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2日 星期日

阿姜查禪師的開示 (三)



阿姜查禪師的開示 ()


玻璃杯 我如何找到正見呢?我就簡單地以手中正握著的杯子回答你們。它對我們而言似乎是清潔實用的,可用來飲水,更可以長時間的保存。所謂的正見是要將它看做是會破的玻璃,不久以後,它將破碎。如果你在使用它時,心存這種見解它只是元素所組合而成的杯子,終歸會破滅。那麼不論它發生什麼事,你都不會有任何煩惱。
同樣的道理,身體就像這杯子,它也將破碎、死亡,你們必須瞭解這個道理。但是,瞭解這個道理並不表示你應該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像不應該因此去打碎這杯子或丟掉它一樣。杯子是個可以使用直到它自然破損的東西。同樣地,身體有如一輛車子,利用它直到它回歸自然。你們該做的是,去瞭解一切事物的本然。這種正見,可以使你們無束縛地生存於整個變動的世界中。

小草 你必須沉思,其目的是為了尋求平靜。一般人通常所指的平靜只是心的平定,而非連雜染也平定下來。雜染只是暫時地被壓制著,如同小草被石頭壓住一樣。如果你把石頭移開,小草將在極短的時間裏再次茂盛起來。其實,小草並沒有死去,只是暫被壓迫著而已。 禪坐中也是一樣。雖然心很平靜,但是,雜染並沒有完全靜下來。因此,“三摩地”samadhi(定)並不可靠,若要尋得真正的平靜,必定要增長你的智慧才行。“三摩地”是一種的平靜,可是它就像石頭壓住小草,不過只是暫時的平靜罷了。智慧的平靜,是將大石放下就不去移動它。如此一來,小草永遠也不可能再重生。這就是真實的寧靜,它們皆來自於智慧。

世上沒有一朝可成之事,所以剛開始在我們的修行裏,是看不到什麼結果的。就像我常告訴你們的譬喻:一個人試圖磨擦兩根木棍取火,他告訴自己說:“他們說這裏有火。”於是便開始使勁地磨擦。他很性急,不斷地磨擦,就是沒什麼耐性,心想火,卻一直沒有火的影子。他有點灰心,所以就停下來休息一會兒,後來又再開始,但是到了那時候,熱度都已經冷卻,所以進展得很慢。他就是磨擦持續的時間不夠久,以致一再地磨擦又磨擦,直到疲倦了,就將整個工作停頓下來。
再說,他不只是疲倦,同時也變得愈來愈灰心,最後完全放棄且很堅決地說:“這裏根本沒有火。” 事實上,他一直在做,但是卻沒有足夠的熱度可以引火,火一直潛在那兒,只是他沒有持續到最後。除非我們能達到平靜,否則心將依舊如前。因此我們偉大的導師說:“只要繼續做,繼續修行。”我們可能會認為:“如果我仍然不懂,我該怎麼辦才好?”但是,除非我們如法修持,否則智慧是不會現前的,所以我們說要持續地修行。只要不停地修行,我們就會開始思索自己的所作所為和修行(以達至成果)

髒衣服 當我們的身體是髒的,而且穿上髒的衣服時,我們的心也將感到不舒服和沮喪,這是很自然的事。如果我們保持身體潔淨,穿乾淨、整齊的衣服,便能使我們的心輕快高興起來。 同樣地,不守戒律,我們的身行和言語也就不清淨,這就是造成心理的不快樂、苦惱而沉重的原因。如果我們遠離了正確的修行,這會障礙我們徹見存在我們心中的法的本質。健全的身行和言語在於一顆正確訓練的心。因為是心傳達命令給身和語,所以,我們必須由“訓練我們的心”來不斷修行。

醉酒的人 任何人執著於感官,就好比一位肝藏還沒被破壞的好酒者,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喝得夠。他繼續沉浸其中,不知節制地喝,喝上癮了,到後來必定會生病受苦。

肥料 我們的雜染,好像我們修行的肥料。如同我們取一些髒的東西雞屎、牛糞,灑在我們的果樹上,長出來的果實才會豐碩且香甜。在痛苦之中,有快樂;在煩惱(混亂)之中有寧靜。(在生死中修行: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魚和青蛙 如果你執著於感官,就跟上了鉤的魚兒一樣。當漁夫來了,儘管你怎樣掙扎,都無法掙脫。事實上,你並不像一隻上鉤的魚兒,而更像一隻青蛙。青蛙是把整個釣鉤吞進腸子裏頭,而魚兒只是口被鉤住而已!

魚籠 如果你清楚地看到了事物的利害關係,就不須等到他人來告訴你。回想一下一位在他魚籠裏找到東西的漁夫的故事。他知道有東西在裏面,也聽到它在魚籠裏面拍動。他認為是一條魚,於是便將手伸進魚籠裏,竟發現是另一類生物。他看不見,所以無法確定到底是什麼。可能是條鰻,不過也有可能是條蛇。如果將它扔掉,他也許會後悔……。如果是條鰻,就可以成為晚餐的佳餚;但如果是條蛇,他可能就會被咬,不過不敢確定。
但是,他因欲望強烈而不肯放手,只因為那可能是條鰻魚。在他抓出的那一刻,霎時見到是條蛇時,不論如何,都會毫不遲疑地馬上扔開它,而不須等到他人喊:“嘿,那是條蛇趕快扔了它!”親睹蛇時比聽人家的警告更清楚地告訴他應該怎麼做。為什麼呢?因為他認識危險蛇會咬他,並且會導致他死亡。這還需要有人告訴他嗎?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修行直到我們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我們就不會去干預(或執著)對自己有害的事物了。

漁夫 我們的禪定(靜慮)的修行可以使我們開解(生智慧)。舉個例子來說吧:譬如有個正在收網的漁夫,網中有條大魚,你能推想他收網時的心情是如何嗎?如果他深怕大魚跑掉,就會迫不及待地硬扯那網子,在他覺察之前,魚兒已經因為他操之過急而讓它跑掉了。 古時候,他們會這樣教我們:你們應該慢慢地來,小小心心地收網,以免讓魚兒脫逃。我們修行也正是如此,慢慢地靠修持來摸索出自己的道路,小心地收網以免遺漏了。有時,我們會遇到不喜歡修行的時候,也許我們不想瞭解,也不想知道,但是我們卻要繼續修行下去,繼續摸索下去,這就是修行。如果喜歡修行,就去修行;不喜歡修行,也一樣要修行,就是要持之以恆
我們若是精進修行,那麼,信心就會給我們的修行帶來力量。不過,在此階段,我們仍然沒有智慧,縱使我們非常精進,也無法從修行中得到多少益處。這種情況會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因而使我們生起一種永遠無法尋到正道的感覺,也或許覺得自己達不到平靜,或覺得自己沒有具備足夠的條件來修行,乃至認為“道”是件不可能的事。於是我們便放棄了!
說到這點,我們必須非常、非常地小心,我們要以很大的耐心和毅力,猶如網起大魚一樣逐漸與它探索出自己的方法,然後小心地把魚網收回,扯那網子才不會太困難,所以我們繼續不斷地收網。經過一段時間以後,魚兒累得不能再掙扎時,我們就能輕而易舉地捕獲它了。這些都是修行通常會發生的事,不過我們只須慢慢地修持和小心謹慎地將修行聚集在一起。我們就是用這種方式來禪修的。

鴨子 你的修行就好像養鴨一樣。你的責任便是喂它和給它水。不管鴨子成長得快或慢都是鴨的事,與你無關。放下,然後盡你自己的責任。你的責任就是修行。如果修行的速度迅速或遲緩,清清楚楚即可,別去強迫它。

手電筒 在佛教裏,我們不斷地聽到「放下」而不要去「執著」任何事物,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要我們取而不著。就拿這只手電筒做比方吧!我們會想知道:“這是什麼?”所以我們將它拾起,才發現:“噢,原來是只手電筒。”於是就會放下它。
我們以這種方式來取。如果什麼都不取,我們能做什麼呢?行禪或其他的事都不能做了,所以首先我們必須要取。是的,是欲求沒錯,但未來它將導引你到達圓滿。到這裏來也是一樣。首先你必須想來這裏,如果你不想來,今天你們也不會在此地。我們是因欲望而有行動的,但當欲望升起時,不要去執著它,就好像我們不會去執著那只手電筒一樣“這是什麼?”我們撿起來,“噢,是只手電筒!”於是就放下它。這就是“取而不著”的含義。知道了後,就放下,不要愚癡地執著事物,但要以智慧“取”,然後放下它們。善或惡,兩者皆要全盤放下。

房子 所有我的弟子就像我的小孩,對你們,我的心中只有慈悲與關懷。如果我似乎讓你們受苦,這是為了你們好。我知道你們之中有些人受過良好的教育,且具有廣博的知識;但教育程度不高、世俗知識知道不多的人較易於修行。常識廣博的人就好像擁有一棟大房子,需要費力去清掃,但當房子清理乾淨時,就可以擁有寬闊舒適的生活空間。忍耐!耐心和毅力對於我們的修行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正見的領導者─印順導師


                                              § 正見的領導者─印順導師 §   開仁法師

一、前言

        印順導師在著作中,經常提示佛法是宗教,與其他的學說(哲學、科學等)不同,宗教必須具備自覺與覺他雙面向的實施,方有其出現於世之價值,這是導師對佛法的根本立場。當然,也基於此,於其著作中只要讀者稍微用心,即可獲得親切的感受,以下,將約略說明之。(按:引文的出處,源自《般若經講記》,pp.1-53,筆者不再一一標示。)

二、梳理脈絡與掘發宗要

        最近重讀《金剛經講記》(收錄於《般若經講記》),深刻體會到導師對佛法之至誠懇切,舉凡所寫所說皆理通無礙。導師在《金剛經講記》的懸論提及:

        本經文義次第的艱深,實為印度學者所公認!所以,我國本經的注疏雖多,大抵流於泛論空談,少有能發見全經脈絡而握得宗要的!

        《金剛經》確實是文義深廣的一部經,不只是深入到離戲論而住實相,且能讓此二項特質轉起於整個菩提道上,直至成佛。如說:

   此二─住與降伏,於菩提心行上轉;全經宗要,不過如此住於實相而離於戲論而已。

        這簡短的收攝,即是梳理全經的脈絡,以及掘發此經之宗要,讓讀者一目了然,建立正確的方向。

三、抉擇病因與辨證指南

        導師通常梳通義理之後,皆會提供世尊抉擇病因的說明,修行的大方向有了,更應掌握凡夫的根本病因所在,否則若以我為中心來實行,再多的時間,也於資糧無益的。如說:

        眾生的不能徹悟實相,病根在執有我法的自性;所以見色聞聲時,總以為色聲的本質是這樣的,確實是這樣的,自己是這樣的。由於這一根本的執見,即為生死根本。
   我我所見,實為戲論的根源,生死的根源。

        《金剛經》保留了原始般若重視無我的特質,直指眾生不能徹悟實相的病根,就在於我見或自性見,要看準根源,才能連根拔起。甚至於在還未能斷除這自性執之前的初修階段,理應就必須處處提醒自心莫為自性見所縛,讓我見越修越薄弱,讓般若越學越增明,這樣的省思自心,才會明了沒走錯方向。

        話雖說直指病因在於我見,但要除之,談何容易呢?所以,導師引領我們由文字般若著手,由淺入深,漸見深廣,如說:

        佛陀所要開示的,即正覺現證的──能所不二的實相,本非世間「般若」的名義所能恰當,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導眾生。
   實相非離一切而別有實體,所以不應離文字而說實相。同時,不假藉言說,更無法引導眾生離執而契入。

        文字雖不即是實義,而到底因文字而入實義;如離卻文字,即凡聖永隔!

        所謂的文字般若,當然不是指知識或文字的層面而已,假如無法從佛說的言教中,建立起般若正見的話,我想這還不算有體悟到文字般若的意義吧。換言之,以般若為導的發心,乃至於菩提大道中,行者皆須念念以般若來省察自心,莫為無明戲論所侵,由聞入思,再經思啟修,逐漸地離執而契入世尊現覺的實相。

        離妄證真,也通於二乘的,故而導師更為我們辨證了菩薩道應具足的指南,如說:

   菩薩綜合了智行與悲行,以空慧得解脫;而即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以此萬行的因華,莊嚴無上的佛果。要般若通達法性空,方能攝導所修的大行而成佛。

        雖說三心相應,同等重要,然導師巧妙地點出「以大悲為本的無所得為大方便,策導萬行,普度眾生」,言下之意,似乎是要強調平衡智行與悲行,莫使菩提信願,落入空願空信而已。

        菩薩道深廣無際,幸好《金剛經》及《大智度論》等統攝了每個階段應有的學習內涵,如說:

        二道各有三階,綜合凡五種菩提,總括了菩提道的因果次第。明白此二道、五菩提,即知須菩提與佛的二問二答,以及文段次第的全經脈絡了!
        二道,為菩薩從初發心到成佛的過程中,所分的兩個階段。……般若即菩提,約菩提說:此二道即五種菩提。

        二道、三階、五菩提,就是菩薩道的指南,或修道次第。導師於書中簡要地給予表示如下圖:




        有了長遠廣大的修行指南,同時,也該擁有憶持《金剛經》全經經意之核心要領,如此才能日日思惟,天天增進。導師於書中有一化繁為簡的釋題,如言:

        發菩提心者,能以如金剛的妙慧,徹悟不失不壞的諸法如實相,依菩薩修行的次第方便,廣行利他事業,則能到達究竟彼岸──無上菩提,所以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

        上述這段釋題,對修行者來說,實在是精要之極,記得要謹記於心。

四、生活體悟與運用六度

        此時此地此人的佛法,要能契理契機才行,導師對此相當關注,因此,雖然《金剛經》或般若法門有點深奧,但從它的體悟管道而言,還是不能離開生活的,如說:

        從體悟說:性空離相,不是離開了緣起法,要能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所以,穿衣、吃飯、來往、安坐,無不是正觀性空的道場!

        行住坐臥,語默動靜,到處都是破自性見的道場,時刻正念正知性空離相的正見,保持離執的清淨,佛法怎麼會無法運用到生活呢?其實,確實省察起來,不是經論的問題,也不是導師的問題,是我人用不用心的問題才是。

        菩薩道離不開三心與六度,上面說過三心,這裡要介紹六度的運用,導師說到:

        要救眾生,不能不犧牲自己去利他──布施:這必須具足物質救濟,以達到眾生生活等的滿足;必須以戒忍的精神,達到人與人間和樂安寧;又必須以進、定、慧的教化,革新眾生的思想意志,而使之歸於中道。從前,僧團中的「利和同均」、「戒和共遵」、「見和無諍」,也即是六度精神的實施!

        由上述可了知,六度非止於各別的六個項目而已,其亦可成為巧用於心的三組觀念:第一組是「布施」,第二組是「戒、忍」,第三組是「進、定、慧」。悲濟眾生,不能不犧牲自己去利益他人。在人間學習與度眾,就得與人共處,而這人際關係的建立,又必須有戒與忍的精神,否則彼此無法和樂安寧。物質或體力的救濟,或是克制煩惱衝動的行為,倘若欠缺了進一步的意志革新(即自淨其意),都還只是表面的功夫,故而菩薩更需以精進與定慧的教化,讓自他的心志,得以洗淨,這才是最徹底的拔濟。

五、結語

        一路走來,自覺得曾讀導師著作的人,修行比較不會怪,說法比較有包容心,信仰也比較不會受其他學說的影響。

        導師在《金剛經講記》給予後學的勉勵,如說:

        佛法以因果為本,凡能戒正、見正、具福、具慧,能信解此甚深法門,決非偶然,而實由於「夙習三多」。所以,佛法不可不學,不學,將終久無分了!

        所謂的「夙習三多」,《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8(大正8276b)是指「多見佛及供養」「種善根」「親近善知識」;而《大智度論》卷61(大正25489b)前二相同,第三項則為「久修六度」。然而,不外乎就是福慧二行,學多學少是個人的用功問題,但假如完全不學,將終久於實相無分的了。


心念涅槃,身在世間

        此時、此地、此人的佛教,不論是東西方的宗教文化,誰都曉得遠離社會人心的後果定會讓佛教走進歷史。然而,雖說佛法要適當地轉換成當代人相應性或應用性高的模式,或講白一點,就是用盡心思,但是千萬莫忘失佛法的宗教意義──由證出教

        當然,有的人會堅持說:「把宗教的面紗拿掉,不是更能契應各階層的眾生嗎?」是的,善巧人人可變,這沒問題。這當中須檢討的問題是,我們運用的這些巧方便,能引導眾生到達什麼層次?有沒有進階的規畫?有沒有偏離佛出世的本懷?諸如此類的問題,領導者都必須深思熟慮。

        比如強調運用正念能減壓,這是好事,但應有次第善巧地引人契入八正道的整體性,即便只是世間八正道,也能成為人間正行的完善基礎。或如慈善救濟,這是善事,引導者應把握好現世樂、後世樂與究竟樂的層次提昇,或說由財施逐漸導向法施的內涵,定能讓眾生身安心也安。又或是佛學的研究,這是美事,然亦不應忽略聞思修三慧的次第漸進,使學無止境的教理有學以致用的實義。

        在《大智度論》中,佛菩薩的教化皆會兼顧由淺入深,或由深出淺的精神指南,意即時下所言的「方法」與「目的」是相當明確的,絕不會有為教育而教育、或為潮流而盲從與跟風,在在顯示出賢聖的方便與周詳,契理與契機皆能照顧。(有興趣可參考卷30277c281b-c等)

        《大智度論》卷271 序品〉中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菩薩樣態:「復有二法:一者、深心念涅槃;二者、所作不離世間。譬如大龍,尾在大海,頭在虛空,震電雷霆而降大雨。」(大正25263c12-14)此段乃描述不退轉菩薩的功德之一。意思是說,一位證得不退轉地的菩薩,他的心境猶如一條大龍,尾在大海,頭在虛空,震電雷霆而降大雨。用以比喻此時的菩薩必定深心繫念涅槃,而身心所作卻不離世間,如此方能降大法雨,擊大法鼓,利樂眾生。

        雖然不退轉地的層次離我們有點遙遠,但這兩項果德必由其相似的因行才能獲得。否則,光說不練,或盲修瞎練,永遠都無法身歷其境。所以,如果我們把這兩項特質作為修學菩薩道的方針,我想,這類型的菩薩肯定不會有所偏頗,所行所思必相應於涅槃或實際,也不會遠離社會人心。要知道,沒有心繫涅槃,所修所做極可能只屬世間三界中業;倘若只想獨善其身,恐遲早會被人間淘汱。筆者覺得,若要配對三心,「心念涅槃」即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不離世間」需要大悲心無所得的方便。

        印順導師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98)曾說:「佛法的教化,是實際活動於現實社會的,不只是修持者內心的證驗。」筆者覺得,佛教當代的社會關懷,適應時機的方便,若能把握住這兩項原則,運用我人能力所及的善巧方便,引人入道,應不失為一正信正見的實行者吧!





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新時代 心倫理


§ 新時代 心倫理 §

聖嚴法師與錢復、施振榮、劉炯朗、張淑芬的對話 30/6/2007

什麼是新時代的心六倫

        葉樹姍(主持人,以下稱葉):「新時代心倫理」運動的六大主題,分別是「家庭倫理」、「校園倫理」、「生活倫理」、「自然倫理」、「職場倫理」及「族群倫理」。聖嚴法師特別提出這六倫,目的是讓我們在現代複雜關係中,能夠找到適當的準則及規矩來定位自己。首先,請前監察院院長錢復為我們分享對「心倫理」觀念的看法。

        錢復(以下稱錢):歸納二十一世紀以來,造成國內外恐怖主義、環境生態傷害及社會上熙攘不安現象的三個因素,分別是自私、仇恨及貧窮。在聖嚴法師、劉炯朗校長及我們這一代人所受的教育,若只為自己著想就會受到父母師長嚴厲的指責,但現在新一代朋友在成長過程中,得到太多寵愛縱容,導致他們以自我為一切的中心,自私的念頭普遍深植在人們心中。
        前陣子曾有某家電視媒體訪問大學生:「誰是你們最崇拜的偶像?」這些年輕人的答案不是社會上最有錢的人,就是出名的演藝人員,卻鮮少把視野關注在擁有學術成就,或是像聖嚴法師這樣對社會人群有所貢獻的人。這是為什麼?因為名利與自私。自私的結果更加深了社會貧富懸殊的趨勢,導致貧窮者難以維持生活,自然就引起了個人及意識形態所造成的仇恨。
        從九一一事件、卡崔娜颶風、南亞海嘯、國內外動亂及恐怖事件,都可以看出意識形態所造成的仇恨,對社會族群影響是如此鮮明。聖嚴法師認為解決方法在於人心,因此在這裡提出了「新時代心六倫」的觀念。

與人相處從心出發

        劉炯朗以下稱劉):從字面意義來解釋「倫理」二字,意思就是「用什麼樣的規則與人相處」。以歷史、宗教及哲學中對倫理觀念的詮釋為例,佛祖釋迦牟尼,釋迦為「能夠」,而牟尼意即「仁慈」,也就是說,佛理教導人能忍、能仁的觀念;而基督教《聖經》也一再提及:你怎麼對待他人,他人也如此回報你。而儒家不也是常奉勸世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嗎?這些觀念,都是為世世代代人所熟知的。
        中國古代一再強調「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及朋友有信」的五倫觀念,它表示人與人之間關係殊異,相處規則不盡相同。
        現代社會已經和過去不同了,以親子關係最為單純,而後推展出校園,最後則是人與人之間愈形複雜的社會。以學校為例,現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大量介入了原本單純的師生關係。過去老師盡心教導學生,今天卻需要他們幫自己做研究;以往學生修習知識心無旁鶩,現在竟想著要老師在畢業後,為自己介紹一個出人頭地的好工作。
        原本單純的校園關係都產生了這樣的變化,由此可見,到了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就更令人無所適從了嗎?在這樣複雜糾結的群體之中,人們如何在紊亂的人際中自處,尋求穩定的方向與自我定位,確實就是今天對談的主題。我建議大家從「心」出發,讓自己的心做為主導,怎麼對自己,就怎麼對待父母家人、老師同學,及工作中各式各樣的人。
        現代社會絕不可輕忽教育及宗教的力量,當我們學習把心定下、看清方向並摒除一切不必要的干擾,將能看穿許多不應該存在、也無須在意的競爭、壓力與分歧。只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年輕人將比我們這一代做得更多、更好。

        聖嚴法師(以下稱師):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心倫理」,不是傳統儒家講的五倫,或是佛教的戒律、《聖經》的十誡,而是要整合過去破產的倫理,提出符合現代人需要,且可以接受的新倫理觀念。
        現代人追求自主跟個性,人人渴望獨一無二,所以年輕人往往將眼光關注在演藝明星及令人注目的名人身上,卻少有機會深刻地思考做人做事的道理。如果家長們本身沒有建立正確且穩固的倫理觀念,教育出來的子女,不管在家庭或社會,自然缺乏「當為則為,不當為則不為」的適當規矩了。
        什麼是「當為則為,不當為則不為」?若從自私的觀點而論,人們應該追求自利利人,是永遠而非暫時性的「自私」。若無法建立起保護自己及周遭他人的倫理觀念,大家就會隨時處在為人欺騙利用的恐懼之中。
        舉例來說,許多跨國企業能夠達到如此龐大的規模,就因為他們懂得建立公司內部清楚的規範,以及自行運作的倫理架構。今天有許多小企業、小生意不能持久,只為了膨脹、壯盛自己,對未來發展、社會觀感及對後代影響毫不在意,這樣表面成功,經由傷害、佔有而擴充的企業體,實質上非常危險,甚至將導致鋃鐺入獄的結果。
        由於人心的「貪、瞋、癡」而產生「貧窮、自私、仇恨」。今日社會,無論是台灣還是中國大陸,社會存在一種唯利益是尊的風氣,為名利、為事業,強取豪奪、不擇手段。為維護自身的利益,互不相讓的結果,使得貪婪及憤怒的情緒逐漸瀰漫在每一個人心中。社會上許多富人毫不顧及他人也有共享的權利,只知無限擴充己身利益,使得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惡況更加凸顯,分配失衡的貧窮者因此充滿忌妒,由此而生的仇恨更製造了日益嚴重的社會問題。
        我們常常可以在官場上看到一些對得勢者前呼後擁的人,這往往只是為了趨炎附勢,而不是真正尊敬對方,若已經得到的財產、親屬、愛情、地位或者名譽被人奪走,內心的仇恨也就更難以收拾了。
        真正的貧窮並不是沒有錢,或是生活條件不佳,而是心靈的貧瘠。心靈的貧窮、寂寥永無止境,使他們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價值,也失去了一種簡單、純真的快樂。

尋求永續的、利人利己的利益

        施振榮(以下稱施):一般人常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性本來自私,但由於因果循環,到最後受害的還是自己。但如果我們能把「自私」改成「自利」,以「利他」為出發點,這個利益才能夠真正永續。
        我們知道,如果只是自私,反而將對自己的生活造成最不利的影響。現在社會上的高位者,無論是家長還是知名人士,都更需要提倡「利人則是利己」的新觀念,因此我也決定由自己開始做起,試著說服大家追求對人生價值有利的「利」。
        第六倫有別於前五倫,在群(包括社會、自然環境)我之間,由於循環較慢,產生的影響表面上不是那麼顯著,因此我們經常忽略這樣的倫理關係。今日社會上許多政治人物,所作所為多以自私為出發點,帶給社會不良示範,同時也形成了以自私為本位的文化。其實站在治理眾人之事的立場,這樣的人更應該具備倫理觀念,如此才能對自己產生真正的利益。如果經濟、社會及環境三者有一方無法平衡,那麼之前沒有預料到的種種問題就將一一浮上檯面。
        公司的治理本身就源於治理的文化,要考慮到所有利害相關者的權益,過去人們總先考慮到股東淨值的報酬率,而在今天,應該考慮的是,多方面的平衡及整個經濟體相關的整體報酬價值。從過去一、二十年的社會發展可見,企業的品質是全體員工的責任,由於每個人角色的多元化,過去企業創造優良品牌只是行銷人員的責任,今日早已是全員品牌管理的時代了。
        總而言之,建立台灣整體形象是全民各行各業的共同責任。雖然「心倫理」運動的最終目標仍是利己,卻是要我們關注到廣義的、社會整體的利益,而非單只從個人金錢的角度出發。我們要賺快樂、歡喜心,付出以後的歡喜心,由利他來利己,如此才能創造全體真正的、永續的價值。

        :在瞭解「心倫理」的規範及價值後,請台積電文教及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張淑芬跟我們談談,「心倫理」運動應怎麼落實到家庭生活中?

        張淑芬(以下稱張):由於現代社會強調個人發展,導致過度自我中心而形成自私,因此剛剛大家都把焦點放在為社會、國家奉獻的倫理觀念上。然而我從自身的角度體會到,社會、國家的基礎仍在於以個人為出發點。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倫理及道德觀念,層次高低亦有所不同,故該如何逐步自我提昇道德觀念,從挫折中學習,就是「心倫理」運動推行的開始。
        以我自身為例,在五、六年前,我對社會抱有莫大熱情,看到人心不安,許多人在絕望中走上自殺之路,我感到十分心痛,於是開始撰寫文章、四處演講。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這些努力並未達到如何的效果,因而退而求其次,先安定自心,隨時隨地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擁有清淨心之後,自然能夠更容易瞭解別人所發出的訊息,得以漸進地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他人,彼此交流。其實這樣的正向互動,最根本的就是要從家庭倫理開始。
        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步調迅速,不容易真正深入地認識自己、瞭解家人。如果能夠多給自己與家庭成員一些相處的時間與空間,細膩地經營彼此對待的方式與態度,我認為人們的家庭生活會更加健康。如果每一個家庭都很快樂,我們的社會、國家就會很快樂。

從自身發心推及影響他人

        :若從動物生態圈來看,一群鹿中如果有一隻鹿能夠擔任領袖,負起帶領大眾共同抵禦狼群、保護族群安全的責任,這個鹿群就更能夠生存。在人類社會中,原始部落中的酋長必定是部落中最具智慧,能夠帶領團體生存延續的人。
        到了近代,一般人都以為皇帝擁有生殺大權,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是暴君,而非明君。真正的明君是挑起天下所有的責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求萬世名、眾生利,而非一己之私,國家才能夠繁盛安定。仁君為天下、萬世的名利,是由於他對社會有貢獻的責任。但綜覽中外歷史,從古至今,君主一代傳一代的結果,由於權力易使人腐化,最後就產生了昏君及末代皇帝。
        因此,只要社會上多一些人能無私奉獻、為眾生著想,整個社會的人的品質就能夠向上提昇,如果世界上有更多人擁有此一共識,所有人就能夠過著豐衣足食、天下太平的生活了。
        從最低限度來說,我們都可以自問,在一個家庭之中,自己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具有什麼意義?扮演家長角色的,就應該負起照顧家庭的義務,為家人帶來健康、平安、成長和幸福。但如果只是家庭裡的一員,只要你願意奉獻自己,照顧全家人的幸福,對整個家庭及社會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
        曾經有一位女子,來自於一個父母吸毒、好賭、酗酒,七個孩子流離失所的家庭,由於她擔心兄弟姊妹都因此沒有前途,心裡感到無奈痛苦,於是參加了七天的禪修。在禪修過程中,她開始反省自己,領悟到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從自我提昇開始做起。為了幫助父母,她兼了很多工作,同時想辦法資助兄弟姊妹,經過日積月累的努力,終於感動了家中其他成員。
        現在這位女子已經是位大學教授了,她的父母也戒了毒和酒,家人奮發向上。由這個例子可以看見,在家庭中,只要有人發願,就有機會提昇,全家得到美好的善果。
        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家庭、學校、社團還是公司,都不應該小看自己的力量。即使只是一隻小螞蟻,都能夠影響蟻群全體,只要有心,從奉獻、付出中學習成長,任何人都可以在生活周遭找到機會開始改變環境。從心出發,在利他的過程中,就能夠開始成長,因此我們不僅除了成就自己,還能夠帶動整個社會,而人心也將在漸進的過程中得到淨化。
        在座談會上場前,我請教了很多專家學者,整合大家的意見後才擬定出「心倫理」的題目,接下來期盼能結合有心提倡「心倫理」運動的各界人士,在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角落,共同來推動和努力。當有更多人一起推動「心倫理」,好的種子就會慢慢發芽延伸,終有一日看到它的成果。

        :聖嚴法師提倡的「新時代心倫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本訓練,我認為,「新時代心倫理」運動的落實,應該由上而下開始推展。人們在創辦企業之初,第一就要自問對社會是否有貢獻,創造了什麼價值。
        如果一個企業的出發點純以賺錢為目的,它的發展將很快遭遇瓶頸;但若抱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觀點,對眾人、消費者有貢獻,也自然就能賺取人我利益及自己的成就感。在賺錢之外,這個企業能不能永續、能不能實現多贏,也都是值得我們思考、追求的。
        以我為例,我經營企業,一開始就從「不留一手」的文化為出發點,並盡量做到有效地提早交棒,這些都是為了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另外,在過去一、二十年,我也致力於公益,讓自己有機會多多服務他人、回饋社會。退休之後,我擔任十大傑出青年當選人聯誼會會長,希望能「集十傑之長,創台灣之光」,就是希望能進一步整合大家的力量來服務及回饋社會。
        言教不如身教,在教育下一代的時候應以身教為主,在我當學生的時候,因為看到母親非常辛勞,為了讓她放心,在學校就特別守規矩,想辦法做好學生應有的本分。    從最基層的學生,一路到整個企業的負責人,甚至於社會的意見領袖時,就更需要好好思惟,自己在這個社會上所扮演的角色。如果沒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對整個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其實是非常之大的。

以「禮讓」精神為社會帶來和諧
       
        :去年的財富報告顯示,二○○六年全球億萬富翁購買奢華品的金額為捐助社會總數的二.三倍。近年來表面上人們生活似乎過得還不錯,然而卻普遍忽略了族群倫理中,外籍新娘在台灣的問題。由於外籍新娘在台灣已有三十七萬人之多,在加入社會後,普遍感到不適應而導致失婚,當她們帶孩子回越南,卻又面臨政府因國籍不同而無法提供教育的問題。由於我擔任社會公益的工作,更能敏銳地感受到這個問題,因此決定盡一己之力,開始推動越南母親與子女共讀、夏令營及家庭訪視等援助方案。
在現代社會,人們經常為利益、生活你爭我奪,反目成仇,問題在於我們缺乏「讓」的觀念。若想要家庭社會和諧,就應該彼此謙讓。從我過去三十年的外交工作中,深刻地體認到「讓」的道理,事有可讓有不可讓,國與國、族群與族群間一定要能彼此禮讓協議,從中取得平衡,想辦法讓對方瞭解到自己的誠意,事情才能順利。
        或許要過一段時間,我們才能看到「心倫理」運動的成果,然我堅信「行者常至,為者常成」,為了達到目的地,第一步必定要踏出去。

        :許多人常說人自私自利,但為什麼我們不能自利利人呢?我想自私並不是人的天性,而是整個大環境造成的結果,從社會各個地方都可以看見,還是有許多團體、家庭,齊力攜手,彼此間沒有自私。
        為什麼我們會有自私自利的觀念?那是因為社會分成不同族群,每一個族群皆欲利己,彼此分裂、對立、競爭。在平等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應該有相同的出發點,及同樣受教育、求上進、就業的機會,但社會是自由的,因此個人成就和到達的點自有差異,同樣的學校與職場,各人長才與表現不盡相同,差異亦不可避免,最高的境界是彼此欣賞對方的相異,並發掘彼此之間的美好。
        每個族群都各自有美,學會欣賞及接受他人與己不同,無論是語言、學問、經濟能力或政治觀念,都有其可取之處,張開眼睛、打開心靈,不再執著於家庭個人觀念的隔離,社會就會更和諧、圓滿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顆種子,但要如何變成一顆好種子?我認為「自我認識」非常重要。因為每個人的個性及道德觀念不同,因此要先自我定位、衡量一己的能力。有些人能從團體裡學習並發揮所長,但卻有另外一些人適合單獨學習精進,如果硬要把這樣的人放進團體之中,可能反而會導致衝突。做為一顆種子,必須先充實自己,讓自己成為充滿生命力的種子之後,才能利他而對社會有所助益。
        當我們在「宏觀」之外,而談到「微觀」自我時,我有一個誠實地認識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我會利用晚間時刻,靜靜地坐下來,摒除電話或者電視等外來事物的干擾,深刻地跟自己對話。觀照自己的所作所為,自己的言語、自己的角色,我喜歡嗎?我感到自在嗎?在反省了這一切之後,我覺察自己既身為家庭中的女性、孩子的媽媽,以及先生的妻子,在投入社會之前,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的家人。
        畢竟,如果連最基本的家庭都沒能好好維繫,如何奢談幫助他人呢?所以我決定先充實自己,思考家人有什麼樣的需要。平時,我除了照顧先生的食衣住行外,在他回家後,我也傾聽他的煩惱、分享他的快樂。我期許自己要做到的是,當任何一位家人拋出一個球給我時,我要能夠有辦法回給他一個漂亮的球。我希望我的家庭永遠都像一個快樂而充滿活力的球場。在這個過程裡,我體會到身為女人必須要透過讀書、社會關懷等不同方法,從各種角度提昇視野的寬度及智慧的深度。或許我們可以把自己比喻為一盒衛生紙,當有人需要時可以隨時取用。這是一種自我價值。

        倫理是分寸、責任、義務以及奉獻,利他是最好的利己。我們每一個人應該把握現在,盡己本分;對上以敬,對下以愛。希望大家都能夠做為一個各盡其職、各守其分的小螞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