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無諍行初探


《俱舍論》無諍行初探  釋定印

無諍,從相狀、屬性而言,是與戒、忍耐、慈悲相應;亦與空,即定與慧有著密切和不可分割的相互增上關係。學佛修行,是完善生命的過程;因應不同的階段和對治目標,會用上不同的方法或有所偏重,但切不可忽略其完整性,否則便不能達至「中道」的和諧與圓滿。

一、前言

     諍,乃諍論,為煩惱的別名。無諍是一種智慧,能令諸有情(眾生)止息煩惱。無諍行乃修行的重要法門,要做到內無煩惱諍,外也不用跟人起諍訟,是很值得讚歎的事情。《大毘婆沙論》較早提出無諍修行的內容,而《俱舍論》則在無諍「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1)的修行方向繼續發揮。(2)能使自己沒有煩惱已屬難得,若能令他人也不因為自己而生煩惱,使彼此都得清淨,更是大智慧的表現。現今社會鬥諍、惡法不斷,關鍵就是在於你與我,彼與此都放不下。多修無諍行,正能解決人際關係核心的問題,使生命中繃緊的煩惱放開,人就能活得輕安自在,清淨愉快。

     無諍,可以作智慧的解述,也可以是三昧(samadhi正定)的一種。本文重點探討無諍行,在日常生活裏如何把無諍的精神實踐出來,全文共分四個部分:一、前言。交代寫作動機和全文結構;二、無諍的意涵。略述諍的分類,無諍的定義,以及《俱舍論》的無諍特色;三、無諍修行之法。以《俱舍論》及《大毘婆沙論》所述的無諍修行法,為日常生活行無諍法作出指引;四、結論。總覽全文重點,重申無諍在修行的意義。

二、無諍的意涵

1、諍的定義

     諍,巴利語Sarana,有伴隨爭端(concomitant with war) (2)的意思。《俱舍論》謂卷1謂:

煩惱名諍,觸動善品故,損害自他故,諍隨增故,名為有諍。(3)

諍,是煩惱的別名。煩惱能損害自己和他人,令善根受擾,此等惡法於所緣境和相應法不斷隨順增長,就叫有諍。

     無諍的巴利語是Arana,是不起爭端、不起戰鬥,也就是平和、友善、慈悲的意思(4) (opposite of rana fight, battle, i. e. peacefulness, friendliness & see in it a synonym of metta)。換言之,不起煩惱,不自惱惱他,於境不隨順增長,就是無諍。

2、諍的分類

諍,可分為三種。《順正理論》有謂:

一切諍總有三種,「蘊、言、煩惱」有差別故。煩惱諍謂百八煩惱。蘊諍謂死;言諍謂鬪;能止息煩惱諍故,得無諍名。(5)

一切諍可分為蘊諍、言諍和煩惱諍。蘊諍即死亡帶來的煩惱;言諍即為言語上爭執凌辱;煩惱諍就是人與人的磨擦所起的類惱。

《俱舍論》的無諍行主要在解決自他之間所生起的煩惱,故本文也將圍繞煩惱諍而作出討論。

3、無諍在《俱舍論》的特色

(1) 所緣對象

無諍在《俱舍論》有不令有情生起煩惱的意思,不過其所指偏向不令他人因為自己而生煩惱。其〈智品〉曾述阿羅漢發起無諍智的原因為:

觀有情苦由煩惱生,自知己身福田中勝,恐他煩惱復緣己生,故思引發如是相智。(6)

以重點歸納的話,有三:
l     眾生輪迴流轉生死等苦,皆由煩惱而生;
l     自己已在殊聖的福田中,但眾生仍在受苦;
l     不想眾生因自己而生煩惱。

依〈智品〉所說,起無諍智的雖是阿羅漢,但無諍行所強調的是人我關係:當明白眾生的苦皆來自煩惱的話,就不想自己成為眾生的惡源。人、我煩惱一斷,也代表著貪瞋痴等煩惱都得以解除。明白這點,朝向這個方向修行的話,不但他可以獲解脫,我也可以獲得解脫。

(2) 所緣時節

無諍行強調煩惱的預防。行無諍,重在煩惱未生之時。故〈智品〉謂:

緣欲未來有事煩惱,勿他煩惱緣己生故。(7)

無諍所緣的是欲界,未來生起的煩惱。有事煩惱,指修惑,即迷於事的貪、瞋等煩惱。(8)相對於不可轉的已生煩惱,未生的煩惱較容易控制。若自身的煩惱已經現起,就很難斷除了;而他身的煩惱現起,我們更沒有能力止息。但如果將焦點放在未來,只要自己能調控身語行為,煩惱就不生,也可以令他人煩惱不生。

由此可見,無諍行是重在預防問題,在煩惱未產生時已將之斷除,那它就沒有隨緣增長、深縛眾生,令眾生受苦的力量了。

三、無諍修行之法
有關無諍行修行之法,《俱舍論》只有令他有情不緣己身生貪、瞋等」一句。真諦的《俱舍釋論》對此有較多的解述:

   
由此智,無有他人緣觀行人或起欲心、或起瞋心、或起高慢心等。由此正行,必不發動隨餘一人所應起煩惱,故名無諍。(9)

為不使他人因為自己起貪瞋等煩惱,故正己之行,也就是約束自己的行為,一定不做令任何一人生起煩惱之事。然而,此等解述,仍未能說出具體修行之法,這裏需借《大毘婆沙論》作參考。《大毘婆沙論》卷179有述,令他人煩惱不起之法有五:

一、淨威儀路。二、應時語默。三、善量去住。四、分別應受不應受。五、觀察補特伽羅。(10)

(1) 淨威儀路

威儀是指行住坐臥等的舉止儀容。以坐為例,如果自己在一處坐下,觀察到迎面而來的人可能因為自己這樣坐著而生煩惱,就放棄坐的動作;如果對方沒有起煩惱的,才繼續坐下去。

(2) 應時語默者

語,就是說話;默,就是不說話。自己想說話的時候,先考慮對方。如果他聽到自己的談話就會生氣。那就算自己很想講,也忍下來,不張咀巴。相反,如果他看見自己默然不語就會生氣,那就算自己很不想講話,也要跟他說兩句。

如果有兩個人迎面而來,情況則有三:
l     跟甲說話,乙呆在一旁會生氣,即跟乙說話。
l     跟兩人說話,兩人都會生氣,即默然。
l     對著兩人不說話,兩人都會生氣,就要在大家碰面之前迴避之。

(3) 善量去住者

去住,指所住的地方,離去還是留下。若自己留宿,令他人生煩惱,即使那地方非常安隱,很適合自己住下去,為免人不滿,也會馬上離開。若自己離開,令他人生煩惱,即使那地方不夠安隱,物資缺乏,為使人心安,也會住下去。

(4) 分別應受不應受者

受,指接受供養。遇施主布施,若接受的話,對方會不高興,那即使該物是自己所須,也不受。若不接受會令對方生煩惱,那即使該物自己沒有需要,也會接受。

(5) 觀察補特伽羅者

補特伽羅,是展轉六道的生命本體,即眾生。這裏指住在城裏的居民。阿羅漢托砵乞食時,若知道居民不會因自己起煩惱,則入城乞食。若知道他們會起煩惱的,就不進城。如果所有人都因為自己起煩惱,那麼他就到一沒有人的地方,寧願斷食而死,也不令他人因為自己而生煩惱。

綜合《俱舍論》和《大毘婆沙論》的說法,屬於不令他人生貪和慢的,例如接受供養,既可令對方破慳貪己財的之心,又可培養對方恭敬謙和之心。

不過,無諍行的內容,主要還是在於預防對方生瞋恨之心。如果自己的語言行為令人家生氣的,就算自己再想做、再想講,也得忍下來。如果自己出現人家不喜歡,那就自己避得遠遠的。寧願自己受屈委,也不讓人家生煩惱。

無諍行者所觀察有三:他人的喜惡、自己的欲求、自己的行為。行者需因應他方的喜惡,抑制自己的欲求,配合他方而作出適當的行動。這樣的做法,與世間法所謂的識時務相似。但世間法所謂迎合對方的事,多為了達到自己某個目的而發;無諍行所做的事,是為斷除對方煩惱,使他們離苦得樂而發的。可這也並非盲目遷就對方,使自己毫無理性。因為無諍行是不會配合對方做不法的行為,只是約束自己,不做令人煩惱的行為而已。

四、結論

無諍,即不生煩惱。要言之,即是尊重對方的一種不衝突、不為難、不傷害的態度。《俱舍論》有謂,修無諍可「息諸有情類煩惱諍(11),由不讓他人生煩惱,到最後可以令一切有情皆熄滅煩惱,是一個由護念到解脫的過程。在高舉個人主義的當今社會,一切以自己利益為先,人們多只顧自己理由,不理他人感受。在我們提出訴求時,往往忽略別人所望所需。人與人相處重在了解和溝通,能為他人著想,即為對方建立正念的空間,因為煩惱是束縛人心性發展的元凶。能減少他人因自己而生煩惱的機會,也就是為自己造就無疑、無悔、無憂的空間。修行不疑不悔,才能無畏無懼,起勇猛心,有大勢力,才能夠自度度他。


釋:
1:《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77 分別智品〉(大正29141c27-28)。
2:明法比丘增訂《巴漢詞典》(電子版)。
3:《阿毘達磨俱舍論》卷11 分別界品〉(大正292a28-29)。
4The Pali Text Society’s Pali-English Dictationary(電子版)。
5:《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75(大正29750b8-10)。
6:《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77 分別智品〉(大正29141c25-27)。
7:《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77 分別智品〉(大正29142a4-5)。
8:《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56 分別賢聖品〉:「修所斷貪、瞋、慢、癡。色等境唯
            染著增背高舉不了行轉故,並說為依有事惑。」(大正29130 a1-8)。
9:《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207 分別慧品〉(大正29292c28-293a2)。
10:《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79(大正27898b24-c25)。
11:《阿毘達磨俱舍論》卷277 分別智品〉(大正29141c28-29)。



1 則留言:

  1. 總結得太好了!非常實用的理論和行為指導!非常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