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這 是 愛

                                      § §    路人



珍惜眼前人   人甲


      武如意(年青時的武則天對唐太宗李世民)說:「臣妾鐘情於你,並不因為你的過去,你做得對不對。臣妾愛你,就因為你是你。」

      王上有好多女人,每個女人都覺得被寵幸才是幸福。但在武如意前半生裏,每天晚上都沒有被寵幸,只是跟李世民聊天。由文德皇后殿到掖庭(宮殿的旁舍,妃嬪的住所),彼此沒有情話綿綿,但感情日漸增長。

      情之深與長,不在於愛的表達和享受有多豐富。而在於在情裏頭的真誠,愛一個人,信任他,保護他,了解他,支持他。令他身體和心靈都得到滿足,令彼此存在都有一份安全感。這是珍惜愛的一種表現。

      都市生活繁忙,愛也變成一種消耗。相愛的人,一碰面,都想把相會的時間符合經濟原則,不是趕著親熱,就是趕著吃喝玩樂。把一切形式拼到盡,換來的不是愛,更多的是疲累,有時甚至是吵架收場。大家都怨對方:「為甚麼你不了解我?」每個人都只急著擭取自己想要的,卻彼此都不願意在相會的時刻真誠交流。每次都以為自己為對方做出最恰當的事情,但每次都錯過了最珍貴的時刻。其實現代人不是沒有時間談戀愛,也並非沒有辦法維持愛情的長跑,只是時間到來的時候,他們沒有用心去保護彼此關愛的心。當對方變成自己追求慾念的玩具,愛情哪能長久,這個世態,也哪會再有安全感?

      以前的世界,經常會說,對著自己喜歡的人,哪怕她一個微笑,大家踫過手一下,就已經快樂半天。為甚麼會這樣?因為愛裏面有追求,因為對方值得追求。欣賞他,珍惜他,哪怕相會只有一刻,就在一刻裏付出最真切傾慕之心,自己無負於愛,也珍惜對方所給的愛。所以時間再短,也能滿足一輩子。

      現在情侶相會,除了對方,也有時間、金錢、旁人的眼光、自己的面子,旁及太多,也要求太多,彷彿已忘記,相會,是為了表達彼此的真誠愛意。如果只停留在皮肉相見的層次,愛,又焉能活得長久?



愛與情義   人乙


      有人問︰什麼是生死流轉的關要?佛教精闢而答:「無明為父,貪愛為母。

      「無明」avidyā,是煩惱的別名,因不明事物道理而造作的思想行為,而引發出種種苦惱;「貪愛」lobha tṛṣṇā,為滿足自我欲望而執取索求,造作種種身、口、意三業。無明加上貪愛,流轉生死煩惱的最佳拍檔!

      曾經滄海難為水,未曾經歷的很想得到,得到了又覺得不外如是。但是,這個「不外如是」,會有不同方向的發展。上善利根的眾生會得到啟發,因緣成熟時,驀然回首,看破放下。一般凡夫眾生卻繼續發展「無明貪愛」,貪得無厭,瞋痴蔓延;為求填補不可滿足的自我虛妄欲望,會以各種理由手段掩飾貪求,明爭暗鬥於是成為生活和歷史情節的主要成份,人禍天災於是展轉產生,生死輪迴苦痛不已。這個「穢土」,本來非穢;心穢,則眾生穢,眾生心念行為卑劣垢穢,則導致國土垢穢危脆;如是因,如是果矣。

      科技的進步,物質的充裕,反而令不少人變得更自私貪婪。但憑知識、財富與科技,並不能令人們的精神領域拓展增上,從古至今雖然不乏文明道德的教化,可是人類卻往往執迷不悟,爭鬥不停,苦惱不歇。


      人非草木,誰屬無情?水能覆舟,亦能載舟;愛的根源是貪,求不得時又會變成怨恨。但愛也可以是相對清淨溫馨的,如果能夠適當地運用理智與理性,盡量減少自私自我的欲望貪求,多點同理同情心,多些無條件無計較的關懷付出、寬恕包容,從小愛(自我私欲),繼而中愛(推己及人),進而大愛(博愛而仁民愛物),則世間之和平安樂尚可成就;佛教稱之為「以智導情,以智化情」,是以智慧與慈悲、仁義忠恕相連結運作,促成人間樂土、淨土之呈現。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