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1日 星期六

孝 者

 

                                                                                             孝 者     釋定印

孝者,善事父母也。尊敬、理解、依從、照顧、愛護父母,為之孝。

世間法的孝,《論語》有很好的指引: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里仁》)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里仁》)

孝順父母的第一個原則:不要為父母帶來煩憂。

孟武伯問孝,孔子只用一句概括孝道,父母擔心孩子生病。身為父母,對子女最基本的願望,就是他們一生平安。子女需體會父母生兒育女,勞心傷神之苦。若於己身不加謹慎,使父母加添煩憂,就是不孝了。為人子女有責任珍惜自己生命,把自己照顧好。所以疾病、遠行犯險等,乃至一切令父母身心痛苦的事,子女都應該盡量避免。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

孝順父母第二個原則:無違

孔子答孟懿子孝的定義,只講「無違」二字。這不是指不加思索、父親說甚麼都對,而是父子之間有倫理,社會家庭有秩序、有規矩。不要隨自己心性,違越父母的做人處世的原則和對子女的期望。所謂的孝敬,是出於體諒父母的苦心。他們也有矛盾、難為情的時候;他們也有對世代不適應、對人我不理解的問題。若孩子能體諒到一點,想到自己從小到大,錯誤百出,父母也曾耐心教導、用心愛護,那麼如今若父母有錯,我們也該耐心跟他們討論。若他們不聽相勸,也不必跟他們鬥氣,特意做跟他們不同的事;又或者忍耐父母久了,身心疲勞,也不要生怨。太重視自己苦惱的人,是很難對其他人生起敬意,那就使自己墮在敵意的世界裏,苦上加苦的了。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孝的第三個原則:能照料父母。

令父母生活安樂,是孝的表現。所以在子游和子夏問孝時,孔子會舉一些日常孝親的行為,例如,能贍養父母,供他們衣著飲食,替他們做各項事情,不讓父母粗勞辛苦。

但這只是表面,孔子借這個表面行為再講到孝的精神,也就是第四個原則:

尊敬禮重,和顏悅色。

世間人一般以為使兩老有溫飽即是孝,孔子提出疑問,人家畜養的犬馬,也可以溫飽,那養雙親和養寵物有甚麼分別?在供養父母的同時,不理他們的感受、不尊重他們的看法,反而要他們依從自己的方式生活,這並不能算為孝。

總括來說,孝的心態是懂欣賞、知感恩、明尊敬、有慚愧,常關愛、能忍耐。中國人所以重視孝道,因為他們把孝視為立身之始,能孝者,始能於世立足。所以《孝經》說:

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

愛親是何種愛呢?是念恩報恩。子女若能想到自己小時候,身心軟弱,需要依賴父母,而父母曾給予呵護和照顧,就知道這種無條件的付出,只為對方好的心態,就是愛。懂得體諒對方處境,希望他越來越好,當中沒有敵對沒排斥,就是愛。懂得愛父母的人,從家裏練出能理解能關懷的個性,對外,自然也不會隨便傷害人,令人痛苦。

敬親來自順從而不違背。不違背並非盲從附和,而是理解各人身分和需要,不偏執自己能力、欲望和處境,不會只從自我利害去決定、行使任何事情。能敬父母的人,就懂得欣賞和尊敬其他人,不會以一己之見起憍慢心,變成忿世嫉俗、與誰都格格不入。

從家中培養出愛敬的心,個人的品德就開始形成,漸漸成長,能成為世間典範,使其他人也能相親相愛,所以儒家說能修身者齊家,能齊家者可治國平天下。

在佛教來說,佛陀也有教導在家居士孝道,《善生子經》曾謂:

「子當以五事正敬、正養、正安父母。何謂五?念思惟報家事,唯修責負,唯解勑戒,唯從供養,唯歡父母。」

修行除了八正道外,子女敬、養、安父母,也要正。否則,工夫即使做足,也不能算孝。佛陀指出,正確孝養父母,需經常思惟「報家事」,即把所作的事情向家裏報告,莫讓父母擔心;「修負責」,家裏有甚麼事情,不會推唐,而答應父母要做的事,也一定會完成;「解勑()戒」,了解、明白父母對自己教誡,不違背不生怨;「從供養」,供給父母所需,勿令他們有所匱乏;「歡父母」,不一定要逗樂父母,但能令父母少為自己煩憂,就是給他們快樂。

佛陀所說,跟儒家無缺、無憂、無違、色難相應,順世間孝道是修出世間法「見無常、知無我」的基礎,再上一層,從感念父母的愛,到慈悲眾生;從不想增加父母憂苦,到希望解脫眾生悲苦的菩薩精神,其實也是由孝開始。

印順導師《學佛三要》曾說:

「大菩薩們常用一種方法,一種程序,來完成他們的菩提心。這修學程序,共有七個階段,即:知母,念恩,求報恩;慈心,悲心,增上意樂;菩提心。」

從知道父母的教養,欣賞感激父母的照料關懷的恩德,生起回報之情。除了想自己父母,也想別人家的父母、乃至一切眾生都好,想他們無憂無惱、無煩無熱,為了達到這個理想,而努力修學,務求慈悲智慧雙運,衝破種種障礙而實行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很多時候,作為子女,在侍奉父母方面,都有相當的困難。與父母相處,子女需有極長的忍耐能力,極強的應變技巧和極深的體諒的心情,無論體能和心理都是很大的挑戰。但是若回想當自己出生時,父母何嘗不是如此付出?這種在平等心裏訓練出無私的敬愛,正是生淨土成佛道的菩提資糧。能從孝順父母開始,培養多種善根福德,這正是父母給我們生正見、成佛道的最好的禮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