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道一法師11/7佛法講座



給自己騰出一個週末的下午,
共赴一場金剛法會盛筵。

道一法師佛法講座題目:金剛智慧度夢幻人生
日期:711(星期六)
時間:下午 2:30 5:30
語言:國語(普通話)
地點:城寨社區會堂(九龍黄大仙地鐵站 D 出口 - 親仁街,近黃大仙警署側)
報名:勞居士 96504661  鄭居士90392554
電郵:Lojames2010@gmail.com     
主辦單位:印順導師思想研習班

第一部曲:
生命旅途上,是否曾悄悄停歇,
聽一聽自己身心中想說的話?

第二部曲:
身週遭的人事物看似真實,
卻又如此的難以捉摸,為何?

第三部曲:
寧和的心,要如何安住?
煩亂的心,應如何降伏?

【道一法師簡歷】
- 1997年大馬醫藥檢驗學院畢業
- 1997年下旬出家
- 2013年台灣福嚴研究所畢業
- 彼岸法音基金會、妙香林護法團、士拉央佛教會宗教顧問
- 廣餘長老佛教教育基金會總務

- 曾任馬來西亞佛學院、台灣福嚴佛教院及壹同寺女眾佛學院教員


2015年6月19日 星期五

靜思語 (五)


                                                             § 靜思語 () §    證嚴法師

§ 修行要轉三心兩意為『一心一志』。

§ 面對惡言惡語,也是一種修行。

§ 衣食住行謹慎端莊,是生活的功夫,也是生活的文化。

§ 個性率直,不能當作言行沒分寸的護身符。

§ 原諒別人是美德,原諒自己是損德。

§ 拿他人做鏡子,看到優點,自我鞭策;看到缺點,自我反省。

§ 時時與人結好緣,任何時候都要讓人起歡喜心。

§ 時間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業,也可以儲積功德。

§ 時間對智者而言,就如同鑽石般珍貴,但對不會運用的人來說,卻猶如一把泥土似的毫無價值。

§ 根札得愈深,枝葉就愈茂盛,庇蔭也愈廣。

§ 真正沒事做時,是輕鬆不起來的。

§ 真正的大愛是無私的付出,是沒有偏差、私欲的愛。

§ 能日日過著心安而平靜的生活,就是有福之人。

§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 能守住本分,扮演好角色,才是真正成功而偉大的人生。

§ 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更有福。

§ 能救人的人叫作菩薩。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薩。

§ 逆境是非來臨時,心中要持一『寬』字。

§ 除了對人與事必須信實外,論法也一定要合情近理;不可談神通變怪等,令人惶恐的言論。如此才能提高正信的知識水準,引導眾生向善的道路走。

§ 做一個被人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義。

§ 做人圓融,事情才能圓滿,人事圓滿,就表示自己真懂道理。

§ 做世間事,十有八九不能稱心如意,所以一定要以開闊的心去善解、包容他人,去除人我的對立,才不會被煩惱糾纏。

§ 做好事,不在於做多少,只要應該做的,就要去做。

§ 做好事是本分事,並不是為求名,也不是為求利。

§ 做事要先有不怕困難的心理準備,碰到困難才會踏實穩當。

§ 問心無愧心最安,能夠付出、能助人救人,最是快樂。

§ 唯有掃除瞋心,修行慈忍,才能培養善根。

§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

§ 從感恩、善解中,可以學習到愛的真諦!

§ 救社會的方法,唯有一樣──『愛』。人心有愛,社會才有救。

§ 教育學生必定要有耐心,就如滴水在石頭上,只要一點一滴持續不斷,再硬的石頭也會吸進水的。

§ 教育學生重在培育『智慧』,而非『聰明』。

§ 欲之所以誘惑人,都是起於一時的貪及一念心的偏差。

§ 清淨無染的大愛,就是智慧。

§ 理直要氣和,得理要饒人。理圓、事圓則人圓。

§ 現在,大家在工作上都很注重『分工』,可惜,忘了『合作』。

§ 現在的社會什麼都不缺,就缺「愛心」,以致許多人受欲念薰染而迷失自己。

§ 習氣(惡劣的)既然可以養成,當然也可以去除。

§ 處順境時得意忘形,遇挫折時抱怨批評,那都是凡夫的心行。

§ 最重要的環境,就是『心』。心若建設得健康,則不論外境如何,都影響不了心。

§ 最清淨的愛,就是智慧;最徹底的智慧,就是慈悲。慈悲心即是清涼地。

§ 尊重生命,是所有人皆應具備的人生態度。

§ 普天之下沒有不可能的事,只要我們用心,就可以做得到。

§ 智慧是從生活、人事的磨練而得來。

§ 發心要發在腳底,走得正、站得穩,不是發在口中,只說不行。

§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 菩薩不是土雕木刻的塑像;能做好事,能說好話,能走好路,才是真菩薩。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慈悲要有智慧,凡事切不可冒險躁進。

§ 感恩人的人,恆被人感恩;愛人的人,恆被人愛。

§ 想在臨事時能看得開、放得下,就得在環境中善加磨鍊。

§ 想要轉凡夫而達聖人的境界,就要隨心教育,時時刻刻自我反省、自我警惕,舉手投足間要自我教育,戒除不好的習氣。

§ 愛心並不單指關懷人等有情的生命;它還包括了愛惜無情的物命。

§ 愛對人生很重要,但要愛得清淨、普遍;若只對少數對象有愛,就會很苦。

§ 愈是不想承擔責任,就會更感受壓力;若提起勇氣將責任擔起來,就無所謂壓力了。

§ 煩惱並非出在別人身上,而是在自己的心;煩惱從心起,也要從心消除。

§ 當人誇讚時,不覺得高興,只認為是應該做的;而受人辱罵時,也不會生氣。如此不起心動念、不動不靜,就是『平常心』。

§ 當今社會人心混亂,不能等到自修有成才做事,必須把握時間去做淨化人心的工作。

§ 當我們幫助、布施予人時,要像走路一樣,前腳走、後腳放,即使做再多好事,也要如手畫虛空,畫過無痕。

§ 誠意的心念,時時都有好因緣。

§ 道德是提昇自我的明燈,不該是呵斥別人的鞭子。

§ 過去所有人我是非的煩惱,此時要放下、除去,趕快建立新觀念,就是「簡單就好」。

§ 寧可布施五分鐘等人,勿欠人一分鐘。

§ 對人要寬心,講話要細心。

§ 對於無常的人生,能不執著來去、生死,就能回歸天真本性,生活才能安然自在無煩惱。

§ 對社會與其擔心,不如化作信心,更要付出一份愛心。

§ 與人、事、世皆無爭,不計較,也不爭誰對誰錯,放開心胸,自然人、事、世皆安。

§ 與人相處猶如對鏡,要鏡中人笑,必須自己先綻露笑靨。

§ 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與世無爭則世安。

§ 熱心易發,恆心難持。

§ 窮,作人志不能窮;富,作人志更要富。

§ 學佛不是為了消災解厄,而是要能學得身輕心安,遇事不亂,面對無常能勇於承擔。

§ 學會賺錢沒什麼了不起,學會珍惜時間才了不起。

§ 整體的美,在於個人的修養。

§ 應常自省在歡樂情境中,心念、言行是否正確?應學習在動中不礙內心虔誠的靜。

§ 懂得愛物才會愛人,要先清除心的污染,做好心靈環保,才能做好大地的環保。

§ 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捨得。

§ 聰明的人處處計較、看不開;有智慧的人寧願自己吃虧,也不願傷害別人。

§ 避免心地長雜草,煩惱必須要去掉。

§ 顧好自己的心念,才能真正愛人。

§ 聽了一輩子佛法,如果在待人接物上,沒有一句自己可以受用,如此的文字相,又有什麼用?


摘錄自:http://penguin0211.myweb.hinet.net/janyan/main.htm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從《緇門崇行錄》看修行人的不畏懼



        § 從《緇門崇行錄》看修行人的不畏懼 §  釋定印

一、前言

明代蓮池大師所輯的《緇門崇行錄》,紀錄了五代以來高僧大德高風亮節。該書所輯,歸作十類,不論是清素、嚴正、尊師、教親、忠君,還是慈物、感應等。都表現了古德的清素淡泊、為道甚謹的道風。古德對自己的修行,要求甚高。其不煩苦役、不愁寂寞、不憂清貧、不懼權貴、不戀名利,為求道業,艱難可擔、意志可嘉。

出家路遠,尤其菩薩,三祇修六度,百劫修相好,若沒有相當的意志,不能堅持。觀《緇門崇行錄》,祖師們精勤修行的例子,不可勝數。其意志彌堅之反映,最為深刻者,莫過於在生死關頭上,對法對教仍然不失不忘。人之患皆為有身,能面對生命受脅迫而不為動搖,志心向於佛道,的確令人倍感敬仰。

二、不畏生死

祖師們為道忘生,所表現的道風,主要有三個方面:堅守戒律,慈憫眾生,空性相應。

(一)、堅守戒律

唐代慈藏律師,是新羅國,即今韓國人。他生於善德女王時代,由於他「冥行顯被,物望所歸」,精進修行,感應道交,在當時甚有民望,感得善德王多次招他進宮。但他都拒絕,並說「吾寧持戒一日而死,不願一生破戒而生」。

對比丘來說,不與女交往,甚或聽得她佩飾聲音或想其佩飾,也已屬破戒 (1) 何況親身赴召,與女王會面?再者,出家人不應攀附權貴,以養淡泊名利之心。但對方是一國之王,斷然拒絕,即為抗命。慈藏律師明知違命的結果,但為了護戒,寧捨身命。他的剛強堅定,令殺手也不忍心傷害他,而國王得知情況後,也深深佩服而赦免之。

為堅持淨戒而不惜生命的,還有宋代懷璉禪師。他善於開示佛法,仁宗甚為欣賞,賜他龍腦香木做的鉢,禪師卻當著使者面前,把缽燒掉,強調:「吾法以壞色衣,以瓦鉢食;此鉢非法,宜無所用。」

出家人毀形乞食,盡去貪染憍慢,其持鉢都有一定的法度。而托鉢的用意,在於令在家人修福捨慳,同時令僧團不過貪求的生活和放下自我面子,從生活上體驗去除我愛我慢我執。如今皇上賜來上好木材所做的鉢,盡顯華貴顯赫,這與持鉢的原意背道而馳,亦壞僧團律儀。懷璉禪師冒著違抗聖旨之險,將御賜木鉢摧毀。全了律儀,卻損了帝上的威嚴,這樣不給皇上面子,隨時會惹來殺身之禍。幸好仁宗是位明君,不但不怪罪,反而讚歎不已。此可謂高風不令僧屈身,亮節有感皇點頭也。

(二)、慈憫眾生

南朝齊國的僧稠禪師,文宣帝親率羽衛到雲門寺要見他,但禪師仍在小房靜坐,完全沒有回應王帝。如此待慢聖上,也是會有生命之危。但禪師的理由是:昔日賓頭盧頗羅墮尊者因為出迎優填王七步,就使王七年失國。

僧稠禪師的意思,不是要與賓頭盧頗羅墮尊者相比,以自己高潔之身以迎國王,令王受不起而折其福。但為免國王有損福報的可能,也希望帝王能因尊敬出家人而增福報,就只好杜門自絕於國王了。

至於唐代全付禪師,亦有力辭忠獻王賜紫袈裟之舉。原因為:「恐後人效吾而逞欲也。」同是違命抗旨的情況,全付禪師卻一心護念後人。接受紫袈裟,代表地位的尊崇,不能明道之人,易生利欲之心,若為此而矯飾爭奪,則背離修行人之道業了。全付禪師苦心抗命,為佛教留下高尚的道風。

不畏死的另一表現,就是不怕病人。唐代智寬法師,很發心照顧病人,凡無人醫治的,他不計道路遠近,總會用車子載他到自己房中,親自服侍救治。其中腹上有廱瘡的,則用口把瘡膿吸出。道積法師也是如此,有惡瘡病患的人,身上穢臭令人掩鼻遠離,他卻能細心照料他們,甚至跟他們同一食器、同桌食飯;又幫他們洗、補衣服。此外,亦有智暉法師替白癩比丘摩洗身軀。

不怕膿液髒到身體,也不懼傳染致病,只一心助病人減滅苦惱。此種為令眾生離苦得樂的高行,已超越垢淨生死的樊籬。

(三)、空性相應

隋朝的道悅法師,適值朱粲反隋而自稱楚帝,到處殺戮。有一天,朱粲攻上玉泉寺,既要搶劫糧食,又要殺害道悅法師,更要他引路到機要地。這一切,道悅法師都毫不畏懼,他聲明自己是個出家人,不是引路人,並強調這身體是四大虛幻合成的肉體,任憑朱粲宰割。於是就地坐下來,拒絕引路。但這反而受到朱粲的尊敬,並將道悅法師送回玉泉寺。

不引路,避免傷害無辜的人,這是出於保護眾生的慈悲心行。然而道悅法師更令人敬佩之處,在於在生死大關之前,能夠看透形軀的無我、生命的無常。了達真義的人,已經不能再用世間各種手段,加以恐嚇脅迫的了。

三、結語

《華嚴經》曾指,初發心菩薩,尚有五怖畏:不活、惡名、死、惡道、大眾威德(2)。其中的死畏,就是怕身難命終,雖發廣大心,能施財物,但不能捨身命。人之所以怕死,《華嚴經》一語道出,乃「貪於著我,及以於我所」。若能體會無我、離貪離執,死,也不成修道的障礙。

《緇門崇行錄》所載不畏死的故事中,高僧大德們都有超越生死的勇氣和智慧,尤其在危難的關頭,更能展現他們無我無執的精神。

修行不一定就只用「死」來衡量道心的高低。不過,從祖師們不畏死的行誼裏,可見出家的使命感和承擔感。「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出家人明白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就只會做該做的事情。沒有甚麼東西可以阻擋其修道的心,就算死神就在眼前,也只會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不會因此畏縮倒退。

我們現在也很容易把理想掛到咀邊,說時富麗堂皇,實踐時卻是忽晴忽雨。莫說生死的威迫,就是小小的人事口角,已足以令怯弱的人退心。有意思而沒有意志,是修道不能成功的主因。不醒覺自己的責任,不知如何去承擔,也是修道的大忌。《緇門崇行錄》高僧的德行,正好給我們清晰的啟示。從祖師們的無畏精神,可提升我們的意志和魄力,在道業面前不疑不懼,方能以長遠心,超越三大阿僧祇劫,成就佛道。


1:《梵網經古跡記》卷2(大正40705c2-4):「《涅槃經》云:雖不交女,壁外遙聞女瓔珞聲,心生愛著成欲破戒。《優婆塞戒經》云:菩薩想女人身上瓔珞等,皆波羅夷。」
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426 十地品〉(大正10184a20-24):「始得入初地,即超五怖畏,不活死惡名,惡趣眾威德。以不貪著我,及以於我所,是諸佛子等,遠離諸怖畏。」







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佛法已普及多時

                                                                                                              * 佛法已普及多時

        1994年,英國各州郡教育部門議決公佈,指示轄區內中小學校,選擇佛教為第二宗教必修科(基督教是當然的第一必修科)。在以基督教為國教的英國,佛教能得到承認,並由政府立法,列為全英國中小學校之正修課,不但是在英國,就是在全世界(除東方的泰國與斯里蘭卡以外他們本身的國教就是佛教)尤其是西方國家,也是史無前例的創舉。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佛教徒最多的國家,佛教在中國傳承二千餘年,深刻影響了中國社會的各方面。結合最近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總部發表的演講中,更是提到佛教文化,是中華文明復興的中流砥柱,都已充分說明了,不論是全球文化交融的時代背景下,還是中國自身的文明進程,佛教文化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推崇,承擔著重大而深遠的責任。面對來自英國中小學學習佛教文化的最新報導,除了令網友感歎中華文化的精髓,反而至今未列入我國國民教育,相信亦為我們重新審視佛教、關注我國佛教未來發展的人們,提供了極具價值的有益參考。

英國公立中小學將教導學生打坐、調息,以幫助學生面對壓力。

        英國一所私立學校的校長,非常推崇靜坐。他們學校每天都會有一段 靜坐時間。據瞭解,實施以來,學生的焦慮減少了,注意力卻增加了。     英國教育部主管中、小學的次長羅斯也認為,靜坐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動力。所以,將在公立中、小學全面推廣。

        靜坐原來是佛教的一種修煉,一九七零年代美國研究人員開始用靜坐消除壓力,效果不錯。

英國已將佛法列入學校課程

        英國政府現在已經將佛法列人中小學學校課程,他們何以會有這種智慧與認識?追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世界著名的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見註)的影響。他於七十年代在歐洲一個國際會議上,宣稱能夠解決二十一世紀人類問題,只有 中國孔孟學說 大乘佛法這是一個世界權威學者說出來的話。而且上一屬的教皇下命令,鼓勵天主教神父訪問佛教,並與佛教對話。這都是受了湯恩比博士的影響。

        而且英國政府也認識到,當今世界的兩大危機:生態危機與社會危機,日益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要化解劫難,只有從青少年抓起,通過宗教教育,改善人的道德素質。佛教的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慈悲的教育,愛的教育,教導大家捨棄自私自利,放下財色名位、貪嗔癡慢,無條件的犧牲奉獻,幫助社會,幫助一切苦難人民。哪一個人明白了,真正肯依教奉行,這個人就脫離了煩惱痛苦,也真正能夠造福社會、造福人群,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英國官方對推行宗教教育不遺餘力,曾辦過為時二周的佛教文物展覽,由國家出錢,讓英國學童及民眾參觀,這個展覽非常殊勝。

        英國中學教育在宗教比較上,主要是討論不同宗教對相同問題的看法。例如基督教和佛教對婚姻觀的比較;孝順父母方面,伊斯蘭教、佛教、猶太教等各宗教的說法有什麼不同等等。老師在學校也會帶領這樣的討論,以教育的方式來進行文化交流與人倫教育。英國教育政策高明的地方,在於無論學生信什麼教,除自己的宗教外,一定要學習其他宗教,五大宗教任選兩種。

英國將成為佛教沙漠中的綠洲

        國會立法,佛教成為英國各中小學校正修課,史無前例!有史以來,英國的教育政策,針對宗教教育方面作了空前之改革。傳統唯一基督教之教育法令已由 修改教育法令1988年法令第九條之第三款代替,改為中小學宗教教育 這不僅反映了大英王國以基督教為主的傳統,且顧及與實行了其他各大宗教教育。自此教育法令立法後,因無增上緣之助,而此法令亦默默無聞。

        直到199475,英國的教育部長、大英王國大主教與全英國科教書決策委員會主席三人,招集了全英國各大宗教代表會議,正式推廣與促進此新教育法令之實施,宣佈政府主辦之公費學校的所有學生由五歲至十六歲,在中學(GESC)會考之前,必需研讀五種宗教科目,即基督為必修科外,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錫克教等,由各地方教育部與學校磋商,選讀其中之四科。

        據知中學會考之宗教考試,最少要考其中二科,即基督教必考科與另外任何一宗教科,所以各私立學校亦不能例外。

        1994年,全英國教科書決策委員會公佈了二種模範教科書與課目選擇之指南,以資促進與協助輔導各學校對此新教育法令之實行。

        全國一百零八個大小州郡以此為依據,分別制訂出各自的宗教教學大綱,譬如肯特郡(Kent Country)為全英國最大之州郡,亦擁有最多學校(共有六百三十所中小學校)。此郡之教育部(地方教育部)已議決公佈,並指示其所管轄之所有學校,選擇佛教為第二宗教必修科(基督教是當然的必修科)

        據主管肯特郡宗教教育的韓利普先生(Mr. Hannibal)所言,佛教以緣起法、四聖諦為基石,符合當今科學,易為西方人所接受;宣導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又主張和平、非暴力,對提升社會道德、維護社會安定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肯特郡教育部宗教組的官員,尤其是他本人都非常樂意,並積極促成佛教在每一所學校成為正修科。

        在以基督教為國教的英國,佛教能得到承認,並由政府立法,列為全英國中小學校之正修課,不但是在英國,就是在全世界(除東方的泰國與斯里蘭卡以外)尤其是西方國家,實為史無前例的創舉。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英國將成為西方佛教沙漠中的一片綠洲,而這對整個西方社會又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我們(一些不了解正信佛法的人)稱之為糟粕的迷信的東西,國外敬之如神,我們要反思,國家把傳統文化、國學、佛學,宣傳進入課本,覺在自己。


註:◎ 湯恩比博士簡介(Biography of Dr. Arnold J. Toynbee:
阿羅德.約瑟.湯恩比(1889-1975)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他畢業于牛津大學,任倫敦大學的希臘語和歷史學教授。曾代表英國政府參加兩次世界大戰後的和平會議。他發表過約三千篇論文著作,主要學術貢獻是十二冊的巨著《歷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從社會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研究歷史。他認為,社會文明的衰落源於無法勝任道德與宗教的挑戰,而非物質與環境的挑戰。

Ref.: http://www.amtb.org.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93&web_rel_index=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