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說法之善巧方便 § 廣興法師
我們經常講「契理容易契機難」。也就是說,在弘法時,講一番大道理是容易的事,但是如何能針對聽衆的心理去講,從而達到清除他們的疑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這也是爲什麽從古至今講經說法的法師那麽多,但是真正能夠講得好,而且受大衆歡迎的不太多。
什麼是「契機」呢?我們可以從舍利弗的信佛因緣中得到一點啓示。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因其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稱爲「智慧第一」。舍利弗歸信佛陀的因緣是因他聽了馬勝比丘說的一首偈而有所證悟。
一天,舍利弗看到五比丘之一的馬勝比丘正在乞食,他的儀表莊嚴,神態清秀,行步時從不左顧右盼。舍利弗想上前去詢問,但因不忍打擾他乞食,於是就跟在馬勝比丘的後面,一直等他用完齋飯。舍利弗問道:「請問尊者,您的師父是誰?」
馬勝比丘答到:「我的師父是喬達摩,他是大阿羅漢,是正等正覺的佛陀。」
舍利弗又問道:「他所教的法是什麽?」
這時馬勝比丘回答說:「我跟隨他出家不久,所學很少,恐怕不能滿你的願望。」
舍利弗就說:「就把你所知道的告訴我就可以了。」於是馬勝比丘講道:
「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因爲舍利弗智慧敏捷,馬勝比丘講此深奧緣起偈正對了舍利弗之利根上智之機,所以舍利弗立刻有所領悟。
佛陀說法時就能夠既契理又契機,所以佛陀在世時,聽聞佛陀講法後而悟道解脫的人很多,而且有些人聽佛陀講法後馬上就證得阿羅漢果。我們在讀誦經典時,經常會讀到某人在聽聞佛陀說法後證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如佛陀成道後初轉法輪時五比丘當下證果。
西元前六世紀時,印度社會以婆羅門教爲主。婆羅門教所信仰的是大梵,大梵創造了宇宙世界與人類。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有一個永恆不滅的靈魂,而這個靈魂由大梵而來。人們之所以在此世受苦而不得解脫,就是因爲沒有認識到,原來每一個人的靈魂與大梵是一體的,一旦認識到這一點,他就得到了解脫。而且他們相信,通過祭祀人們可以獲得一切。這是當時印度社會的主流思想,在這樣的文化環境與歷史背景下,要建立一種新的學說是十分困難的。
佛陀提出了與婆羅門教完全相反的言教。第一,他不承認有一個創造宇宙世界的大梵,
而提出了「緣起論」來解釋世間的一切都是從因緣而生﹔因此,第二,他不承認婆羅門是社會上最高的等級,而提出了人人平等的理論;第三,他反對祭祀萬能,而提出了「業果輪迴」說來解釋人的行為與其所受的果報的關係;第四,他否定了《四吠陀》的神聖與權威,否定了它是一切知識的源泉,而指出從經驗和實証所獲得的知識才是正確的;第五,他不承認有一個永恆不變的靈魂,而提出了「無我論」。
與佛陀同時代而反對婆羅門教的宗教,有影響的還有六家,這就是在佛經中經常提到的六師外道,如耆那教﹑順世外道﹑邪命外道等等。在包括佛教在內的這七個反對婆羅門教的宗教中,有五個己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耆那教雖然還存在,但是也只是在印度傳播而已,只有佛教傳播的最快,成了世界的宗教。這不得不歸功於佛陀傳教的方法和他獨特的思想。
佛陀成道後三個月,他的弟子很快就增加到六十位。沒有過幾年,他的出家弟子就增加到了一千二百五十人。如果把在家弟子也算在內那就更多了。而且在經典中記載,由於很多人學佛出家,所以人們批評:「大沙門喬達摩又來王舍城,把年青人帶走,使婦女變成寡婦。」四分律中也有同樣的記載﹕「在摩揭陀國衆山環繞的都城里,出現了一個名叫瞿曇的大沙門,他先引誘了刪闍耶的二百徒衆,以後還要引誘那些人家的子弟呢﹖」(南傳《律部》大品和《四分律》﹐33)由此可見佛陀說法是既契理又契機。
現在我們舉幾個例子來進一步說明。南傳中部《分別六界經》(南傳《中部》,第140 經
中講,有一次佛陀在一個陶工的茅棚裏度過一夜。在這個茅棚裏有位先到的年輕修行者,他和佛陀彼此並不相識。
佛陀看到這位青年人儀表端莊,舉止文雅,於是問道:「比丘啊!你是在誰的名下出家的?誰是你的導師?你學習誰的教戒?」
「朋友啊!」這位青年回答道:「有位修行者名叫喬達摩,他是釋迦族的後裔,他離開了釋迦族而出家修道,他是阿羅漢、覺行圓滿的尊者,因此他聲名遠揚。在這位世尊的名下,我出家成爲修行者,他是我的導師,我喜歡他的教法。」
「這位世尊﹑阿羅漢﹑覺行圓滿的尊者現在住在哪裡?」
「朋友啊!在北部的國土,有一個叫舍衛的大城,這位世尊、阿羅漢、覺行圓滿的尊者現在住在那裏。」
「你見過那位世尊嗎?如果你遇到他,你能認出他來麽?」
「我從來也沒有見過那位世尊,我見到他也認不出他來。」
佛陀知道這位不知名的青年是在他的名下出家的,但是佛陀沒有透露自己的身分,對他講道:「比丘啊!我來傳授你我的教法,請用心諦聽。」
「好極了,朋友。」那位青年回答道。
於是佛陀爲他講了五蘊皆空的佛教哲理,這位青年言下大悟,得一還果,即四果當中的第二果。因爲在與他的談話中,佛陀已經瞭解到,這位青年不是一位初學者,他對佛法已有認識,並且有一定的修學程度。所以佛陀爲他講了佛教深奧的哲理,五蘊皆空,正好對機。因此在這位年輕雖不知爲他說法的是何許人,但他同樣獲益,這就是契機的原因。
中部《安古利摩邏經》中講到,(南傳《中部》,第86 經)有一位原本是很誠實的青年名叫安古利。他在其老師的慫恿下,要殺一千人以報答老師的教育之恩。因此,他來到一處險要的山路,專門攔路殺人。他的臭名遠揚百里之外。附近的村民因此而逃離家鄉,遷往他方。
當佛陀聽到了這件事時,就前去度化他。此時安古利摩邏已經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了,只少一個就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了。這時他看到佛陀從對面來了,馬上就去追趕佛陀。但是無論他跑得多麽快也追不上佛陀。因此他停下來向佛陀叫喊,要求佛陀停下來。佛陀答道:「我已經停止了,安古利!你也應當停止。」
安古利答道:「修士啊!你是走著,但是說 “我已停止”,而我已停止,你卻說 “沒有停止”。修士啊!我問你,你怎麽能說,你已停止,而我沒有停止呢?」
佛陀回答道:「安古利,我已停止,不再殺生,永遠放棄暴力。而你傷害生命,無有停止。因此,我已停止,而你沒有停止。」
由於安古利摩邏長期住在森林裏,佛陀與他平等的對話,使他立刻覺醒了自己的所作所爲。於是他講道:「長久以來,我尊敬的修士,出現於此森林之中,聽聞您的正法,我將永遠放棄邪惡。」
這裏佛陀並沒有講解深奧的哲理,也沒有講解業力與因緣果報,只講了一句話「我已停止,而你沒有停止」。由此安古利領悟了佛陀講話的深意,從此放下了屠刀,成為了佛陀的弟子,而且不久證得了阿羅漢果。所以說法不在於深淺,只要對機,聽者就能領悟受益。否則,即使說法者講的是非常好的道理,而聽眾不理解,那也是對牛彈琴。
迦沙喬達彌(Kisa Gotami)的故事也說明了佛陀說法的善巧。喬達彌失去了她的獨生兒
子,她抱著已經死去的孩子,一路尋找救死之藥。她來到佛陀跟前,索取這種聖藥。佛陀要讓她明白,人最終都有一死,而人死後是不可能再復活的這個道理。但是佛陀又不能直接對她講,因為她在失去自己獨生兒子的時候,她已經失去了理智,她無法接受任何道理,就是說了,她也聽不進去。
於是佛陀說道:「你能給我找來一些芥茉籽嗎?我就可以幫助你。」
「當然可以,世尊。」喬達彌高興地回答道,於是她轉身就要去尋找芥茉籽。
這時佛陀說:「請等一下,這些芥茉籽必須來自死亡沒有出現過的地方。」
於是喬達彌走遍了她所在的許多城市與鄉村,她找到了芥茉籽,但是她找不到任何一家,死亡之神從來也沒有出現過。於是她經過了許多天的思考,她終於明白了生命的本質。於是迦沙喬達彌跟隨佛陀出家,最後証得了阿羅漢果。
當有人問她為什麼不因失去獨生孩子而悲慘痛哭時,她回答說:「沒有人叫他來,他來了;沒有告訴一聲,他就走了。他怎麼來的,就怎麼走了。我們為什麼要為他而痛哭呢?而痛哭又有什麼用呢?」
《長老尼偈》中記載了迦沙喬達彌在悟証後的感受:
正如果實從樹上掉下一樣,有的可能已成熟,有的可能已熟透了,但是也有一些是很嬌嫩的。同樣地,人都要死去,終有一天要離開這個世間,有的人可能生活了百年之後才離開,有的人可能中年就去世,而有的人則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離開了我們。
太陽從東方升起,只在西方沈沒。鮮花在早晨盛開,要在傍晚凋謝。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無一例外。我們必須以圓融而平等無礙的心態面對它。
再如,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是學佛之人所追求的最終目的。如果對涅槃沒有一個明確而且正確的瞭解,就像一個旅行的人,不明白自己的目的地一樣。
但是由於涅槃是最高的境界,它超出了普通人的語言所能描繪的範圍,超出了邏輯推理,超出了常人的經驗,所以也是最難描繪的。只有證得涅槃的人,才能完全理解涅槃。就像生來就看不見的盲人,很難理解綠色是什麽;從未吃過糖的人,很難理解甜味是什麽樣的。雖然我們沒有證得涅槃,但是我們可以借助文字般若了知一二。
因此,我們不能離開語言文字,只有通過語言,我們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我們不可能每一件事都親自去體驗。但是,由於我們所用的語言是來描述我們的生活和經驗的,因此超出我們的生活與經驗的東西,我們所用的語言是很難表達的。佛教所講的涅槃就是一種超出常人的經驗,因此它也無法用我們的語言來充分的表達。
因此,佛在經中,經常用否定的語言來描述涅槃。現例舉如下:
「涅槃是貪欲的完全止息,是貪欲的解脫,貪欲的出離。」(南傳《相應部》,第五冊,第421 頁)
「涅槃是有爲法的止息,是煩惱的消滅,是貪欲的息滅。」(南傳《相應部》,第一冊,第136 頁)
「比丘啊,什麽是涅槃?涅槃是貪欲的息滅,是憎恨的息滅,是愚癡的息滅。比丘啊,
這就是涅槃。」(南傳《相應部》,第四冊,第359 頁)
「比丘啊,無論是有爲法,還是無爲法,離貪欲是最高的境界。換句話說,無有驕傲,
無有貪欲,無有執著,無有相續,就是涅槃。」(南傳《增支部》,第二冊,第34 頁)
「從五蘊的執著中解脫出來,就是苦的止息。」(南傳《中部》,第一冊,第191 頁)
由於用上述否定的語言描述涅槃,所以人們錯誤地認爲,涅槃也是否定的,是自我的毀滅,是斷滅主義。其實,涅槃不是自我的毀滅,如果是這樣,那就成了佛陀常常批判的斷見。如果說涅槃是一種消滅,那麽它是無知的消滅,我見的消滅,是貪欲、憎恨和愚癡的消滅。涅槃既不是否定,也不是肯定,因爲肯定和否定是相對的,而涅槃是超出相對論與二元論的絕對真理。
另外否定的辭彙,並不完全代表否定的狀態。例如,我們說,「此人無病」,這並不是否定的,正好相反,這是表示他是健康的人。現在科學界,醫學界等常常用否定的語言描述某一種狀態,因爲這樣能更準確地描述這一種狀態。例如你到醫院作身體檢查後,你看到報告單上寫著:「查無病變」或「查無病因」,或者「查無癌細胞的發現」等等。這並不是表示否定的狀態,而是表示肯定的狀態,表明你沒有某一種疾病。
從這個意義上講,佛陀描述涅槃的方法是非常科學的。因爲,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爲了不讓人們錯誤地理解涅槃,佛陀就用這種否定的語言來描述它。同樣地,在二千五百多年之後的今天,包括醫學界(例如陰性 -ve 反應)在內的科學界,用了同樣的方法來描述某一狀態。他們用否定的語言的目的與佛陀完全一樣,是為了準確的描述某一狀態。這種例子在佛經中很多,我在這裏只舉一二而已。
摘錄自:廣興法師《人間佛陀》pp.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