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4日 星期日

證嚴法師說故事


§ 證嚴法師說故事 §

不受外境影響的禪師
      禪宗有一段故事:達摩祖師的墓地位於河南省,有一位學僧發願要守墓、照顧墓園。有一天,遠方來了一位禪師,來到達摩祖師的墓前。這位守墓的學僧來迎接他,且恭敬地問禪師說:「禪師,您要先禮佛?或是先禮祖?」
      這位禪師說:「我既不禮佛,也不禮祖。」
      這位學僧聽了內心不太高興,態度也隨即改變,用不客氣的口吻說:「佛與祖師,與你結了什麼怨仇?」
      禪師心平氣和地反問他說:「佛與祖師到底給了你什麼恩惠?讓你替佛與祖師如此說話!」這位學僧聽了愣了一下,覺得這位禪師的話很有禪機!所以心念一轉,又恢復了恭敬的心,並問禪師說:「請教禪師,我到底應該如何自處?」
      禪師說:「佛與眾生平等,看待一切眾生要泯滅仇與怨,不可有恩怨的心態。如果能這樣,心才會平靜。」
      學僧又問說:「要如何才能恩怨平等?」
      這位禪師回答說:「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聽了這四句話,這位學僧恍然大悟!
      這四句偈的大意是:真正的至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心體會真理,哪有什麼困難?因為生活就是法,一切的動作無不是道!最怕的是有分別心,分別何種工作至高?何事卑微?其實,工作無高低,一切事都要去做,守住本分就對了!所以說「惟嫌揀擇」,不要妄加分別。
      所謂「但莫憎愛」,最重要的是不可起怨嫌之心,也不要有特別貪愛的念頭。如果能夠不分工作的高低,也不分別我愛及不愛的,如此內心對一切的境界,都能了然明白,自然能體會到佛法不離世間法,不離於生活周圍之間。
☆☆☆☆☆
      學佛最重要的是,學得「平等心」。對人不能有瞋心、不要有厭憎,也不要特別親愛。我們要付出的愛不是私愛,應該是廣大無邊的大愛。不要在私我、小愛中打轉而混亂了自己的心,也不要為了一點怨與恨,使心念時時打結。
      學佛就是要調適這念心,使我們的心能平靜、無怨恨,不受外境好壞的影響而自我煩惱!能夠如此,學佛確實是「至道無難」,當下即是法啊!
      學佛要學得心平氣和,心如果能在人我之間,沒有怨憎會或愛別離的煩惱,就能以平靜的心來對待一切,時時能安穩、自在。

蜜漿換臭水的老婆婆
      有位老婆婆,帶著蜜漿和水果出遠門。她走了一段很長的路之後,覺得口渴難耐,於是吃了一個「菴摩羅果」(一種香甜的水果)解渴。當時路旁正好有一戶人家,於是老婆婆又向這戶人家要一杯水。
      但這戶人家的井是一口死井,裡頭的水已經發臭了,由於附近沒有其他水源,所以大家仍以這些水勉強度日。女主人從井裡舀出水來給老婆婆,老婆婆竟然覺得這水甘美無比,如同喝了稀有的甘露。
      她請求女主人說:「我想以蜜漿跟你換一壺井水,你願意嗎?」女主人不解地說:「這口井水質很不好,你為什麼要換呢?」「但是我覺得有如甘露啊!」在老婆婆的堅持下,女主人只好裝了一壺水和她交換蜜漿。
      老婆婆把水壺揹回家後,立刻又倒了一杯水來喝。可是,竟然難以下嚥!她覺得很奇怪,於是再喝第二杯,但還是一樣很難喝。她感到很疑惑,明明是同樣的水,為什麼味道不同呢?她又再倒一杯來喝,情況還是一樣。
      於是,老婆婆請鄰居過來,讓他們試喝看看。鄰人看到那水黑黑濁濁的,都不敢嘗試。老婆婆就說:「本來這水真的很好喝,但拿回來後就不一樣了。真的很奇怪,請你們喝喝看吧!」鄰人勉強嘗了一口,驚訝地說:「啊!這簡直是臭水嘛!怎麼能喝?」
      老婆婆覺得很納悶,仔細回想才恍然大悟!原來她向那戶人家要水喝之前,吃了個「菴摩羅果」;由於水果的餘香,讓人覺得那杯水甘甜無比。找出原因之後,她很後悔用蜜漿交換了一壺臭水。
☆☆☆☆☆
      其實,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會有這樣的悔憾,例如聽了很好的道理,卻不知珍惜;反而對於有污染的人我是非,未明辨就接受。這就像老婆婆把蜜漿拿去換髒水一樣。
      所以,我常說:「要把是非當教育,不要把人事當是非。」若能把是非當教育,就如同飲用蜜漿、吃「菴摩羅果」,既解飢渴又口齒留香;如果把人事當是非,就如同喝髒水一樣,不僅損害自己,還會被人輕視!
      「人生難得」,難得來人間一趟。若不懂得好好應用這有限的人生,就像帶著蜜漿卻偏偏去向人討髒水喝,那這一趟人生之路,走得多冤枉、多辛苦啊!

波斯王巧遇四歲老人
      佛在世時,有一位波斯王出城巡遊。他乘坐在高大的白象上,一群隨從圍繞其身邊。途中,波斯王從遠處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走過來;他深怕這位老邁的長者受到驚嚇,即吩附身邊的隨從:「停下來!停下來!」讓老人能慢慢地走過來。
     
這位老邁的長者遠遠看到國王時,也稍微停下。他望見隨從的隊伍也停下時,才放心地向前繼續走。當長者走到這群人的面前,國王以慈祥、輕柔的聲音呼喚他說:「老人家!看你白髮蒼蒼,好像年紀不小了吧!」
     
老人仰頭看著國王,展露天真的笑容,並伸出四個手指頭對國王說:「我才四歲。」
     
國王很懷疑地說:「你四歲?」
     
老人堅定地說:「對!我才四歲。因為,我在四年前所過的生活,是很糊塗、懵懂的人生,那不是真正的人生。後來很幸運地得聞佛法,所以我接受佛陀的教育才四年。」
     
「如今,我凡事都放得下,一心只想要施捨,在我有生之年盡力去付出。在這當中,體會到付出是多麼歡喜、快樂的事;與人不計較是如此的自在!由此,了解到心無煩惱,才能身輕心安!」
     
「這四年來,我過得很逍遙自在,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所以,我真正會做人的年齡才四歲。」
     
波斯王聽了歡喜地說:「老人家!人生確實要放得下、捨得付出,與人無爭、與事無爭,這才是最逍遙的人生。我很羨慕你!雖然你聽聞佛法才四年,但你的人生已經很有價值了。」
☆☆☆☆☆
      要體會佛法真理,追隨聖賢者行跡,必須先學會放得下。有些人常有自我的主見,以為謙讓會使自己吃虧;或認為身邊事物都是恆常、堅固的,所以不願讓步。這些見解如同用一條繩子將自己綁住,真是苦不堪言啊!如果我們不將過去的凡夫心趕快放下,又如何能學聖賢行呢?
     
其實要學會付出、放下,不是很困難;要達到身輕心安的境界,也很容易!只是眾生我執放不下,才會這麼辛苦!能夠放得下,佛法就在眼前啊!人若學會與人無爭、與事無爭,才能過著逍遙又自在的人生!

猛虎與野干
      佛典中有一則故事。深山裡,有兩隻猛虎,一隻叫善牙,一隻叫善博,感情很好,每天都一起出去獵食。他們的後面常跟著一隻奸詐的野干(類似狐、豺的動物),以撿食猛虎吃剩的獵物維生。
      野干雖然依附猛虎而生,卻非常懼怕牠們的力量,經常思量:一隻猛虎就力大無窮,兩隻猛虎在一起更是力不可擋,一定要想辦法離間他們,否則一旦有什麼閃失,說不定自己的性命都不保。
     
有一天野干靈機一動,就對善牙說:「我好心告訴你一件事,但是你不能傷害我。」善牙說:「我怎麼會無故傷你?放心告訴我吧!」
     
野干附在善牙耳邊說:「善博平時看起來和你要好,不過私底下,我聽到很多動物都說,善博常向大家宣告:你不如他,他的形、色、毛、力等等都比你強。」善牙就聽進心裡。
     
不久,野干又跑去對善博說:「善牙對你很不敬,在我面前說你很多壞話,還說你有很多地方不如他。」善博也將這番話放在心裡。
     
兩隻老虎再度碰面時,由於野干的離間而怒目相視,善牙心想:應該要先下手為強,比比看誰的力量大,於是先出手要打善博。善博並沒有立即還手,而是選擇退避。善牙不甘休,責罵善博:「你憑什麼在獸群中,說我樣樣不如你?」
     
善博聽了,雖然憤怒難耐,可是還保有一點冷靜,想著:不對,我並沒有罵善牙,為什麼他竟會這樣誤會?眼見善牙又要追打,善博趕快退後,並且說:「你冷靜一點,其實我也聽說你親口告訴野干,我處處不如你,還用種種惡毒的話罵我。」
     
善牙這時也停下手:「奇怪!我也是聽野干說的,而且我並沒有罵過你呀!」
     
善博又對善牙說:「在山林中,我們的力量比其他獸類強,絕對不能有衝突;否則不但兩敗俱傷,還會鬧得山林不安。你我都是聽他說的,可見其中必有蹊蹺,我們應該要保持冷靜。」
     
可見猛虎雖有衝動的血氣,但是若能冷靜思考,便可化解爭鬥,避免動盪不安的災禍。
☆☆☆☆☆
      人若不慎思,往往會被小人利用。有權有力的人,若聽信小人讒言而欠缺冷靜思考,社會就不得寧靜;家庭、團體也是一樣,只要有這種喜歡離間、挑撥是非的人,都無法營造和睦的氣氛。所以要時時保持內心平靜,不論聽聞什麼,都要用智慧分析,做到「是非止於智者」。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這一念心,心念偏差,小事情也會變成大是非。好好照顧自心,遇到逆境能冷靜思考,運用智慧突破,不僅能提升自我的道德,還能促進人際和諧,進而讓社會平靜祥和。

與阿難尊者結好緣的貧婆
      在人心撒下好因種子,來生相會就有好印象,彼此因善緣而得度。人生苦短,要發心生生世世與眾生結好緣,自度也度人。
     
佛陀在世時,有位貧窮的老婆婆,每次遠遠看到佛陀帶領僧團走來,總是繞道躲避,不曾供養。佛陀為了給她布施造福的機會,請阿難去度化。
     
阿難尊者疑惑地問:「佛有莊嚴三十二相,哪有不能調伏的眾生呢?」佛陀說:「老婆婆與你有緣,需要你去接引。」阿難半信半疑地走近這位老婆婆,沒想到貧婆一看見阿難,就五體投地禮拜,十分投緣;之後並隨阿難來到佛前,以最虔誠的心,歡喜供養僧團。
     
僧眾對於貧婆的轉變感到好奇,於是佛陀說起過去的因緣——兩位修行者走在路上,遇到一位婦女正在哭泣。走在前面的比丘停下腳步,詢問她為何傷心?她回答,先生剛過世不久,沒想到孩子也忽然往生,心中非常難過痛苦。
     
比丘以法開導:「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法則;再如何哭泣,也無法改變。」說完嘆口氣,就繼續前行。
     
走在後面那位比丘,拿出手帕讓婦女擦乾眼淚,並且用輕柔話語、同理心膚慰著她,告訴她人生多苦,要把心放開……痛失親人的婦女終於得到安慰,停止哭泣。
     
佛陀告訴阿難,這兩位比丘就是他和阿難的前世,那位婦女就是現在的貧婆;當年佛陀沒有與這位婦女結下好緣,所以今世難以度化貧婆,唯有阿難能度她。
☆☆☆☆☆
      今生的果,是過去所造的因。難得人身,如果不能自度,又不能與眾生結好緣,非常可惜。要有因緣果報觀,讓善緣不斷;若今生能把「好因」的種子撒在每個人心中,來生相會時,彼此就會有好印象,也有善緣能度。


摘錄自:http://www.tzuchi.org.tw

2016年4月16日 星期六

§ 阿姜查語錄 三 §


§ 阿姜查語錄 §

無我
93. 一位虔誠的年老婦女從鄰省出發,開始她的朝聖之旅。他跟阿姜 查說,她只能停留短暫的時間,她必須回去照顧她的孫子;此外,因為她已經是位年老的婦女,所以她請問阿姜 查,是否可以給她做個簡短的開示。於是,阿姜 查便非常強硬地答道:「嘿,聽著!當下沒有任何人存在,如此而已!沒有主人、沒有人年老、沒有人年輕、沒有人可以好或壞、虛弱或強壯,如此而已---只是自然的種種元素在運行罷了,一切皆空。沒有人生,也沒有人死!那些說生說死的人,是在說無知的童言。在心的語言裡,法的語言裡,沒有生和死這檔事。」
94. 教法的實際基礎,就是視自我為空的。可是,有人學習「法」,卻是來增長他們的我見,所以他們才不想去經驗痛苦和困難,而希望一切都舒舒適適的。他們也許會想要超越苦,可是,如果還有一個自我存在的話,他們何時才辦得到呢?
95. 一旦你瞭解之後,一切就會迎刃而解了,而且既單純又直接。當快樂生起時,理解它們是空的;當不快樂生起時,視它們是非你所有的、會消逝離去的。不要和它們有牽連,認為它們就是你,抑或視你自己為它們的主人。你認為木瓜樹是你的,那麼,當它被砍下來時,為何你不會覺得被傷害了呢?如果你能明瞭這點,心就會平衡。一旦心平衡時,這就是正確之道---佛陀的正確教法,也就是導致解脫的教法。
96. 人們不去學習超越善、惡,其實這才是他們應該學習的。他們說:「我要成為這樣,我要成為那樣。」可是,他們卻不說:「我什麼都不做,因為事實上,根本沒有『我』存在。」這點是他們所不學的。
97. 一旦你瞭解無我時,那麼,生命的重擔便消失了。你會和世界和平共處。當我們看透自我時,就不會再去執著快樂,而且能真正地快樂。學習以不掙扎來放下、單純地放下,還原你的本然---沒有握持、沒有執著,坦然自在。
98. 所有的身體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組成。當它們聚集而成身體時,我們就稱它是女的,男的,並給它命名等等,以便使彼此更容易確認。但事實上,並沒有任何人存有,有的只是地、水、火、風而已。所以,別過度興奮或被它所迷惑;如果你真正地往內仔細看的話,你將找不到任何人存在。

平靜
99. 問:什麼是平靜?答:什麼是煩惱?平靜就是煩惱止熄。
100. 平靜是在我們內心裡的煩惱和痛苦中找到的,而不是在森林或山頂,更不是經由老師的傳授。在你經驗苦的地方,一樣可以從苦中找到自在(解脫)。試圖逃避苦,實際上是在朝向苦。
101. 如果你放下一點點,就會擁有些微的平靜;如果你放下的很多,就會擁有很多平靜;如果你完全放下,你就會擁有完整的平靜。
102. 事實上,在真理中,並沒有人類,不論我們是什麼,都只是外相的範疇。可是,如果我們超越外相,並看見真理的話,我們會瞭解,其實並沒有任何事物存在,有的只是宇宙的特質---起初生起,中間變遷,最後消逝,如此而已。假如我們視一切事物都是如此的話,那麼,就不會有問題生起;如果我們瞭解這點,我們就會擁有喜悅和平靜。
103. 不論是旅行或住在一個地方,都要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你是無法在山裡或洞穴中找到平靜的。即使你走到佛陀覺悟的地方,也無法更接近真理。
104. 往自己以外看,是比較和分別,這樣是找不到快樂的。如果你花時間去尋求一個完美的人或完美的老師,也一樣找不到平靜。佛陀告訴我們去看「法」---真理,而不是去看別人。
105. 任何人都可以建一棟磚瓦、木造的房子,可是,佛陀告訴我們,這種房子並非我們真正的歸屬,它只是世俗的家,會追隨著世間的法則。我們真正的歸屬,就是內心的平靜。
106. 這森林是寧靜的,但為何你無法平靜呢?因為你去執著造成你煩惱的事物。讓自然教導你,聽到鳥鳴聲,然後放下。如果你認識自然(本然),你就會認識「法」;如果你認識「法」,你就會認識自然(本然)。
107. 尋找平靜就如同尋找一隻有鬍鬚的烏龜,你是找不到的。但是,當你的心成熟時,平靜自然會來找你。
108. 戒、定和慧一起促成了「道」,可是,這個「道」還不是真正的教導,也不是老師真正所要的,但,又只有「道」才能將你帶到目的地。比如說:你走在曼谷到巴逢寺的路上,路對你的旅行而言是必要的,可是,你是在尋找巴逢寺---你是在找寺院而不是路。同樣的道理,我們可以說,戒、定和慧是佛陀真理的外表,但是,它是導引我們到達這個真理的道路。當你增長了這三個因素時,其結果是最完美的平靜。

109. 苦有兩種:導致更痛苦的苦和導致苦止熄的苦。前者是執著片刻的快樂和厭惡不快樂的苦---人類日復一日不斷地掙扎。後者是來自自己全然地去經驗不斷變遷的經驗---快樂、痛苦、愉悅和瞋怒的苦---沒有恐懼或退失。我們所經驗的苦,會導致內心的無畏和平靜。
110. 我們想走易行道,可是,如果沒有苦,就不會有智慧啊!要等到智慧成熟,你在修行中至少要痛苦三次。
111. 我們不是為了吃得好、睡得好,養尊處優而出家,而是為了認識苦:(1) 如何接受它;(2) 如何去除它;(3) 何不造作它。因此,別去做會造成苦的事,例如:沉溺在貪之中,否則苦永遠不會離開你。
112. 實際上,快樂是痛苦的偽裝,可是在這種細微的形態裡,你看不見它。如果你執著快樂時,就如同執著痛苦一樣。但是,你並沒有察覺到,當你執取快樂時,要丟棄它本有的苦性是不可能的,它們是如此的不可分離。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要認識苦,將苦視為快樂裡所具有的傷害;視它們(苦與樂)為平等的。因此,小心!當快樂生起時,不得意忘形;當痛苦生起時,不要沮喪。別讓自己迷失在其中,視它們同具有同等的價值。
113. 當苦生起時,要瞭解,其實並沒有一位受者。如果你認為苦是你的,快樂是你的,你便無法找到平靜。
114. 受苦的人相繼的會得到智慧。如果我們不受苦,我們就不會去思惟;如果我們不去思惟,智慧就不會生起;沒有了智慧,我們便懵懂無知;無知的話,我們就無法解脫痛苦---事情就是如此。因此,在我們的修行中,我們必須訓練及忍耐。當我們反觀世間時,就不會如已往般地恐懼了。佛陀並不是在世間之外覺悟的,而是在這世間內。
115. 感官耽溺的和自我的苦行,是佛陀所不鼓勵的兩種道,因為這不過是快樂和痛苦罷了。我們以為自己已從痛苦中自我解脫了,但卻不然;我們只是在執取樂。假使我們執取樂,我們就會再次受苦。事情就是這樣,可是人們卻不以為然。
116. 人在一個地方受了苦,就會跑到其他地方去,當苦在那兒生起時,他們又再逃避。他們認為是在逃避苦,但卻不然;苦追隨著他們。他們帶著苦到處跑,卻一點也不知道。如果我們不知苦,就無法知道苦的起因;如果我們不知苦的起因,那麼,我們就不知苦的熄滅。如此一來,我們便無處可逃。
117. 今日的學生,擁有的知識遠多於以前的學生,他們供需不虞,一切都更方便了。可是,卻比以前擁有更多的痛苦和煩惱,這是為什麼呢?
118. 不要做菩薩,不要做阿羅漢,什麼都別做。如果你是菩薩,你會痛苦;如果你是阿羅漢,你會痛苦;如果你是任何什麼的話,你必定痛苦。
(如《金剛經》裡所說義理:實相無相,無住生心。)
119. 因為慾望,所以愛和恨都是苦;欲求是苦,不想要也是苦,縱使你得到你所想要的,仍然是苦,因為,一旦你擁有它,你便活在怕失去它的恐懼中。在恐懼中,你又如何能快樂地生活呢?
120. 當你生氣時,覺得好或不好呢?如果感覺很不好的話,那為何不將它丟掉呢?為何還費事去保留它呢?如果你去執著這類東西的話,你怎能說你很有智慧和聰明呢?有時候,心甚至能造成全家爭吵起來,或使你徹夜啼哭。然而,我們卻繼續生氣受苦。如果你看見瞋怒之苦,那麼,就將他丟掉。如果你不丟掉它,它們會無止盡地繼續造就苦,毫無暫停的機會;世間的不圓滿就是如此。如果我們瞭解它的本然的話,就能夠解決問題了。
121. 有一位婦女想知道該如何處理瞋怒。我問她當瞋怒生起時,那瞋怒是誰的,她說,那是她的。如果真的是她的瞋怒,那麼,她就應該有能力去叫它離開,是不是?可是,事實上,瞋怒並不是她所能使喚的。將瞋怒執取成個人所擁有的,會造成苦。如果瞋怒真的屬於我們的,它就必須服從我們;如果它不服從我們,就表示它只是個騙局;不要被它給騙了!不論心快樂或悲傷,不要被它所騙,這都只不過是騙局罷了。
122. 如果你在不穩定(無常)中看見穩定(常),你就必定受苦。
123. 佛陀一直都在教導著,要自己去領會。有快樂也有不快樂,有愉悅也有悲痛,它們一直都存在。當你瞭解快樂與悲傷的本然時,你就會看到佛、看到法。佛陀和它們是同在的。
124. 如果我們將快樂和痛苦一起思惟(觀)的話,我們會瞭解,它們是平等的,就如同冷和熱一樣。火的熱度能夠燒死我們,然而,冰的冷度也一樣可以凍死我們,兩者都不好。快樂和痛苦的道理也是一樣。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欲求快樂,而沒有人追求痛苦。涅槃是沒有慾望的,在涅槃裡,是沒有想要快樂或想要痛苦,也沒有想要解脫快樂和痛苦,有的只是平靜。

老師
125. 你是你自己的老師,尋找老師是無法解決你自己的問題。審視你自己去尋真理---真理在裡面而不在外面。認識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126. 我有一位老師吃東西非常快,吃飯時還弄出很大的聲音來,然而,他卻叫我們要慢慢地,正念地吃。我通常會觀察他而且非常的生氣。我痛苦,而他卻不然!我看的是外表。後來,我才學習到:有些人車開得非常快,但卻很小心;有些人開得很慢,卻常發生車禍。不要去執著條規和外相。如果你最多以百分之十的時間來看他人,而以百分之九十的時間來看自己,你的修行還算可以。
127. 徒弟是很難教的。有些知道卻不去實踐,有些不知道也不會設法去理解,對他們我真不知該怎麼辦。為何人們會有這種心態呢?愚痴不好,可是,縱使告訴他們,他們仍然聽不進去。在他們的修行中,充滿了疑惑,而且總是在懷疑。他們想要達到涅槃,卻不想實踐「道」,真令人困擾。當我叫他們禪坐時,他們害怕,如果不是害怕的話,就只會打瞌睡。絕大部份,他們都喜歡做我不教他們的事;這就是身為一位老師的痛楚。
128. 如果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看透佛陀教導的真理,我們就不需要這麼多老師了。當我們對教導有所瞭解時,就只須做我們所需之事。可是,人們之所以難教,是因為他們不接受教導,而且還和老師及其教導反駁。在老師的面前,他們的舉止會好一點,但在老師背後時,他們卻變得跟小偷一樣!人真是難教。
129. 我並沒有教我的弟子懶散地生活和修行,可是,我不在的時候,他們就是這樣。當警察在時,他們便很守規矩。當警察問有沒有小偷時,當然,他們都說沒有,他們一個都沒看到。可是,一旦警察一走,他們又故態復萌。佛陀的時代就已經這樣了。因此,只要看著你自己就好,不要去注意他人做什麼。
130. 真正的老師,只談捨棄和除去自我的修行之問題。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能放棄老師。讓他引導你,因為,你們很容易會忘失「道」。
131. 你對老師的質疑能夠幫助你。從你的老師那兒擷取好的,並覺察你自己的修行。智慧是要你自己去觀察和增長的。
132. 別因為老師說水果甜美、很可口,就一味地相信他。自己親自嘗嘗看,如此一來,所有的疑惑就會消失了。
133. 老師是指引出「道」的方向的人,聽了老師的教導之後,不論我們是否親自修行來走這條「道路」,或因此而得到修行成果,則是我們每一個人自己的事。
134. 有時侯,教育是件很困難的工作。老師就像一個人們丟棄他們的挫折和問題的垃圾桶。你教的人愈多,就會有更多的垃圾處理問題。但是,教育是一種修習佛法最好的方法,那些教育(別人)的人,在耐心和理解中成長。
135. 老師並不能夠真正的解除我們的困難,他只是一個根源,使我們能去審視「道」,但卻不能使「道」明晰可見。實際上,他所說的並不值得聽。佛陀從來沒有讚許去相信他人。我們必須相信我們自己。這很困難,沒錯,但事實就是如此。我們向外看,卻不曾真正地看見。我們必須下定決心要實際地修行。疑惑是不會因詢問他人而消失的。而是要透過自己不斷地修行。

領悟與智慧
136. 除了你自己的領悟外,沒有任何人或任何東西可以使你解脫。
137. 一個狂人和一位阿羅漢,二者皆例嘴而笑,但是,阿羅漢知道為什麼,而狂人卻不知道。
138. 一個聰明的人看他人,是以智慧來看,而非愚痴。如果我們以智慧來看,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可是,如果我們以愚痴來看的話,我們只會找到他人的過失。
139. 今日人們的真正問題在於,他們知道,卻不去實踐。如果是因為他們不知道而不去實踐,那是另一回事。可是,如果他們已經知道了,而仍不去實踐,那問題在哪裡?
140. 外在的經典研究並不重要,當然,佛法的書籍是正確的;可是,它們卻不盡正確,它們無法給予你正確的知見。看到「瞋怒」這個字眼跟經驗瞋怒是不一樣的。唯有親身體驗才能夠帶給你真實的信心。
141. 如果你以真實的內觀來看待事物,那麼,你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就不會有黏著。它們(快樂與不快樂)來,你看到它們,但卻不會去執著。它們來,然後逝去,縱使是最糟的煩惱(雜染)生起,例如:貪和瞋,你都會有足夠的智慧,能看到它們的無常性,而讓它們消失。如果你起了反應,例如:喜歡或不喜歡,那不是智慧,你只是在為自己製造更多的痛苦而已。
142. 當我們知道真理時,我們會成為一位不需要想太多的人,而變成一位有智慧的人。如果我們不明了,我們的思考就會比智慧還多,乃至完全沒有智慧。很多的思考而沒有智慧是極痛苦的。

143. 這些日子,人們不尋找真理,他們讀書只是為了找到能夠生活、養家和照顧自己的知識,如此而已。對他們而言,聰明比智慧還來得重要。




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

中國佛教瑣談 (一)

  中國佛教瑣談 ()    印順導師



    「解脫生死」,是修行佛法的根本問題,所以「了生死」,「了生脫死」,成為中國佛教界的一般論題。然而什麼是生,什麼是死,大家似乎並不想正確的去認識,所以不免有以訛傳訛的傳說流行。

    依我們人類來說,一般以為胎兒從母胎中誕生,就是生,釋迦佛不也是四月初八日生的嗎?不錯,這只是常識所說的生,一般誤解了以為這是「了生死」的生,於是傳出了「投胎」的故事。如說:老爺睡在書房中,似夢非夢的見某人進來。正在驚疑不定,ㄚ環來報:夫人生了公子。哦!孩子就是某人的靈魂投胎而生的。又如說:有女人懷孕,過了十個月,還沒有生下孩子。等山中某老禪師坐化了,女人才生下孩子來,所以孩子是某老禪師的轉世。我國有太多的這類「投胎」故事,使人相信三世因果。其實,這是我國佛教界的錯誤傳說!

    依佛法說,什麼是生?生是一期新生命的開始。約胎生的人類來說,父精、母血(現代稱為精子、卵子)和合,因業力而「識」依精、血生起,名為「結生」。從此,「識緣名色,名色緣識」,也就是心與肉體的相依,日漸成長。正常的,經三十八(個)七日(約二百七十天)而誕生。所以,生老病死的生,是新生命的開始;人是依父精、母血、識 ── 三事結合而開始的。結胎以後,早已有了識,後來又有了呼吸,那裏要等另一個人的識(俗稱靈魂)來投胎而才生呢!


    死,是一期生命的結束。依佛法說,人死了,或立即往生(如地獄、天上等),或要等因緣(如人要有父精、母血和合)而往生。人如已經死了,是不可能復活的。但我國民間及佛教界的傳說中,有的說:某人死後,去了地獄,見到閻王。原來陽壽未終,所以被飭回而活了轉來。有的說:某人死後,魂遊地獄,活轉來說得繪影繪聲。這類傳說不少,有些不一定是造謠,但都是錯誤的。這是在病到某種情況,如呼吸停止等,一般以為是死了,這才有死了活轉來的傳說。病人在信仰或社會傳說影響下,有怕墮地獄的意識,所以從昏迷醒來,可能有去了地獄一趟的感覺。其實這並不是死,還在「病」的階段,所以死了活轉來的傳說,是錯誤的,不合佛法的。

    怎樣才是死?通俗以呼吸停止,沒有知覺為死亡。然如溺水、縊死等呼吸停止,每能依人工呼吸而恢復,所以但憑呼吸停止,是不能確定為死亡的。(佛教及外道)修得第四禪的,「身行滅」── 出入息停止了,然身體健康,等到一出定,呼吸就立刻恢復了。印度的瑜伽行者,每有埋在土裏數小時,出來還是好好的。這一定是修到呼吸停止,否則沒有被土埋而不窒息死的。說到知覺,一般是接觸外境 ── 色、聲、香、味、觸而起的,佛法名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 前五識。如修習而得禪定,五識都是不起的。從前,釋迦佛在田邊入定,當時雷電交加,田裏的人與牛,都被電殛死了,那種近距離的霹靂聲,佛也沒有聽見。五根(「五官」)的沒有引起知覺,當然不能說是死的。還有意識,是內在的了別作用:(依五識而引起的)知外物也知內心;知事也知理(法則、規律等);知有也知沒有;知當前也知過去、未來。這樣的意識,一般人是沒有中止的。但在「悶絕」── 昏厥得不省人事,「熟睡」無夢時,意識也是不起的。特別是修無心定 ── 無想定、滅盡定的,六識都長時沒有了,但只定中不起而不是死了,所以也不能但憑沒有知覺而認定為死的。人類因疾病而瀕臨死亡邊緣,近代醫學界以「腦死」來決定。如腦幹死了,不能自己呼吸,即使心臟還在跳動,但不久就要停止;所以腦死了,不能再生存下去,就可宣告死亡。然依佛法說,這不能說是死,這是在向死亡接近的過程中;不能因為不久一定死,就宣告已死亡了。佛法說,死是一期生命的最後結束。

    經上說:「壽、暖及與識,三法捨身時,所捨身僵仆,如不無思覺」。壽、暖、識 ── 三者不再在身體上生起,也就是沒有這三者,才是死了。倒在地上的身體,與砍斷了的樹木,落地的蘋果一樣。「識」,不但沒有六識,內在的細意識,十八界中(六識界以外)的意界,也不再生起了。「暖」,人是熱血動物,如體溫下降,全身冷透了就是死。因病而死的,體溫漸漸消失,以全身冰冷為準。「壽」,也稱為命根,指從業力而受生的,生存有局限性,因業力而決定的生存期限,稱為壽命。一般人,或酗酒,縱欲,飲食沒有節制等,不知維護身體而受到傷害;或受到疾病的傳染等,早衰而早死;或受到水、火、戰爭等而橫死的,大都不能盡其壽命。無論是病死或橫死,如沒有了識與暖,壽命也就完了。這三者,是同時不起而確定為死亡的。這樣,如還有體溫,也就是還有意界(識)與壽命,而醫生宣告死亡,就移動身體;或捐贈器官的,就進行開割手術,那不是傷害到活人嗎?不會的!如病到六識不起(等於一般所說的「腦死」),身體部分變冷,那時雖有微細意界 ── 唯識學稱為末那識與阿賴耶識,但都是捨受,不會有苦痛的感受。移動身體,或分割器官,都不會引起苦痛或厭惡的反應。所以,如醫生確定為腦死,接近死亡,那末移動身體與分割器官,對病(近)死者是沒有不良後果的。

鬼與地獄

    在生死輪迴的六趣 ── 六道中,鬼與地獄,是六趣中不同的二趣。鬼與地獄,可說是古代極一般的信仰;在佛法傳來以前,我國也早有了鬼與近似地獄的信仰。佛法傳來,在重信仰的民間佛教中,鬼與地獄有了混合的傾向。特別是盛唐以後,佛教偏重實行,法義的理解衰落,傳出了國人自己編寫的經典,鬼與地獄被混合為一,成為民間的信仰。

    在我國古代的傳說中,如魑,魅,魍,魎,魃,魈等,或是山精、木怪,或是災旱、疫癘的厲鬼;有關天象的,稱為神。人類是聚族而居的,最初想到的,死是回到(民族)祖神的所在(「帝所」),如文王的「在帝左右」。但知識漸增,自身的所作所為,深深的有了罪惡感,不但一般人,自覺沒有回歸祖神所在的可能,連君主也要舉行封禪禮 ── 在高山上加些土(封),在山下挖掉些土(禪),才有出地府而登天的希望。這樣,才有「人死曰鬼」,「鬼者歸也」的信仰。鬼,起初似乎還有些自由,如對於生前的怨敵,有「訴之帝所」而來索命的;也有對生前的恩人,如「結草啣環」來報恩的。不過人類的命運,越來越悲慘,終於為鬼而住在地獄中了。從戰國時代的傳說來看,古代的死鬼住處,略有三處。一、東方:泰山是夷族(殷商屬於這一系)發展的中心地帶,泰山最高,泰山下有梁父,蒿(或作高)里等山,是當時的葬地,所以古代的輓歌(極可能起初是推輓靈車去安葬時所發的哀聲),有「梁父吟」,「泰山吟」,「蒿里」,「薤露」等名目。人非死不可,似乎有鬼卒來提取那樣,所以漢代『古樂曲』說:「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躊躇」;死了就是鬼,葬在地下,鬼也在地下,淒慘而不得自由,所以說:「魂歸泰山獄」,這是「地獄」一詞的來源。二、西方:九原或作九京,在今山西省絳縣,是晉國士大夫的葬地。黃河流域是黃土地,葬在地下,地下是有水的,所以有「黃泉」一詞;九原也就稱為「九泉」了。「黃泉」,「九泉」,都是鬼魂的住處。三、南方:長江上流,古代有「夔越」,在今四川的奉節。這裏,古代稱「歸州」,「秭歸」。夔,歸,都與鬼有關,所以奉節以西,長江北岸的酆都,後來被傳說為鬼魂住處。我國是多民族融和而成的,地區廣大,鬼的住處,當然也不可能一致。但死了鬼在泰山獄的傳說,由於這裏的文化高,影響大,西漢時已成為普遍的信仰了。

    佛教所說的地獄與鬼,是不同的兩類眾生。地獄,原語音譯為「泥犁」,「那洛迦」等,意義是「苦器」,住著最苦痛的眾生。這一類眾生,主要的在地下,所以早期的譯經者,為了國人的容易接受,就譯作「太[]山地獄」。如吳支謙譯的『佛說八吉祥神咒經』說:「不墮太山地獄」。西晉失譯的『鬼子母經』說:「盜人子殺噉之,死後當入太山地獄中」。後來,譯師們都譯作地獄,或音譯為泥犁、那洛迦等。太山是方便的譯法,其實地獄並不是在泰山的。地獄可分四大類:一、八熱地獄:在地下,最底層是阿鼻 ── 無間地獄。這是地獄中最根本的,到處充滿火燄,與基督教所說的「永火」相近。二、遊增地獄:每一熱地獄的四門,每門又有四小地獄。八熱地獄四門各有四獄,總共有百二十八地獄。這是附屬於大地獄的,是從大地獄出來的眾生,要一一遊歷的苦處,所以總名為「遊增」。三、八寒地獄:是極寒冷的苦處,都以寒冷悲號,及身體凍得變色為名。四、孤獨地獄:這是在人間的,山間,林中等,過著孤獨的、非人的生活,可說是人間地獄。八熱,八寒,遊增,孤獨,總有十八地獄。部派中,也有立八熱,十寒 ── 十八地獄的。我國一向傳說「十八層地獄」,說十八是對的,但不是一層一層的十八層。總之,這是六道中最苦痛的,受極熱、極寒,或在人間而受非人生活的一類。

    說到鬼,本於印度的固有信仰,佛教又加以條理簡別。鬼的原語為閉戾多,一般譯作餓鬼。印度傳說:世界最初的鬼王,名閉多,是父或祖父(老祖宗),所以閉戾多是父或祖父所有的意思。這與中國傳說,人死了回到祖神那裏一樣。後來的鬼王,名為閻魔王(或譯閻羅,閻魔羅)。鬼 ── 閉戾多也分二類:一、住在閻魔世界的,由閻魔王治理。二、散在人間的,多數在樹林中,所以稱樹林為「鬼村」。這些鬼,可分三類:無財鬼,少財鬼,多財鬼。無財鬼與少財鬼,是沒有飲食可得,或得到而不大能受用,這是名符其實的餓鬼。多財鬼中,也有享受非常好的,與天神一樣。這與我國所說,人死為鬼,如有功德的為神,意義相近。這是約「人死為鬼」而說的,所以名閉戾多。依佛法說:人間兒孫的祭祀,唯有這類餓鬼,才會接受兒孫的祭品。從六道輪迴來說,鬼,不一定是「人死為鬼」(人死也不一定做鬼)的,也可能是從地獄,畜生,天中來的。這類鬼,名目繁多。有與天象 ── 風、雲、雷、雨等有關的,有與地 ── 山、河、地、林、榖等有關的;有高級而被稱為天(神)的,也有極低賤的。名目有:夜叉,羅剎,乾闥婆,緊那羅,鳩盤陀,毘舍遮,富單那,迦吒富單那等。夜叉是手執金剛杵的;羅剎男的非常暴惡,而女的以色欲誘人致死;乾闥婆是愛好音樂的;緊那羅頭上有一角;鳩槃陀形似冬瓜,以噉人精氣為生的。這類鬼(泛稱為鬼神),高級的稱為天,如四大王眾天,忉利天,有些是鬼而又天,天而又鬼的(也有畜生而天的,如龍,迦樓羅,摩侯羅伽等)。這類鬼神,有善的,也要信受佛法,護持三寶;惡的卻要害人,障礙佛法,所以佛法有降伏這些鬼神的傳說。這類鬼神,近於中國的魑、魅、魍、魎,雷神、河伯,龍、鳳等,與「人死為鬼」是不同的。

    佛教傳說的鬼神,為中國人所關切的,是「人死為鬼」,在地獄中的鬼。受到儒家「慎終追遠」的孝道思想,誰都關心死後父母等的餓鬼生活,希望有所救濟,使孝子賢孫們得到安慰。首先,傳來西晉失譯的『報恩奉盆經』(我國又敷衍為大乘化的『盂蘭盆經』)。經上說:目連尊者的生母,墮在餓鬼中,請佛救濟。佛說:在七月十五 ── 僧自恣日,發心供養僧眾,可以使七世父母,六親眷屬等脫出「三途」── 三惡趣的苦報。這是有印度習俗成分的,但到了中國,大大的發展起來,流傳出目連救母的故事,演變為著名的「目連戲」。不過,目連只是阿羅漢,重大乘的中國佛教,終於發見了與「地」有關的地藏菩薩。依『地藏十輪經』說:地藏菩薩特地在穢土人間,現出家相。宣說種種墮地獄的惡業,勸告在家眾不可違犯。這是著重化度眾生,不致於墮落地獄,而不是專門救墮地獄眾生。當然,地藏菩薩神力示現,也有現「閻羅王身」,「地獄卒身」的。就這樣,中國佛教開展出地藏菩薩救度地獄餓鬼的法門。一、『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傳為唐實叉難陀所譯。但在唐、宋的『經錄』中,沒有這部經;「宋藏」,「麗藏」,「磧砂藏」,「元藏」也沒有,到「明藏」才有這部經,這是可疑的。『本願經』說到:一位婆羅門女,以孝順心,供養佛塔,稱念佛名,使墮在地獄中的亡母生天。又說:地藏菩薩的本生 ── 光目女,發大誓願,願度盡地獄等惡道眾生,然後成佛;就這樣,要墮地獄的母親,脫離了苦難。重孝道,重於度脫地獄(餓鬼)眾生,適合中國人心,可說是目連救母的大乘化。二、『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續藏乙‧二三),傳說是趙宋藏川所傳出的。(陰間地府)閻羅國中有十王,就是一般傳說的十殿閻羅。人死以後,要在這裏接受十王的審判。怕他們審判不公,地藏菩薩也會來參加裁斷。十殿閻王加上判官、鬼卒,儼然是陽人間官府模樣。依佛法,「自作惡不善業,是故汝今必當受報」。「自作自受」,隨業受報是不用審判的。十王經說,無非參照人間政制,編出來教化愚民;十殿閻羅,大都塑造在民間的城隍廟中。地藏與十王的傳說,與目連救母說混合,終於陰曆七月被稱為「鬼月」了。

    「鬼者歸也」,中國舊有死後「招魂」,有「魂兮歸來」的傳說。陰陽家以為人死了,在一定時間內要回來的,所以有「避煞」、「接煞」的習俗。有一位法師說:「人死後就像去旅行一般,總要回到自己的房子」(身體)(『文殊』三二期)。這不是佛法,只是中國固有的民間信仰。七月十五日,道家稱為中元節;恰好佛教說七月十五── 自恣日供僧,可以度脫餓鬼的苦難。再與地藏、閻羅王說相混合,而有七月底為地藏菩薩誕的推定。中國民間(及佛教)信仰,七月是開放月,地獄的鬼魂,都回故鄉來探望親人。唐代實叉難陀與不空,都譯出『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不空還傳出『焰口儀軌』。焰口,是餓鬼中口出火焰的,所以或譯面然[]。這是印度佛教後期,「祕密大乘」的救度餓鬼法,可以救度無數的餓鬼。適合中國「人死為鬼」的信仰,七月裏到處「放焰口」,救度父母眷屬的鬼魂;有的稱之為「普度」,倒也合適。七月裏,大批的鬼魂擁到,到處放焰口(有的七月裏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放,我想是發放救濟餓鬼飲食的意思。中國的陰曆七月,是「教孝月」,「救鬼月」,也可說是「鬼魂回鄉渡假月」,熱鬧非凡。儒、釋、道 ── 三教混合的七月超度,與佛法中地獄與鬼的原意,似乎越離越遠了!

摘錄自:印順導師《華雨集第四冊.中國佛教瑣談》     


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

星雲大師之開示

§ 星雲大師之開示 §

得與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間事,得失而已!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失之間,都過了一生。

  金錢,有得有失;權位,有得有失;愛情,有得有失。有時此間得,彼間失;有時此時得,彼時失。有的人得而復失,有的人失而復得;得得失失,失失得得,都過了一生。

  人都是歡喜得,不歡喜失,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有句話說:失之桑榆,收之東隅。所以《佛光菜根譚》說:有得有失的人生是非常自然的。

  有時候,失去了金銀財寶,但得到了一家人的安全;失之固然可悲,得之也能可喜。有的人得了一些酒肉朋友、冤家債主,失去了道義之交、有情有義之友;如此得失,也甚感不值。

  周文王得到姜太公而建立周朝,奠定八百年基礎;劉備得臥龍、鳳雛而有天下,可惜鳳雛早逝,臥龍忠心為國,也能造就三國鼎立之勢。唐三藏玄奘大師得到窺基,而能將唯識宗大為發揚;惠能大師得到神會,而使南宗的大法弘傳全國。

  自古以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有的人得一人而天下興,也有的人得一人而江山亡,如紂王得妲己、幽王得褒姒。得失之間有好有壞,得也不一定歡喜,失也不一定可悲。如若得到的是一個敗家子,不禁慨歎,不知如何是好!

  大富之家,得到一個忠僕,而能保有財產,世代興隆;大富之人,得到一隻義犬,忠心守家,甚至捨命救主,使之未來發達。蘇秦得到姜太公的陰符兵法,而能合縱諸侯,佩戴六國相印;張良謙虛卑下,獲得黃石老人賜與兵法秘笈,而使他幫漢高祖打天下,出謀劃策,無有不成。

  說到得失,不管是得是失,都各有因緣。是我的,不必力爭,自會得到;不是你的,即使千方百計取得,也會隨風而逝。有時候得也不好,有時候失也不壞,得失之間,所謂各有因緣莫羨人。即使得到了,也要好好運用;失去時,只要你有足夠的條件,它也會再來。

  話說有一個人,捨命救人,對方為報恩而送他一條破毛巾,說明這條毛巾能夠幫他成就所願。有一天洗手後,順手用破毛巾擦手,忽然現出一個金盆,此人一看有了金盆,隨手便把破毛巾丟棄,那知剎時金盆也消失了,後經指點,再把毛巾撿回,金盆果然又再出現,此人趕快把毛巾放入金盆中,從此保有金盆。此中說明,舊的東西不可棄,得到了也不能忘記來路,也就是說,做人不能過河拆橋。

  人生,失去了金錢、資用,會有再來的時候;失去人格、道德,不容易恢復。尤其,得人容易,得人心難;得人心難,失人心容易。得失之間,富含人生哲理也。

懊悔
  一個落第的青年,窮途潦倒,後來春風得意,青雲直上做了大官,鄰居就懊悔,當初怎麼沒有在他苦難的時候助他一臂之力?一個貧窮之家,兒女甚多,食不充飢,衣不避寒,多年來無人聞問。但當這一群孩子在貧寒之家長大,個個立志向上,終於在社會上出人頭地,鄰居這才懊悔,過去沒有給他們一些幫助,不然今日也可以沾光沾光!

  看到農夫省吃儉用,把種子播撒到田裡,自己大喝大用,等到農夫收成的時候,自己貧無立錐之地,這才悔不當初!自己懶惰,不學無術,好逸惡勞,他人用功苦讀,反而笑他讀死書,有朝一日,他人學有所成,自己仍然一事無成,只有悔恨懊惱以終。

  世間上,懊悔的事情很多,如古德說:遇到老師不用功學習,離開了以後才懊悔,有什麼用呢?遇到賢能的人不和他交往,等到分別以後再懊悔,又有何用?事親不孝,到了喪亡以後,想要孝順也不可能了!對主人不忠心,養成習慣,凡事不順,懊悔也是徒然!見到仁義的事情不肯幫助,過後懊悔也來不及了!當擁有錢財的時候不肯布施,錢財去了,懊悔何用!不相信因果,等到遭受報應的時候才懊悔,也是於事無補!佛道不修,等到大限來時才後悔,終是為時晚矣!

  人,沒有遠見,沒有前瞻,凡事都要等到吃虧上當以後才知道懊悔,所以聖賢做事都要問心無愧,以免將來懊悔。

  做人,要做一個不後悔的人。說話,說了以後不會後悔的話才能說;做事,做了以後不會後悔的事才能做。在佛教裡,說到一個有執著的人,必定會後悔;一個有瞋恚的人,必定會後悔,一個有懷疑心的人,必定會後悔,一個貪小便宜的人,必定會後悔;一個性格猶豫的人,必定會後悔。一個勇敢、正直、向善的人,行事縱有錯誤,當後悔的時候,也容易獲得他人的同情。

  有一個十三歲的小男孩寫信給美國的克利弗蘭總統,信中寫著:「親愛的總統,我做了一件對不起國家的事,因為我昧著良心,用了使用過而沒有蓋郵戳的郵票,心中感到很後悔,我現在願意賠償,請總統先生赦免。」這封純真可愛的信,一直被保留下來,成為白宮裡所有信件當中,最受重視和珍貴的一封。

   所以,壞事不能做,做了會後悔;好事要趕快做,不做也會後悔。吾人要將善行、清白留給世人,千萬不要把遺憾、懊悔留在人間。

座右銘
  在人生的過程中,總有那麼一句話、一個道理,能夠啟發自己,成為自己待人處事的準則,於是將之書於案桌上,每日自我提醒,如同長輩在旁,時時耳提面命一般,就叫「座右銘」。

  銘,就是鑄刻的意思。座右銘不見得是鑄刻在木頭上、石頭上,或是寫在卡片上;岳母刺字,勉勵岳飛要「精忠報國」,不就是刻在背上的座右銘嗎?

  座右銘更重要的,是要刻在心中,銘刻於心,永不忘失。自古以來,忠臣孝子、賢君明相、士林學子、工商企業等,各種職業,各種人等,都有各自的座右銘。

  「服從領導」,這是軍人的座右銘;「童叟無欺」,這是商人的座右銘;「有教無類」,這是教師的座右銘;各校的校訓「禮義廉恥」,則是學子共同的座右銘。

  座右銘有階段性的,也有終生的;座右銘不只要銘記在心,尤其要落實於行。國父立志「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佛陀發願「不成正覺,誓不起此座」;印光大師的「老實念佛」,乃至一個計程車司機,在宜蘭山線駕駛四十年,從未有違規的紀錄,因為他謹守「不急不急,安全第一」的原則,成為自己一生奉行不渝的座右銘。

  其實,很多格言都可以做為自己的座右銘,但看你當時的心境,是否需要它,是否覺得它能砥礪你。松下幸之助以「挨罵就是進步的原動力」來激勵自己,因此他能從困境中脫穎而出;日本勤王運動中之第一功臣西鄉隆盛,他的座右銘為「人貴厚重,不貴遲重,尚真率,不尚輕率。」由此可見他的老成持重。

  座右銘其實就是人生自我的定位,是自我設定的目標。後漢崔瑗的座右銘:「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俗譽不足慕,唯仁為紀綱。隱身而後動,謗議庸何傷。無使名過實,守愚聖所臧......」乃至佛門的禪堂裡,維那師以「大眾慧命,在汝一身;汝若不顧,罪歸己身」,時時自我警惕。也有人以「什麼都可以不信,不能不信因果」、「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這些明因識果的警世之語,對於我人的道德修養、人生目標的確立,都有正面的激勵之功,實應書之於案,以此做為吾人自律的座右銘。

沉不住氣
  五代時,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省任職,兩人交情甚厚。有一天,馮道穿了新買的鞋子到和凝家中拜訪。和凝一看,這雙鞋子和我數日前叫僕人買回來的那雙不是一模一樣嗎?於是和凝就問馮道:「你這雙鞋子是多少錢買的?」

  馮道一聽,不慌不忙的舉起右腳,說:「五百塊錢。」和凝一聽,怒氣沖沖的對著身旁的僕人罵道:「一模一樣的鞋子,為什麼你說要一千元呢?」

  此時,馮道又緩緩的舉起左腳說:「這隻也是五百塊錢。」和凝一聽,霎時滿臉通紅,深為自己沉不住氣感到羞愧。

  沉不住氣,往往不能冷靜的判斷是非,造成憾事。歷史上,很多戰爭原本有利的一方,往往被對方的激將法激怒,沉不住氣,貿然出兵,而使局勢逆轉。在佛門裡,一些出家人還俗,也是等不及,沉不住氣,因此沉淪世海。

  沉得住氣,是一種修養的功夫,東晉淝水之戰的名將謝安,當他正與朋友下棋時,得知姪兒謝玄力克敵人,獲得勝利,但他不形於色,依然冷靜下棋。沉得住氣,是一種忍辱的智慧,英烈千秋的張自忠,受命與敵人周旋,卻被誤認為賣國賊,但他沉得住氣,最後終能完成使命,留芳千古。

  三國時代,諸葛亮以「空城計」騙過司馬懿的數十萬大軍,不戰而退,也都是沉得住氣。有智慧的人,越是緊急危難的時候,越是冷靜沉著,唯有在鎮靜中才能想出應付事變的方法。

  所謂「飯未煮熟,不要妄自一開;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拳頭不要隨便打出去,要沉得住氣,才有力量;眼淚不要隨便流出來,要沉得住氣,才能化悲憤為力量。

  沉得住氣,也不是沒有是非觀念,而是冷靜沉著,伺機而動。紀渻子訓練鬥雞,說明一隻上等的鬥雞,不是只會虛張聲勢,自狂自傲,如此遇到強者,往往不堪一擊!反而氣定神閒,從容安詳,呆若木雞,最後總能不戰而勝。

  因此,吾人在日常生活中,縱使遇到挫折,或有不公平之事,不可以衝動,更不能意氣用事,應該冷靜沉著,要沉得住氣,才能理性的思考解決之道,這才是智者所為。

放風箏的哲學
  從小,每個人幾乎都有放風箏的經驗。放風箏是兒童的遊戲,能夠啟發兒童對宇宙時空的認識,對風向動力等相關知識的充實。

  放風箏,首先需要有空曠的空間,才能觀察風向,盡情的逆風奔跑;透過風向,借力使力,風箏才能冉冉升空。

  放風箏,往往不是一次就能順利飛升,必須耐心地一次又一次重來,不怕辛苦,不怕失敗,反覆的勇於嘗試,才能成功。

  放風箏不只是小孩的遊戲,大人也有放風箏的比賽,從設計到升空,比的不只是創意,有時偌大的風箏,如何讓它迎風騰空,必須多人同心協力,發揮集體創作的團隊精神,才能贏得好成績。所以,放風箏不但有益身體健康,而且具有益智及教育的功能,實在是一項值得大力推動的正當娛樂。

  現在台灣已經甚少看到有人從事放風箏的運動,政府也沒有意識到要規劃足夠的空間,以供民眾做戶外活動。因此一般人只有從事爬山、潛水等活動,但在缺乏專業知識及充分的配備下,山難、海難頻傳,令人遺憾。從台灣不懂提倡放風箏的運動,可知台灣不重視戶外教學,不重視合群的教育。

  放風箏,要掌握線,才能控制風箏。斷了線的風箏,固然一去不復返,但是有時候,線拉得太緊,或是放得太鬆,也不容易升空,所以要收放自如。做人,也要像放風箏一樣,能放能收。平時我們說話,說出口的話,要能兌現;投資事業,也要能回收成本,因此要做市場調查,否則蝕本了怎麼辦!

  一七五二年七月,富蘭克林與兒子威廉在一間四面開敞的木棚裡,利用風箏進行引接雷電的實驗,當閃電擊中風箏後,他們父子看到繩上纖維豎起,富蘭克林禁不住伸手摸一下,突然指尖與繫在風箏上的鑰匙間發生火花,左半身麻了一下,富蘭克林興奮的告訴兒子說:「這就是電!」

  今日世界的光明,是從放風箏所獲得的靈感;當年艾森豪成功登陸諾曼第,也是善於觀察風向,因此一戰成功。

  放風箏啟發了富蘭克林發現電力,對今日人類的貢獻不可謂不大。尤其,放風箏個中大有人生哲理在焉!我們做人,要像放風箏一樣,懂得觀察風向、時空、氣候、天時、地利、人和等,有了這些敏銳的覺知,做人才能進退得宜、圓滿自在。


摘錄自:http://www.masterhsingyun.org/article/chapter.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