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
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
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 〈疾疫劫〉的正觀 §
§〈疾疫劫〉的正觀 § 釋定印
世間有「小三災」劫:刀兵劫、疾疫劫、饑饉劫,謂人自相殘害,天神不護、鬼神吐毒,至世間多災多難,人民苦不堪言。
何謂疾疫劫?《起世經》卷9〈10 劫住品〉謂:「非人放其災氣,流行癘疫,致使多人得病命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34更謂:「非人吐毒,疾疫流行,遇輒命終,難可救療,都不聞有醫藥之名。」
( 非人:人類以外的眾生。《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卷2:「非人者,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能變化作人形的鬼神)、毘舍遮鳩槃茶等。」)
由於非人向人間吐毒氣或釋放災氣,令疫症流行,很多人抵擋不住,還未知道有何醫藥,已得病而亡。
那為甚麼非人要對付人類呢?《起世經》是這樣說的:「何以故?以其放逸行非法故。彼諸非人奪其精魂,與其惡觸,令心悶亂,其中多有薄福之人,因病命終。」
人類行放逸行,做不如法的事情,非人有機可乘,攝取他們的精魂,精魂護不了人身,人就開始生病,遇上福德不足,便會因病而終。
究竟人類做了甚麼放逸之舉呢?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34:「非法貪染污相續,不平等愛映蔽其心,邪法縈纏,瞋毒增上,相見便起猛利害心。……各逞凶狂,互相殘害。……非人吐毒疾疫流行。」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2〈8 囑累品〉:「人壞佛教,無復孝子,六親不和,天神不祐,疾疫惡鬼日來侵害。」
《妙法聖念處經》卷2:「遠離真實及諸智慧,恒造惡業,……受種種苦:刀兵、飢饉、風火、疾疫。」
眾生不生正見,思想與遠離煩惱的智慧相違,心雖有愛,卻不平等。只愛自己,連親人、朋友都不相敬愛。世人無義無孝,心中只有瞋害怨毒,不斷造作不如法的惡行,彼此於邪法殘害,不肯停息,此種心識最易攝受惡毒邪氣。天神不願意保護世人,疾疫惡鬼便有機可乘。
☆ 如何脫離疫疾之苦?
經論有不少處講述解脫疾疫苦之法,主要內容,其實離不開戒、定、慧。
在「戒」方面,法琳法師《辯正論》卷6主張:「若人持戒,多諸天增,足威光。修羅減少,惡龍無力,善能有力。……兵戈戢息,疫疾不行。」
法琳法師指出,若有人持戒,以持戒之善,能招感龍天的護持,修羅惡龍等也不能對人作惡,更何況鬼神?疫疾也不能害人了。
那麼在戒方面,主要如何修,才能退走疾疫呢?
《福力太子因緣經》卷4說:「以十善法普為化導,時閻浮提人民,熾盛安隱快樂,息諸鬪諍,……悉無盜賊、飢饉、疾疫。」
若人民受「十善法」化導,能行身三:不殺生、不偷盜、邪淫;口四: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三:不貪、不瞋、不痴,則得安穩快樂,疾疫自然消散。在意方面,該經特別強調不瞋,苦難當中,更不應該起瞋鬥之心,只有不再沉迷鬥諍殘害,人們才能獲救。而《佛所行讚》進一步提及「不慢、不嫉、無害」等心,其卷1〈2 處宮品〉說:「無慢、無慳、嫉,亦無恚、害心,……合境無飢餓,刀兵疾疫息。」
無慢、無慳心,與「不貪」相應;無嫉、無恚、無害心,與「不瞋」相應。慢、慳、嫉、恚、害,都是現今社會的病態。得成就者慢(驕慢),不成就者嫉(嫉妒);富有易生慳(吝嗇)心,不富常生瞋恚。當人家富足,且傲慢霸道,其他人都希望富者受到教訓,要他們也嘗嘗悲慘苦惱的滋味;倘若自己不貧,但自身優越感和既得利益受到威脅,便千方百計令對方有所衰損。這種害心,使人爭鬥不斷,因此天神不護,鬼神吐毒;須知瞋恨慢嫉,未及害人,反害自身。
十善業是佛陀的根本教法,也是佛弟子的基本修行。看似簡單的防非止惡行為,容易為佛弟子所忽略。殊不知落實持戒,不只是修行的根本,也是對治險難的根本。三業(身、口、意)清淨,福報之盛,不但可化災禍、少怨敵,更能招感不可思議的助力。
《大方等大集經》卷52〈10 諸魔得敬信品〉就記載:「復有百億諸魔……令地精氣、眾生精氣、法精氣,皆悉增長。若有世尊聲聞弟子,住法、順法、三業相應,離諸煩惱濁亂鬪諍,不相言訟,不求名利,於諸惡法羞慚恥愧……於諸善法相應住者,……於一切處,所有鬪諍、飢饉、疾疫,……我皆遮護。」
身口意三業順於善法而堅定持守的佛弟子,對於惡法羞恥慚愧,不願意作鬥訟爭名的濁亂煩惱業,這樣的人,連百億諸魔都讚歎護持,增長其精氣,遮止病疫,使之不受外邪侵擾,免去疫疾之苦。
戒的修行,除了「止持」(不做惡事),還有「作持」(多做利益人之事)。《悲華經》卷6,就曾述及行善如何令疾疫消散。其〈諸菩薩本授記品〉謂:「教化一切眾生,悉令住於六和法中,亦令安止住四攝法,眾生所有疾疫、黑闇,當令滅盡。」
若眾生能於苦難中行「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又能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不但不起紛爭,反而彼此幫助,互相包容、鼓勵和支持。由人與人建立起來的和悅共融,是充滿正法光明的力量,能使疾疫黑暗滅盡。
在「定」方面,《瑜伽師地論》卷37〈5威力品〉謂:「能施安樂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說正法時,與聽法者饒益身心輕安之樂,令離諸蓋,專心聽法……又令諸界互相違變、能為損害、非人所行災癘疾疫皆得息滅,是名能施安樂。」
在疫症期間,修行人可為眾生作「安樂施」,令受病苦者不會因境而現起各種煩惱蓋纏而苦上加苦。但這種施安樂之法,需先要求自己保持身心的平靜。修行人三業清淨,便能依定而得自在。這樣與人交流,才能從容不逼,所說正法,才能明利清晰。因為自己從容自在,才能以正法引導苦難者放下憂苦,身心輕安。苦難者得身心輕安之樂,自然不再思維損害違變之事。不做惡業,非人不得乘虛而入,疫疾也得息滅了。
在「慧」方面,《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2〈7 奉持品〉提及金剛手菩薩曾發願:「十方世界一切國土,若有此經受持、讀誦、解說之處,我當各與如是眷屬,於一念頃即至其所,守護正法、建立正法,令其國界無諸災難,刀兵疾疫一切皆除。」此雖說受持般若經典,得金剛手等菩薩第一時間護持,解除疫劫。其實,在災難時期,受持一切經典,都有益處。若能持戒、修定,自能與經典義理相應,明白「緣起性空」之義,能建立正法,對事對理不執、不惱、不憂:近者對當今人事不起煩惱;遠者能從空性發大心,以己所學度眾脫苦。如此能利己利他之賢人,自得諸佛菩薩守護,令其國疾疫散除。
除此以外,不少經典都提及疫疾時多念佛菩薩。如《撰集百緣經》卷2〈2 報應受供養品〉,述及王舍城的那羅聚落,多諸疫鬼殺害民眾,人民相信「如來在世利安眾生,……當共一心稱南無佛陀,以求救濟病苦之患。」佛陀得知此事後,即往化度,勸令修善,疫鬼即同時退散。雖然此故事發生的時間為佛世,然而這種情況,相信於佛不在世的當今,仍然有效。如來慈悲,決不會因入滅而捨棄眾生,眾生憶念佛的修行和功德,心生慈悲,以學佛的行持對待眾生,則一樣能收退散疾劫之效。
至於歸命菩薩能使疾疫消滅的例子,如《大方廣十輪經》卷2〈2 諸天女問四大品〉:「眾生過去惡業故,常處刀兵疾疫劫……當悉歸命於地藏(菩薩),當令苦惱悉消滅。」
由於菩薩(除地藏菩薩外,還有藥王菩薩、觀世音菩薩等等)多生多世修斷滅妄想、無瞋害心,身心遍滿清淨光明,念佛、菩薩之名,即與光明清淨相應,漸漸退散各種黑暗。加上各菩薩均發願要度脫眾生苦難,故以淨信心、至誠恭敬稱念、歸命諸菩薩,菩薩能以願力及多生多世所修威德力,助眾生脫離苦海。
☆ 如何預防疫疾的來臨
至於如何才避免疫疾來臨呢?其實也離不開「戒、定、慧」,不過,經典還特別提出二波羅蜜:布施和忍辱。
在「布施」方面,《正法念處經》卷31〈6 觀天品〉謂:「無畏布施。……無有兵刀、災儉、疾疫橫死。不畏怨敵,無病安隱,離於火畏及以水畏,無疾疫畏。」
救度眾生,為其祛除種種怖畏,謂之「無畏施」。由於心識與憂悲苦惱不相應,施無畏者,當下利益,是自己對火、水、疾疫都無畏,而長遠利益,就是所處之處,也遠離該等怖畏。
另外,「財布施」,特別是布施三寶,也可助自己遠離疾疫之難。《大毘婆沙論》卷134謂:「若能以一訶梨怛鷄,起殷淨心,奉施僧眾。於當來世,決定不逢疾疫災起。」《瑜伽師地論》卷9則說:「親於佛所,供養承事,如於佛所,如是於學、無學僧所亦爾。……必無疾疫災橫等起。佛神力故,無量眾生無疾無疫,無有災橫,得安樂住。」
訶梨怛鷄即訶梨勒,是一種有藥效的水果,以此供養三寶,由於心裏希望三寶長住久安、無饑疾之苦,故自己也相攝無疾疫之境。但布施需如法,以尊重、無貪、無競、無分別的清淨心,不遺師訓、隨著供養而學道,此謂之恭敬供養。以此恭敬心布施,即布施十方法界一切佛菩薩,功德之廣,能遍十方,自能感得諸佛龍天護持,不受災橫苦了。
在「忍辱」方面,《瑜伽師地論》卷35〈2發心品〉這樣說:「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能忍他惱,不惱於他。見他相惱深生悲,(則)惱、忿、嫉、諂等諸隨煩惱,皆能摧伏,令勢微薄。或暫現行,速能除遣。隨所居止,國土城邑。於中所有恐怖鬪諍、饑饉過失、非人所作疾疫災橫,未起不起,設起尋滅。」忍辱,乃心不動。對樂境、苦境均不動本來清淨心。此處特別强調忍逆境所起之煩惱,所謂增上,就是在不隨逆境起惱、忿、嫉、諂等煩惱,不抵抗、對付對方的基礎上,更發起慈悲心,希望所有惱害眾生者均得解脫。如此由忍辱而生起的廣大慈悲心,就使國土無恐怖紛爭,人不相害,疾疫自然也不臨了。
但是,當中可能會有人反問:我一向修善,經常布施,也沒有害人、生起紛爭,那為甚麼我還要受疫疾之苦呢?於此《起世經》有這樣的說法:「諸如法人,以其過去無十善業勝果報故」,如法修行的人,理應不該受到劫難之苦。但平日行善時,心仍離不開貪、瞋、痴;大難當前,而自己修行不夠堅定;過去世又沒有修十善業,或所修善業時未除煩惱心。身雖行善,卻屬有漏(有煩惱)善,致使自己福報不足。微弱而不穩定的功德福力,自難抵擋大災難。但這類人,若能在災變中保持道心,最終是不會受大苦惱的,《起世經》續道:「於疾疫劫,眾人遇病,逼切命終……彼眾人,無相害心、無惱亂心,有利益心、慈心、淨心故,當命終時,又各相問:『汝病可忍,得少損不?頗有脫者、頗有起者、頗有疾病全差者不?』……以是因緣得生天上。」當自己不幸染病,仍無怨無畏,心住於慈悲清淨的善法中,病中仍關懷眾生,希望他們離苦得樂。此類善人,雖福盡命終,因不離清淨法的因緣,死後旋生天上,無有欲界苦,但受天樂。所以應保持正見正念,因果決定不昧,因緣會遇成熟時,果報即生。
至於已經發菩提心,欲學佛修行度眾生的菩薩,更不應身處疾疫難中而有所疑惑,《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17 深功德品〉中,佛陀是如此教導菩薩的:「若菩薩在疾疫處,不應驚怖。何以故?是中無法可病故。我應如是勤行精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世界之中,一切眾生,無有三病。」在《優婆塞戒經》卷2〈9 義菩薩心堅固品〉中對在家菩薩亦如是說:「疾疫世時復立大願:以願力故身為藥樹,諸有病者見聞觸我,及食皮膚血肉骨髓,病悉除愈。」
菩薩見到眾生受苦難,不但不畏懼,反而更願投入當中,慈悲拯救眾苦。所以佛陀教導菩薩道行者,在疾疫處,不應驚怖。他們可以觀想,從空無自性中,無有實在的病,不應生起真實的恐懼。在苦難中,應勤行精進,從聞思修,四攝六度去修行,使一切眾生,永離貪瞋痴和熱風冷等病苦。菩薩遇苦而不困於苦,更發大願,希望自己能以神通,化為藥樹,乃至一切可治病之藥,不慳己有,不懼身苦,願眾生離病得愈,不再受疾疫之苦。
這種使命和承擔力,是修行菩薩道的表現之一。在《楞嚴經》中,佛陀就囑咐弟子:「我滅度後,勅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不止疾疫劫,一切末法的苦難,菩薩都不逃避。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在苦難中救度眾生,在救度中成就道業。既是本願,也是修行的功課。
至此,我們可以總結三點:一、在經典中,疾疫之難,源自鬥爭瞋害,人必須持戒修善,不生瞋怨,不相侵奪,孝敬和順,互相尊重忍讓寬恕,清淨和諧,才可使疾疫消散。二、人世界的苦難,並非只有人類去面對。脫離苦海的工作,諸佛菩薩、龍天眾神、連眾魔也參與其中。世間從來就沒有各自獨立、互不相干的界限,而是因緣和合,彼此牽動。人們在苦難中,從來也不是孤軍作戰。我們須明白因緣、珍惜和感恩,三界六道都是同一體性,大家彼此成就,才可以離苦得樂,共成佛道。三、發願成佛度眾生的菩薩,更不應於疾疫面前哀怨嗟嘆,反之應投生眾生苦難當中,歷劫修學,守護服務眾生。世間只要還有發慈悲心、菩提心者的存在,佛法、善業、眾生,終不會因災難而滅亡,反而會因苦難的磨練,越顯發出人性中慈悲與智慧的光芒。
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大智度論》的啟示
佛法講座:《大智度論》的啟示
講者:定賢法師 (HKU Phd)
日期:2020年2月22、29、3月7、14、21、28日
時間:下午3時至5時 (6 星期六)
合辦團體:阿彌陀佛關懷中心、佛法同學會
上課地點:阿彌陀佛關懷中心—觀塘成業街16號怡生工業中心B座802室
(觀瑭港鐵站開源道B出口)
内容簡介:《大智度論》是龍樹菩薩約於公元2世紀,論述《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品般若經》) 的註釋書,由後秦鳩摩羅什(344~413)所譯,全論100卷90品,是「中本般若經」(二萬二千頌本)的釋論。《智論》內容豐富,引用大量三藏文獻闡釋般若佛法、明辨世間出世間法,以抉擇正確的學佛知見和菩薩的廣大願行。
本講座內容涉及:佛為何說《般若經》、為何菩薩當學般若波羅蜜、為何要行菩薩道、菩提心、無生法忍、二道五菩提、菩薩階位、四悉檀等。
報名及查詢:
Whatsapp:55775886 Tel:27188088林小姐 Email:admin@acchk.org
** 報名者請提供:姓名、性別、年齡、聯絡電話號碼。
* 粵語講述,費用全免。 歡迎隨喜贊助ACC弘法基金
2020年1月7日 星期二
2020 以法會友
§ 以 法 會 友 §
〈三藏佛法研習班〉 2020年2月至8月 星期六 下午3時至5時
相關課堂講義將派發給同學;全程出席率達80%和測驗及格,會獲頒發證書。
|
|||
講 者
|
主 題
|
日 期
|
|
定賢法師
|
《大智度論》的啟示 (6堂)
|
22/2, 29/2, 7/3, 14/3, 21/3,
28/3
|
|
定全法師
|
《無量壽經論》大義 (4堂)
|
18/4, 25/4, 2/5, 9/5
|
|
定印法師
|
《瑜伽菩薩戒》概說 (6堂)
|
16/5, 23/5, 30/5, 6/6, 13/6,
20/6
|
|
定培法師
|
《妙法蓮華經》之法華七喻 (4堂)
|
4/7, 11/7, 18/7, 25/7
|
|
慧恩法師
|
《六祖壇經》選講 (4堂)
|
1/8, 8/8, 15/8, 22/8
|
|
〈醫療保健功法〉 2020年2月至8月 逢星期二 下午3時至5時
練習保健運動,令身心安康,從而達至身安道隆之效果。
|
|||
講 者
|
主 題
|
日 期
|
|
王鈺靈中醫師
|
簡易保健功法、八段錦、香功
|
18/2 --
|
|
合辦團體:阿彌陀佛關懷中心、佛法同學會
上課地點:阿彌陀佛關懷中心
觀塘成業街16號怡生工業中心B座802室 (觀瑭地鐡站開源道B出口)
報名及查詢:
Whatsapp:55775886 Tel:27188088林小姐 Email: admin@acchk.org
** 報名者請提供:姓名、性別、年齡、聯絡電話號碼。
* 粤語講述,費用全免。 歡迎隨喜贊助ACC弘法基金
2020年1月1日 星期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