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慈悲與生活


                                                           § 慈悲與生活 §             開仁法師
一、身心健康

(一)身心的健康,與地球、社會整體的健康有關
健康不只是身體表象也是心理狀態,兩者事實上是一體的,卻也彼此影響。環境與周遭的健康也同樣會影響個人健康,而個人的健康也與地球、社會整體的健康有關。反過來說,生理與心理都真正健康的人,自然也會協助恢復環境與周遭事物的健康。
只有徹底轉變心念,才能恢復健康與福祉!唯有全心全意,身體力行追求平衡的生活模式,才能真正恢復健康。我理解到,如果缺少醫學知識與養生之道的整合,我協助創造的知識並不足以恢復自身或其他人的健康。此外,愈深入鑽研科學,反而可能變得機械化,也與心靈漸行漸遠。〔楊定一〕

(二)「真慈愛」與「假慈愛」
《雜阿含經》說:「因心,眾生有煩惱;因心,眾生有清淨。」而讓眾生清淨的最好方法是愛。愛有兩種:宗教的愛、有貪欲的愛。宗教的愛是沒有貪欲的愛、無分別的愛,是使心清淨、深入不分別的境界,最有力量的方法。不論修什麼法門,以慈心觀為前方便,很容易達到目標,實現沒有障礙的心,平平衡衡無分別。〔性空〕
與「真慈愛」不同的「假慈愛」。假慈愛其實是tahāpema(渴愛的愛),雖然它的所緣和真慈愛一樣都是屬於概念法的眾生。世人習慣把這種假慈愛稱為「慈」或「愛」。真正的慈愛只與「善心」或「唯作心」(無造作輪迴業之心)相應,若生起於阿羅漢心中,即屬於「唯作」;若非阿羅漢,則屬於「善」。假的慈愛或說「渴愛愛」(taṇhāpema),一定和不善的貪心(lobha)相應。〔班迪達〕

(三)用慈心與忍辱,取代怨恨與瞋惱
1、《法句經》(dhammapada)1.雙品〉:
第三頌:「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懷此念,怨恨不能息。
巴利註釋:
1ajini maṃ:他以作假證,或諍論,或交互對談,或以報復的行動,而勝我。
2ahāsi me:他拿走某些屬於我的東西。
3ye taṃ upanayhanti:任何人,可能是天神或居士或比丘,會讓瞋恨綑綁。就是說,基於這些念頭:「他罵我等」,瞋恨會重覆地綑綁著他們,如同以皮鞭綑綁車桿,以稻草綑綁臭魚。當此人生起瞋恨的時候,心是不能平靜的。
4na sammati:瞋恨一旦生起,不會熄滅、平靜的。

第四頌:「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若人捨此念,怨恨自平息。
巴利註釋:vera tesūpasammati以不記恨,不要讓自己回憶到此事,或對自己的行為作如此的反省:「你一定在過去世也罵過或打過某些無過失之人;或以作假證,或諍論,或交互對談,或以報復的行動,而勝別人;或一定搶過別人的所屬物。因此,現在你也會遭受與此相關的情形。」讓瞋恨平息。這些人縱使失去正念,而生起瞋恨,由於這些方法,可以平息瞋恨,就像失去燃料供應的火堆一樣。[cf.《雜阿含944經》:見諸眾生而生恐怖。《雜阿含945經》:見眾生愛念歡喜。]

第五頌:在於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
巴利註釋:
1na hi verena verāni sammant’ iha kudācanaṃ:被不乾淨的物質,如唾液或鼻涕等塗敷的地方,不能以相同的不淨物來清理或去除味道;反而,那地方會變得更不乾淨、難聞。同樣的,以怨報怨的人,以打報打的人,不能以怨恨平息怨恨;反而,創造出更多的怨恨。所以,在任何時刻,想要以怨恨平息怨恨是不可能的,僅會增加怨恨。
2averena ca sammanti:不淨物如唾瓶,當以淨水洗滌的時候,會變成乾淨且沒有臭味。同樣的,藉著無怨,忍辱(khanti)水,慈愛(mettā)水及如理作意,能平息、安靜、止息怨恨。[cf.《經集》之〈1.8慈經〉]
3esa dhammo sanantano:藉著無怨平息怨恨的方法是諸佛、辟支佛及阿羅漢所走的路。[cf.《中阿含.72長壽王本起經》:如何止怨。]〔齎因〕

2、《大智度論》卷201 序品〉(大正25209a8-c17)
問曰:是四無量心云何行?
答曰:如佛處處經中說:「有比丘以慈相應心,無恚無恨,無怨無惱,廣大無量,善修。慈心得解遍滿東方世界眾生,慈心得解遍滿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十方世界眾生。以悲、喜、捨相應心,亦如是。
1)「慈相應心」者,慈名心數法,能除心中憒濁,所謂瞋恨慳貪等煩惱。譬如淨水珠著濁水中,水即清。
2)「無恚恨」者,於眾生中,若有因緣、若無因緣而瞋,若欲惡口罵詈,殺害劫奪,是名瞋;待時節,得處所,有勢力,當加害,是名恨。以慈除此二事故,名無瞋恨。
3)「無怨無惱」,恨即是怨,初嫌為恨,恨久成怨,身口業加害,是名惱。
復次,初生瞋結名為瞋;瞋增長籌量,持著心中未決了,是名恨,亦名怨;若心已定,無所畏忌,是名惱。
以慈心力除、捨、離此三事,是名無瞋無恨、無怨無惱。此無瞋無恨、無怨無惱,佛以是讚歎慈心。一切眾生皆畏於苦,貪著於樂;瞋為苦因緣,慈是樂因緣。眾生聞是慈三昧,能除苦、能與樂故,一心懃精進,行是三昧。以是故,無瞋無恨、無怨無惱。
4)「廣、大、無量」者,一大心分別有三名:
「廣」名一方,「大」名高遠,「無量」名下方及九方。……如是等,分別義。
5)「善修」者,是慈心牢固。初得慈心,不名為修。非但愛念眾生中,非但好眾生中,非但益己眾生中,非但一方眾生中,名為「善修」。
久行得深愛樂,愛、憎及中三種眾生,正等無異。十方五道眾生中,以一慈心視之,如父如母,如兄弟、姊妹、子姪、知識,常求好事,欲令得利益安隱。
如是心遍滿十方眾生中,如是慈心,名眾生緣;多在凡夫人行處,或有學人未漏盡者行。
法緣者,諸漏盡阿羅漢、辟支佛、諸佛。是諸聖人破吾我相,滅一異相故,但觀從因緣相續生諸欲。以慈念眾生時,從和合因緣相續生,但空五眾即是眾生,念是五眾。以慈念眾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樂。聖人愍之,令隨意得樂;為世俗法故,名為「法緣」。
無緣者,是慈但諸佛有。何以故?諸佛心不住有為無為性中,不依止過去世,未來、現在世,知諸緣不實,顛倒虛誑故,心無所緣。佛以眾生不知是諸法實相,往來五道,心著諸法,分別取捨;以是諸法實相智慧,令眾生得之,是名「無緣」。
譬如給賜貧人,或與財物,或與金銀寶物,或與如意真珠;眾生緣、法緣、無緣,亦復如是。是為略說慈心義。
悲心義,亦如是:以憐愍心,遍觀十方眾生苦,作是念:眾生可愍,莫令受是種種苦,無瞋、無恨、無怨、無惱心,乃至十方亦如是。

(四)散播愛心,祝福眾生
《經集.慈經》:
欲獲得寂靜的善行者,應如是修學:堪能、誠懇及正直,謙恭、柔和與不慢。知足易供養,少世俗物,生活儉樸,諸根寂靜,謹慎和謙虛,不攀求於俗家。不應做任何違戾事,免遭其他智者所譴責。
願一切眾生皆幸福、安穩和快樂!凡有生命者,若強、若弱、若長、若大、若中、若短、若粗、若細,盡一切無餘,或可見、或不可見、或遠、或近、或已生、或未生,願一切眾生都快樂!
不要欺騙他人,或於一切處蔑視任何人。不應出於忿怒及仇恨而詛咒希望他人痛苦。對一切眾生應修習無限的慈愛心,猶如慈母用生命保護自己唯一的兒子。讓無限的慈心遍照於十方世界,上、下、左、右,不受阻擾,不懷仇恨,不抱敵意。無論站著、走著、坐著、躺著,若不昏昧,應確立此念。能如是住者,即云「梵住」
不陷於邪見,具有戒德,具有智見,及斷諸貪欲。當絕不再入母胎。

(五)生活中的威儀,與心、呼吸是不能分開的
透過修慈悲觀來感受身心的輕安,身體不輕安便不會樂修樂斷,心就會樂在妄念、煩惱裡。此時的所緣,就是以慈悲的心來放鬆身體,要瞭解威儀與身、心及呼吸的關係。威儀與慈悲的修行連在一起,以慈悲心祝福自己,使自己感到身心的快樂。
佛陀教導我們四種威儀:站立、坐著、經行、躺臥,要瞭解站著時不是坐著,坐著時不是躺著,躺著時不是經行,我們是不斷地在變換著姿勢,所有的威儀都是無常。在四威儀中學習身體威儀穩定,身體威儀穩定會幫助我們調心穩定,在身心穩定的情況下,什麼活動都能做好,修行也能進入情況。
心改變,呼吸就跟著改變。呼吸是心的窗戶,心改變會馬上反應在呼吸上,若威儀穩定,深呼吸即任運而生。威儀與心、呼吸是不能分開的。在心的訓練中,若能將呼吸與身、心連起來,會更容易進入情況。
放鬆的重要因緣是穩定的威儀,身體的威儀穩定,心也很容易穩定。如果身體的威儀不穩定,那心也不容易穩定,也不容易放鬆。〔性空〕

二、人際關係

(一)世間的一切是關係的存在

從緣起相的相關性說:世間的一切──物質、心識、生命,都不是獨立的,是相依相成的緣起法。在依託種種因緣和合而成為現實的存在中,表現為個體的、獨立的活動,這猶如結成的網結一樣,實在是關係的存在。關係的存在,看來雖營為個體與獨立的活動,其實受著關係的決定,離了關係是不能存在的。從這樣的緣起事實,而成為人生觀,即是無我的人生觀,互助的人生觀,知恩報恩的人生觀,也就是慈悲為本的人生觀。

從生死的三世流轉來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都與自己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過著共同而密切的生活,都是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姊妹,我的夫婦兒女。一切眾生,對我都有恩德──「父母恩」「眾生恩」「國家(王)恩」,「三寶恩」。

從自他的展轉關係,而達到一切眾生的共同意識,因而發生利樂一切眾生(慈),救濟一切眾生(悲)的報恩心行。慈悲(仁、愛),為道德的根源,為道德的最高準繩,似乎神秘,而實是人心的映現緣起法則而流露的──關切的同情。〔《學佛三要》p.120-122)

(二)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

以自己的自愛而推度他人,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把他人看作自己去著想,慈悲的心情,自然會油然的生起來。〔《學佛三要》p.134

人與人間的正常道德,不難從這以己度他的意識獲得(但基督教的道德,是從愛神的前提中得來)。自己厭苦求樂,別人與我一樣,那怎可以奪他人的喜樂,增加他人的痛苦?怎可不同情別人的喜樂,不救濟別人的苦痛?

佛教「與樂拔苦」的慈悲,也就是這種精神的實踐。所以克制自己的情欲而持戒,不是別的,就是自通之法,本於慈悲而自願持戒的。這真是現(世)樂後亦樂的法行!〔《成佛之道(增註本)》p.108

就像一個人的手腳等部位雖然衆多,但是,把它們都當成身體的一分來保護卻是相同的。同樣,衆生的苦樂感受雖然互異,但是,只追求快樂的意願卻和我完全相同。〔《入菩薩行》第8品第91頌〕

自身的痛苦,即使小如別人出言不遜,我也會自動細心地防護,免受傷害;同樣,對於衆生的任何失意和痛苦,我也該視同身受,常修慈悲和愛護心。〔《入菩薩行》第8品第117-齎因〕

(三)社會乃因善意與附著才得以存續

《中部古疏》:「因為它有友愛、濕潤(敏感)或黏著的性質,故說為『慈』」。
「慈」和三善根裡的「無瞋」(adosa)是同義詞。人不高興(有「瞋」dosa或「恚」paigha)時,會變得乾燥(麻木、無情),或者說,與瞋心所相應的心會變得乾燥。我們的社會乃因善意與附著才得以存續,如同膠合板是由許多薄板彼此附著才得以成為一塊結實的厚板。
調適自己的心去發現事物的光明面,非常的重要。這可稱為yonisomanasikāra,即「如理作意」。〔班迪達〕


摘錄自:開仁法師慈悲的體驗:四無量心〉2013.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