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禪修者應效法佛陀發宏誓願



                § 禪修者應效法佛陀發宏誓願 §    聖嚴法師



發大願心,起慚愧心

  要成佛,必須先通過菩薩的階位,而欲到達菩薩的階段,必須先發無上菩提心,即是發大願心;例如普賢菩薩發有十大願,阿彌陀佛在因時發了四十八願,一切菩薩至少皆發四弘誓願。《金剛經》中提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為了要發「阿耨多羅三藐在三菩提心」,即發「無上等正覺心」,也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如《華嚴經.淨行品》中所言:「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也是發的大菩提心。

  發菩提心,實際上就是發願之意,其中最重要的,是發廣度眾生的堅固願心。地藏菩薩的在願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一切菩薩個別發願是「別願」,尚須具備四弘誓願,則是共同的「通願」。

  我時常在禪七中教導參加修者,應效法釋迦牟尼佛發宏誓願。當佛陀未證道以前,在菩提樹下,用草鋪成一個座位,平穩地坐下來,然後發出大誓願說:「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結果呢?因為釋迦世尊坐在那棵樹下而成了佛,親證了無上菩提,所以後來稱它為「菩提樹」,意即正覺之樹。那個用草鋪成的座位便稱為「金剛座」,即是因坐此座而完成了堅固的大誓願心。然而,當我勉勵禪眾們,坐穩後也發「若不開悟,絕不起座」的願心時,卻絕少有人敢如此說。不得已退求其次說:「引磬尚未響前,腿和身體不許隨意亂動。心裏也不期盼引磬的美妙聲音早點響起。」發這種願的人比較多,但也不能持續很久,大概可維持幾枝香的時間。可是當打坐的時間一直延長下去,所得的結果是越坐越痛苦,越痛苦越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最後唯有放棄所發的誓願一途,別先選擇。有位禪眾說:「師父,這種願等於沒有發,我每發一次願便欺騙自己一次,因為我實在沒有辦法實踐自己的誓願,既然無法如願而行,倒不如放棄算了!」我說:「不行,你破了自己所發的願,應生起慚愧的心,慚愧自己對不起自己,因為已沒有遵守自己所發的誓願;想想自己為什麼要發這種願,其目的無非是為了要度化眾生而積聚功德資糧。就因為自己障深業重,所以沒有辦法精勤地修行,因此說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眾生,更是對不起佛菩薩。凡是能生起漸進心的,下枝香可能會坐得好一點。」

自負責任

  因此之故,就各人自己而言,若發了願而未能實行,須生起慚愧心,凡有慚愧心生起,便會自勉勵而不易懈怠,生起慚愧心的同時,起惡念、做壞事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如果慚愧心生不起來,則先修懺悔行,懺悔有三種方式:一、向已懺悔(責心懺)。二、對佛菩薩像前懺悔。三、對知語的人懺悔。從戒律上來講,最輕的過失用責心懺悔,重的則要對人懺悔。對人懺悔也依情節輕重而分對一人、多人及二十人僧眾懺悔的不同,藉人及公眾的約束力,來幫助自己的精進和清淨。

  沒有慚愧心的人,應該經常反省,若未對已、對人負責任,則須懺悔。唯有自動發的懺悔,才能與慚愧心相應;若是受人指摘、告發而不得不懺悔者,便不算是真有慚愧心了。

  一個修行人,首先須對自己負責任,既已發心成佛,便要發願度眾生,若發了願而未負責任,應生慚愧心,慚愧心生不起,則要懺悔。若能以懺悔與慚愧心相應,此願便會逐漸成長。

  不是僅發一次願就可完成的,需要天天生慚愧心、天天修懺悔行、天天發大願心,但到了八地菩薩的果位,悲智自然運作,便不需要再發願。凡夫以業力而受生死苦報,菩薩以願力而入生死救度眾生。以業力入生死者,如進監獄受刑,是被動而沒有自由的;以願力入生死者,則如到監獄弘法,是出於主動,能夠自由入的;以願力入生死者是菩薩,而以業力入生死者是凡夫。

  若說菩薩以願力入生死出入自由,以業力入生死的凡夫是否也有自由出入之可能?有的,只要我們的信願堅固,加上精進實踐,便能得到自由。故知凡夫也有可能得到生死的自由。

  道理很單純,若要成為自由的人,首先得成為負責任的人,因為負責任則沒有懊悔或罣礙,才有真正的自由可言。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首重對自己負責任,然後對人、對眾生負責任。記得我剛出家時,對先師東初老人說:「我要做一個安份守己出家人,絕不讓您老人家失望,也不要對不起佛教。」先師說:「你不該這麼說,應倒過來講,你只要不會對不起自己,不要使自己失望就好。」先師的這番話,對我的影響非常地深遠;師父只是指出一條路,教你如你如何走,而要走上這條路,尚得靠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要付出恒心、耐心及時間,腳踏實地,將自己的足踩過去。如果未經自己的足踏過,怎能說是自己曾走過呢?例如:佛道或菩薩道,已經有很多的佛菩薩及祖師們走過了,這條路好像已是現成的,但是,如果你想通過,還得印上自己的腳印,否則,那是諸佛菩薩及祖師們所擁有的道路,跟你毫不相幹!所以要先對自己負責任,才談得上對人負責、對眾生負責。

別業共來,小心謹慎。

  或許有人會問:個人的力量如此薄弱,對自身負責已吃力,如何能對眾生負責呢?實際上,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是全部的歷史,在舉心動念中,都是在接受過去也影響未來。每一個念頭都有無限的深遠,每一個動作都是全體的宇宙(的一環),個人即是連繫著人整個時間與空間的無限。換言之,現前一念,貫穿古往今來;個人動作(心念行為),連繫宇宙全體。

  佛法所講的「業」,有「別業」與「共業」之分。別業是各別的眾生造了個別的業,使不同的眾生,接受各自的果報;共業是不同的眾生在不同的時空,造了同類的業,使得不同的眾生共同接受同類的果報。例如:家族有家族的別業及共業,公司有公司的別業及共業,國這家有國家的別業及共業等。別業則是個別的自己所造,仍由個別的自己承受;共業是共同所造的,亦由眾生共同承受。很多事被世人看成偶發的個案,事實上必定是多種因緣所促成,與整體均有關係的。故在別業中有共業,在共業中有別業。

  大家不要忽視了各自的心力,須知每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念頭的發生,都必須非常的留意、謹慎、小心。我們產生的每一個念頭,都與上下古今有關係,一言一行的表現,都會對自己及他人,有多方面的影響。故我們的行為若不小心謹慎,將會自害害人,不負責的結果,便很可能為許多的眾生帶災難。

  整個宇宙的時間及空間,都是在循環中進行的。在時間方面,佛法講「三世因果」,若不解脫,永遠流轉。此生是由過去而來,也將通向未來世去,雖經百千劫,果報還自受,一己所造之業,定會在生命的遷流之際呈現出來。所以,若有人認為:「現在做壞事沒關係,只要將來修行便可得解脫。」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那是對人對己不負責任的說法。

  在空間方面,彼此的關連也是相同,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互為因緣,賓主相倚,息息相關,沒有一人一事一物是可以獨立於世界存在的。所以對己對人,不論是為了自私的理由或道德的理由,都須負起責任,這便是禪修精神。禪法的修行,需要時時刻刻腳踏實地,負起責任。

少欲知足,提升自我。

  禪修者的心態,是要在行為上沒有做壞事的預謀,犯了不預知的過失,則以慚愧心來懺悔即可。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便是善人。

  經律中常見到少欲、知足、知慚愧、常懺悔,懺悔則安樂等語句,都是有助於自我(智慧與慈悲)提升的道理和方法。

  一、少欲:完全沒有欲是很難的,但是盡量減少。凡對個人物質生活享受的追求要少;凡能社會、對眾生有益的修行,則要精進不懈。

  二、知足:針對個人身心所求的私欲要知足;對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修行,則永無止境。

  三、知慚愧:發現自己有了過失,不論是對不起自己,或是對不起他人,都要覺得羞恥,生起慚愧心來改過。

  四、常懺悔:生起慚愧心之後,更進一步,需要懺悔。承認自己做的錯事,決心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五、懺悔則安樂: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便會心安理得,心中也不再有罣礙,故能在「我已承認」、「我當負責」的情況下得到安樂。

  當我們遇到各種困擾及困難,或遭受各類打擊和挫折之時,或許會因為找不到原因解釋而覺得委屈及不平,但要知道,這些都是過去世自己所造的業因,為今世帶來的結果。所以,我們應該平心靜氣地面對眼前的一切事實,能解決者設法解決,不能解決者則勇敢地接受它,安樂即是來自面對及接受。學佛的過程,便是透過認識自我、消融自我以達成自我成長、自我提升的目標。

摘錄自:
http://bodhi.takungpao.com.hk/ptls/club/2013-11/2062592_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