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略述道心

                       § 略述道心 §       開仁法師


我們還記得學佛修道的初心嗎?
兩年前,台灣有位醫生寫信請問我一個問題。他說,在目前的大醫院服務,由於時下大環境的趨勢,若不順應此醫院體系的市場需求,老一輩的醫生將比不上新手來的出位。所以,有意跟一位同事離開此醫院,到外面合作創業。他問我在這猶疑的態度中,以一個學佛者來說,怎樣做出抉擇最吻合佛意?
我沒有他的醫學知識及富豐的社會經驗,我以自己是修行人的立場給他一個思考的方向。我說,我們不管修道或選擇的職業,定要謹記最初的發心,沒有純真的初心,即使外表光鮮精彩,我覺得,這已步上背離初衷的遺憾,表面的光榮實非當初最真誠的動機……

結果,他選擇留在原來的醫院發心,沒有選擇離開大醫院去創業。直至兩年後的最近,他突然讓我們知曉他決定離開這間熟悉的醫院,毅然決定到更南部去幫忙一間基督教醫院。他向我報告說:感恩師父當年莫忘行醫的初心指示,如今思考成熟,覺得應該到更需要我的專業來幫助眾生的地方,並無悔地選擇這比較少人願意走的孤寂道路。
我覆函道:很好!也很欣慰您將所學運用到生活及生命中,少了那份俗心,多了一份道心,是最可貴的,祝福您。

其實,學佛修行的人如果忘卻初心,被世俗功利的觀念所蒙敝而不自覺,久了其實會自然地隨波逐流;相對的,道心也會日趨減弱的。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也應思考:一路走來,大家滿意自己的選擇嗎?若說不滿意,要早點換跑道,莫為了莫名的原因而躊躇不前,時間如流水一般,一去將不復返。不要跟別人比,要好好審察自己是否適合這種修行方式,若真不相應,趕快去找能安穩自心的方法前進,因為唯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別人對我們而言只是助緣罷了。

再來,釋尊教導我們,必定要記好三個方面的緣起思惟:第一,身心的關係要掌握好。如現在年紀稍大了,對於身心的變化,我們能觀察到它的迅速老化嗎?像我已超過了四十歲,自然就感覺到記憶力的快速退化。如果不注意身心相互依緣的關係,我們也無法提高修行的力量,反而有的人因身心的變化而隨著轉換道念,如我們來此地禪修,不管初學或久學,定要理解我們的身心需要說服它去適應環境及修行的方式,莫因身心的變化而起退縮的心,或因腿痛而產生禪修的恐懼,我覺得這是最可惜的事。如果一開始我人有照顧身心緣起的關係,而懂得主動地提升適應力,看守它的變化,不排折它,慢慢地,我們就能適應這裡的生活及禪修方法,並且可以安然的上路。

第二,除了要會照顧個人的身心,也要觀照自他人際關係的緣起。在家裡或自己的道場修行能夠很自在,也無煩惱,然而,一旦到了陌生的環境,或是要適應大眾共住及共同作息的培訓時,則不是那麼容易。我在學院曾聽說有的新生因為寢室共住的同學年紀有差距,年長的晚上多起身去淨房,加上沒顧及到年輕者的休息品質,開關房門就影響到他人,日積月累,也能成為他離開這所學院的因緣之一。我覺得,雖是小事,但自他關係的緣起,實也不該隨意忽略的。

第三,物我的緣起。我所面對的物質或環境,如這裡是山上,就有山區的優缺點,道理雖易懂,不過,實際生活下來,這裡的食物、蚊蟲或冷熱等,都會或大或小的影響著我們用功的心情。因此,發好心來到這裡學習,就要快迅提升適應力。

當然,順逆要適應,承受是首步,另外,也得自力增強。即使日後才發現環境或所學的理想有差距,也不必因此而害怕,自力要增強地去接受它面對它及克服它,讓自心保持在泰然歡悅的氣氛中前進。縱使學的很慢、很鈍,但不能對善知識或教法有畏怯感,要竭盡所能地投入學習與觀摩。一旦自力有提升,聽講坐等的過程將會獲得前所未有的喜悅。

「道心」這個語詞每個人的定義不盡相同,我曾請問開照長老,他直說是慚愧心。我當初真的宛如當頭棒喝,受益很深。後來,讀到印順導師的《阿含》簡介,才明了阿含早期沒有阿毘達磨時代的心所分析,但重要的心所,佛在經中也有闡述。集合起來,導師以為,培養道德的心理因素(我覺得就是道心的培養)有八種心所一定要具備,否則,善心所無法轉起,道心也就無法建立。(1)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八種心所,從它的特質可以有不同的歸類,如今我據初學者的道心建立為要,略分為三組:

第一組是道心的基石有三心所(心理質素):慚、愧及信心。道德的心,或簡稱道心,是著重於自覺性的心,它不是本能的外相表現,它是人類固有向善的光明心境。例如,我在習學禪坐的過程中,幾次的播送慈愛心給怨敵之後,審察自心並沒有真正的放下對方的印象,在那當下突發猛烈的慚愧心,內心自責為何正法當前,可以口念心不念,此時的心境立即轉起清明的觸受,所緣由身觸清涼,也就相對的很容易清楚專注對象了。所以,我覺得如果能喚起善心道心的基石,且不讓它間斷,勢必有暈開散心或昏忱的對治意義。

第二組的善心所為精進及不放逸心。論性質,二者近似;若論著重點,還是可區別。導師在書中提及,精進重於勤勇的策進,不放逸則重於惰性的克服。簡言之,這組心所是前進的動力,沒有了精進,三學(戒定慧)無法向上。當然,佛法所言的精進是指有正見為方向的用功,方法理解的完整,道路走得平正,這樣的精進才會趨入涅槃,否則,徒有賣力的演出,卻極可能一無所得。

第三組的心所為目標,是無貪、無瞋及無癡三善根。這三種根本的善根潛伏在我們的內心,假如不喚醒它,它們也只是沈睡的狀態。

綜上所言,這八種道心的培養是早期《阿含經》單純的指引,很值得我人深思及培養。接著要談的是,如何於生活中觀察與轉起這八種心所,在何處著力才能見其實效呢?從五蘊——色受想行識這五個原素來說,您覺得何者是我們覺照八種道心生起的地方?

在導師的著作及性空法師的開示中皆有相同的見解:於識觸生受想思(從認識到行為)的過程中,行蘊當中最具造業力道的是思心所,自發生意業,乃至身語業皆是。而現起這思心所之前的心行,主要為受和想二心所,導師說,這二個心所是愛及見煩惱的根本,通常凡夫於受或想的階段很容易產生愛及見二煩惱,繼之生起的就是帶有我執及自性執的思心所在造業感果,如果不去覺察它,它也將繼續地如此惡化下去。(2)另外,性空法師則說,就因為有此二心所,我們的心才會動及分別。(3)若沒有受想,我們就不會有這麼多煩惱。當然,他們都有補充說到,在尚未捨報的聖者生活,受、想還是會發生,但由於它斷盡了見、愛根本,思心所不會是愛俱的造作心,其將是純屬捨的狀態,如蓮葉觸水而不沾濕一般,聖者必備六恆住(六根對六塵,捨念正知,不喜不憂,無住生心)相繼不斷,直至入滅(涅槃 / 解脫)為止。

性空法師在書中也介紹到,佛在《阿含》所開示的十八愛行(以執著「我」與「欲」為主),關鍵也在受,因為受有憂、喜及捨,若與煩惱相應,則導致輪迴;反之,若不與愛、見呼應,就是清淨的受、聖者的受。

從「心淨則眾生淨」的觀點來說,心淨是切近處,而心所當中,又以「受、想」為業行的先驅,故而以觀心所為切入點,無法把關造業的前二心所,大都無法跳脫「愛、見」煩惱的束縛。因此,談修行、論道心,不必向外尋找,就由自身的受、想著手,正念正知它從認識到行為的過程,運用正見正志(正思惟)來讓八種道心轉起,逐漸地養成習慣,慢慢的您將發現,道心是要從覺照中培養的,要用心才能栽培的。而且,還是內心與事行的相互增上所成,邊學邊糾正而調整,讓無始的惡心所及種種惡習缺乏轉起的因緣,您會發現,雖然始則勉強,但終則泰然。

佛法講求究竟,所以,即使超越「受、想」不是凡夫所能辦到的境界,可是,能善用「捨無量」的心情,慢慢地疏通固有的深固煩惱。意思是說,縱使現在知道要天天轉起八種善心(慚、愧、信心、精進、不放逸、不貪、不瞋、不痴),以養成道德的心理因素,不過,好的終究要捨,意即莫耽著這頂點的成就,或因少許的輕安及信念而我慢大漲,這就與聖者越離越遠了。能修善心,要捨,並非說什麼都不要,而是一種行捨覺性,如過眼雲煙,不必瞻前顧後,做了行了就放下,這樣的功夫才會日愈見深,越修越自在及超越。

雖然每個人對道心增上的助緣的認知不同,但我想,若是以這八種善心來培養,定有實益的效用,這次沒什麼供養大家,就以這簡單的說明結此法緣。


釋:
1詳參閱:印順法師,《佛法概論》〈第十四章、德行的心素與實施原則〉,pp.181-192
2(一)印順法師,《佛在人間》:
p.146:不和,佛典稱之為諍。諍,見於語言文字,見於行動,而實深刻的存於內心。扼要來說:內心的諍有二:一、見諍;二、愛諍。這二者又根源於「受」與「想」,所以稱受想為「諍根」。
p.149:見與愛,為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中的兩大諍執,而這實根源於認識中的受與想。佛說五蘊,特立受、想為二蘊,即重視他是見諍與愛諍的根源。
(二)《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1 分別界品〉(大正295b8-17):
何緣世尊說餘心所總置行蘊,別分受想為二蘊耶?
頌曰:諍根生死因,及次第因故,於諸心所法,受想別為蘊。
論曰:諍根有二,謂著諸欲及著諸見。此二受想,如其次第,為最勝因。
味受力故貪著諸欲,倒想力故貪著諸見。又生死法以受及想為最勝因,由耽著受、起倒想故,生死輪迴。……其次第因。隣次當辯。
3性空法師(Ven. Dhammadipa),《四無量心最美麗的修行》:
p.281:雖然五蘊都是「行」,卻只有受和想稱為心行─cittasankhára,其他三個蘊不叫作心行。因為心的活動是靠受和想,我們受什麼、想什麼,我們就想什麼、思惟什麼。由於受、想如此重要,我們就依世間經驗稱它們為「心行」,因為它們讓我們的心「動」;沒有它們,心不會動。羅漢、獨覺、佛則都因為不斷地修行捨,所以不執著於受和想,而對受和想得以自在。
p.297:受、想兩蘊,尤其是受蘊,佛法稱之為「心行」。它讓輪迴的心、執著分別的心轉個不停,這是輪迴的真相,這種情況主要由受而來。輪迴的情況就是緣起。
(電子書下載:http://ftp.budaedu.org/publish/C1/CH19/CH191-04-01-001.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