價值,一磚一瓦皆有作用,一飲一啄皆有前因。
      可能會有朋友認為,這種行為很小氣,不夠大體。我跟家人吃飯的時候,曾被勸說,不用吃得那麼乾淨,不好看。但作為一個佛弟子,佛教提倡愛惜生命,珍惜食物,節約能源,愛護環境。
      古時修行的高僧,日中一食,樹下一宿,托缽化緣,縫補僧服,省吃儉用。這一切,都是以身教,示範給弟子,何為修行,何為持戒,何為惜物,何為惜福。
      惟覺老和尚曾開示:不論是佛法或是世間法,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的道理;希望善報廣大無邊,即需在日常生活中修一切善法。
所以,如能養成惜福惜物的好習慣,就是修行成就的大助緣。


桃花緣

      在一百年前的清末時代,中國還是一個古老和傳統的國家,離婚個案極少。因為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保守的國家。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嫁雞隨雞,從一而終。就算夫妻感情不好,也能互相包容忍讓,共度一生。
      18411981年,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由英國人統治。香港人接受西方的教育,在思想和行為上有著巨大的改變。從正面來説,西方的商業和科技,令香港快速發展,成為東方之珠。從負面來看,西方自由和開放的思想,改變了香港人傳統保守的觀念,導致離婚率上升。
      在中國內地,自改革開放以來,人民受到西方開放思想的影響,也間接導致離婚率不斷上升。
      社會上,男歡女愛,兒女情仇,比比皆是。偶爾也會有朋友因感情困擾而向我傾訴。
      朋友曾説,今生相愛,是前生註定的,只有接緣,然後了緣,才能在這段感情上畫上句號。我對她説,桃花人人皆有,只是多與少、深與淺而已。俊男美女自然會多桃花,就好像現在的天王巨星,有千千萬萬的歌迷影迷,難道是這位巨星前生有千萬的情人嗎?當然不會。俊男美女,多人欣賞,多人追求,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好像一件藝術品,愈高貴美麗,愈多人喜愛,價值也會愈高。
      從佛教來説,自小出家的沙彌,如果不出家,長大以後也會有妻有女,但因為出了家,要擔起如來家業和弘法利生的使命,便能捨去情愛的緣份。所以,就算是三世姻緣,只要自己能捨,就不會被纏繞。一段感情,沒有開始,就不會有發展,不會有愛恨情仇,不會引發一連串的個人問題、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有緣人,男女老幼皆有。佛陀制定的戒律中,已婚的在家居士,不能邪淫,意思是指,除了夫妻關係,不允許有婚外情或嫖娼的行為。所以,我們多生多世的丈夫,妻子,情人,兒女,父母,在我們的今生,可能都是我們的有緣人。既然有緣,就以善心相待,善待親人,善待朋友。而夫妻之間,要包容忍讓,才能白頭皆老。
      無私大愛,乃菩薩心;私情小愛,是凡夫心。


脫胎換骨

      最近與詩師姐聊天,她分享了自己學佛前後的轉變。這種轉變,並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經過多年的改變,轉化而成的。
      詩師姐分享,她學佛差不多有十年了,在她學佛之前,她做過很多行業。由於她福報大,以前做每個行業都能轉虧為盈。在早期,她是從事化妝品生意的,由於她口才了得,買賣貨品能賺上幾倍的利潤。當時她不明白,從因果來說,賺錢也得有分寸,應賺合理的利潤,而不該謀取暴利。詩師姐以前的人生觀,在於追求財富和享受,花費很多金錢在打扮,買奢侈品和名車之上。
      詩師姐自學佛之後,慢慢從一個享受型的人,變成了一個大善人。她以戒為師,言語莊重,打扮樸實,長期持素,不求名利,不貪錢財,不講是非。把從前的貪欲心,瞋恨心,愚痴心,慢慢掃除,慢慢修正,慢慢轉化成喜捨心,忍辱心,智慧心。
      詩師姐平日生活樸素,很有規律,平時自己煮齋,不浪費金錢,也很少出去吃飯和應酬。她省吃儉用,把多餘的錢用來放生和護持佛教。詩師姐聰明靈利,口才了得,她是慈心社的組長,她非常關愛老人,發願把一生奉獻在關愛老人和弘法佛法之上,她每月帶領義工去多間老人院傳佛心燈。
      我自學佛之後,雖然比沒學佛之前進步了很多,但轉變的程度沒有詩師姐那麼巨大。這是自己修持得不夠好,定力不足,忍辱不夠。
      感恩兩年前認識了詩師姐這位大善人,她一直待我情同姐妹。當我遇到困難時,她幫助我; 當我遇到挫折時,她鼓勵我;當我感到心灰時,她開導我;人生難得有此知己,為我分憂,解我困苦。
      每一個人都有善良慈悲的心,只因在此花花世界迷失了本性,而忘失了本來面目,當我們重新檢視自己,找回本有的善良和智慧,就能轉惡向善,脫胎換骨。
      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証得。


隨緣盡份

      2008年信佛,2009年皈依三寶並受持五戒,至今已經七年了。可能前生有修福修善,今生善緣多,機會多,衣食足。在沒學佛之前,我把人生寄託在吃喝玩樂上,追求享受,消耗福報。
      由於學佛的因緣,結交了很多善良的佛友,自己也慢慢地修正了一些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從學佛前追求享受的價值觀,轉變成自利利他的人生觀。在這段人生的旅途中,一直有教導我,幫助我,扶持我的善知識。感恩所有愛護我的人。
      2009年,我開始組織每月一次的放生活動,也開始參加老人院的探訪活動。自2011年,我開始寫學佛感悟的文章,也開始學畫白描觀音畫。
      原來,以上所做的一切,都在幫助我廣結善緣,修福修慧。每月一次的放生活動,從幾個人,到現在的幾十人;探訪老人院,從隨團體去探訪,到現在成立了佛教慈心社;寫學佛感悟的文章,從第一篇文章,到現在的八十多篇文章,並結集成書,與眾結緣;畫白描觀音畫,從慢慢學習,到現在已送出了二百多幅畫,與友結緣。其實,我這個人,做事沒有太多的計劃,一切隨緣盡份。感恩得到佛菩薩的加持,賜我持之以恆的長遠心,賜我靈感和膽量,勇於嘗試,不怕失敗。
      社會上有很多人,不肯接受佛法的教育,沒有佛法的智慧,每天花很多時間玩電腦遊戲,看電視劇,沈迷在觀感世界中,既浪費時間,又消耗個人的精力和福報。他們不明白,人身難得,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每一個人,如能行善積德,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做一些對佛教有貢獻的事情,就會成為一盞照亮人間的明燈,令我們的世界,充滿愛與和平。

      保持善良的心,堅持善良的行為,堅持做有利於眾生的事情,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在善業之上,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善緣善果。



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中國佛教瑣談 (二)

        中國佛教瑣談 ()    印順導師


    嬰靈,是近年台灣佛教界的新話題。有人說:墮胎的罪業極重,嬰靈會纏繞生母,使母親晝夜心神不寧,甚至全家不安。嬰靈非超度不可,如要超度,可到他的寺院去,代為超脫。有人說:這不是佛法,無非妖言惑眾,設法歛財。我不想斷人的財路,因為形形色色的財神法多著呢!這裏,只是依佛法來論究一番。

    嬰靈纏繞母親等,是不合佛法的。超度嬰靈者所根據的經典──《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是我國歷代的《經錄》,《藏經》所沒有的。近代日本人編輯的《續藏經》,才出現這部經,這是可疑的。什麼是「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是窮凶極惡的重罪,要墮無間地獄的。這樣的五逆罪,可說是一切經所同的。但該經的五罪,除去殺阿羅漢,而改為墮胎是無間重罪,這可論定為後人(可能為日本人)偽造的。嬰靈會不會纏擾母親,依佛法是不會的。胎兒夭死了,或生人間、天上,或墮惡趣,依胎兒過去生中的善惡業力而決定。墮胎而死的胎兒,還不會引起怨恨報復的敵意,怎麼會纏擾母親,使母親日夜心神不寧?然而墮胎的母親,可能會出現嬰靈纏擾的情形,那是由於做母親的,對墮胎有罪惡感,內心深處總覺得對不住親生的骨肉而引起的。

    我從前看過一篇故事(書名早已忘了):甲與乙是好朋友,合資到外地去販賣,獲利相當豐碩。在歸途中,甲起了歹意。在住宿無主破屋的那天晚上,甲把乙殺了,破屋也放火燒了,自己帶著全部金銀,趕著上路返家。但回家後,每晚夢見乙來索命,纏擾不休,於是到處求神拜佛,作功德超薦,但總是陰魂不散,時常出現,有時白天也聽到乙的聲音。半年下來,錢快用完了,甲的身體已困頓不堪,奄奄一息。一天上午,乙忽然走進來,甲嚇得昏了過去。原來那天晚上,附近的鄉人見破屋起火,趕來救火,也把被殺而沒有死的乙救了。乙以為是盜賊所傷,怕甲也遭了毒手,所以在身體療養復原後,來甲家報告不幸的消息。等甲醒來,才明白了事實。不過錢已用完了,甲弄得瘦骨支離,乙又沒有死,這件事就算了。在這一故事中,乙並沒有死,那害得甲身心不寧,半死不活,每晚來纏繞的乙的鬼魂,是那裏來的呢?這是甲的內心負疚,是甲自心所現的(屠宰者臨死,有見無數豬羊來索命的,也是如此)。墮胎而感到嬰靈纏擾不休,也就是這樣。胎兒早已在他處託生,那裏會來糾纏呢!

    嬰靈的纏繞雖是虛妄的,但墮胎的罪惡卻是真實的。在殺戒中,殺「人及似人」,都是重的殺罪,「似人」就是沒完具人形的胎兒。雖還沒有出生,或沒有完具人形,但胎兒的生命,與誕生的人是沒有差別的。世間的習俗與國法,也許有合法的墮胎,但在佛法,這是極重的罪惡。世間事,有些是難以理解的。如兩性交合,實際上是為了種族的延續,不是為了欲樂。動物的兩性交合,多數是有時間性的。也許人類進步了,在種族的延續要求下,發展為情愛,有的「旦旦而伐」,似乎還不能滿足。現代的人類更進步了,進步到「戀愛至上」,人有滿足性交欲樂的權利;進步到要戀愛,要性交,不要負生男育女的義務。進步的人類哪!進步到違反自然法則,自然怕真要向人類低頭了!

經懺法事

    經懺法事,或作經懺佛事。現代中國台灣的「佛事」,非常興隆,富有中國佛教的特色,可說是現代中國佛教的主流。

    經懺佛事,從印度的「大乘佛法」中來。「經」,是經典的受持,讀,(背)誦,解說,書寫等,如《般若經》、《法華經》等說。《法華經》稱讀、誦(等)者為法師,法師是「法唄」的意譯。在佛教中,「唄者」是主持音聲佛事的。法唄法師是領導大家來讀經;誦經;寫經(現在印刷方便,所以少有人抄寫流通了);解說,應該是通俗的講說(如「俗講」)。依龍樹說:這是入智慧的方便(《大智度論》卷五十四)。讀,誦,書寫,供養(經典),施他經典,對當時大乘法的興起流行,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所以讚歎為「成就無量無邊功德」。「懺」,通俗的說是「懺悔」。早期集成的《舍利弗悔過經》,傳出了「三品法門」──悔過,隨喜,勸請(請佛住世,請佛轉法輪)。這一法門,是在十方現在佛前懺悔的(與律制的懺法不同),所以含有稱念佛名與禮佛;末了,要發願,迴向。這一法門的經典不少,主要為:禮十方佛,稱(名)讚佛德,供養佛,懺悔業障(擴充到三障、五障),隨喜,勸請(二事),迴向。《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長行,又加常隨佛學與恒順眾生,成為十法。這一法門,龍樹稱之為方便的「易行道」。憶念、禮敬、稱十方佛名(經中,每舉十方十佛,或三十五佛,五十三佛為代表),也稱諸菩薩的名號。然後懺悔,隨喜,勸請,迴向。這樣修行,信願力增強,就能進修六度等菩薩大行(《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六)。天台智者大師立「五悔法」: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作為法華觀門的助行(《摩訶止觀》卷七下);「普賢行願品」依此而迴向彌陀淨土;唐代所傳的秘密儀軌,也是以此為修行前方便的(與咒語相結合)。以懺悔為要門的方便修行,促成「大乘佛法」相當的發達。如《大正藏》「經集部」(卷十四),從(四二六)《佛說千佛因緣經》,到(四五九)《文殊師利悔過經》,都有相同的意義:稱佛名號,可以懺除業障,往生淨土。而稱念佛名等,還有種種現生功德,與《般若經》等所說讀誦經典相同,所以誦經也好,(念佛)禮懺也好,有共通的意義而被聯合起來。「經懺」的成為一詞,也許因此而來。

    禮佛稱名的懺悔,如《舍利弗悔過經》說:「持悔過經,晝夜各三過讀」。「晝夜各三過讀」,那是一日一夜,六時讀誦經的;可說是懺悔與誦經的統一。從譯典來看,印度佛教發展為誦偈的禮懺,如龍樹《寶行王正論》說:「現前佛支提,日夜各三遍,願誦二十偈」。佛支提是佛舍利塔,當時佛像還不多,所以在塔前誦偈;所誦的二十偈,就是禮佛,懺悔,勸請,隨喜等。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出的《文殊師利發願經》,共四十四偈,就是「普賢行願品」(六十二)偈的初型。《出三藏記集》(卷九)《文殊師利發願經記》說:「外國四部眾禮佛時,多誦此經以發願求佛道」。這可見禮佛,稱名,懺悔為主的誦偈,已成為印度大乘佛教的一般行持。在中國,梁、陳時代(西元五0三~五八八),懺文發達起來。唐道宣的《廣弘明集》(卷二十八)所載,有梁武帝,梁簡文帝,陳宣帝,陳文帝,及江總所作的懺文。不只懺文而編成懺法儀軌的,是陳、隋間的天台智者大師。智者撰有《法華三昧懺儀》,《請觀世音懺法》,《金光明懺法》,《方等三昧懺法》(「懺法」,智者是稱為「行法」的,後人改稱為「懺法」)。天台的後人,唐湛然有《法華三昧補助儀》,《方等懺補助[]儀》。到宋代,法智有《修懺要旨》,(金)《光明懺儀》,《大悲懺儀》;遵式有《金光明護國儀》,治定《請觀世音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懺儀》,治定《往生淨土懺儀》,《熾盛光懺儀》,《小彌陀懺儀》,《法華三昧懺儀》;淨覺有《楞嚴禮懺儀》,仁照有《仁王懺儀》;南宋晚年有志磐的《水陸道場儀軌》。宋初的法智,專心講經禮懺三十年,而遵式被謚為「懺主」,可見宋代天台學者的重視懺法。天台教觀的弘揚,與禮懺相結合,是影響中國佛教最深切的。屬於賢首宗的,有唐宗密的《圓覺經道場修證儀》;知玄的《慈悲水懺法》等。從懺法的內容來說:有懺罪的,是懺法中的取相懺,要「見相」才能消除業障。有作為修行的前方便,天台宗、華嚴宗、密宗、淨土宗,都有這類懺;天台的懺法,本是以此為主的。以上,都是自己修持的。有為人消災的,如陳永陽王從馬上墮下來,昏迷不知人事,智者曾「率眾作觀音懺法」,永陽王得到了平安,這是為人的現生利益而修懺。有為國家修懺的,如天台宗的法智與遵式。《仁王護國般若經》說到:請百位法師,「一日二時講讀此經,……不但護國,亦有護[]福」,這是為了國家而講讀經典與修懺法的(仁照有《仁王懺法》)。

    誦經修懺法門,在民間發展中,漸漸的重在消災植福,超度鬼魂,關鍵在元代。元是文化低的蒙古人,成為中國的統治者。對各種宗教,都受到保護,但自元世祖起,「西番僧」(現在稱為喇嘛)受到了異乎尋常的尊敬與縱容。對中國傳統的佛教,好處是:「三武二宗」(加一宋徽宗),佛教受到破壞,都有道士在從中作怪。到了元代,總算在帝王的支持下,佛道一再辯論,達成焚毀一切偽造道經的勝利(現在還是編在《道藏》中)。壞處是:「西番僧」大都是不僧不俗的,修男女和合的歡喜法;有的還蒙元帝賜幾位美女。國家隨時都在作消災植福的功德(經懺法事),還成立「功德司」來管理,這主要也是「西番僧」的事。「上有好之,下必有甚者」,內地僧侶的不僧不俗,與民間的經懺法事,當然會大大流行起來。明太祖護持佛教,也要維持僧伽清淨的。從洪武二十四年,「申明佛教榜冊」(《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二)所見:僧人分三類,在「禪僧」、「講僧」以外,有「瑜伽僧」,也稱為「教僧」,就是為人誦經禮懺的應赴僧。誦經禮懺的,已成為一大類(怕還是多數),中國佛教是大變了!「榜冊」中明令,有眷屬(妻)的還俗;如與眷屬分離,准予住寺修行。對「私有眷屬,潛住民間」的,嚴加取締;「官府拿住,必梟首以示眾」。不僧不俗的情形,太嚴重了!並禁止「民間世俗多有倣僧瑜伽者,呼為善友」。這類應赴經懺的在家人,從前我以為上海五馬路,今日台灣才有這種現象,原來元明間也曾如此。虧了明太祖的護持,總算阻遏了歪風(沒有變成不僧不俗,僧俗不分的),但在民國初年,太虛大師所見的佛教,清高流,坐香[坐禪]流,講經流,懺燄流,「其眾寡不逮後一(懺燄)流之什一」。懺燄流就是瑜伽僧,佔佛教僧侶十分之九以上(台灣似乎少一些),這才是元明以來的佛教的主流!

    著重於消災、消業、超度亡靈的「經懺法事」,現在流行的,有:
    一、「水陸齋會」,是盛大的普度法會。宋《釋門正統》(卷四)說:梁武帝夢見神僧,要他作水陸大齋,普度苦惱眾生。誰也不知水陸大齋是什麼,誌公勸武帝「廣尋經論」。武帝在經中,見到了「阿難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這才制立儀文。天監四年二月,在金山寺修水陸齋,「帝親臨地席,詔(僧)祐律師宣文」。志磐的《佛祖統紀》也這樣說,但略去了阿難見面然[燄口]鬼王事。阿難見面然鬼王,出於《佛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是唐(西元六九五~七0四年)實叉難陀譯的。武帝尋經,怎能見到唐代的譯經?志磐大概感覺到這一問題,所以略去了。但是《釋門正統》所說,有事實的成分,如說:「諸仙食致於流水,鬼食致於淨地」。布施餓鬼,飲食是放在「淨地」上的,布施仙人及婆羅門,飲食「瀉流水中」,這確是《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所說的;「水陸」二字,是依此得名的。在每一餓鬼前,「各有摩伽陀斗四斛九斗飲食」,也就是「平等斛食」的意義。這樣,普度餓鬼仙人的水陸大齋會,一定在實叉難陀譯經以後,不可能是梁武帝所撰的。《佛祖統紀》(卷三三)說:唐咸亨(西元八六0~八七三)年間,西京法海寺道英禪師,「夢泰山府君」說起,知道梁武帝所集的,「今大覺寺義濟得之」,這才得到了水陸儀,「自是,英公常設此齋,流行天下」。這才是中國流行水陸齋會的事實!無論是義濟或道英,極可能是唐末咸亨年間,假傳泰山府君所說,託名為梁武帝所集而興起來的。
    二、「梁皇懺」,是懺罪消災,救度亡靈的法事。元末,覺岸的《釋氏稽古略》(卷二)說:梁武帝的夫人郗氏,生性殘酷嫉妒,死後化為巨蟒,在武帝夢中求拯拔。「帝閱覽佛經,為製慈悲道場懺法十卷,請僧懺禮」,這是「梁皇懺」的來源。稍為早一些的念常,編《佛祖歷代通載》,也說到郗氏的「酷妒」;死後在夢中見帝,並關心武帝的健康。武帝「因於露井上為殿,衣服委積,置銀轆轤、金瓶,灌百味以祀之」(卷九)。文中並沒有說到懺法,但目錄中作「郗氏夫人求懺」,這應該是後人改寫的。郗后的酷妒,死後化作龍形,唐高宗時李延壽所作的《南史》已有記載。《通載》進而說祭祀,《稽古略》就說到懺法。《通載》說是天監四年,《稽古略》改為二年,這是天監四年水陸齋會傳說的翻版。《茶香室叢鈔》說:梁皇懺是梁代諸名僧,刪改齊竟陵王的《淨行法門》而成。元代的妙覺智等「重加校訂審核」,成為現行的「梁皇懺」──《慈悲道場懺法》。可以推定的,這是元代所編,假借梁武帝的名字來推行的。在中國佛教史上,梁武帝確是誠信佛法的。隋《歷代三寶紀》(卷十一)說:武帝為了「建福禳災,或禮懺除障,或饗鬼神,或祭龍王」,命寶唱等集錄了《眾經懺悔滅罪方法》等八部。雖只是集錄經文,但對建福禳災,禮懺除障,饗鬼神與祭龍王等法事,是會有影響的,這可能是「水陸齋會」與「慈悲道場懺法」,都仰推梁武帝的理由吧!
    三、「瑜伽燄口」,是以超度餓鬼為主的。唐不空譯的《救拔燄口餓鬼陀羅尼經》,是實叉難陀所譯《救面然餓鬼陀羅尼神咒經》的再譯。不空並譯出《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儀軌經》;「明藏」有較廣的《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可能是元代「西番僧」所出的;明、清又有各種不同的改編本。「施食」──救濟餓鬼,在我國的晚課中,有「蒙山施食儀」,近代有人擴編為「大蒙山施食儀」,也有作為「法事」的。「水陸齋會」、「瑜伽燄口」、「蒙山施食」,救度鬼魂的本質是相同的;在「秘密大乘」中,只是低級的「事續」。適應中國的「人死為鬼」,與「慎終追遠」的孝思,這一超度鬼魂的法事,得到了異常的發展。七月──「鬼月」普度而施放(救濟品)燄口,到處都在舉行。流行的「水陸齋會」,「內壇」是主體,加上「大壇」的禮懺,「華嚴壇」、「淨土壇」等的誦經、念佛,成為「經懺法事」中最具綜合性的大法事。
    四、「大悲懺法」,宋知禮依《大悲心陀羅尼經》而編成的。本是修持的方便,但觀世音與現生利益──消災植福,西方淨土有關,所以也成為一般的「經懺法事」。
    五、「慈悲三昧水懺」,是唐末知玄所輯成的,可以消釋宿世的冤業,也相當的流行。
    六、「淨土懺」──《往生淨土懺願儀》,是懺罪而往生西方淨土的。
    七、「藥師懺」,依《藥師經》而造,作為消災延壽的法事。
    八、「地藏懺」──《慈悲地藏懺法》,這當然是超度亡魂用的。
    此外,還有「血湖懺」、「金剛懺」、「壬申懺」等,流行的相當多。再說與稱佛名有關的二部懺法,「萬佛懺」與「千佛懺」。陰曆年初,寺院中多數拜「萬佛」與「千佛」,由出家人主持唱誦,在家信徒也隨著禮拜。這是依《佛名經》及《三千佛名經》而來的。元魏菩提流支,譯《佛名經》十二卷,是大乘經中佛名的集成。

    《大正藏》中有三十卷本的《佛名經》,每卷都列舉佛名,經(法)名,菩薩、辟支佛、阿羅漢──僧名;稱名禮敬三寶後,有懺文,末後附錄偽經──《大乘蓮華寶達問答報應沙門經》一段。稱《法顯傳》為《法顯傳經》,分賓頭盧頗羅墮為二人,這部《佛名經》的編集者,對佛法的理解,顯然是幼稚的。三十卷本的《佛名經》,唐《開元釋教錄》(卷十八),列入「偽妄亂真錄」,並且說:「群愚倣習,邪黨共傳,若不指明,恐稽聖教」,似乎當時已流傳民間了。「麗藏」本在卷一末的校勘記說:「然此三十卷經,本朝盛行。行來日久,國俗多有倚此而作福者,今忽刪之,彼必眾怒」。「作福」,就是作功德。知道是「偽妄」而不敢刪去,可以想見流行的盛況了!這部經的後二卷,與《三千佛名經》中的《現在千佛名經》相合,也是稱佛名與懺悔的(過去、未來千佛,有佛名而沒有懺法)。「萬佛懺」與「千佛懺」,就是依此而來的。在現在流行的經懺中,「萬佛懺」與「千佛懺」,及「大悲懺法」,還有集眾禮誦懺的,其他懺法,都成為僧眾代人禮誦的「經懺法事」,也就是「瑜伽」──應赴僧的專職了。

    「經懺法事」,本出於大乘的方便道,演化為應赴世俗的法事,從適應世間來說,是有相當意義的。任何宗教,普及社會,對信徒都會有一定的宗教義務。如結婚,生孩子,弟兄分家,喪葬,基督教也會為信徒舉行「禮拜」;天主教,伊斯蘭教等,都各有不同的宗教儀式。中國佛教的「經懺法事」,可說是普及民間,滿足信眾要求而形成的。在佛教國家中,中國是「經懺法事」最興盛的;唐、宋時代,日、韓僧侶來中國求學佛法,也有為信徒誦經等行儀。代表原始佛教的「律部」中,信徒如生孩子,造新房,外出遠行(去經商),喪葬等,都會請僧眾去受午供。吃好了飯,施主在下方坐,聽上座略說法要,說偈頌迴向功德(「唄者」由此而來);如上座不會說法,就背誦一則佛經。這就是「應赴」受供,為信眾作功德,為信眾誦經的起源。初期「大乘佛法」興起,誦經,禮佛稱名懺悔等方便,自力而含他力的思想。中國式的「經懺法事」雖多少中國化了,而實受後期「秘密大乘」的影響。如《大灌頂神咒經》(第十二卷是《藥師經》的古譯),是晉人編集的,也有印度傳來的內容。第十一卷《佛說灌頂隨願往生十方淨土經》,也是地獄、餓鬼不分的;對臨終及已經死亡的,一再說要為他「轉讀」(經)、「修福」。為人誦經禮懺,以救度亡者,在中國「人死為鬼」,「慎終追遠」的民俗中,是需要的。如明洪武二十四年的聖旨說:「率眾熟演顯密之教應供,是方足孝子順孫報祖父母劬勞之恩」。適應中國民俗,不妨有「經懺法事」,但對中國「經懺法事」的氾濫,總覺得是佛法衰落的現象。因為:
    一、中國的經懺多,主要是人死了,都要做功德。有的逢七舉行,有的四十九日不斷,滿百日,周年,也要做功德,而七月普度,到處在放燄口。舉行法事,需要的人也多,如「梁皇懺」(七天)十三人或二十五人,「水陸大齋」是四十九人,五人、七人的是小佛事。人數多,次數多,時間長,這多少是受到儒家厚喪厚葬的影響。應赴經懺,實在太忙了,如僧數不足,就邀在家的(穿起海青袈裟)湊數。大家為這樣的法事而忙,勝解佛法、實行佛法、體悟佛法的,當然是少了!
    二、「經懺法事」,應該是對信眾的義務。現代日本佛教,遇信徒家有人喪亡,會自動的按時去誦經,人不多,時間不長,可能就是我國唐、宋時代的情形。民國四十一年,我到台灣來,台灣佛教也還是這樣的。但大陸佛教(在家出家)來了,做法事是要講定多少錢的。從前上海的寺院,有的設有「賬房」,負責接洽經懺。嚴格說,這已失去宗教的意義,變成交易的商業行為。依《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二),明洪武年間的「申明佛榜冊」,說到「應赴世俗,所酬之資,驗日驗僧,每一日一僧錢五百文。主罄,寫疏,召請──三執事,每僧各一千文」,可見由來已久。國家明定價格,免瑜伽僧的貪得無厭,但從此,應赴經懺每天多少錢,僧眾也覺得理所當然。多數人為此而忙,專在臨終、度亡上用力,難怪太虛大師要提倡「人生佛教」。在家出家的佛弟子,為佛法著想,的確應該多多反省了。

摘錄自: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中國佛教瑣談》     






2016年5月14日 星期六

名人哲語


§ 名人哲語 §


All for one, one for all. (Happy together the spirit of Bodhisattvas!)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皆大歡喜,菩蕯精神!)
Dumas pére 大仲馬

Other men live to eat, while I eat to live.
別人為食而生存,我為生存而食。 Socrates 蘇格拉底
(衣食之中無道心,道心之中有衣食。)

Easy come, easy go. 易得者亦易失。 Hazlitt 赫斯特
(患得患失,避之則吉!)

Love rules his kingdom without a sword.
愛,統治了他的王國,不用一枝利劍。 Herbert 赫伯特
(有慈悲沒有敵人,有智慧沒有煩惱。)

We soon believe what we desire.  Chaucer 喬叟
我們欲望中的東西,我們很快就信以為真。
(無明為父,貪愛為母;若離貪痴,消遙自在。)

The darkest hour is that before the dawn.
黎明前的時分是最黑暗的。  Fuller 富勒
(寒冬即將過去,春天還會遲嗎?)

The longest day has an end. 最難過的日子也有盡頭。
(風雨之後有青天,守得雲開見月明。)  Howell 賀韋爾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生活而無目標,猶如航海無指南針。 J. Ruskin 魯斯金
(大海航行靠舵手,歧路當前杖明燈。)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Heywood 希伍德
手中的一隻鳥勝於林中的兩隻鳥。 (忍耐沉著,寥勝於無。)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Taverner 泰維納
一燕不成夏。 (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因緣互資,生滅相續。)

A man may lead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he cannot make it drink.
一個人可以把馬帶到河邊,但他不能令它飲水。 Heywood 希伍德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牛不喝水,休按牛頭低。)

Time is money.  時間就是金錢。 Benjamin Franklin佛蘭克林
(錢非萬能,沒錢萬萬不能,錢多亦會頭痕!)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時間不等人。
(行善須及時,精進莫放逸。)  Scott 斯科特

There is no rose without a thorn.  Ray
沒有玫瑰花是不長刺的。 (針無兩利;世無完人,事無全美。)

Lookers-on see most of the game.  旁觀者清。
(自我執著名利得失,當局者迷。)  Smedley 斯密萊

Victory won’t come to me unless I go to it.  M. Moore 莫爾
勝利是不會向我走來的,我必須自己走向勝利。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A great man is always willing to be little. (大器晚成,虛懷若谷。)
偉大的人物總是願意當小人物的。 R. W. Emerson 愛默生

Anything one man can imagine, other men can make real.
但凡人能想像到的事物,必定有人能將它實現。
(因緣輾轉相資,成功非必在我。)  Jules Verne 凡爾納

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裕又聰明。 Benjamin Franklin佛蘭克林
(聞雞起舞,定有著數!)

Life is just a series of trying to make up your mind.
生活只是由一系列下決心的努力所構成。 T. Fuller 富勒
(心如工畫師,能造一切法。)

Goals determine what you are going to be.
目標決定你將成為為什麼樣的人。Julius Erving 歐文
(如是心如是人,如是因如是果。)

All human wisdom is summed up in two words: wait and hope.
人類所有的智慧可以歸結為兩個詞 等待和希望。
(守本分,勤耕耘;堪忍耐,福慧增。)
Alexandre Dumas Pére 大仲馬

It is not enough to be industrious, so are the ants.
What are you industrious for?  (目標正確,精勤果獲。)
光勤勞是不夠的,螞蟻也是勤勞的。要看你為什麼而勤勞。
H. D. Thoreau梭羅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須相信自己,這是成功的秘訣。Charles Chaplin 卓別林
(自依止,法依止,戒依止;莫異依止。)

Nothing is more precious than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沒有什麼比獨立自由更可寶貴的了。 Ho Chi Minh 胡志明
(自由平等博愛,理智慈悲包容。)

I like the dreams of the future better than the history of the past.
我不緬懷過去的歷史,而致力於未來的夢想。
(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T. Jefferson 傑弗遜(美國第3任總統)

We are here to add what we can to life, not to get what we can from it.
我們要盡可能為生活增加一些東西,而不是從中索取什麼。
(不相信未作付出竟先可擁有,只相信是靠勤懇獲取各需求。)
William Osler 奧斯勒

Activity is the only road to knowledge. 行動是通往知識的唯一道路。
(慎思擇善,坐言起行;毋守株待兔。)
Ceorge Bernard shaw, British dramalist 英國劇作家 肖伯納

A free man obtains knowledge from many sources besides books.
一個自由的人除了從書本上獲取知識外,還可以從許多別的來源獲得知識。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T. Jefferson 傑弗遜


部份摘錄自:http://tw.18dao.net


2016年5月8日 星期日

人菩薩行


    § 人菩薩行 §    開仁法師


     這一個主題主要是介紹印順導師的「人菩薩行」,他說人菩薩行就是人間佛教的特色,實踐從「十善」開始。很多人非常嚮往人菩薩行,故而我們一定要從最基礎的十善做起,如此才能漸進地趨入於中道。或許有人會說:「十善還不簡單。」實際上並不簡單!

一、善法修學初步:不失人身之要行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中有提示:修學善法的第一步就是要保住人身,這是當前最切要的課題才是。如果只是求今生能不能證聖果,有時候,由於這些目標太高了,當達不到時反而會退心。就個人而言,我今生學佛什麼都不求,我只求「不失人身」,因為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往善、往解脫前進。
      印順導師說:「如果希望來生不失去人身,而能夠依人身趨向佛道,不能不以五戒、十善等的戒行為宗要。」就是一定要有五戒、十善為基礎。「初學菩薩的,名十善菩薩,也是著重十善行的。」(p.124
      所以,我們要保住人身,簡單的說就是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不只是初學者所要修學,它也可以是初學菩薩道第一步。簡言之,人間佛教的修行次第就是從這裡開始。

二、十善與五戒的關係
      此是《大智度論》卷2046(大正25211b395b)中所描述,十善與五戒的前四戒有著明顯的相攝意義,至於最後的不飲酒戒則攝於十善的不貪欲。
      十善可分為身、口、意,意指身語意皆可攝於戒行。有人問:「是不是要十善清淨才能保住人身?」
      若依《雜含阿.1044經》來說:身口(前七支— () 殺、盜、淫、妄語、惡口、绮語、兩舌)要完全清淨,勢必要證得初果才能辦得到(於佛、法、僧不壞淨及聖戒成就),而凡夫還沒有到這樣的標準,無法全然清淨,但是不可以故意去犯戒,因為故作業還是要受報的。至於什麼情況才可稱作不清淨,應該還是要回歸跟意業有關的檢視,才清楚身口的行業是否有清淨。

三、三善根與大乘三心
      《阿含經》對於涅槃的定義,就是三毒永盡;然而,大乘的成就佛果,也是「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不癡)」的究竟圓滿。換句話說,三毒永盡或稱為圓滿三善根,實跟菩薩道有著密切的關係,故而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第八章與第十九章中則將「無貪、無瞋、無癡」分作二類說法,如下表示所:

三毒永盡──第八章──第十九章
    無貪────三昧───菩提願
    無瞋────大悲───大悲心
    無癡────般若───性空見

      若要修習「無貪」,就要修學三昧 (: 三摩地samādhi, 正定)要「無瞋」,就要修學大悲心;要「無癡」,就要習學智慧(般若)。於導師著作的說明中,可明白的知曉菩薩的無瞋善根,以無量的大悲心來圓成,比二乘聖者的偏重理智的體悟,更為深刻與圓滿。
      從中可發現「無貪」,於第八章對應的是三昧,而第十九章則配對菩提願,此有二說該如何會通呢?接下來,筆者從三方面來論述其意義:
      第一、約擴展人的三特勝來說:無貪配菩提願,可以人菩薩行不貪急證成佛,與勇求及樂欲佛道的菩薩意義為詮釋對象。此外,導師亦有說明菩提願取代三昧的涵義。
      第二、約圓滿三善根來說:無貪配三昧,分別以菩薩需要成就無量三摩地,和未至菩提座前不現入滅定的兩項主題來論述之。當然,這也關係到佛盡除定障的意義。
      第三、導師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五章,在歸納菩薩不出「信願、慈悲、智慧」三大類時,曾透露出三類菩薩於深入之後,都有各自相應的三昧需要修習,明顯的看出欲證得諸法實相智慧,倘若欠缺三昧為基礎的話,是無法完成的事實。
      接著將各別來敘述之。
      四、無貪善根與菩提願的關係
      (一)不貪急證成佛
      約擴展人的三特勝來說,導師在《成佛之道》(p.274-p.275)說到:依人身而直趨佛道的修法,若約大乘三心的圓滿來看,實是依人身的三特勝(憶念勝、梵行勝、堅忍勝;可對應知情意)的擴展淨化而成,並無離開現實的人生,即人而成佛,每位眾生皆存有著這緣起的可能性。
      菩薩的大菩提願,對應的是無貪善根。這兩者到底有什麼關係呢?導師在《華雨香雲》(p.337-p.339)曾說:「(太虛)大師在佛法中之意趣,……沒有求即時成佛的貪心,正是本於依人生增進而直趣大乘行的佛道;也因此而超脫了聲聞行,天行的專為自己,專重現在。」從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看來,無有成佛的貪心,為的就是依人生而直趣無上菩提──完成成佛的大願。
      導師的人間佛教,同樣秉持大師的這些理念,而於《佛在人間》(p.104)說到:「以凡夫身來學菩薩行,向於佛道的,不會標榜神奇,也不會矜誇玄妙,而從平實穩健處著手做起。一切佛菩薩,都由此道修學而成,修學這樣的人本大乘法,如久修利根,不離此人間正行,自會超證直入。如一般初學的,循此修學,保證能不失人身,不礙大乘,這是唯一有利而沒有險曲的大道!
      不急貪求成佛,願生生世世在這苦難的人間,為正覺之音而獻身,是導師畢生,乃至無限時空的願行,也是每位人間菩薩應效法的才對。
      (二)勇求佛道的菩薩
      其次,無有急求成佛的貪心,是人菩薩行的特質所在,是發心階段所應該特別留意的志願。不過,從另一方面來看,菩薩就是勇求佛道──愛樂無上菩提(大菩提願)的有情,如《大毘婆沙論》卷176(大正27887a24-b12)所說的──菩薩還對無上菩提有愛樂、渴仰,求證,欲證,不懈不息之心境;直至成佛後,方於菩提勇猛心息。
      在菩薩修行的階段裡頭,對無上菩提的愛樂、渴仰、求證、欲證等的心境,這不是貪樂深法又是什麼呢?誠如導師在《佛法概論》(p.248)所言:
      對於不善根的根治,也認為貪欲是不善的,但不是最嚴重的。貪欲不一定厭棄有情,障礙有情,世間多少善事,也依貪愛而作成;惟有瞋恚,對有情缺乏同情,才是最違反和樂善生的德行。……論理,應該使無癡的智慧,無貪的淨定,無瞋的慈悲,和諧均衡的擴展到完成。」
      由此可知,善法欲的樂於為善,只要有正見引導,或說以智導情的話,實是有助於菩薩道的修習的。
      當然,導師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30-p.131)說的更為詳盡些,如言:
      《大品般若經》,更以「堅固金剛喻心定不退壞」,「勝心大心」,「決定不傾動心」,「真利樂心」,「愛法、樂法、欣法、熹法」──五義,解說於「大有情眾當為上首」的意義。所舉的五義,不是別的,正是有情的特性。生死流轉中的有情,表現生命力的情意,是堅強的,旺盛的。是情,所以對生命是愛、樂、欣、熹的。釋尊在成佛不久,由於感到有情的「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熹阿賴耶」,不容易解脫,而有想入涅槃的傳說。但這種情意:如改變方向,對人,就是「真利樂心」;對正法──無上菩提,就是「愛法、樂法、欣法、熹法」心。菩薩,只是將有情固有的那種堅定、愛著的情意特性,用於無上菩提,因而菩薩在生死流轉中,為了無上菩提,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愛好,那樣的精進!
      從上獲悉,菩薩的這類情意,實是把有情對生命之愛、樂、欣、熹的心,改變方向,用之對正法──無上菩提,在生死流轉中,為了無上菩提,是那樣的堅強、愛好與精進。
      (三)大乘法特有的定
      上面曾引述《佛法概論》第八章有關「無貪即三昧」的一段話,其中,導師特別提示:「三昧即定心;定學或稱心學,而經說『離貪故心得解脫』。無貪為心性明淨而不受染著,解脫自在,才是大定的極致。」(p.118-p.119
      又於《佛法概論》第十九章說:「聲聞行以無貪得心解脫,偏於自得自足。菩薩的發菩提心,是悲智融和淨化了的意志。有這大願欲,即是為大覺而勇於趨求的菩薩。」(p.252)很明顯的,導師認為聲聞行以無貪得心解脫,偏於自得自足。意指重於定學的心解脫,由於要完成修定的目標,會有獨善其身,或勿為塵蓋所擾的心情,有偏於自得自足的傾向;然而,菩薩的菩提願,雖對應的是無貪善根,卻基於擁有大悲與般若的護持,竟可以為了大覺而勇於趨求,此類願欲為動力,若要會通三昧的內涵,則應如導師所說的──無貪為心性明淨而不受染著,解脫自在,才是大定的極致──來支持菩薩所蘊涵的定心。
      這種對定的特殊詮釋,猶如《大智度論》卷19(大正25198b28)在談及菩薩修習三十七道品時,對於五根的定根解釋為「常攝心在道,是名定根。」又或於卷26(大正25248b7-9)闡釋佛的十八不共法之「無不定心」時提到:「無不定心者,有種種義。定名常攝心善法中住;佛於諸法實相中定,不退失,是名無不定心。
      由上可知,大乘法特有的定,與聲聞法固有的定義是有若干距離的,能「常攝心善法中住」,以及能於「諸法實相」中安住,讓心性明淨而不受染著,保持無間斷,又不會退失,這就是大定的極致。

五、無貪善根與三昧的關係
      (一)成就無量三昧
      若約圓滿三善根的角度,導師曾說:《佛法概論》(p.119):「無貪即三昧。」《成佛之道》(p.276-p.277):「不貪欲而成無量三摩地。」
      這裡所講的不貪,所成就的功德就是(無量)三昧。若約佛法論說的愛見二煩惱來說,三昧對應的即是愛煩惱,如《大智度論》卷41(大正25361c13-19)所言:「行不貪善根故,愛等諸結使衰薄,深入禪定」。在菩薩的修學階段中,初學菩薩雖未離欲,然可行十善門,確保人間正行,而以淨戒來此界履行菩薩道;若菩薩能離欲得四禪,乃至四無色定,也是衰薄愛等諸結使的定學修習,理應相合於圓滿無量三摩地的無貪善根才對。(詳參《大智度論》卷56,大正25460a5-13
      不過,熟悉導師著作的人必然知道,導師在某些著作中表示了不修深禪定──尤其滅盡定,因為這與般若的修習會有所障礙,而且易著禪定功德而取證聲聞實際,乃至無方便而隨禪生到天界,無法繼續完成任重道遠的菩提大道。
      為此,筆者扼要說明一下對導師著作的理解,今先闡述菩薩不是不修禪定,而是因為要契合無上菩提的大願,所以對禪定的方法在初學的階段應有所選擇──應與大乘精神相呼應者為對象,否則一旦沈迷於定樂,就無法再前進了。接著,即藉由導師著作中所闡發的空三昧與慈三昧,略為概述其與菩薩思想的密切性。《小品般若經》卷7(大正8568c17-569a20)說:
      「須菩提!若菩薩具足觀空,本已生心,但觀空,而不證空,我當學空。今是學時,非是證時,不深攝心繫於緣中。…菩薩緣一切眾生,繫心慈三昧,過諸結使,及助結使法,過諸魔及助魔者,過聲聞、辟支佛地,住空三昧而不盡漏。…菩薩行空解脫門,而不證無相,亦不墮有相。…行空,學空;行無相,學無相;行無作,學無作。未具足諸佛法,而不墮空、無相、無作。…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故,不證第一實際,為欲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根故,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乃證第一實際。」
      此段經文曾為導師多次引用,並且還歸納出兩項要點:一是方便力,就是菩薩不願證空的願力,這願力決定了菩薩不深入禪定。二是悲願不捨眾生。這樣的悲願──方便(應含有空慧、禪定與大悲的綜合內容)所護,顯示與二乘(聲聞、緣覺)的不同,也守護著菩薩不令其取證實際而墮落二乘地。
      若按上述《小品經》的經文來說,菩薩除了習學空(三昧)不證空之外,更提到繫心於慈三昧,從這兩種三昧的描述而言,菩薩豈有不修禪定的呢?
      從《大智度論》卷76(大正25594a5-16)來說,乃明初入者才不深攝心繫於「空三昧」的所緣中,深入者(定慧均等的無生忍位)就不必擔心了。所以,導師《空之探究》(p.40)才會說:「大乘經以為:菩薩如悲願不足而入滅定,是會證小果的;如悲願具足,那就是證入如如法性的深定了。」
      導師在《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p.69)總結其人菩薩行的三心修習時,末端引述:「釋尊在(《中阿含》)經中說:『阿難!我多行空』。《瑜伽師地論》解說為:『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乘經的多明一切法空,即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修菩薩行成佛的大方便!」由此可知空三昧的重要性了。
      此外,慈三昧或稱四無量定,亦佔有一席之地。當然,完整的說應如《大智度論》卷56(大正25460a5-13)所言:未離欲,即是未得禪定的菩薩,此階段像五乘共法中的初學菩薩,不急於修定,先集聚及行踐十善道,開啟三善道門──先遮斷三惡道及天人貧、諸災患等,並養成自利與利他的習慣。已離欲,即是已得禪定的菩薩,此階段像三乘共法中的菩薩,見五欲及身苦過患,而修色無色禪定。再者,論中還說有「以本願故,起四無量心」的定法,這不僅屬於定法的一類,也與菩薩的本願(不忍眾生苦的大慈悲心)相合。
      換個角度來說,若照導師提示初學菩薩對三福業(施、戒、思惟)的抉擇來看,戒是最根本保住人身的條件,而倘若想修定,就可以四無量心為入門,其中的理由,當然就是與菩薩的本願相合的緣故了。當然,假如已有堅定菩提心者,繼續修色無色禪定,就不必擔心會落入獨善其身之窠臼。菩薩為圓滿六波羅蜜,禪定能治亂心,不可能會省略的,只是什麼階段該修那些定法,成為菩薩行者應關注的課題才是。
      (二)未至菩提座前不現入滅定
      導師在說明「觀空不證空」的初期大乘菩薩特質時,曾在《空之探究》(p.152-153)說過:「大乘法中,菩薩觀空而不證實際,當然是由於智慧深,悲願切(還有佛力加持),而最原始的見解,還有『不深攝心繫於緣中』;不深入禪定,因為入深定是要墮二乘、證實際的。所以《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說:彌勒『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被稱為菩薩的持經譬喻師法救也說:『菩薩雖伏我見,不怖邊際滅,不起深坑想,而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勿令般若有斷有礙』。」
      所謂不深攝心繫於緣中、不深入禪定或不修深禪定,若從上述《大智度論》卷76而言,是擔心初學著迷於定境而鼓勵菩薩不專心攝念入禪,因為未登不退轉地的菩薩,隨時有墮落或取證二乘果的可能性,為了守護這顆菩提心,在無生忍位之前,對於滅盡定應該採取保留態度。相對的,若已達深入者,或言定慧等持的無生忍境地者,則已超過二乘地、魔事等,似乎就可排除此類顧慮了。
      然而,若檢視《大智度論》卷42(大正25366c6-16)所說:菩薩若已修得無相三昧,有辦法做得到「於一切法不取相而不入滅定」,理由就是「以空故無所住」的緣故。換句話說,得三解脫門,或無生忍的菩薩,雖言不會再耽溺於深定的境界,但從引文來看,此處的菩薩已有「於一切法不取相」的能力,但還是「不入滅定」。
      關於此,《大般若經》卷591 (大正71056b3-9)及卷592 (大正71064b14-c12)有提示菩薩修學的兩個階段:一者未得無生忍的菩薩,佛提醒勿由此滅定而墮二乘地。二者縱使已得無生忍,佛還是不許菩薩現入滅定,然菩薩是能入而不入,時至菩薩坐菩提座,永害一切虛妄相等,方可入滅受想定,證無上正等菩提轉法輪,利樂有情。
      由上述的要義可明白,三摩地對菩薩而言,還是有其獨特的深義。

六、三類菩薩於深入時皆須修相應的三昧
      導師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五章(p.1288-1289)說到:將上面所說的綜合起來,不出三大類:
      一、悲增上菩薩
      二、信增上菩薩──念佛生佛國,懺悔、隨喜、勸請、迴向,寫經、供養,供養舍利;
      三、智增上菩薩──聞持、讀、誦、解說、憶念,字門。
      信增上的念佛,深入的修習念佛三昧;智增上的深入,是(與定相應名)修習、相應、安住、契入,也就是「諸法無受三昧」,或「慧印三昧」、「寶住三昧」等。
      由此可知,三類菩薩的入門方便各異,乃至於深入時亦皆修習相應其根性的三昧。當然我們不禁要問:那悲增上菩薩的方便與三昧呢?
      導師對於悲增上菩薩的修行方便,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289-1290)深刻的描述道:
      悲增上的出家菩薩,如《華嚴經.淨行品》說。菩薩的出家生活,隨時隨處都在「當願眾生」,為一切眾生而發願,表現了出家菩薩的悲願。…典型的悲增上菩薩,是釋尊的菩薩本生,為了利益眾生,不惜犧牲(施捨)一切。…從釋尊的本生來說,悲增上菩薩多數是在人間的。
      悲增上菩薩,是「人間勝於天上」,願意生在人間的。菩薩多數是人間的導首,以權力、智慧、財富,利益苦難的(人間)眾生。到成佛,(菩薩時也)不願意在淨土,而願在五濁惡世度眾生。不願生天而在人間,不願在淨土而願在穢惡世界,徹底表現了悲增上菩薩的形相!…
      「大乘佛法」,重視菩薩的悲心,然在印度佛教界,不脫原始佛教以來,「信行人」,「法(重智的)行人」的兩大分類,所以大乘信行與智行的法門,得到充分的開展,而現實人間──「業因緣所生身」的悲增上行,不受重視。願生天上而有菩薩的「十王大業」,願遊行清淨佛國去成就眾生,使悲心離開了現實的人間。「大乘佛法」說大悲救濟,如《法華經.普門品》,觀世音菩薩能解脫一切眾生所受的苦惱。《華嚴經.入法界品》,也說觀世音菩薩,「成就菩薩大悲行解脫門」。大菩薩的大悲救濟,是偉大的!但法身大士的隨類現身,隨感而應,類似神力的救濟。這是存在於信仰中的,不是印度人間菩薩的悲行。
      關於悲增上菩薩所修的三昧,當然就是慈三昧,上面已陳述過,今不贅言。
綜合觀之,無貪對應信願,也許是著重其根性之契入,以及其大菩提願的進修動力來說的;而無貪配對三昧,則如《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十五章所言是深入過程之修學內容。
      其實,不管是三類菩薩、大乘三心或是三善根,起初或修習的過程必然會有所偏重的,然而偏重而不可偏廢,因為最終必定是三者(信悲智)具足,才能成佛的。今將上述所言,簡單整理如下:

三類菩薩信 願─────慈 悲 ───智 慧(重定)(重慧)
深入所修:念佛三昧──慈三昧────無受三昧/空三昧
第八章 三 摩 地─────慈 悲─────正 慧
第十九章:一切智智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
三 善 根   無 貪──────無 瞋─────無 癡

七、但念無常,慎莫放逸
      我們要經常憶念無常,不要放逸。在《大智度論》卷14(大正25162c-163a)中舉出一則譬喻,有一隻野干(類狐、豺之動物)住在樹林中,這隻野干長年跟著獅子、虎豹等生活,食用獅子、虎豹吃剩的食物活命。有一次沒有食物時,野干就在半夜跑到有人居住的地方找食物,找不到食物時就在那裡睡覺,但是卻沒有發現天要亮了;當發現天亮時,雖然內心害怕死亡,可是想逃跑已來不及了,所以就在原處裝死。
      有人見到裝死的野干,便說:「我要這隻野干的耳朵。」於是就把野干的耳朵切下來。野干內心想著:「雖然耳朵被切除很痛,但是我的生命還在,就讓他切吧!」
      接著有一人說:「我要這隻野干的尾巴。」於是就剪去野干的尾巴。野干心裡想:「被剪去尾巴是小事,就讓他剪吧!」
      之後又有人說:「我要這隻野干的牙齒。」野干就想著:「越來越多人來,如果取我的頭,不就死路一條了!」於是在大家不注意時,處於大病時,則認為終究是會痊癒的,所以不能生起堅決的精進心;除非等到生命快結束時,知道沒有希望了,那時候才會奮力精進,從此不斷地精進,直到證入涅槃。」這則故事是在提醒我們要念念無常,莫到了死亡來臨時才要修行,因為有時已為時太晚了。

八、菩薩善思惟空、無常而修菩提道
      也許有人會問:「一直在講但念無常,會不會在修菩薩道中產生厭離生死、不願度眾生的心呢?」菩薩也是需要思惟三法印,思惟空、無常的。一般人不瞭解菩薩道的內容,不讀《大智度論》等,當然要實踐人菩薩行的時候,就不是那般深刻了。在《大智度論》卷15(大正25169b)中說了一則故事:
      有一位國王的大臣做錯了事情,但卻覆藏起來不讓人知道。後來當國王知道此事後就跟他說:「大臣!你去抓一隻沒有脂肪的肥羊來,如果你沒有辦法抓到這樣的羊,我就治你的罪。」這名大臣其實是很有智慧的人,他綁了一隻羊,給牠很好的飼料;但是每天早、中、晚都用狼嚇羊,羊雖然吃得很飽、很壯,但是因為一天嚇三次,所以只會長肥肉而不會有脂肪。
      大臣便將這隻羊牽到國王的處所,國王就派人殺了那隻羊,檢查之後,果然確定這隻羊真的是沒有脂肪的肥羊。國王便問大臣:「你是怎麼辦到的?」大臣就如實的回答國王飼養羊的經過。
      《大智度論》就將這則故事回應菩薩的精神:我們要用「無常、苦、空」的狼,使我們煩惱的脂肪消去,讓功德肉肥。因為菩薩要於世間修很多的功德,要像羊一樣多吃才夠強壯,不過,菩薩所修的這眾多的福業,不會變成累贅,或者變成輪迴的因。也因此,在修世間福業時,每天都要觀想三次無常、苦、空;這樣才不會在行菩薩道時有染著心,而能將這些世間福業轉換成菩薩行的資糧。
      我們在修學的過程中,經論中的譬喻、典故是最容易記取修行的道理。所以要記住這些譬喻,才會懂得實踐這些道理。

按:此文內容乃結合兩篇短文而成(也補充了不少內容):
一篇曾刊登於《福嚴會訊》第41期(2014.1出版),p.54-56
另一篇則曾刊登於《福嚴會訊》第30期(2011.4出版),p.2-30

摘錄自:開仁法師《刮垢磨光》pp.9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