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學心得 § Edna
* 禪七共修的好處
這是我第三年來到台灣的中台禪寺打禪七。當我回到禪堂的那一刻,感覺好像一年前的禪修就是昨天的事, 彷彿中間沒有經歷過一年的光景, 真是「光陰似劍,日月如梭」, 時間過得飛快。
每一年都是寶貴的, 每一年都是無常的, 每一年都有苦有樂, 每一年都會接觸不同的人事物。 雖然一年的時間說長似短, 一年過去了, 回看彷彿在剎那間。人生也是如此, 轉眼已過了幾十年。
在中台禪寺打禪七,所有的戒律,規矩,行儀,生活的行住坐臥,與往年都是同樣的清淨莊嚴。 這次我被安排在五樓的禪堂打坐, 約四百位居士在這個大禪堂一起修行。
共修對每一位居士都有莫大的利益,這裡與大家分享一段法師的開示:「我們一定要相信共修的力量,這力量不是迷信,而是集合了我們「心」的力量,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磁場和力量,共修的功能就在於同心協力,當我們心的方向是一致時,我們心的力量才能成為共鳴,這種共鳴的聲音雖然聽不到,但卻是相互的支援者。所謂「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這和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一樣,如果僅僅是一個人在修行,力量再強,也不過是你一個人。就像一盞燈,再亮也只是一盞燈;若是兩盞、三盞燈放在一起,情況就不一樣了,燈的燭光愈多就愈亮。同樣地,打坐時有的人,心的力量弱,只有一燭光,但還有一燭光的心力在那兒;一個人心力強的話,則大概有一百或五百燭光。當五個、十個心力強的人,心力加在一起,這光度就大了,所以共修的功能是非常強的。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禪堂,經常會有共修,自然會有一股安定力。有人不易感受到共修的好處,可能覺得和在家裡打坐沒什麼兩樣,甚至覺得在這裡打坐反而不能安定,左邊有人,右邊又有人,前後邊都有人,自己老是在注意其他的人,就無法感受到共修有什麼好處。其實,所有人的磁場、心地,在這時候是互相交融的,你便沐浴在互相交融的燈光下。而且你打坐的時候,心是朝著一個好的方向、安定的方向、清淨的方向,就好像指北針,並沒有一定指著北方,因為指北針一直動來動去,沒有非常穩定地指著北方,可是你的方向仍是向北的,因此我們心的力量是共同地向著一個方向,既然是同一個方向,我們是互相影響、互相分享每一個人心的力量,這便是共修的功能。」
通過正確、健康、安全的禪修,只要我們能夠正確、平穩而持續地精進用功,必能獲得良好的提升和進步。
人身難得,修行不易;精進用功,福慧雙修;只求付出,不問回報;盡心盡力,此生無憾!
* 八關齋戒
在禪七的第一天,我們會受持一夜一日的「八關齋戒」,這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利益。 根據《薩婆多毗尼毗婆沙》,八關齋戒為一日一夜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慾,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非時食。據《優婆夷墮舍迦經》,因在家信眾為經營家計,不能長時間受持戒律,為了有心精進的在家眾,所以佛陀特別制定此一律儀。
法師開示八戒, 這裡與大家分享三個法師開示的故事:
故事一:「古時有一位禪師去到一個村莊,他想找位農戶借宿一宵。當他來到農戶的家, 農戶家裡養著一隻牛和一匹馬,禪師就以神通觀查了一下,原來這隻牛和這匹馬前生都欠農夫的債,今生淪為畜生做牛做馬來償還前債。」法師教導我們,不能犯偷盜戒, 也不要貪小便宜,不是我物不與取。偷盜詐騙、吃秤兩、偷尺寸、貪汙漏稅,詐欺而取,這些都不該做。
故事二:「在佛陀時代, 有一位絕世美女,她的人生並不如意。她年輕時出嫁,生了一個女兒,女孩剛出生不久,她就發現丈夫有外遇,於是悲傷地離開了這個家,也沒有把女兒帶走。後來她遇到另一位男子,又跟他結婚了。多年之後,這位丈夫又有了外遇,而這個第三者竟然是她第一段婚姻所生的親生女兒,然後她又離開了這個家。由於她淫心重,後來又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感情傷害。在多次打擊之後,她遇到了佛陀,佛陀為她開示不淫慾戒,她明白了淫慾的禍害,從此得到了心靈的解脫。」法師教導我們,淫慾是傷身、敗德、損壽的原因,持不淫慾戒,身心清淨安康。
故事三:「有位優婆塞在家裡喝酒,喝得醉薰薰的。隔鄰有隻雞跑過來,他順手就把雞打死了,準備下酒吃,打死了雞就犯了殺戒。雞被打時哀叫,隔鄰婦人來詢問,他說沒有看到雞,這又打了妄語。收藏人家的雞就犯盜戒。喝了酒亂性,昏昏的,又強暴了婦女。喝了酒之後!殺、盜、淫、妄全犯了!因為有這樣的壞處,所以佛就制不飲酒戒。」法師教導我們,為了保持前面四條戒的清淨,必定要戒酒,以避免酒後亂性!
「八關齋戒」的功德利益非常大,希望大家將來有機會都能受持「八關齋戒」!
* 禪乃佛之心
經云:「禪者佛之心,教者佛之口,律者佛之身。」佛陀通過心教、言教、身教,予眾生八萬四千法門,學佛修行。
法師開示:「修行學佛要從三方面去努力:學佛的口—經教、學佛的身—善行、學佛的心—禪定。佛的心,就是禪。研究經教或修任何宗派,如果不知道禪的道理,就沒有學到佛的心要。因為「禪」就是我們自己的本心本性,迷失本心本性,學佛就失去了方向。」
禪修,需要漸漸去悟,還記得學禪修的初期,腰酸背痛,雙腿發麻,身體搖動。經過法師的開示指導和自己努力練習,就沒有了腰酸背痛和身體搖動的問題。另一個重點是收攝六根,由於日常生活忙碌,要處理很多瑣事,以至雜念紛飛,心不清淨。這次打禪七,收攝六根是最困難的,但一天比一天進步,對我來說已經很感恩了。
法師開示了一個故事:「有一間旅館,老闆坐在前臺,來的客人,有夫妻,有朋友,有情侶,有的來住宿,有的來吃飯,有的來經商,有的來旅遊,各式各樣的人,有各種各樣的目的,林林總總。而旅館的老闆,始終坐在前臺,沒有離開。」
其實,旅館的老闆就是比喻我們的自性,林林總總的客人,就是比喻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到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而產生(六識),就是產生很多思想和雜念。當我們看到好看的和不好看的、好聽的和不好聽的,好聞的和不好聞的,好吃的和不好吃的,舒服的和不舒服的,喜歡的和不喜歡的,就會產生林林總總的思想和愛惡。我們的心如果作不了主,沒有定力,就會被外境所迷,就好像旅館的老闆如果定力不夠,當他接觸到林林總總的人,就會跟著喜歡的人走了,離開了旅館,意指迷失了本心本性。
六祖慧能大師云,萬法不離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搖動,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華嚴經》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陀教導眾生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禍為福、轉煩惱為菩提、轉生死為涅槃,回歸自性本來是佛。關鍵就在迷、悟之間,是否真正能看破、放下!一切眾生本有性佛,自性圓滿具足一切智慧、福德、才藝、相好。
禪修,就是修自己的定力,找回心的本來面目、本心本性。堅住正念,隨順覺性,沒有妄想、執著、昏沉、無聊、無記;沒有貪、瞋、癡、慢、疑、邪見;不造殺、盜、淫、妄等惡業。
* 一切唯心造
法師開示一個故事:「元朝有一位宰相,是一位佛弟子,喜歡參禪打坐,雖然平日公務繁忙,但也愛好寫字畫畫。有一次,他想畫一幅九馬圖,想畫九匹不同動態的馬。他畫了八匹馬都很滿意,到最後一匹,他想畫動態比較特別的,於是他就去觀馬,剛好看到一匹在地上翻滾的馬,他就很喜歡,一心想畫好一匹翻滾的馬,但是這種動態不常見,他多次去觀馬都看不到馬翻滾的動態,於是他就日思夜想怎樣能畫好一匹翻滾的馬。一天,他在家午睡,他妻子走入臥室,嚇得驚慌尖叫,原來她看到一匹馬睡在床上。他丈夫日思夜想馬的形態,不知不覺間形態和外表變成了一匹馬。」
我們心的力量非常大,我們心裡的所思所想,都會影響著我們的言語,行為、舉止、外觀、因緣。如果我們日思夜想,思念著一個人,執著一件事,不能看破放下,這個業力會影響著自己的今生和來世。如果我們思想上貪念太重,就會心靈窮苦,永遠不滿足,身在福中而不知福。如果我們瞋心很重,就會變得面目猙獰,惡形惡相。如果我們愚癡心太重,沈迷嫖賭飲吹,電子遊戲,迷幻藥物,就會變得混混噩噩,執迷不悟,也沒有智慧分辦是非黑白。如果我們的傲慢心太重,就會目空一切,妄自尊大, 得罪別人,廣結惡緣。如果我們疑心太重,就會患得患失,失去自信,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以上種種,貪瞋癡慢疑,是心性的五毒,這是五種負面的心理作用,這五種心會使我們造惡業,障礙我們的善緣和善念。
在《華嚴經》裡有四句:「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這四句話將我們的心比喻成一個美術家、一個書畫家,可以彩畫世間上的風景、花卉、人物、昆蟲、魚鳥等等。這顆心無所不能,想要什麼,心都可以成就,所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生一切法生,心滅一切法滅。有了心的動念,才有世間的存在;心念滅去,所有世間的萬象都不見了。
一切唯心造, 如果我們的所思所想能以善良,慈悲,感恩,包容的心態對待一切人事物,我們自己就會產生正念、正能量和好的磁場,而招感善緣和好運,也會得到善神和佛菩薩的護佑。希望大家都有善思想善語和善行,幸福好運便自然而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