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

聖嚴長老的開示 (2)


聖嚴長老的開示


 (1) 如何和不喜歡的人相處
中國人常說的「人緣」,日本話稱為「人氣」。例如,有的明星在戲裡的演出不一定很出色,但是他有某種特質,無形中會吸引許多影迷,很受大家歡迎;有的明星則沒有這種特質,但他的戲演得好、歌唱得好,所以還是會有許多戲迷、歌迷支持他,這是因為他透過美妙的歌聲、精湛的演技,或是他的看法、想法與大家結緣,所以大家都喜歡他。
像我透過寫作、演講,也和很多人結了緣,因此我走在路上時,很多人見到我就會說:「你是聖嚴法師嗎?我看過你的書。」我雖然不是直接與讀者面對面,而是間接透過書本作媒介,也算是與大家結緣。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這就是「緣」。如果結的緣是好緣,別人自然會主動親近你,喜歡和你做朋友;如果結的緣是惡緣,別人就會討厭你,不願意和你合作。所以,如果大家都不喜歡你,或許就表示你平時不願與人結善緣。
彼此有緣的人相處在一起,必然感到親切、歡喜;遇到和自己無緣的人,光看對方的模樣就覺得討厭,他的一舉一動,都讓你不順眼、不喜歡,甚至連髮型和動作都可以嫌棄。
其實問題並不一定出在對方身上,因為喜歡或討厭是主觀的感受,有些可能是你自己從小養成的觀念,有些則可能是過去的經驗在腦海裡留下的印象。例如,看到三角臉的人,就聯想到毒蛇的頭是三角形的,覺得很可怕;看到瘦長的臉又聯想到馬臉,覺得很難看;看到圓形臉,又認為是燒餅臉,不雅觀,無論看到哪一種臉型,都一樣有意見。又或者,某類型的人曾經在某個機緣下,帶給你很不舒服的感覺,從此以後,看到這類型的人你就覺得反感。
由此可見,喜歡或不喜歡,可能起因於自己在過往的經驗中,在某一時刻停駐過心頭的記憶,也可能是過去世所帶來的好惡,以至於見到某類型的人、聞到某種味道、聽到某種聲音,都會產生自然的心理反射作用。
所以,如果某個人讓你覺得很討厭,可能是你過去世沒有和他結善緣,或根本結的就是惡緣;也可能是你在這一生中,沒有意願要與這類型的人結緣。但是,你討厭的人未必會真的對你造成不好的影響,那只是你主觀意識在作祟,導致你排斥、不願接觸對方;如果對方也有同樣的回應,就會造成互相敵對的局面,漸漸地,自己就變得沒有人緣了。
當我們遇到不喜歡的人時,不妨這麼想,就是因為自己前世沒有和對方結善緣,所以這一生他老是來煩你、整你、讓你難過,但這些困擾可以讓你有更多磨練的機會、成長的空間,你反而應該感謝他。即使你善待對方,對方還是對你不好,你仍舊要繼續與他結善緣,因為既然過去未曾與他結好緣,此生更應該與他結善緣。如果能有這種觀念,即使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也會覺得對方是來成就自己的菩薩。
所以,如果別人對你不好,你仍然要善待他;如果別人傷害你,你仍然要一本初衷地照顧他;如果別人欺負你,你應該要原諒他,這就是「廣結善緣」。如此堅持下去,別人便會逐漸被你的態度所轉變。
也許此生你一直付出,都得不到對方正面的回應,但還是要繼續和他結善緣,這種緣叫「來生緣」。畢竟連草木、動物都有感情,更何況是人呢?只要心存善念不斷地付出,對方一定會轉變,即使今生不轉變,來生也會轉變。所以,只要抱持著與他人結「來生緣」的信念,便不會覺得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相處是件苦差事了。

(2) 卸除心防,從轉化煩惱開始
現代房屋的鐵窗與圍牆愈築愈高、愈做愈牢;人與人之間的心牆,也跟著愈築愈高。所謂的心牆,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致彼此不能坦誠相待,這都是由每個人自己心中的煩惱所引起的。
其實不只現代人如此,過去的人也一樣。路不拾遺的時代,在歷史上很少出現過;人與人之間彼此以愛相待、以誠相交的時代也不多,尤其一旦遇上亂世,為了防範他人突然來犯,大家更是會把自己的心保持在封閉的狀態,更是會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但究竟要防些什麼呢?如果防的是賊,那麼賊從哪裡來?誰又是賊呢?其實賊的意思就是會侵犯你、讓你蒙受損失的人,但如果真有這樣的人存在,或許連家裡的兄弟姊妹都有可能是賊,根本防不勝防;而且為了防範,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一定會愈來愈遠。
之所以會把別人當作賊來看,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僅害怕自己受傷害,也不願意把自己奉獻給別人,這是一種自私的態度,也是煩惱滋生的根源。所以,要把這一道道的心牆拆除、把內在的心賊消弭,讓彼此坦誠相待,就必須從消除自己的煩惱著手。
佛法中有五個關於煩惱的名詞:貪、瞋、癡、慢、疑,也就是貪欲、瞋恨、愚癡、驕傲及懷疑。如果能少一分貪欲,就能多一分慈悲心;少一分瞋恨,就能多一分寬諒心;少一分愚癡,就能多一分智慧心;少一分驕傲,就能多一分謙虛心;少一分懷疑,就能多一分對別人的信任。
倘若能把這五種煩惱心轉化為慈悲、智慧的心,心中所設想的賊自然無所遁形,也就可以拆掉心牆、卸除心防。如此一來,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默契、形成共識,既不用擔心自己會遭受排斥、受欺壓,當然也不需要防賊了。
我常說:「人人都是好人,沒有壞人。」但是要對所有人都完全不設防是很困難的,因為要和陌生人產生默契並不容易,而且有時候好人也會做壞事。不過,如果你無時無刻都在防著別人,別人自然也會處處防著你,彼此之間的隔閡就會愈來愈深,所以,防人之心固然要有,但不必把所有人都當作壞人看待,只要用誠懇、親切的態度,以人的本質來對待每個人,把每個人基本上都視為好人,就能和別人建立友好的關係。
不過,即使自己不對別人設防,別人可能還是會拒你於千里之外,此時心裡不要記恨對方拒絕你,應該想到對方可能是受過太多傷害,因為害怕再度受傷,才會和你保持距離;所以要諒解他,因為他很值得同情,也需要你對他付出關懷。如果能像這樣多為別人著想,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會縮短,就不會感到那麼恐懼、害怕了。
所以,如果想要讓自己生活在平安、愉快的環境裡,就要轉化心中的五種煩惱心,多和外界接觸,廣結善緣;人際互動間只要懂得尊重別人,並付出關懷、諒解和慈悲,自己的心防就不會太過嚴備,人與人之間也不會日漸疏遠,如此就能與人建立起真誠的友誼。

(3) 別當狡猾的人
許多人認為,做人應該內方外圓,但圓也應該要有不變的原則,如果圓得沒有原則、沒有範圍,就會變得狡猾。
一般人認為狡猾和妄語、虛偽一樣,可是妄語是為了達成欺騙的目的,不擇手段地用語言、動作來騙人,虛偽則是讓你誤以為他所說的假話是真的。狡猾雖然讓人感到模稜兩可,難以明白他真正的用意,甚至因此受騙上當,可是它畢竟還有真的成份,所以和妄語、虛偽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
一個狡猾的人,他的個性是非常滑溜,而且行事模稜兩可,讓人很難捉摸出他真正的意思。
和狡猾的人相處,常讓人覺得頭疼,因為他總是捉摸不定。當你問他意見時,他不見得會告訴你真正的想法,例如,你問他:「紅的好還是黃的好?」他會反問你:「你看呢?」如果你說是黃的,他大概也會說是黃的;如果你說是紅的,他大概也會說是紅的。所以,狡猾的人即使幫你出主意,也是揣摩著你的意思,順著你的意思來說。
你摸不清他究竟有什麼用意,但他很清楚,這一切都是為了維護他個人的利益與立場,於是這樣說、那樣說,樣樣都說得合乎你的心意,讓你察覺不出他背後真正的目的。但是實質上的內容,以及最後的結果,可能不但不是你要的,還會讓你蒙受損失。
狡猾的人甚至會在背後唆使人,設計讓別人做壞人,只求自己穩若泰山,無視於別人的損失。雖然他可能沒有傷害別人的意思,但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實際上已讓別人蒙受損失了。
狡猾的人看起來很聰明,其實是小聰明、鬼聰明;自以為很聰明,把別人都當成傻瓜,以為躲起來讓別人抓不到就沒事。其實狡猾的人一眼就可以認出來,例如,上海人稱狡猾的人為「小滑頭」,就是因為他們的性格滑溜溜的,從動作、語言上自然會流露出輕浮和不真實的感覺,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這種人就算刻意掩飾,也掩飾不了多久,因為狡猾和欺騙一樣,次數一多,一定會原形畢露,到最後別人還是會遠離他。因為大家都怕狡猾的人沒有信用,又捉摸不定;既然他是這麼的不可靠,好事自然都輪不到他,也沒有人敢和他交朋友。
常言說「狡兔有三窟」,兔子為了保護自己,所以預備了三個洞口,當一個洞口被塞住時,牠還可以從另一個逃出來。為了保護自己、提防他人,有時確實有此需要,但如果對任何人都採取這樣的態度,結果可能是自己最倒楣。
這就好比你有三個家,也對別人說到任何一個家都能夠找到你,但結果三個地方都找不到;對方撲空幾次以後,對你不再信任,從此以後就不會再找你了。原本是想保護自己,結果想傷害你的人固然傷害不到你,但是想要幫助你的人,也無法幫助你了,到最後甚至連朋友也會交不到,所以狡猾並不是一件好事。
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都是誠實的,因為狡猾對自己沒什麼好處。一旦狡猾成習慣就會變成自己的性格,很容易讓別人發現,最後便宜沒有佔到,吃虧的還是自己。想要袪除狡猾的性格,最重要的就是學著誠懇實在。學著說實話,而且表情要穩重,不要虛浮,如果能做到這樣,就能改變狡猾的習性。當然,有些人已經狡猾成性,那就要多花一點決心、多花一點時間,才能慢慢袪除這種性格。

(4) 遠離兩面人
所謂的兩面人,就是在別人面前是一種樣子,在背後又是另外一種樣子。例如,見面時打躬作揖、稱兄道弟,甚至親熱地叫對方叔叔、伯伯、奶奶,但背地裡卻批評、辱罵對方,這就是標準的兩面人。他用虛偽的心來待人,是一種表演或假裝出來的態度。
有時候別人刻意虛情假意,我們是很難察覺的,只覺得對方對自己很禮貌、尊敬。但如果對方過於客氣,就該懷疑對方是否虛假,因為兩面人為了達成目的,什麼好話都會說,這種刻意的虛情假意一定是有目的。只要是不實在、不恰當的恭敬和禮貌,就是一種虛禮。其實,只要小心觀察、傾聽,並不難判斷出真偽:對方如果是陌生人,自然沒有理由對我們這麼讚賞;如果是相處了很久的熟人,那就會知道這個人的習性原本就是比較虛偽。
多年前曾有一位先生帶著他的母親來看我,一見面就講了許多過度客氣的話,企圖讓我以為他是個很有教養、很有地位,而且很有錢的人。但是,他表現得實在太過份了,客氣得異常,讓我警覺到這個人是否另有目的,於是開門見山的問他:「請問你們希望從我這裡得到什麼東西?」他一聽,馬上就知道找錯了人,趕緊換了個神色,說:「對不起,我們沒有要做什麼。」要不是他刻意的表現,我其實也不會懷疑他的身分,甚至懷疑兩人的母子關係可能也是假的。
我也曾經遇到一個人,無論見到什麼人都用尊稱稱呼對方,即使是年紀很小的小女孩,他也稱她為大小姐、貴千金,非常客氣,但是對有些人或在某些場合,並不適合這樣稱呼,反而讓人覺得很虛假、肉麻,很不舒服。不過這種虛情假意只是他個人的習慣,並沒有什麼特別目的,所以對別人不會造成大礙。
雖然不會對人造成大礙,但花言巧語、巧言令色,畢竟不是一個好習慣,應該試著多講真話、多講肺腑之言,盡量讓自己講出來的話和內心的想法一致。但人往往習慣虛偽以後,就很難矯正,非得受到慘痛的教訓時,才會改正過來。
其實,只要是虛偽的人,內心都會有掙扎和痛苦。除非已經虛偽成性,不但不覺得自己虛偽,內心也不會感到痛苦,但他的表現仍會讓別人覺得虛偽。
當我們面對虛偽的人,最好稍微保持一點距離,因為距離太近時,你可能會受到傷害。可能的話,也可以適時提醒他:「不需要用這種表演性的態度、語言,因為對我來說並沒有用處。」如果對方不聽勸,那還是遠離他吧!

摘錄自:聖嚴法師《從心溝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