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4日 星期三

佛法答問 (六)

 


                      佛法答問 ()        釋定賢

§ 問:在《廣欽老和尚開示錄》中,老和尚提到:「多看《金剛經》,才比較不會執著。」我們要怎麼做到,從閱讀經書而達到「比較不會執著」的狀態呢?

答:《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稱《金剛經》,後秦(384417)鳩摩羅什(344~413)譯,全一卷(約五千多字),屬於藏經中的般若部類,另從北魏(386~534)到唐朝(618~907)有五種異譯。《金剛經》在中國是一部流行的經典,歷代有許多論疏注釋,讀誦和修習的人非常之多,據說唐朝時的六祖慧能(638~713),是聽聞五祖弘忍(602675)講述《金剛經》而開大悟的。

       從佛教的正觀而言,「執著」泛指「自我對人事物或思想、境界的固執不捨而產生之苦惱」。沒有執著即沒有苦惱,而苦惱的根源在於「我」和「境」的不正確認知和偏執。正因《金剛經》的內容,是佛開示「無我」,即「空」的真義,開發出世間的智慧(般若),以超越生死輪迴之苦惱,以及達至自度度人、究竟安樂的境地(證覺/涅槃)。因此廣欽老和尚開示:「多看《金剛經》,才比較不會執著。」就是說,多讀《金剛經》,當領悟到相應的道理,生起智慧,心對境時不起偏執,就會比較少煩惱。

       智慧生起,煩惱自然減少;但若只是看或讀誦經典是不夠的,必須依從佛陀的四預流支(預入聖賢之流)開示:多親近教導正確佛法的人(親近善士),多聽聞和理解經文義理(多聞熏習),時常如理反覆思惟其中要義(如理思惟),並且將經教義理,在日常中實踐在自己的思想、語言、行為,以及應用於人事物和各種境界上(法隨法行);這亦即是建立和培養「正見、正信、正解、正行」,繼而證入聖賢果位過程。具體的運作,如《金剛經》所說,應從「持戒修福」做起:勉力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即自心清淨,不住著一切境界或功德;這就是佛教「福慧雙修,不執一法不捨一法」之「般若中道觀行」。當日子有功,智慧生起並趨向深廣,心便不執著任何境界(離一切相 / 空相應),這樣苦惱自然減少,甚至斷滅。

 

§ 問:《印光大師文鈔》中有〈復葉沚芬居士書二〉,大師回答居士的提問時說:「汝問何經最好,不知一切大乘經均好,汝能一一受持否。既不能徧持,則即長持《金剛,心經,彌陀經》,大悲咒 皆無不好。」今人學佛,往往是諸經都讀,一會《心經》,一會《地藏經》。我們如何選擇經書? 我們如何知道自己要修哪部經書?

答:大乘經典的內容和特色,是佛開示「大慈悲大智慧」的修學方向和方法,目的是要利益一切眾生,令眾生徹底離苦得樂為己任,這是以「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為基礎和使命。發菩提心的內容是「上求佛道求智慧,下化眾生以慈悲」。菩薩即是自求覺悟及令其他眾生同樣覺悟的學佛修行者,當智慧成熟,證悟緣起性空的真理,以及圓滿與樂拔苦的慈悲功德,即名為──覺證宇宙人生真理和滅苦之道的成就者。此滅苦之道,即是大乘菩薩道,是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密──六種必修的解脱法門為主要修道內容。所以大乘經、律、論三藏的經典,都是涵蓋這些主題而開演出來的。

       正如印光大師所說:「一切大乘經均好」,是因為大乘經皆教導明因識果、修行廣大慈悲智慧、令自他安穩和樂、減滅苦惱的内容。所不同的,是因應時空因緣和不同根性眾生的需要,在大乘佛法的說明和偏重上有所差别,這可稱之為「善巧方便」的運用。

       印順導師在《佛法概論》中提及:「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别。其實大乘佛法與根本或原始佛法的義理是一脈相承的,終極目標都是超脫生死,離苦得樂;大乘與小乘,只是修行人欲度眾生時,所發的心願和實際行為的大或小、質和量之差别。

      因此修學大乘佛法者,應先發菩提心,然後老實修學基礎佛法,所謂「但得根本,不愁枝末」,若對佛在《阿含經》所說的「聖諦、緣起因果、蘊、處、界」等根本佛法義理,有較為深刻的了解,於無上甚深的大乘佛法亦易融會貫通,到時便可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經書或法門,去專修或廣泛學習。

(曾登載於佛門網https://www.buddhistdoor.org/mingk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