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憶師父的信 § 釋定印 13-07-2019
尊敬的師父上人:
今天是您離開的第二十三日,自您離開之後,弟子們以不同的形式去緬懷恩師的點點滴滴,大大小小的法會,聲聲句句的紀念撰文,我們用身體、用聲音、用思念,去追思師父對眾弟子的恩情。也許現在,可以用另一形式去感念師父對我們的教導。
我們的師父,暢公上人,一向喜歡以「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去度眾生。在空的境界裏,一切妄念戲論都不存在;但為度眾生,世間出世間法都不成掛礙。所以生日會、供僧、大小型法會、座談會,乃至探訪監獄、難民營、老人院等,他都不抗拒。師父是否很喜歡與眾同樂呢?他説,如果只是吃喝玩樂的話,浪費大眾時間,也浪費他的時間。他是要借種種機會,接引眾生去聽法。他說學佛離不開「信解行證」。信佛拜佛的有幾百人,但了解法義,沒有一兩 個。他很重視佛弟子對法義的理解,自己在這方便更不馬虎。每次開示,哪怕只是一頓飯的時間,從來不用看稿的師父,其實很認真地打腹稿。他先看很多經典,再與弟子研究典故的來源、法語的出處。他希望弟子在佛法方面有得益。有一段時間,他不斷反復教導弟子幾首偈頌。他表示,能好好掌握這些偈頌,足夠我們一生受用。現在我們重溫,師父希望我們終生受持的偈頌。
在名相方面,所有他的三皈五戒弟子,都要知道三藏十二部是甚麼,三藏是經律論,十二部是佛陀弘法的十二種體裁,有偈曰:
「長行重頌並受記,孤起無問而自說。因緣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論議共成十二部,廣錄大論三十三。」
除了最後一句指出《大智度論》第三十三卷,是仔細說明十二部的內容外,前面幾句就顯示了十二部的形式和名相。作為師父的弟子,都知道十二部不是特别指《法華經》、《金剛經》或《華嚴經》等,而是指佛陀説法的十二種體裁。
學到「十二因緣」,我們往往不明白哪些是「惑、業、苦」,師父要我們背好十二因緣歌:
「無明愛取三煩惱,行有二支是業道。從識至受並生死,七事同名一苦道。」
師父說,十二因緣,有不同的教法,但只要掌握苦的來源是「無明、愛、取」,我們對十二因緣有把握了,就不會學到迷迷糊糊,人家每次問我們,都不知道重點在哪。
講到緣起,師父要我們好好體會《法華經》的偈頌: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
師父說,最上乘的法,都在這兩句偈頌裏面了。
佛能成佛,因為明白緣起法。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既明白緣起,就知世間無常,一切都不能夠獨立自主,一切都不實在。所以佛說知法常無性。無性即空,就是法住法位,但是空離不開緣起,在空裏面,沒否定暫有的法相和世間相。不執一法,不捨一法,慈悲眾生,不住寂滅,就是一乘。
師父可以講很深奧的法義,但是他對弟子的教導,更多的是在做人方面。他經常說,懂得做人的人左右逢源,不懂做人的人到處撞板。說到如何做人,師父説他一生,離不開一個「忍」字。
在個人修養方面,他經常要求弟子要忍口。他引老子的一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跟弟子講,種種世間出世間法,就算懂得,都不隨便開口,更何況自己只是一知半解?說話一多,思想就亂。沒有正念,人就不得莊嚴。
他又舉宋代黃庭堅的詩,說:
「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
無可揀擇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
有能力超越人家,不及讓人家發光發熱;幽默風趣能言善辯,不如沉默寡言。
我們愛表現自己,是因為對面子、對風光,有一種貪愛。但面子風光,都不可靠。今天人家讚賞我們,我們開心得飄飄然。萬一有一天,人家數落毀謗,令我們盡失顏面,那又如何呢?
師父引永嘉大師〈証道歌〉教我們: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再引懶融禪師〈証道歌〉說:
「罵也由他罵,怪也隨他怪。問我吃甚麼,黃薺共野菜。」
世間食物,經過那三寸喉嚨,就成了營養。何必要吞下種種閒氣?為甚麼我們為了人家的傷害而要傷心?人呀,太愛自己。愛自己叫自我愛,愛身邊的東西叫境界愛,種種愛令自己顛倒夢想,不得涅槃。所以師父教我們連愛都要忍,他舉《涅槃經》云:「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人因為有憂愁和畏懼而煩惱不斷,而憂懼的源頭就是愛。不追求愛與被愛,放下欲念的執著,人的身心就得自由了。那種境界,就如他引用《華嚴經》說: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來無去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
要解脫只在一念間,不執著,自然不計較來去,如是過往生、今生,乃至來世都不成障礙,那就有資格修得十力,能夠成佛了。
但若然我們仍未知道如何放下煩惱,師父教我們以靜制動。他舉《楞嚴經》說:「如澄濁水,貯於靜器。靜深不動,沙土自沉。」
妄動的心是煩惱的載體,要煩惱不擾動,心先要靜。靜的功夫夠深了,就像水中泥沙不受波動一般,慢慢沉澱。清澈的水,清靜的心,會重現眼前。
師父自稱因《楞嚴》而開悟,故經常教我們不少《楞嚴經》的精華。他教我們八字成佛:「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我們心狂而不自知,終日迷迷痴痴,還以為自己見多識廣,自然與佛道相去甚遠。那心為何會狂?《楞嚴經》有說過:「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我們的真如心,本來澄明靜寂,是不虛假的,所以說非幻。外境是有生滅變化的,是不真實的,所以說幻法。我們不認識心的清淨,反而要他攀緣外境,抓緊那些虛假相,以妄為真,而造作種種生死之業。這顆本來清淨的非幻心,如今所作所為,都成了生滅變幻的幻法了。在幻法裏顛顛狂狂,生生死死,多不值得。若能放下這顆狂心,不往色聲香味觸法攀緣,那就是: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六根都不受騷擾,是多麼的自在啊!
師父教我們這些偈頌的時候,我們通常是蒙然無能知。但他既說得多,我們自然就記下了。殊不知,如今無論做人還是學法,無論是中觀、唯識、如來藏,禪宗還是淨土的思想行門,師父所教的,都能貫通。才恍然大悟,他用一生所學所悟,助我們以後學佛做人少走許多冤枉路。
師父一向都是這樣,寬容大方,有好的東西、好的供養,從不獨享。廣結善緣,是他修行的宗旨。現今在香港乃至海外,任何一個山頭,普通信眾想見住持,並非易事。但我們師父不同,想見老和尚,來天台精舍吃午飯就可以了。有誠意和喜歡的話,可以隨時請法;誰有問題,師父都樂於親自解答。曾經有人問,若然對方是來攀緣和利用師父,那怎麼辦?師父答他不會介意,他說他甘受利用,因為這表示他有利用價值。師父說:「心量大福報就大,有慈悲就沒有冤家對頭,有智慧就沒有煩惱痛苦。」他臨終遺言,就是教弟子要真誠、有智慧、有量度、有胸襟。
師父臨終道:「十方來、十方去,弘法利生,不求名聞利養。」
師父教導,字字句句,是他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若能受持奉行,即是將師父的法身舍利充滿我們的身心。弟子不才,嘗試用一偈概括師父的一生教學:
十方來去不求利,弘法利生不為名。
萬言萬當不如默,百戰百勝不如忍。
我師常在日長暉,盡攬百川納於襟。
願恩師上生極樂,再來娑婆,廣渡有情。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