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 學 感 悟 § 定鴻
* 自我面子
生命無獨立性,無永恆性,無主宰性,只是因缘和合暫有的存在。而一般人則因執有「實我」的概念,引起連串的錯誤判斷和推理。由於有我的執著,引發我慢我見,不願意去嘗試新的事物,固步自封,不能放下面子,最終死在面子上。我們需要承認自己的不足,缺點和錯誤,吸取教訓和繼續前進,成功是來自持續和虛心的學習。
我執——又名人執,即妄執人有一實在的我體。
我慢——自高自大,侮辱輕慢他人。
我見——所有眾生的肉體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無我的實體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上,妄執為我,或執著自我的見解,叫做我見。
* 轉化壓力
遇上不適當的壓力時,血壓會上升,心跳加速,肌肉拉緊,心翳,頭痛,失眠,無力活動等等。情緒的波動,對身體健康有慢性和長遠的傷害;平靜的心情可以增强免疫糸統的能力。靜坐禪修,對情緒有很大的紓緩作用。放鬆身心,抛開壓力,可以令血壓回復正常;心窗常打掃,心會變得光明安寧。用智慧去處理生活人事,告别煩亂。愁苦與快樂都取決於一念之間,禪修以靜慮為念,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禪悅、智慧、和樂的人生,從中而來。
* 莫執過去
不知不解,不明白事理,不知因緣果報,不理解世間和出世間的道理,執著巳成過去事而煩惱都是愚痴。學習接受現實,順其自然,面對困厄,積極樂觀看待事情,相信自己,每個人都擁有强大的內心力量,努力改進,最後都會取得成就。《大寶積經》中佛說:「若人無定心,即無清淨智,不能斷諸漏(煩惱),是故汝勤修。」
因緣果報,是指由自己的「主因」與「外缘(條件)」的和合而成的「果報(好壞現象)」;天地間一切事物,都是「親因」與「助缘」和合而成的。
* 自 卑
應從你的字典中删除。每個人都有優點和缺點,只要找準自己的位置,積極進取,不在乎别人的批評,合乎正道,做好為人應做的事,要成就好的人格;心常存美善和好的特質,便自然有好的語言和行為表現,因為語言和行為是由心發動的。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 懶 惰
應做的不去做,什麽事情都不會成功。奮鬥能改變命運,將平凡的事做到爐火純青,就是絕活。應積極面對人生,對自己負責和對他人有責任感,珍惜光陰。發願可以堅固信心,依善願起行,便會邁向熣爛的生命品質。
佛說四種人——順流者,逆流者,中住者,得度者。順流者是順著生死而流轉的人;逆流者是發奮去除煩惱以截斷生死流轉的人;中住者是大乘行者為度有情而出生入死,住於其中;得度者是精修涅槃之法而達到解脫的人。
《雜阿含經》云:「鄙法不應近,放逸不應行,不應習邪見,增長於世間。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旁生、餓鬼、地獄)。」
* 積極與消極——希望在左,得失成敗在右。
讓積極打敗消極。讓高尚打敗鄙陋。讓真誠打敗虛偽。讓寬容打敗褊狹。
讓快樂打敗憂鬱。讓勤奮打敗懶惰。讓堅强打敗脆弱。讓偉大打敗猥瑣。
讓布施打敗貪慾。讓慈悲打敗瞋恚。讓智慧打敗愚痴。讓菩提打敗生死。
只要你願意,沒有誰能夠左右你。生命是自己的戰場,而你就是運籌帷幄的將軍。
* 何必抱怨
人生不如意事很多,例如:體質不强,時常患病,未老先衰,甚或傷殘不便,境遇不順,眾望不孚,口碑不佳,愛者不恆,功成不保,(弱、衰、譏、毁、苦、壞)等等。同是人類,各人的業因不同,所以各有各的際遇,既然是自己作的業所招感,就不必抱怨;明白因果不昧,是不能逃避的,自然無可怨言。所以有過失便應立即慚愧懺悔,希望罪障早日消除,無債則心安。盡此一報之身,多作修福修慧的事,多結善缘,縱使不免輪迴,今生來生亦能減免災禍。抱怨不如努力改進改善,所有失敗或挫折,都是學習的過程和經驗,是成功所必需。心平氣和地面對困逆,是智者的態度。
業因業果——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叫做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名為業果。
* 狹隘與心寬
天地寬廣,是美德。寬恕,是有諒解之心,同情之念。所有忍讓並非有求於人,或畏懼於人;那是依理智分析,認為不值得計較,乃寬容别人,這其實也是給自己的心靈空間。只有活在寬容的世界裡,人才能奏出和諧的生命之歌。
《楞伽經》說:「觀諸有為法,離攀缘所缘,無心(無我)之心量,我說為心量。」
了解别人的立場,是一種尊重;原諒别人的過錯,是一種氣度;修正自己的缺點,是一種成長。
* 懷 疑
心存疑慮,做事難成。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要猜疑别人,否則只會影響彼此之間情誼。般若為導,破除疑慮。
四智菩堤——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
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偈:「自性具三身,發明成四智,不離見聞缘,超然登佛地。吾今為汝说,諦信永無迷,莫學馳求者,終日說菩提(心攀緣口說玄妙覺悟但無實修)。」
復說偈日:「大圓鏡智性清淨,平等性智心無病,妙觀察智見非功,成所作智同圓鏡,五八六七果因轉,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繁興永處那伽定。」
認準了的事情,不要優柔寡斷。認準方向,只管上路,不要猶豫,立即行動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質。學會放下和捨掉累贅的東西,才會有空間放好的東西。
不結良缘與善缘,苦貪名利日憂煎;豈知住世金銀寶,借汝閒看幾十年。
祝願各位同修,放下負擔,身心自在,菩提上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