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5日 星期六

佛法應用生活中

                                                   § 佛法應用生活中 §   釋定印


生活小故事爭的士

一位居士跟法師一起,想截的士回佛堂。眼看的士已打燈準備停車,卻突來三五人,攔腰搶去的士。居士很生氣,想上前跟他們理論,卻給法師阻止了。

法師說:「他們那麼急衝出來,一定很趕時間,也未必看到我們在截的士。」
居士說:「就算他們看不到,那的士司機總該知道吧,他也不講道理?」
法師說:「那就是說司機想做他們的生意呀。」
居士說:「法師就算慈悲,凡事也該講道理呀。」
法師說:「那也沒辦法,既發了心不爭,就要忍得住被人搶。」
居士說:「法師你這麼講,恐怕等到天黑也打不到車回佛堂了。」
法師說:「我們輸了的是時間,可贏的是平靜和耐性。」

「不爭」不起爭奪之心、不起鬥爭之意,給人調柔平順、大度寬容的感覺。所以,它是高尚性格的一種表現。

很多人都不願爭,甚至說自己一向很怕紛爭。但不爭,不止於不主動去爭甚麼,更在於被人搶的時候,自己是甚麼反應。倘若說自己與世無爭,但一看見人家搶自己業績、搶自己風頭、奶奶搶自己子女、法友搶自己師父的時候,就面紅耳赤,忿忿不平,那「不爭」,始終未實踐好。

「不爭」的背後,有很多修養的內涵:愛隨喜、明事理、知進退、能忍耐、懂尊重。「爭」只是一個外相,不做「爭」的動作,因為希望成全別人,在成全的背後,清清楚楚知道自己需要甚麼,能捨甚麼。當知道自己需要正見正念,能捨資具利養,那個人自然就會讓出空間,讓其他人用他們認為有需要的東西。哪怕那些東西本來屬於自己,他願意行捨。

至於物質以外的,「不爭」較難用於對話之間。連說話都讓人三分,那麼遇到「理曲氣壯」的人,自己豈非有理說不清?若明白自己是要在道理方面令人醒覺的,不妨解釋一下。但若因為討厭對方的氣燄而看不過眼的話,應盡量「不爭」。因為一辯下去,你為的就是口舌之勝,希望透過言辭氣勢去挫人銳氣。就算辯倒對方,最終也只助長自己貪瞋痴慢之毒,後患無窮。有些人,對著滔滔不絕的人,仍然恬然專注,不插咀也不反駁。他們不是無聲蟲,不去搶白的原因,是尊重對方的說話權。在說話上「不爭」的人,可能發表言論的機會不多,但不會嗟嘆自己的說話沒有人聽,表面上輸了的「發言權」,贏了卻是發自內心「懂得尊重」的基本禮貌。若連「尊重」二字都學不會,任他口沫橫飛也枉然。

我們生命不是「爭」來的,而是「修」來的。一講到「修」,就給人高山流水的感覺。我們不要被美麗的「修為」、「修養」,而自滿於自己「很有修」;或自卑於自己「修不好」。我們要的,是踏實地「修理」、「修正」自己:如法持戒、改正習氣、去除三毒,正知而住。能夠改正自我,又能尊重別人,就是有修之人。


一個焦慮者的自白

我這輩子都十分黑仔,命運不順、諸事阻滯。

我嘗試過努力做好事情,但總是意外頻生,永遠沒有好結果。就像前幾天,我打好報告,準備交給老闆,明明時間充裕,那印表機卻沒了碳粉;弄好了卻差不多遲到,送文件時又被閒人阻擋,我急他不急,還要慢吞吞的;吃飯時點菜,想吃的全都沒了;回家累塌了,廁所還要漏水!

我真不明白,上輩子究竟做錯甚麼事?!為甚麼我每每用心做事,結局都要這麼悽慘?不是被開除,就是公司倒閉;不是被朋友出賣,就是被親人欺騙。

我的不幸令我很是生恨,「不忿氣、不公平、沒天理」!天天在我腦海裏轉,令我習慣了事無大小常容易生怨氣。漸漸地,我覺得自己雖生於繁華鬧市,卻像是被遺棄、受委屈、有苦自己知的孤兒。

我還發覺,除了自怨不幸之外,我心裏還常常有很多「他」,眼裏的人都是讓我生氣的。「自己衰就好啦,仲成日走來搞人!」;「自戀囂張,都唔照下鏡!」;「他」究竟有沒有犯我,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已視「他」、「他」、「他」為敵人。我的一切不幸,都因為「他」、「他」、「他」所害的!

一天,我真的累了。怨和恨,令我長年處於崩緊狀態。那種疲累,不言而喻。我問自己,若不自怨怨他,我還可以做甚麼?沒錯,可以做甚麼?就這一句,我開始不看自己感受。在種種不幸面前,我嘗試不看自己的失去,而去看爛攤子的當中,還有甚麼可做。於是,當有慢吞吞的乘客阻塞車門,我看到不是誰害我遲到,而是關心如何安全進出,因為人群已經夠亂,心還要再亂的話,命也難保。電腦down機了,不是指責電器如何欺負我,而是看看還有甚麼工具可以用,馬上重新整理資料。因為自己不小心,令文件打印不出來。不再老是怨天尤人,而是想想如何把文件再行打印—將事情做好。

以往滿腦子充滿怨和恨,令我沒有時間想其他事情,包括正經的工作、正確的見解。想著討厭的人,就連自己正在做甚麼、講過甚麼話也忘記了。因為正經事情忘得快,不必要的錯失也常常犯上;人家對我更失望,自已就更緊張了。怨、恨、焦慮、失敗和挫折,不斷在我的命運裡徘徊,我何苦要被自己的情緒和負面感覺打敗?!

任何事情不再多想面子的問題,任何打擊不再顧影自憐、無限憂傷。我開始不在意自己認為失去的,嘗試感恩和珍惜所擁有,看自己還有甚麼可以做。

此後,我命運雖然沒有明顯轉變,似乎依舊的黑仔;但是,在眾多壓力下,我學習想看清楚本來應做甚麼、還有甚麼有意義的事可以做。我發覺,當我找到還到可以做的一點點事情時,我並非那麼沒有用。

以往只在怨氣裏生活,從未發覺那些嘈吵煩囂的人事裡,還有願意向我伸出善意之手的人,還有讓我學習的因緣。還有,原來其實我可以從容自在地呼吸空氣—生活,這個世界還是充滿希望和機會,我還是個有用和有救的人。

習慣抱怨尤人的我,今天,當我悠然抬望眼,原來還有朗日藍天白雲。


在無味道中找出滋味來

蘇東坡曾誦:「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臨江仙〉)在這個時代,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人們營營役役,忙忙碌碌,疲於奔命,年尾結帳時,卻說不出自己做過甚麼,更不敢說實踐了甚麼理想,得到了甚麼成就。整個生命好像都只有疲累,卻沒有成功感。

在得不到認同的時候,人會改變前進的方向。年輕人愛轉工,高薪人士愛換車換樓,OL服飾保持換季,拍拖對象定期更新。之所以改變,有不同的理由,但很多時候,都因為「對到厭」。前路已經再給不到自己希望、滿足,繼續下去不覺得還能起甚麼作用。簡單來說,當覺得所面對的事情沒有味道,我們就想放棄,想找一個更值得自己努力的方向。很可惜,我們看到的,大多是刺激一陣、興奮一陣,滿以為找到真正所需,但過了一陣子,那個曾經充滿驚喜的方向,又變得沒有味道或意義了。

如此循環,真一句,「何時忘卻營營」呢?

佛陀說「四聖諦」,又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是要我們消極或積極,也並非要我們樂觀或悲觀。佛陀希望我們,能夠如實面對事情,看清自己。未了解事情真相而過份樂觀,或未確認自己能否面對就提前悲觀,都使我們終日在搖擺不定、猶豫徘徊中憂悲苦惱、身心不寧。如果我們知道無常,就算是最無聊、最刻板,重複又重複的工作,我們都會看到它每一次的變化,在變化中找到自己正確和有趣的處理方法。如果我們不以苦悶的心來面對事情,再沒有興味的人事,都可以繼續維持及開展起來。

當我們確認某個方向值得發展,能夠踏出第一步,是佷可貴的。但如何繼續下去,就更值得留意了。在我們迷茫的時候,菩薩教導我們「一心敬慎」(《大智度論》),以理智清醒的心、恭敬至誠的心去面對一切事情,哪怕是極無味道的東西,都以真摯的心去處理。不要輕蔑鄙視、不要顧影自憐、不要懷疑恐懼、不要瞋恨嫉妒,當你否定人或事的同時,你也否定了自己的能力、抹殺自己的機遇和希望。

工作不覺疲累,興致盎然,因為每刻都在用心。當專心致志去完成每件事情,便會為事情注入活力,煩瑣乏味的事情也會帶來希望。能夠在多次的挫敗中或平淡的重複中堅持下去,日子有功,成果自然呈現、味道自然出來。如是者,能真誠付出,待人處事就有耐性;耐心不斷做事,自然熟能生巧,熟習令人生起信心,有信心的人才能見到希望和成功。

真誠、耐性、熟習、信心、希望,無論處事還是修行,都是需要經歷的過程。尤其是修行,就要精進,功德需累積;不要計較成敗得失,我們需要的,是在得失之中磨練自己的身心,成熟世間與出世間的智。在不斷起伏中穩住自己的身心,才能給自己力量,給眾生希望。


東坡居士還有一句「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宿東林寺〉),世間萬事萬物是都佛法,每個因緣都可以啟發智慧。能用心體會,耐心付出,不去患得患失,箇中滋味,盡是無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