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7日 星期一

如何透過修止觀去對治煩惱習氣


                                 § 如何透過修止觀去對治煩惱習氣 §  釋定印

一、前言

        不論任何宗教、能力的人,每天都面對不同的人、事、物。佛教要我們面對這三方面,知道自己心境在做甚麼。不知道自己的心境,面對人事物時,就會隨順自己的習氣,為自己及他人帶來很多煩惱。禪修是調伏身心的訓練,止觀做得好,能夠有力遏止種種煩惱習生起,甚至把習氣轉為善業。以下嘗試從禪修的一些基本原則,看看如何透過修止禪去對治時常在生活裏生起的煩惱習氣。

二、習氣的定義

        有關煩惱習,《大智度論》卷27〈釋初品大慈大悲義〉謂:

        「煩惱習」名煩惱殘氣,若身業、口業不隨智慧,似從煩惱起;不知他心者,見其所起,生不淨心,是非實煩惱,久習煩惱故,起如是業。(1)

        這裏所說「煩惱習」的產生,並非一般由煩惱心所生起的業,而是久習煩惱,身業、口業都有煩惱的跡象,也就是煩惱的殘氣。例如舍利弗有瞋恨的習氣,難陀有淫習。就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有自舉凌他的慢習,不耐他榮的嫉妒習。這些習氣並非真實的煩惱,但影響我們修行,久習不改,更可成惡業,令我們身心恒不得清靜,難獲解脫。

三、以修止去伏住煩惱習氣

        有關止禪於煩惱習的對治作用,大乘禪師《阿毗達摩論證入世間出世間定之剖析》有謂:
       
        修止、修定的目的在對治修行者鄙陋的習氣。每個人有不同的習氣,我們藉由修止來照見種種的習氣過患,並加以對治讓不善的業習越來越少。藉由相續的正念正知,念念如理作意、專一於所緣,當定力、清淨力、專注力成熟時,就能夠伏住五蓋。當伏住五蓋時,五蓋相應的不善心心所就不會生起,心就能與所緣成為一境,達到善心一境性。(2)

        五蓋,是貪、瞋恚、惛眠、掉舉惡作、疑五種覆蓋心性,令善法不生的煩惱。而這五蓋,也可概括為眾生各種習氣過患的內容,眾生心識習慣於五蓋的方向走,處事就不免有與五蓋有關反應:喜歡的東西,會生貪念;不喜歡的東西,自然生起瞋念;不想用心時會有惛沉的反應;學習不得進展時又會有疑的反應。生活裏這些煩惱習不斷,令我們心經常躁動,胡思亂想,常處憂慮、不安和緊張狀態。透過修止,可以讓躁動的心靜止下來,以正念正知如理作意,專一所緣,由注專所產生的力量,令五蓋伏住,習氣也不易現前。

(一)正知正念──修止的先要條件

        有關正知正念,印順導師《成佛之道》曾說:

對於外來的境界,或內心的境界,要能正確認識他的危險性,是好是壞,叫正知。對於正知的,時時警覺,時時留意,叫正念。(3)

        正確認識、分辨外來的境界,叫正知。在修行來說,如果不先建立正知正見,不會分辨好壞,只有勇猛力去投入,卻沒正確方法去精進,即使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也不可能達不到目標。

        禪修,是正法。但如果沒有正見地追求正法,例如為了爭勝、名利等而去修禪,即使想求的是正法,也是邪思,沒有正知見地追求法,只會令人更痛苦。

        在禪修來講,不止要求正知,更強調正知當下的心。面對當前的境而有正確的認知,不讓正知的心跑掉,才能做到時時警覺、時時留意,保持正念。

(二)心一境性──鎮伏煩惱習氣的主力
       
        有關止禪的修法,大乘禪師曾謂:

修止禪是令心朝向單一所緣,持續專注,令心完全安定與專注,以達到心一境性(心與所緣或禪相結合)而入定。
修止禪之時段不可作其他思維,因為起念頭將離開禪定或所緣。
修止禪得安止定 (appana-samadhi) 可鎮伏五蓋。(4)

        簡言之,修止,就是把心專注於一個對象之上,把自己很多想法停下來。我們的心如猿猴般跳躍不定,心情忽爾興奮忽爾悲鬱,做事一會想東一會想西。我們很難安定地做好一件事情,更莫說有清醒的心、知道應該用甚麼態度去面對不同的事情了。

        修止,能夠讓我們懂得如何收攝內心,使之不讓野馬般奔跑。以修習安般念AnApAna-smRti (5)的次弟為例。起始觀出入息,覺知呼吸的進出即可;其次是觀長短息,即呼吸時間的長短;接著觀全息,清楚知道呼吸的開頭到結束的過程;最後觀微息,不必追蹤呼吸的過程,知道有息的存在即可。

        安般念的所緣是呼吸,保持專注,不忘失所緣的話,「遍作相」會出現。這時候,鼻孔出口處附近會出現接近灰色的光暈。若心集中呼吸的話,「取相」會出現。此時,鼻前的灰光漸漸變成如層雲狀淡白色的光團。再修下去,此光能助修禪者辨明心的所依處,最後擴展成明亮的有分心,直到整個人都光亮起來。這時候的禪修者,是很清晰、明淨的。

        修安般念時所現的「遍作相」和「取相」都是禪相,當心的定力很強的時候,才會出現。若未能與呼吸結合,光不會太穩定。如果一發現有光,覺得很好奇,就想追逐那些光;或心裏有憍慢之想,覺得自己修定很快進入狀態;或心裏有疑,為甚麼夜深燈熄的時候還見光,那心已不在呼吸之上了,心離開所緣,專注的定力減弱,光也隨之消失。

        修止禪的時候,要經常提醒自己專注所緣,不要讓思想亂跑;更要注意情緒的起伏,以正知判別甚麼反應不該生起,以念提醒自己當下應有的心情(覺知喜樂而不貪、覺知舒暢而不眠)以及應該專注的重點。如此修止,令妄想不生,心與所緣緊密結合,就達到心一境性的境界了。

  有關心一境性,大乘法師解釋為:

  一境性」,巴利語(ekaggatā),英文(one condition),就是心只取一個目標,當心處於這樣的狀態下稱為一境性。「一」就是一個、單獨的。「境」就是目標、對象。「性」就是那種狀態。它的特相是不散亂。心一境是,是把心固定於所緣,是心跟對象結合的那種狀態。(6)

        心一境性,是心與對象的統一,無雜染的狀態。這個時候,心不但能看到對象,對對象的認知也很清晰。心專一的能力,能夠發定。此定,能伏住煩惱習,在日常生活中,能以定心來面對事物,無論對人與事,都可以減少很多煩惱。

        但這並不是說要修到心一境性的階段,才能把我們習氣對治。在止禪的每一個過程,有正確的了知,對我們習氣已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1) 有力量去作適當的抉擇 
 
        例如當禪相出現的時候,我們會訓練選擇用甚麼心面對所緣。我們會學習了解所緣的出現和消失。當取相出現時,是因為我們精神越來越集中,但那時候並非研究取相怎樣生起。明白了,就算了,在我們的選擇中,我們會知道,較重要的是專注呼吸,因為我們本來就在修安般念,而非研究取相的誕生。

        很多時候,生活裏的事情,我們不是不會抉擇。可是習慣了捨不得、放不下,令我們做事不分輕重緩急。有些事情本來不需要我們負責,可基於羊群心態,人人都朝那方向做,自己不做不好意思。但更重要的在眼前,我們卻忽略了。就如遍作相、取相出現時,我們忙於應酬這些禪相,而忘了本來的任務,於是取相消失,不單失去瑞相,連定力也消失了。如果習慣在數息裏,明白干擾的出現而心不受干擾。我們堅持力會提升,疑心降弱,抉擇力就會加強。把這力勁在生活裏,處事的躁動會減少,做事的先後層次也會更清晰。我們漸漸發覺,所做的事是不是由外人帶動,而是自己心裏明白為何要做那事情,就算事情再難完成,也能繼續做下去,而不會搖擺不定的了。
  
(2) 有力量去隱定情緒
       
        禪修的初期,因為定力未足,很容易就失去禪相。取相消失,也就是定力消失的時候。這裏也是一個很好學習機會。我們學習從中去看禪相消失的原因,知道是自己的定力而引發取相,知道是自己好奇而留意取相、是自己的貪心而玩味取相,是自己忘失正念而令定力消失,因此取相也不存在。能訓練自己從因到果,都有很清晰的了解的話,面對人事物的時候,心情就不會有太大落差,因為我們已知因果。處理各事情的時候,也不會有太大的迷惘、逃避的反應,因為我們學會如留意事情發展的過程,明白問題的所在,而非不知道如何反應,害怕一錯再錯而常生進退兩難的忐忑心情。

        心一境性,就是定。定的力,就是心的決意。止禪訓練內心的意志力,去克服身心困難。心若不懂作決定的時候,會有很多想法。當想法跟習氣去跑,可能釀成很多嚴重的問題,例如久病不癒,人就想輕生。又或當我們打算做某些事情時,讓人家多講兩句,我們就動搖了,再兩句,就開始模糊,然後不知因何,就改變主意了。讓業力和習氣控制我們做事的話,一切都難以控制。止禪訓練我們以心作主,當我們決定了目標,明白為何而定這目標,我們就不怕騷擾,只管繼續往前走就好。

(三) 從止入觀──習氣過後的清醒生命

        人的理智、潛能,是在習氣混亂過後,內心得到平靜才會現起。得定的過程就像觀賞湖中倒影一樣。湖水一片混濁的時候,看不到天。要待得它澄清才能看見。可認真再看,才知道湖裏所見的雲、天空都不真實,這是天上的境象,因光的折射,才倒影湖上,一切都是因緣變化。人的心,就像湖水,心亂的時候,甚麼也不清晰,整個人都在繁亂躁動中;但就算情緒平靜下來,沒有清醒的心,也會以假當真,太認真的時候,情緒就隨那些影像浮動,一樣不得安寧;待得我們知道一切是因緣變化,有因有果,有過程而非永恒,不必抱歡欣的心,也不會因為失去而失望,那時候才會得到清靜。

        訓練呼吸也一樣,起初我們的心一片混亂,我們不是打妄想就是打瞌睡。禪修訓練我們每一刻的覺醒:我們所以惛沉,是因為心太放鬆;所以打妄想,是因為心太看往外跑;怕腰、腿痛,是太注意身體的感受。我們明白,太留意貪戀自己身體的情況,就不會注意心的了。當我們明白原因,那種不知所措的疑悔會減少。以我們的正念,喚醒決意,當注意力又跟習氣跑開時,馬上叫它回到呼吸之上。一直堅持下力,令決定力不斷增上,注意力跑得越來越少,禪修就是讓我們的心變得這麼單純。當我們的心,能夠回到原始簡單的一點時,我們的定力就產生了。

        心定的時候,就像湖水靜止一樣,能如實照見自己的心。我們的心越清淨,越能正確地看見自己的習氣,把心緣於正知正念上,不讓習氣躁動隨意造作身口業。這就是從止禪的修行上,訓練到生活的實踐上了。當做事不順利,我們察覺到自己的心無力時,我們可以提起決意,讓心不受念頭影響。也就是說,清楚心境後,就平靜地回來,繼續做該做的事情。習慣這樣的思維和做法,任何事影響到自己心情,我們都穩定地找回自己的心,平靜到下一個目標。

        在心平靜的同時,我們能明白世事的和合性,不可執著亦擁有不得,進而放下對事物抓住不捨的習氣,我們的清淨智慧就才會現前。心情平靜,才能發現更多事實,才能接受更多變幻,心情不受變動影響,能長期保持禪定輕安喜悅,那時候,也可以說朝向「金剛心」的境界了。

四、結

        《大智度論》卷4513 摩訶薩品〉對金剛心的解說如下:

        金剛心者,一切結使煩惱所不能動,譬如金剛山,不為風所傾搖。諸惡眾生、魔人來,不隨意行,不信受其語。瞋罵謗毀,打擊閉繫,斫刺割截,心不變異;……求者意猶無厭足,更瞋恚罵詈,爾時心忍不動。譬如牢固金剛山,人來斸鑿毀壞,諸蟲來齧,無所虧損,是名「金剛心」。(7)

        金剛心,是一切煩惱不能破懷的心,外來的一切嬈動,亂不了行者平靜的心,不瞋、不急、不慢、不悔,這顆堅定的心,是智慧、覺意的象徵。覺意不與情緒相應,所以有力。修定,令我們生起決意,我們決意伏住煩惱習,日子有功,決意越來越強,就連與五蓋有關的世界的一切煩惱,也不能破壞我們的善心了。

/ 考:

1:《大智度論》卷27〈釋初品大慈大悲義〉(大正25260c2-5)。
2:大乘禪師(2013)《阿毗達摩論證入世間出世間定之剖析》,基隆:佛文化禪觀研發社,p.91
3:印順導師《成佛之道》,p.193 4:大乘禪師(2013)《阿毗達摩論證入世間出世間定之剖析》,基隆:佛文化禪觀研發社,p.13
5:大乘禪師(2012)《直達涅槃之道》:「安般念集中注意力於出入息上的方法。修出入息念是透過觀察呼吸的出與入而禪修,將注意力自然地置於鼻孔或入中周圍。」(基隆:佛文化禪觀研發社,p.44)。
6:大乘禪師(2013)《阿毗達摩論證入世間出世間定之剖析》,p.88
7:《大智度論》卷4513 摩訶薩品〉(大正25383b26-c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