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禪林寶訓》「五事無悶」看當代處世哲學 釋定印
《禪林寶訓》可說是禪門修行的教科書,該書在學習經典、說話態度、管理團隊、克服逆境等方面,都有精僻的見解。其中在教導「住持涉世」方法的時候,提出「五事」:久廢不可速成;積弊不可頓除;優游不可久戀;人情不能恰好;禍患不可苟免。其實不止出家住持,世間人能通達此五事,都稱得上「涉世可無悶」,(註1)以此五事涉獵世間,可達自然自在而無所憂悶之效。
一、久廢不可速成
荒廢已久的事情,縱使很值得重新建立,也不可以馬上就要他恢復過來。時移世易,風俗習慣各有不同。看到團體裏一些舊有良好的風氣已經流失,自有令人惋惜的一面。但是,恢復舊制度,也要有相當的調節,以配合已經改變的環境,不能操之過急。
《寶訓》曾載寶峰克文禪師之語:
物暴長者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壞。不推久長之計,而造卒成之功,皆非遠大之資。(註2)
做事過急,是不能長遠的。因為忙亂的節奏,與自然發展相違,若所改革的事情受不了改變的速度的話,必會中途而毀。
所以,縱是有理有為,修行人處事也需要能忍能耐,而且目光也不宜短淺。必要做的事情,更需有長遠的目光、謹慎的思維,作清楚仔細的安排,應快則快、應停則停,才能事理融和而行之持久。
二、積弊不可頓除
積久的弊病,縱使問題嚴重,也不能一下子將之革除。積久必成習,當中定有難以糾正的人和事。如何做到改革之餘,不擾大眾,正是處事的技巧。
北宋王安石在神宗熙寧年間拜相。他推行新法,改革宋朝建國以來積弊,本為利國好事,卻因為他自己剛愎自用,改革過快,又朝令夕改,擾民甚深,致使新法的推行處處碰壁。他曾問道於黃龍慧南禪師,禪師對他說:
凡操心所為之事,常要面前路徑開闊,使一切人行得,始是大人用心。若也險隘不通。不獨使他人不能行,兼自家亦無措之地矣。(註3)
「操心所為之事」,正是當下就要處理的正經事情。做事之前,思想準備必須足夠,「路徑開闊,使一切人行得」,就是要豁達,開闊古今智愚之路。所革新的事情,要令上下貴賤都有適應的空間,能作出適當的配合,計劃才得以實踐。能使大眾得到利益,改變之時不會為他人招至太大損失或壓力,才是改革的宗旨。不然的話,只信自己理論,卻不管他人感受,不斷為人帶來諸多不便。那麼,再強的道理,也變成刻薄的針對和無情的迫害。
黃龍禪師在說明「持守之力」的時候,曾以上山沉淵作比喻,說明要改變人,雖等待時節因緣,不能操之過急的道理:
彼將登於千仞之山,吾亦與之俱;困而極於九淵之下,吾亦與之俱。伎之窮、妄之盡,彼則自休也。(註4)
有些時候,改變一個局面,不能事事看不過眼。要人家配合,自己也要委曲得下,沉得住氣,順著人的習性而走──心性高仰愛往上爬的,就順之而往上爬;弊然困極低落下沉的,也能隨之俱下。等到他們習氣開始動搖──欲高的伎倆窮盡、欲下的妄想歇息,就較能攝心接受改變。
給大家緩衝的空間,再一點一點灌輸修正的理念,反抗才不會大,改革效果也較好。
三、優游不可以久戀
修行總有順有逆,順境來到,是因緣和合,不能當作有真實的幸福,更不可對順境有貪戀。一旦耽著優游自在的境界,人妄想執著就多,修行的意志日薄,道心就很難維持的了。所以寶峰克文禪師說:
受用不宜豐滿,豐滿則溢;稱意之事,不可多謀,多謀終敗。將有成之,必有壞之。(註5)
現今是講求享受的世界,但修行人的物資,不必太豐盛滿足。物質生活太足,人會自滿,以為自己福德足配有此享受。當人想得到更多,也覺得有所得是應分的時候,就開始墮於自高自慢、無慚無愧、貪得無厭的境地了。
同樣地,稱心如意的生活,也不宜多求。太著重順境的維持,人的自私計較必會加強,以私心求優游稱意的環境,不但事理難成,自己也變得與正道相違,是非不分,到不能自控的時候,就會變成像黃龍禪所講:
心存好惡、情縱邪僻,雖有志氣如古人,予終恐不得見其道矣。(註6)
好惡分明,不能圓融於事理;放縱邪思,不能畏懼於罪業。這都可以說,由貪而起,不斷把欲念追求合理化,得之大喜,失之大瞋。久而久之,就變成驕奢放逸。儘管有志向有骨氣,用力再勤,也只會去道日遠了。
四、人情不能恰好
禪門並非不講人情,祖師大德也注重深識人情。故黃龍禪師謂:
人情者,為世之福田,蓋理道所由生也。故時之否泰、事之損益,必因人情。情有通塞,則否泰生;事有厚薄,則損益至。(註7)
禪師也承認人情是世間第一福田,也主張一切事道法,皆由人情而生。人情通達,事情才會成功;人情微薄,事情必招損失。但他們更主張重人情而不刻意追求人情。尤反對為成事業,矯求人情之輩。泐潭洪英曾批評:
不修道德,少有節義。往往苞苴骯髒、搖尾乞憐,追求聲利於權勢之門。(註8)
為求得到有權勢者的關照,不惜諂媚賄賂、搖尾乞憐,以期借人家名聲,誇示於人,抬高自己身份地位。刻意經營,追求人情的豐隆,而出賣氣節,還沾沾自喜以為人際關係技巧良佳。這類行為,祖師們是很反對的。
事實上,與道業相比,人情再重要,也只能居於次要位置。修行人之本為修道德、重氣節,若「人情不能恰好」的時候,寧取本捨末,取道義而捨人情,才是正道之士所應為也。
五、禍患不可苟免
修道不應貪求優游,亦不必懼怕禍患。過份保護自己,以求免於禍患,必作損人利己之事,招惹更多事端。禍患未至,亂已頻生。
祖師們雖也主張行者平日居安思危,不要隨便招惹禍患。(註9)但若果禍患真的降臨,那就要不懼不憂,更需處逆境而不失道心。《寶訓》曾載雲居曉舜和尚當棲賢寺住持時,太守欲伐寺後大樹,舜和尚因拒絕而受誣告,更被迫還俗。後經大覺懷璉禪師的幫忙,舜和尚得見仁宗皇帝,皇帝因為他「道韻奇偉,真出林達士」(註10),便下召免咎為僧,還賜紫衣金鉢,令他恢復主持之職。舜和尚有詩曰:
無端被譖枉遭迍,半載有餘作俗人。
今日再歸三峽寺,幾多歡喜幾多瞋。(註11)
人生的禍患難以預測,不期然的折辱,令人沮喪令人愁。但絶境正是修行之處,在困窘的逆地裏,能否保持道心,是很大的考題。我們不可以用逆境困苦作借口,就將戒定慧的修行鬆懈下來。佛日契嵩禪師曾說:
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註12)
意謂修行人擔心的不是地位有否損失,道德有否充足於身才是重點。舜和尚被迫還俗半年,卻一直維持耿直端正操守,縱使身穿世俗衣裳,仍不失奇偉的道韻。此正是處禍患中而不為禍患所轉的功力。
「五事無悶」又可看成「五不」哲學,其以五種否定(弊端)的態度來告訴我們人生在世很多事情強求不得。刻意經營、妄自用力,只會帶來反效果。了解上述五種事緣,不以自己意欲強調外境,處事順應自然而精勤用心,那麼,就算遭上不稱心的境狀,人也可以無愁無悶而輕鬆自在地渡過逆境的。
註解 / 出處:
(註1)《禪林寶訓》(大正48,1020b27)。
(註2)《禪林寶訓》(1021c5-7)。
(註3)《禪林寶訓》(1021a4-7)。
(註4)《禪林寶訓筆說》(卍字續藏64,643a15-17)。
(註5)《禪林寶訓》(1022a10-12)。
(註6)《禪林寶訓》(1021b13-14)。
(註7)《禪林寶訓》(1020c13-15)。
(註8)《禪林寶訓》(1021b28-c2)。
(註9)大覺懷璉禪師曾謂:「人生定業,固難明辨。細詳其原,安得不知其為忽慢不思之過歟?故曰:禍患藏於隱微,發於人之所忽。」(《禪林寶訓》,1017c3-6)
(註10)《禪林寶訓筆說》(627b5)。
(註11)《禪林寶訓筆說》(627b10-11)。
(註12)《禪林寶訓》(1016c3-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