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8日 星期五

如何令瞋行者找到心的空性






                                              § 如何令瞋行者找到心的空性 §    釋定印

      人於世間載浮載沉,生活裏總總煩惱,都由心所發。明白心的空性,有助解脫世間熱惱。心的空性,可以從經典的般若空觀等修習,也可以透過禪修的引導而獲。禪修兩部分,兩部分都不單單在打坐時進行。禪修,與生活更息息相關。修習止觀,是要破除各種雜染和我見,令心清淨,安住諸法共相。生活裏若有各種煩惱,心不清淨,這可以說止觀修習不得力。缺了止觀的幫助,我們很難找到痛苦的根源,以及調控身心的方法,人生在喜樂無常的環境中隨起隨伏,不能自主,只會越來越痛苦。
  不同的情緒均會對內心清淨做成一定的障礙,當中,每個人普遍存有瞋恨的狀態。不善觀察瞋的狀態,別說解脫煩惱、達至涅槃,就是生活裏,簡單至與人相處,恐怕也會產生不少問題。
  要對治瞋心,可先了解,在甚麼狀況之下,屬於瞋恚的行為。《瑜伽師地論》曾對瞋增上行相作出歸納分析。茲列表如下:

行相
《瑜伽師地論》卷26(大正425c20-426a4
於事
於諸微劣所憎事中,尚能生起最極厚重上品瞋纏,何況中品上品境界?
時間
經久相續長時隨縛。
勢力
由此瞋纏為可憎法之所制伏,不能制伏彼可憎法。
外貌
形相稜層;
眉面顰蹙,恒不舒顏,邪精下視
說話
強口;
性好麁言;
為性好樂以惡身語損惱於他。
學習
無多勝解。
事業
事業不堅,事業不固。
持戒
禁戒不堅,禁戒不固。
情緒
兇暴;
性多愁慼;
憔悴而住,喜生忿怒;
不忍不受,多憂多惱。
與人相處
(不隨順):性好違背,所取不順;好相拒對;易令遠離,易令厭患;
(敏感):得少語言,多恚多憤;
(嫉妬):於他榮利,多憎多嫉;
(恨心):多懷嫌恨;
(害心):意樂慘烈;悖惡尤蛆。

      瞋心重的人,在很小的事情上,也會起極大的煩惱。平常人生氣只會一陣子,遇上不同的境況,心情會有不同轉變,但瞋行者,他們會讓忿怒一直熏習下去,心中所恨之事,久久不會散去。瞋行者可說是敗於瞋恚的人,因為他們不能控制自己不生氣,整個人反被瞋恚控制,內心一刻不能放下仇恨。
      由於瞋心蓋過清淨智慧,瞋行人就算敏捷聰明,他們對佛法也難有透徹的理解,就算知道有善惡業報,也不會真切信受,更不會有意樂去防非止惡。對於佛法沒有勝解,對戒也就持守不堅固,隨著情緒說犯就犯而無慚愧不懺悔。
      這類人個性是很凶暴的,不過,與此同時,他們的憂鬱感也很重。由於不能夠忍受種種外境,常有事事與自己相違、令自己受傷害的感覺,易生忿怒(1)之餘,也會因此而多憂多惱,愁悶難安。所以他們經常愁眉苦臉,眼神也經常斜視不正,不能有舒坦的神情。
      他們與人相處,有五個特點:一、不隨順:性格好與人相違背,愛跟人作對;二、敏感:人家一句一語,也能觸惹他大發雷霆;三、嫉(2)妬:見不得人家的成功,忍不住人家的榮耀,只要看見人家比自己好,心裏則很生氣。四、恨(3)心:事事記恨於心,怨結甚深,久久不能釋懷,也不願意原諒別人。五、害心:幸災樂禍,性格凶狠,心如尤蛆蟲(4)般狠毒,遇不順之人,要設法讓他們受苦受困,自己才會安心。
      明白瞋的行相和瞋行人心態之後,我們就可從幾個步驟,把瞋心柔化,直至清淨:1、學習慈心觀;2、思惟自己所造之業是自己的果報,果報亦有成熟之時; 3、數數如理惟於正念;4、親近善知識;5、實踐有助於培育慈心與滅除瞋恨的適當言論及身行與意念。(5)五步驟又可概括為:一、柔化1),二、思惟23),三、實踐45)三個部分。

一、柔化──學習慈心觀
      慈心是四梵住(慈悲喜捨)之一。慈能與樂,以慈心願一切眾生得利樂,能有效對治瞋心,(6)因為這方法可以使人的心柔軟、和善。修慈心觀,宜推己及人,先對自己培育慈愛:
                                                願我免除危難;
                                                願我免除精神的痛苦;
                                                願我免除身體的痛苦;
                                                願我愉快地自珍自重。(7)
      從種種觀想,滿足、穩定自己身心後,進而推想每個人都想人家對他好,良性的互動可以令各人都得到心靈的滿足,於是從自己延伸至他人。慈心觀延伸至他人,可先取自己喜歡的影像,培育對他的慈愛:
                                                願此善人免除危難;
                                                願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
                                                願此善人免除身體的痛苦;
                                                願此善人愉快地自珍自重。(8)
      自己善歡的對象,能與自己相應,做慈心的時候,更易成功。心裏不斷向對方散播慈愛,重複那人消除痛苦的影像,容易令自己的心平靜下來。由自己滿足到對所喜歡的人得到滿足,從內到外,慈心可以向平衡、沒差別的方向發展了。這時候所發的願,是對一切眾生的慈愛(9)
                                                願一切有情免除危難;
                                                願一切有情免除精神的痛苦;
                                                願一切有情免除身體的痛苦;
                                                願一切有情愉快地自珍自重。(10)
      由逐項對不認識的眾生散佈慈愛,到遍滿慈愛至十方,這時候的心已經破除存在於不同種類的有情之間的差異,如此破除人與人的界限,有利打破瞋行者與人的距離。
      慈心觀除了能令瞋行者的心柔化外,經常薰習由自己到眾生去散佈慈愛, 更可以培養他們平等博愛的心胸。破除了人我之間界限後,他們不必經常為了建立自我、保護自我而與人敵對了。另外,慈心觀也主要祝願對方沒有困苦,困苦消失,快樂就生起,增加快樂的心,瞋恨心也自然降低了。
      修習慈心觀,能改變人對心的看法。全程雖然都只是觀想的階段,但如此增加善意欲,全心全意願對方好,自己也得紓緩。多做慈心觀,令身心穩定。情緒穩定,有助瞋行者遠離煩惱;善思維增加,也會讓業力轉變。煩惱和惡業的減少,也是心得解脫的過程。

二、思惟──明白因果,正思正念
      明白因果
      讓瞋行者明白,今生所以諸事不順,經常怨家對頭,被人針對,這不是命運不濟,而是因果業報使然。(11)今生若不改掉習氣,業報累積,後果不堪設想。瞋恚的果報甚重,《十地經論》謂:
     
      瞋恚之罪,亦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
        若生人中得二種果報:一者、常為他人求其長短;二者、常為他所惱害。(12)
     
      瞋恨心重的人,惡業所纏,死後墮三惡道;就算生為人,也常遭人家論己長短;或常被他人惱害,不得自在。瞋行業報之重,害人害己,今生不設法將之克制,放下瞋恨的念頭,來生又繼續沉淪惡道的了。

      正思正念
      明白因果後,進而要令瞋行者尋找憤怒的原因。無論嫉妒、嫌恨、損惱於他等等,都因為個人感覺太強烈。事事覺得自己做得對,事事覺得自己受委屈,事事覺得不公平,所以會時時瞋恨、時時忿慨。要訓練瞋行人當下的清明心,要發颷之前,看清楚當下的狀況、各人的需求;自己與人互動、溝通足夠否;會否把錯覺當真實,把過去憤惱的經驗帶到當下,自己活在過去的經驗中,卻傷害了眼前人。當瞋行人知道很多時候都因為過去經驗令他當下有錯誤判斷後,那判斷就變得沒有實質性,沒有執著的必要。他們對人對事,開始沒有那麼鹵莽。
      這時候,可以讓他們了解無我。我們可以引導修行人去思考這個「憤怒的我」從哪裏來。人到底還是五蘊和合體,身與心本來就不能永遠結合,無必要為了執取這個身體,而爭個你死我活。
      從無我進一步訓練他們看見當下性,所有念頭都會生滅,自己的成就很快滅去,這是常規,而不是人家的侵奪陷害,所以也不必對人生恨。如此類推,人家的觸怒也是無常性,令自己反感的一刻很快滅去,無必要死抓著那一刻的感覺不放手。
      無我無常去改變瞋行人的潛意識,令他們瞋心漸漸轉化,從多分別到少分別,最後成就無分別。意識不住、不去執取諸法,心才能超越世間,達至空性。

三、實踐──親近善知識、適當的言行
      親近善知識
      既以慈心觀柔化瞋恨者的心,也讓他明白因果的道理。那就可以從生活裏實踐由瞋恚到清淨的目標。
      親近善知識,讓善知識不斷提醒教導,能令去瞋存淨的修行得增上力。《大般若經》曾載善知識對修行人的幫助:

佛告善現:「一切如來、應、正等覺是諸菩薩真善知識,一切菩薩摩訶薩眾亦是菩薩真善知識。諸有聲聞及餘善士,能為菩薩摩訶薩眾宣說開示,分別顯了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相應義趣令易解者,亦是菩薩真善知識。」(13)
      佛、菩薩,乃至一切善士,能開示正法的,都是善知識。透過善知識令自己明白六波羅蜜的義趣,乃至一切廣植善根具足諸正見的方法。得到正確指引,在生活上實踐對空性的體會就更容易、更直接了。

      適當的言行
      除了依仗外力,瞋行人自己歷緣對境,也要懂得轉化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言行。以下是轉變瞋心建議:
1. 珍惜善緣
瞋行人都很有勇氣。為了維護自己,他們有勇氣去傷害人,有些也有勇氣承擔後果。這時要讓他們了解珍惜善緣的重要性,很多因緣是會再遇上的,重遇的時候,我可以用甚麼心態去面對呢?與其為一時衝動而事後後悔,不如當下就提出勇氣,遏伏習氣,保持良好的因緣。以多發善心代替結怨。
2. 與人共事
與人共事,出現矛盾的時候,不必急於為自己爭取,也不必強勢違逆人家,再迫人家一定或不能做甚麼事情。事事讓別人留一點退路,自己也好過。不然的話,把別人迫急了,令對方生起惡業,這樣的後果,誰來承擔呢?
3. 與人講話
講話是很重要的溝通方式,與人講話,要習慣輕聲和慢速。不宜把自己的情緒全都反映在語言上。
與人講話要察言觀色,當人家聽了自己的話而面色改變,就要檢查自己的言行有否觸惱人心。人家面色不好,再多道理,也不要講下去。適當時候終止對話或者轉換話題,有助紓緩矛盾。
4. 破除憍嫉
嫉妬與瞋恚關係密切,常嫉妒者,瞋心必重。而嫉的來源,又多與慢心有關,故與人相處,先不想自己的優勢,不追求人家的稱讚。這樣,見到人家成功,就不會生起疑問:為甚麼稱讚的不是我?為甚麼這種人都值得讚美?如能對最下劣的人都不生輕慢心,心生慈悲而希望他們脫苦,時常謙遜待人的話,慢心就會漸漸消退,而人家成功,自己痛苦的感受也會慢慢消失。這樣生活,心就更得寧靜,與人相處也更能和諧了。

      瞋恨是很強的心識作用,但要帶領瞋行者進入心的空性,不是沒有辦法的。從了解行相入手,知道怎樣的表現為瞋,再從慈心觀柔化剛強的瞋心,然後正思人的無我、事的無常,一切不可住不可執,那麼瞋的立足點也沒有了。明白道理後,從生活歷緣對境,事事提醒自己轉變性情、心的想法,以謙、退為學習目標,努力把自己的心調過來。當明白心的空性,心內身外,一切皆不可得,就不會把本來不是自己的情緒,當成缺它不可。心能與空性相應,瞋恨也不存在了。心得解脫的清涼自在,就能夠達到了。


1         世親:《大乘五蘊論》卷1:「云何為忿?謂遇現前不饒益事,心損惱為性。」(大正3184b6)。
2         世親:《大乘五蘊論》卷1:「云何為嫉?謂於他盛事,心妬為性。」(大正31849b9)。
3         世友:《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11 本事品〉:「恨云何?謂心結恨,等遍結恨。」(大正26615 a14)。
4         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6:「追先忿、恨之境,觸現違緣,心佷戾者。慠佷[-+]戾,尤蛆惱螫於他人等。」(大正43 458b2-4)。
5         大乘禪師:《禪修手冊》,頁16
6         《增壹阿含經》卷613 利養品〉:「貪欲病者用不淨治,瞋恚病者用慈心治,愚癡病者用智慧治。」(大正2575c16-20)。
7         大乘禪師:《直達涅槃之道》(基隆:佛文化,2012),頁79
8         大乘禪師:《直達涅槃之道》,頁79
9         對一切眾生為慈心觀的對象,可參考二十二類遍滿:五類不限定的遍滿(1.一切有情2.一切有命者3.一切生物4.一切個人5.一切個體);七類限定遍滿(1.一切女性2.一切男性3.一切聖者4.一切凡夫5.一切天神6.一切人類7.一切惡道眾生);十類方向的遍滿(1.東方2.西方3.北方4.南方5.東南方6.西北方 7.東北方8. 西南方9.下方10.上方)(載大乘禪師:《直達涅槃之道》,頁81-82)。
10       大乘禪師:《直達涅槃之道》,頁82
11       《十住毘婆沙論》卷919 四法品〉:「若人惡口、罵詈、輕賤、譏謗、繫閉、鞭杖、考掠等罪,但怨前身,不咎於他。信業果報,心無恚恨。」(大正2666b5-7)。
12       《十地經論》卷4(大正26149b22-25)。
13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45360 增上慢品〉(大正7287a29-b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