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8日 星期五

業的規律


                                                         § 業的規律 §   益西彭措堪布

自作自受

佛在《百業經》中開示我們:一切善惡業果不會成熟於地、水、火、風四大之上,只會成熟在自己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上。所以我們如今在身心、環境上所感受的一切果報,都必源於自己往昔所造的善惡業,並非神靈、強權或自然力等他法加諸於自己的身心之上,而如今自作的一切,也必將於今生、來生或者遙遠的未來世,在自己的生理、心理、所處的環境上成熟它的果報。

關於這一點,發生在波斯匿王身邊的兩件事會給我們很多啟發:

佛在世時,波斯匿王之女善光,聰明端正,父母憐憫,舉宮愛敬。一日,王對女兒說:你很幸福,憑藉父王之力,舉宮都對你愛敬。女兒卻答道:我憑自己的業,感得這樣的福報,這並非父王的能力所致。王聽後非常生氣,高聲說:我倒要看看你自己的業力如何?隨即密令侍從找一最貧賤的乞丐,將善光嫁與他。波斯匿王對善光冷嘲熱諷:你憑自己的業,不要再靠我,今後你自己獨立生活去!時間會檢驗你所說的是否是真理!此時善光仍然堅持無悔,並心無反顧地與乞丐離宮而去。途中,善光問丈夫:你父母還健在嗎?乞丐丈夫回答:父母先前是舍衛城最大的長者,如今已去世,留下我伶仃孤苦,日以乞食過活。善光又問:先父母的住宅還記得嗎?丈夫回答:當時的宅院已被毀壞,只留下一片空地,地址還記得。於是夫婦同到故宅,奇異的是,不論他們走到哪里,隨處都有地下寶藏自然現出。用這些寶藏,夫婦雇人造宅,一月未滿,宮宅已成。一日,王忽憶起善光,就問屬下:公主現在生活如何?有人稟報:不瞞大王,公主如今的生活並不比大王差。當天,善光遣夫將父王請至家中。看到女兒家宮宅莊嚴,王大為驚訝,就去問佛:我女先世作何福業,得以生在王家,身有光明?佛對其講述往昔因緣: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時代,佛涅槃後,有位槃頭王,建起一座七寶之塔供佛舍利,其大夫人見後即以天冠拂飾戴在像的頂上,又以天冠上的如意寶珠掛於塔頸,同時發願:願我將來身有光明,紫磨金色,尊榮豪貴,願我永離三惡八難之處。當時的夫人,就是善光的前身。後來迦葉佛出世時,有位婦人以美食供養佛僧,但遭到丈夫的阻攔,當時她委婉勸夫:我既已請來佛僧應供,這回還是讓我滿願吧!結果丈夫聽從了勸告。這位婦人,也是善光的前身。其夫是乞丐的前身,由於阻礙供養,遭受多生常常貧賤的果報,因後來聽從其婦之勸,所以依靠其婦而感召大富貴,離開其婦時仍然貧賤。

如果善光的幸福是來自於波斯匿王的蔭庇,那麼她被父王驅逐後,必定會因此而貧困,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善光的幸福來自於她的善業,所以波斯匿王可以驅逐其身,卻不能以此消除她往昔所積之福德,不可能以威勢將貧賤之苦加諸於她。

一天,波斯匿王睡前,聽到兩內官爭論,一人說:我此生全仰仗大王過活。另一人駁道:不對!是自己的業決定了自己的人生,並不依靠大王。當時王想:說「依王而活」者,可予獎賞。於是遣人告訴王后:等會我派人前來,你可重賞他。王又召來那位說「依王而活」者,令他送美酒給王后。誰知此人剛一出門,就鼻中出血,難以前行,遂請那位說 依業而活者代他前往。隨即,王后即重賜錢財、衣服、瓔珞。內官回來見王,見非所遣,王深感意外,就召來說「依王而活」者,問道:我命你去,為何不去?內官以實情相告,王聽後歎道:佛語真實不虛!自己造業還自受報,並非他人所能主宰啊!

波斯匿王想將受用賜予前者,豈料未曾種此福因的前者卻無緣領受,而他不願賜福的後者反以自己的福因居然得到。所以,苦樂果報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感召,並非萬能的主宰所能賜予。

基於以上自作自受之理,我們應該明白惟有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未來的果報取決於自己現在的所作所為,前途和命運只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就看我們如何運用自己的人生來實現生命的價值。所謂的自愛、自立、自尊,就是在生命的每時每刻,對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都負有責任感,這樣才會一生無悔,迎來光明的未來。

苦樂法則

天邊無際的眾生,由於自愛的本能,無不希求安樂、逃避痛苦,即便我們覺得微不足道的蚊蟻,也是日日都在尋求安樂。然而大多數的眾生不明苦樂的法則,不知苦樂的來源,所以無緣踏上安樂的正道。他們往往背道而馳,想求得安樂卻未曾種下樂因,想遠離痛苦卻處處製造苦因,如是而行怎麼能離苦得樂呢?其實苦樂的根源只在我們的心、我們所造的業。

每當我們生起善心、說愛語或者幫助他人的時候,總會內心充滿歡喜;每當我們生起噁心、說粗語、損害他人的時候,總會覺得內心難過、壓抑。這是人所皆知的淺近常識。它就發生在我們的內心當下。而苦樂的範疇遠不止此,凡是一切適悅人心的感受都稱為樂受,一切使人心不適悅的感受都稱為苦受,它包括外境、身體、心理所引起,發生在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處的感受。關於這一切苦樂感受的來源,成道的聖人比我們見得遠為深廣徹底,無數的佛菩薩都覺悟到宇宙中有一條永恆的法則,巨細無遺地貫穿於萬事萬法中。這條法則,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歸納道:

不論是凡夫還是聖者,他們身心相續中所有的安樂感受,下至地獄眾生得到一絲涼風的快感,都是往昔造集善業的結果,絕對不會有從不善業產生安樂的可能;相反,眾生相續中所有的痛苦逼迫,上至聖者阿羅漢相續中的苦受,都是往昔造作惡業的結果,絕對不會有從善業產生痛苦的可能。
痛苦與安樂又有種種的差別,同樣這是從善惡業的種種差別,沒有絲毫混亂、各別相應而感召得到的。

佛陀以其一切智智現量照見萬法的因緣,關於人道之中種種的苦樂差別從何而來,佛陀曾經開示說:國王、長者地位尊貴,是從禮敬三寶得來的;大富之人,財物無量,是從佈施得來的;長壽之人健康無病,是從持戒得來的;相好之人容光煥發、膚色潔白,是從忍辱得來的;勤奮之人樂於福事,是從精進得來的;安詳之人言行審慎,是從禪定得來的;聰慧之人通澈明達,是從修慧得來的;又有人音聲清澈、令人喜聞,是因過去歌詠三寶得來的;有人身心清淨、無有病痛,是因過去修慈心得來的。

做人奴婢,是負債不還、不禮三寶的果報;為人醜黑,是遮佛光明的果報;身材矮小,是輕慢人的果報;愚昧無知,是不求學的果報;性格專愚,是不教人的果報;為人喑瘂,是誹謗人的果報;耳聾目盲,是不聽法的果報;身生惡瘡,是鞭撻眾生的果報;常遭獄難、扭枷其身,是籠繫眾生的果報;為人口缺,是前生鉤魚口缺的果報……”

由此下至無間地獄的凡夫、上及聖者諸佛菩薩,宇宙無量時空之中的聖凡境界,有著種種苦樂的差別,每一苦報必有其對應的惡業之因,每一樂受必有其對應的善業之因,每一種業因必定恰如其分地顯現它的果報,既不會顛倒也不會紊亂。比如行善不可能感苦,造惡不可能得樂,又同樣是善業,佈施不是相好的根本因,持戒不是增財的根本因。所以世間的一切萬法都遵循著這個苦樂的法則,永遠不可能有什麼超越性的變異。

正因為它是世俗名言中一條永恆的法則,在這個宇宙無時無處不顯現它的存在,所以一切真善美的道德行為便有了依據和保證,一切聖賢立教皆基於此,一切生命的求證圓滿也必基於此,否則一切世間的美德、一切出世間的解脫都只會成為口中的立論,而變得毫無實義,義士捨身成仁、烈女堅貞守節也成了迂腐無義之行。如能對此生起堅固的定解,那麼善惡、苦樂涇渭分明,我們一切身語意的行為必將唯善是趨。所以宗喀巴大師說,對業果的決定無欺獲得不移正見,是為一切佛弟子的所有正見,是一切白法(善法)的根本。

因微果著

佛陀時代,迦維羅衛國與舍衛國之間有一棵大樹,叫尼俱類樹,高二十里,枝葉散佈,方圓覆蓋六十裏。樹結果實常有數千萬斛之多,味美香甜,果實成熟自然墮地。一天,佛見比丘在樹下拾果,就對阿難說:天下萬物都各自有往昔的因緣,人們修福,就象這樹,先是從一棵種子開始,以後逐漸生長,最終的果實卻會多得無量。

業的規律就是如此:即使是很微小的善業,也能感發極大的樂果;即使是很微小的惡業,也能感發極大的苦果。在自然界中,諸如桃李等的小小果核,能長出無量的桃李果實,與此外因果相比,內心因果的以小感大,便是極為明顯。

《賢愚經》中有兩則公案:
一天清晨,佛與阿難去城中乞食,途中看見一群小孩在做遊戲,他們用泥沙堆砌宮殿、房屋,又做成倉庫儲藏 財寶五穀。其中有個小孩遠遠地見佛走來,凝望著佛的莊嚴相好,小孩內心禁不住歡喜踴躍,即刻跑去拾取自己 糧倉裏的 穀子,虔誠地用手捧著,想要供養佛陀,但身體矮小的他不能遞到佛的缽裏,於是就對身旁同伴說:我踩在你的肩上供養五穀,可以嗎?同伴很歡喜地答應了。於是踩在他的肩上,將土供養給佛。佛俯身接受了小孩的供養,然後對阿難說:你拿這土去塗我的房屋。這天乞食完畢,返回祗桓精舍,阿難就將泥土塗在佛陀房子的一面。塗完之後,阿難見佛,佛告訴阿難:今天這個小孩以歡喜心供養了泥土,這土塗沫了佛房屋的一邊。他以此功德,在我涅槃百年之後,當作國王,名阿輸迦。另一小孩,當作大臣,他們共同統治南閻浮提一切國土,興隆三寶、廣設供養,他會把舍利分佈到整個南閻浮提,且為我造八萬四千座塔。這個小孩後世就轉生為印度的一代名王——阿育王。

另一個公案:
佛世之時,有批商人前往他國經商,他們帶了一隻狗。行至途中,人馬困頓,商人們就地休息。在閒靜之時,趁人不備,狗便去偷商人的肉,不幸被眾人發覺,遭受一頓猛打,腳被打斷,最後被棄於曠野之中。當時舍利弗以天眼看見此狗,攣躃在地,饑餓困篤,奄奄一息。尊者隨即著衣持缽,入城乞食。得食之後,立即飛臨,慈心哀切地將所得之食喂與狗吃。漸漸地病狗的身體得以恢復,它內心歡喜,變得踴躍異常。這時舍利弗就為它說法,不久狗便命終,轉生為人。後來,阿難問佛:這狗往昔造何惡業,導致今生墮落為狗。佛告阿難:過去迦葉佛時,有眾比丘聚會一處,其中一年少比丘音聲清雅,梵唄唱贊十分善巧,人皆愛聽。另一老比丘,音聲濁鈍,不能經唄,每每出聲自娛自樂,但此老比丘,實是沙門功德圓滿具足的聖者羅漢。當時年少的妙音比丘,見老沙門音聲濁鈍,自恃傲慢,就呵斥道:長老出聲真像狗吠。等他罵完,老比丘便喝道:你認識我嗎?年少比丘回答:怎麼不認識?你不就是迦葉佛時的比丘嗎?上座點醒他:我已成就阿羅漢道。沙門威儀,悉皆具足!年少比丘一聞此言,頓時心驚毛豎、惶恐自責,隨即近前懺悔過失。當時老比丘接受了他的懺悔。因為這一惡口的罪業,年少比丘在此後的五百世中,常受狗身,飽嘗痛苦。

昔日迦葉佛時,有僧修定,因厭聞沙彌誦經,罵其似蛙聲,後來感得五百世為蛙。又色都佛時,有一樵夫,自念貧困,於是積資買一金錢,蓋在盛滿水的瓶上,持以供佛,後來感得生生世世手握金錢,用之不盡,直到釋迦佛時,出家也不須乞食,人稱為金錢比丘,後證阿羅漢果。又釋迦佛時,有一富人,其家產一象,便溺皆成金,富可敵國,有人問佛,佛說此人在色都佛時,因為敬佛,在佛像上將佛所騎的象,塗以黃金,所以感得此報。

通過這些因果的事實,我們知道果報酬因並不是想像的那樣等量還報,往往會增至許多倍來酬還。不象播一粒種收穫上百斤果實那樣的增倍,內心的造因感果更加希奇,一把泥沙的供養所得的是君臨天下的輪王之報,一句惡語所感的是五百世墮落狗身的漫長痛苦,所以心的變現能力要遠勝過外種生長的能力。《集法句》雲:雖作微小惡,後世感大怖,能有大損害,如毒入腹中;雖作小福業,後世感大樂,能成大義利,如穀實成熟。 由此我們應知微細的善惡業,如影隨形,將會出生廣大的苦樂。因而對於微小的善業也應勵力行持,勿以善小而不為;對於微小的惡業,也應勵力斷除,勿以惡小而為之。

未作不遇

俗話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豆絕對不會長瓜。如是因才感得如是之果。如果沒有修集能感苦樂的正因之業,就決不可能感受相應的苦樂果報。

我們想要秋收果實,必須在春天播下它的種子,中間細心護理:澆灌、施肥,加上自然方面的助緣:陽光充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這樣因緣具足,時節一到自然就能收穫成熟圓滿的果實。如果上述的必要條件不夠圓滿或者不能具足,那麼結果必有相應的缺陷,或者不可能產生。

世上的一切所求,都不可能憑空從天而降,自有它產生的因和緣。所以真正明白因果規律的人,就會按照因果的規律來積極地創造自己的命運。人生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理想,但如果不主動地種下正因、積聚順緣,那所謂的理想都將成為空想而幻滅。不論是希求那方面的成就,都必須首先明白成功的因與緣,然後隨順因緣,腳踏實地付諸實踐,方才有成功的可能。比如要做一位名醫,首應發行醫濟世的大心,然後依止高明具德的老師,依教奉行,學習老師的醫德與醫術,另一方面潛心研究醫典、積極投入實踐,主動為自己創造條件,自然會成為名醫。出世間的學佛修道要想得到成就,同樣需要具備因緣,先要真實發大菩提心,然後如法依止上師,勤積福慧二種資糧,這樣有一份因地的行持就會成就一分果地的功德。倘若心高如天,行為下劣如地,妄想得到修行的受用,豈不似緣木求魚、水中撈月一般毫無結果?宇宙的因果律至公至正,他從來不會偏袒一方、厚此薄彼,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地降罪或賜福予人。人只有順應緣起的規律,但自默默耕耘,天道好還,當有加倍得報的一日。

已作不失

佛說:縱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我們已造作的善與不善的業,必定會感受苦樂的果報,善惡的業力不會因為時空的轉換,而無緣無故地減弱或者消失。雖然業力的成熟有快慢的不同,有的現前感受,有的需要經歷漫長的時劫,等到因緣聚合才會受果,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沒有任何一種業會被時間、水、火等外法所毀滅。就象智悲光尊者所比喻的那樣: 高空飛翔金翅鳥,雖暫不見身影現,然與其身無離合,因緣聚合定現前。所以我們所造的一切善惡業,雖然暫時沒有顯現果報,但這些最終不可能不降臨到自己的頭上。一旦業力成熟,即使是斷除業障的聖者也要感受自己的業果,何況我們凡夫?

曾有一日,佛在精舍正為弟子說法,突然徑直走來一位孕婦,指著佛陀說道: 沙門!你害人不淺!你讓我懷孕又將我拋棄,我到處找你都找不著,原來你在這裏逍遙享福,現在你說你如何安置我?
其實這女子並未真的懷孕,她受外道的指使,將臉盆捆在肚子上,偽裝有孕在身,企圖誹謗佛陀。當然她的伎倆最終還是被佛弟子發現了。

在場的弟子詫異非常,心中不禁疑惑:為何解脫的聖者如佛陀仍會遭受果報?當時舍利弗就代為問佛,是何因緣致使此女誹謗佛陀?佛告眾弟子:久遠以前,在一王城中,有一賢女名 善幻女,她對修行人非常恭敬,時常予以供養,尤其是對 無勝 常觀兩位法師。無勝法師修持精進、德行高尚,頗受大眾敬重,而常觀法師,世俗習氣卻很深重。雖然善幻女每日都以同等供品供養,但在態度上難免有凡夫的分別,對無勝法師她有更多的恭敬。日子一久,常觀法師心裏不平衡,不禁生起強烈的嫉妒之火,逢人便說善幻女一定與無勝法師有私通,雖然表面上是同樣的供品,私下卻對無勝法師另有厚意。當時雖有人勸告,但他仍然不斷地造謠誹謗。

那位常觀法師就是我的前身,因為惡意誹謗有德的修行人,曾經遭受無數千年地獄猛火燒身的苦報。雖然現在我已得解脫,但餘報未盡,所以今生還要遭到同樣惡意的誹謗!

所以即使是圓滿成就的佛陀,也示現因往昔的誹謗,在歷經久遠劫後,仍然絲毫不爽地感受惡業的報應。

又昔日有人想出家,阿羅漢觀其八萬劫內無此善根,故不許可,後佛言其在八萬劫前,曾於山中遇虎,驚慌攀樹,並失聲叫了一聲 南無佛,以此善根而得出家、證果。

所以,食少金剛亦決不消,一聲 南無佛,這八萬劫前無意所造之善因,在因緣成熟之際,也自然現出它的果報。

我們往昔所造的一切惡業,如果沒有以對治力懺悔,那麼在今生與來世乃至千萬劫後終將感受其苦果,在未成熟之前,絕不可能自動消失。反之,往昔一切的善根如果未被邪見、嗔心等摧毀,也必將次第成熟樂果。



摘錄自: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4020.html




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

網 絡 善 訊


§ 網 絡 善 訊 §

☆ 因 病 予 藥 ☆

裡談有十二種病    
1 隨惡人言是病。    2 邪妄諂曲是病。
3 言語傷人是病。    4 貪愛色欲是病。
5 殺害眾生是病。    6 不敬父母是病。
7 作惡不悔是病。    8 愚痴顛倒是病。
9 侵佔他人是病。    10、好覓人過是病。
11、無慚無愧是病。    12、我慢貢高是病。       

阿難問佛,其病如何得治法,世尊答言,有十二種藥,可令此病得痊:
1 慈悲喜捨是藥。      2 謙讓作小是藥。
3 讚嘆大乘是藥。      4 有惡能改是藥。
5 有過能悔是藥。      6 毀罵不動是藥。
7 敬上念下是藥。      8 愛念他人是藥。
9 敬老憐貧是藥。      10、低聲軟語是藥。
11、具足正見是藥。      12、誓度眾生是藥。


☆ 善 與 人 同 ☆

人生好的命運不是求來的,是自己修來的。
上善若水,隨其方圓;慈悲喜捨,福慧雙存。

  什麼是真正的善?

  真正的善,是一種自然的流露,沒有一點造作,沒有一點企求,像水一樣一往無前地流動,沒有一點分別心,取捨心,無私地奉獻一切,這樣才是善,才是真正的上善若水。

  以善修心,以善洗心,以善造心,以善治心,人就會快樂和幸福。

  向善,首先要有一顆靜定的心,一種定力,能夠放下煩惱,不擔心未來,不執著於現在,內心自然會平靜。因為,靜由心生,當一個人能品味恬靜之美時,則無恐懼之心,便無罪惡之行,貪婪與私欲最能破壞寧靜的心;欲念是導致一切痛苦之根,能斷此根,則無憂愁與恐懼了。

  向善,需要治心,看到外界的誘惑心無所求,因為心有所求就會有得失之心,有得失之心就有壓力,有壓力人就不自在,不自在就會覺得痛苦,就會有煩惱。因此,如何從內心放下自我的欲求,對一切成敗得失處之泰然,理性面對人事,正念因果,順其自然,自有天地之正氣常圍繞。

  宇宙中彷彿有一種冥冥巨大的力量,一股支配人命運的力量,就是懲惡揚善的力量:保護善人。至於惡人,縱然他現在很得意,那是因為他的福業未盡,而惡報未至,但當因緣成熟,果報還是歷歷分明的。真正行善之人,恆常存仁義於心,最終會在這個世界獲得肯定和得到幸福快樂。

  貪愛、瞋怨、愚頑、憤怒、嫉妒、傲慢等負面心理和行為,全是束縛自己身心的繩索,能夠拔除此繩索者,內心自然可達至真正自在安寧。

  所有的欲望都只是短暫的甜蜜,但卻隱藏著無窮的苦澀,而眾多人卻終身為之追逐馳求不疲。有人奢望未來,有人追悔過去;勝利者招來怨恨,失敗者招來苦惱;睿智豁達者捨棄了自我名利得失,與恬靜安樂相伴同行!

  一切造作皆源自內心,只要我們有善心,有善行,身口意三業清淨,必然會感得善果,天地人物自然不會虧待我們。









2015年8月3日 星期一

聖嚴長老的開示

聖嚴長老的開示
多情須講理

「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愛他往往反而傷害他」,在善變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現代人如何能關心別人而不束縛他?

* 如何才能是非分明不傷人?

在今天這個時代裡,社會上處處充滿緊張的氣息,主要原因不外乎是感性與理性不調而引起。

譬如,有些人為了追求個人的名利、權勢、地位,經年累月地緊張;許多悲天憫人的人也是很緊張;甚至還有一群人,自己什麼都沒有,也不追求什麼,卻鎮日緊張兮兮,深怕自己走在馬路上隨時會被車子撞上。

像這樣的社會、這樣的處境,使得人們無時無刻不是在緊張之中,擔心著自己,也擔心著他人。

* 自以為是的愛

理性的人,會為這一代或下一代、自己和他人、社會及國家乃至世界全人類而擔憂;屬於「杞人憂天」的近代人,時時刻刻都在沒事時,擔心著有事會發生。

純粹的理性會使人被現實的世界拒絕;純粹的感性會使人被現實的世界淹沒。如果時時處處講理,而又得理不饒人,步步緊逼人,當然會被人拒絕;經常情緒化的人,必然是糊塗人,也不能同情人。雖然也可能會站在自以為是的立場和觀點來愛人,卻不是以他人的角度來同情人。這種缺少理性的愛,可能會演變成佔有、控制又否定他人的自由空間。

* 理性、感性如何調和

雖然理性和感性的極端,會導致禍害和困擾,但是我們必須承認並接受事實。而且,要先從如何調和理性和感性的問題上著手,其次是超越理性和感性,最後便可自如地運用理性和感性。唯有如此,才能替人類創造人間淨土的果實。

如何調和理性和感性?首先,當我們察覺到自己的情緒起伏不定、滿腔的忿恨不平、身心緊張、語無倫次、情緒激動難以控制時,內心要清楚明白,這是感性急於抬頭和力求表現的時刻,也是容易跟別人起大爭執的先兆。

此時處理事情,必不中肯,也不得當。感覺到自己受委屈、被罵、被指責又無處申辯時,血壓可能上升,情緒也隨之波動。

* 化干戈為玉帛

在這重要時刻,不妨告訴自己試著將頭腦放鬆,全身肌肉、小腹、神經都放鬆;若能放鬆,定可化干戈為玉帛。

所以,當理性抬頭時,需要用感性來配合;感性太強時,又需要用理性加以疏導,若能如此,世間才有溫馨和莊嚴。
原載《天下雜誌》一九二期)

包容才能溝通

從夫妻之間的溝通,到民主社會的集體溝通,如何才能真正明白對方的觀點?身為領導人,又應該具備那些溝通特質?

所有的人都有堅持己見,自以為是的習慣。這是眾生相。眾生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心相;我們得承認,每個人不僅相貌互異,思想的模式、觀點也都不盡相同。

我待人處事通常是設定在無我的立場,無我並不等於放棄自我,而是包容他人;但不是以個人的自我為中心來包容他人,而是以大家的觀點來包容他人,然後變成無我。換言之,無我的意思是允許任何觀點或任何現象的存在,並且明白任何舊觀點都會改變,任何新現象也都可能出現,就像長江後浪推前浪,經常地、不斷地在變動一樣。過去被人認定的真理,今日可能會被另外一個真理所代替;一個新的定律出現,日後又為另外一個新定律所代替。

時代的巨輪不停地向前推進,任何觀念終究也會為另外一個觀念所取代,任何一個觀念的出現,必然有它的原因和作用,但總有一天又會被遺忘,之後,另外一個又出現,正所謂各領風騷數十年。又如同正在舞臺上演得渾然忘我的演員,下了舞臺後,另一批演員會再度出場,沒有一定的角色是臺上的,也沒有一定的角色是臺下的。時而臺上,時而臺下,交錯進行著,沒有永恆且獨立存在的現象,只有因緣的聚合離散,這就是無我。

* 公是公非的原則

        至於整體所包容的一切,平常稱為大我,也不是經常或永恆存在的。放下自我,沒有小我,也沒有大我,那才是無我。不過,整體的大我是無我的過程。例如,夫妻之間,有兩個人的公是公非。維護一個家庭就是一個整體的大原則,這是公是公非,一旦危害家庭的完整性,那就是私是私非;各執一詞,彼此鬥爭不已,這個家庭就沒有辦法維護了。要挽救瓦解的危機,唯有靠雙方真誠的溝通與妥協。當你認為最好的,你的配偶沒辦法接受時,不妨退而求其次,採取次一級的公是公非也是途徑之一。團體有團體的公是公非,公司有公司的公是公非,國家有國家的公是公非,世界有整個世界的公是公非。

* 傑出始自胸襟

        其實,不理想的狀態就是理想狀態的反映。人與人之間,要彼此相互尊重對方的想法。所謂民主的時代,就是平民的時代,不是僅僅靠幾位傑出人物就能運作出來的時代。傑出的人物能看到遠景,清楚大局,但一般人是不容易看得到的。因此,傑出的人,要善用智慧並且盡其所能來讓大家明白遠景是什麼?大局又是什麼?要不斷地公開宣導,更重要的是開放胸懷、察言納言,讓大家有表達意見的管道。一般人的想法是平庸的,平庸是正常的。公是公非本身就是平庸的想法、平庸的觀點。傑出的人才要為千年大計、萬年大計設想,為無限的空間規畫。有遠大眼光的人要能包容平庸的人,要設身處地為平庸的人著想,他們究竟在想什麼?他們的需求又是什麼?要保護他們,讓他們能平安地一步一步向前走。

        能夠包容平庸的人,才能夠遠大、恆久,才是現在與未來的領導人。否則僅僅一時得志,猶如高空中的彗星,光芒萬丈,瞬間消逝。
(原載《天下雜誌》一八二期)

天涯何處尋知己?

        你的身邊有多少朋友?聽你發牢騷、吐苦水的人就是朋友嗎?生命中真正的道義之友該何處尋求?

        一般人都希望能結交到好的朋友,結交到對自己有幫助的朋友,結交到與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卻又常常陷在只要是聽我的,與我站在同一陣線的人,就是我的好朋友;相反的,縱然是多年的知己好友,一旦各自有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想法時,就很可能會誤解對方,認為對方背叛我、出賣我,不夠朋友。

        俗話說︰「知音難覓,知心更難」,就是說一個人終其一生,要交到很好的朋友很難。有很多人自認自己交了很多好朋友,但可能只是交到一些吃喝玩樂的酒肉朋友,或者是僅於利益相同時交往的朋友。

        很多人在交朋友時,不一定是要交往對他有幫助的朋友,只要對方願意聽他吐苦水,或者陪他東拉西扯,聊天抬槓,以度自己空虛的時刻,就認為是好朋友。其實這種層次的朋友頂多只能陪你聊天,聽你吐苦水,附和你而已,他不能幫你多少忙的。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真正的朋友應該是相互扶持、相互提攜、相互慰勉、相互規勸,彼此互為善知識。

        所以,真正的好朋友,是他真正願意幫助你、協助你,必要時,還會勸諫你的諍友,也就是「愛之深,責之切」,有時候,對你講很難聽的話,忠言逆耳,讓你很難受,但讚歎你也讚歎得恰到好處。

        基本上,朋友的層次有很多。要交到真正的道義之友,必須看彼此間的互信度夠不夠?如果彼此的層次不相等,很難交到道義之友;如果彼此的互信度不夠深,也很難交到推心置腹的朋友。

        如果自身的修養層次不高,常常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事情,而不願意聽對方的忠告,是很容易喪失道義之友的。因為真正的道義之友不多,那是絕對的付出,絕對的奉獻;是一心一意只想到要幫助對方,並沒有希望得到任何的回饋。

        不過,人與人之間交往,若說要完全沒有利害關係,是不太可能的,彼此的友誼應該建立在互惠的基礎上。不能老是要人家幫助你,而你不幫人家。即使對方不肯付出,至少他也讓你達成了奉獻的心意,間接地,你也得到另一種利益。

* 資支援,精神鼓勵

        如何交到好的朋友?

        第一,要能先為他人的利益設想。跟朋友接觸時,考慮到自己可以幫助他什麼忙。如果自己無法給他什麼東西,至少不可使對方覺得困擾,或浪費對方的時間。即使是我求助於他,也要用誠懇的態度,讓對方覺得歡喜。如果他人求助於己,要想那就是給自己奉獻和成長的機會,等於是他給了自己的幫助,如此存心,就會交到真心的朋友。

        結交真正的朋友要慢慢來,需要時間。在交往的過程中,讓彼此的友情培養起互信、互敬、互助的深度及濃度。所謂患難見真情,真正的朋友是他沒有想要佔你的便宜,也不會拒絕你給他的好意支援;對於他需要的東西,與你對他的幫助,他都一樣滿足。物質的支援是需要的,精神的鼓勵更重要,這就是重道義的朋友。

        第二,要把自己的心量擴大。多一分心量就多一分人緣。如果對方已把你當作好朋友看待,講話就會比較直接,也比較公正,不會兜著圈子說客套話,但會讓人很難接受。這時候,你的心量要大,就是對方誤會也不介意,要曉得對方是知心的朋友,他不會有惡意的。

        第三,要互信。朋友雖然當面批評你,對你指責很多,你對他要有信心,他不會在你的背後出賣你。建立在互信的基礎上,友情就比較穩固。彼此有了誤會,要設法去瞭解對方在想什麼,適時而主動地解開誤會,並向他表示歉意,不該讓他產生誤會。當對方發生困難時,要去關懷他、協助他。雪中送炭的患難之交最能令人懷念,甚至遠離了的朋友,將會再度成為你的知音。

* 遠離損友

        另外,還有一種情形,本來是好朋友,漸漸地遠離了,也互相失去了聯絡。如果發現了,就趕快打電話給他,向他請安問好。如果誤會產生了,朋友不見了,若想挽回昔日的友誼,往往由自己來努力是最好的方法,但也要不著痕跡,不要太勉強,要有一段時間來沖淡誤會。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久了,他會看出你對他沒有敵意,看出你並不是如他所誤會的那麼壞。

        結交不到真正好的朋友,也千萬不要交上壞朋友,有一些禮尚往來的普通朋友,或是見面三分情的點頭寒暄的朋友,也是蠻好的。縱然終生找不到推心置腹的好朋友,也沒有關係。只要你自己做每一個人的忠實朋友,用心去關懷他人,不論他們的感覺如何,反應如何,你就是他們的朋友,他們也是你心目中的好朋友了。
(原載《天下雜誌》一八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