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以記師 § 釋定賢 2019年7月
暢懷長老 簡介
暢懷法師 (1929~2019),內號親極,俗家姓王,出生于河北省武安縣,十五歲於邯鄲禪房寺性崇和尚座下出家,法脈源於寶志公禪師 (418~514) 所創立之金頂毗盧派。師於1943年在北京廣濟寺受具足戒,其後親近慈舟律師、圓瑛大師、倓虛老和尚等多位佛門大德。法師1949年南下香港,先後出任中華佛教圖書館館長、香港佛教青年協會導師、澳門佛教青年中心會長、香港能仁書院校監,並任天臺精舍、荷石精舍、圓明寺住持。為推動正信佛教的發展,除舉辦傳統佛誕法會、靜坐班、佛學班講經說法外,法師在國內外積極提倡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法會、又定期傳授三皈五戒和在家菩薩戒;同時接引有緣出家的弟子,保送他們入讀佛學院,以培養僧才,續佛慧命。在社會服務方面,法師早年曾率眾前往難民營、監獄、安老院、醫院等地方探訪,運用佛法舒解眾生之心靈苦惱。法師又親自撰寫佛法文章書刋,如《學佛文集》、《靜坐講義》、《佛法答問》等等;又倡印大量佛法書籍免費結緣,時而邀請佛門大德開演佛法要義,旨在弘揚正法,提升信眾的正確知見。法師雖然身居香港,心常繫念國內,因此領眾在祖國弘法參學之餘,還集資在其家鄉河北武安等地興建龍泉寺及三間較小的寺院,協助國內有情,共沾佛法利益。暢公一生閱歷豐富,博通諸宗大義,說法圓融,為法忘軀,接引信眾,諄諄教誨,為大眾所景仰懷念。
弟子所認識之恩師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世間種種,無常生滅,離不開「因緣」二字。然而,「緣起甚深」,誰能參透箇中深義?
二十多年前,亦是因為感受生離死別之苦惱而尋覓出離之道。一個早上來到天臺精舍,不大的單層式平房佛堂,頗為簡陋;但見人頭湧湧,梵音飄飄,法會進行中...... 遙望一位老和尚的身影,未來之恩師暢公是也。很慚愧,當時令我這凡夫印象深刻的,是與「錢」有關——有很多免費結緣佛書、派免費午飯盒和生果、寫牌位回向不收費,只是自發供齋或隨喜捐助。感覺良好!
後來在暢公座下受三皈五戒,又隨老和尚到加拿大溫哥華福慧寺,參加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法會。從一個初機居士的角度觀察,覺得這位老和尚「頗冷,也不太冷」。可以這様形容師父:「菩薩低眉,和如春風,靜如止水。金剛炯目,威儀自若,動如雷震!」恩師觀機逗教,不時用折、攝二法,接引啟導後學弟子,但總以慈悲機智隨和的態度為主,因而有弟子贈以「暢所欲言宣妙法,懷開大笑度有緣」之句。
幾年之後,在社會磨蹭久了,萌生鳥倦知還的意態,但還歸何處?又是另一個早上來到天臺精舍,那時精舍內只有幾個人;預約了暢公,想請老和尚寫一封推薦信給我,我想以居士的身份,報讀臺灣佛學院學習幾年,看看自己能否適應佛門生活才考慮出家。師父很慈悲,面帶病容卻認真地說:「你既然有意出家,還是先出家後去讀佛學院較好。出家人與居士在佛學院的學習生活是一様的,但出了家才真正算是佛門中人....... 出了家的前途會越走越光明。」之前有人勸我出家也不為所動,主要是對此久染紅塵的自己沒有太大信心。但那時經老和尚的提點鼓勵,像貫注了動力,考慮了七天後即決定在暢公座下出家。後來師父接引了更多弟子出家,並按其意願送往佛學院修學。
「此來不用傷遲暮,佛法弘揚本在僧」,培育僧才弘法利生,這是恩師對佛教和社會的一項貢獻。
有人的地方,就有人事的問題,這似乎是一個普遍的真理。未出家前,對出家修行的生活充滿著清淨與超越的憧憬,後來漸漸領悟,師父所說「出了家的前途會越走越光明」的前提是:「初心(菩提願行)不退,而且是從經歷無限時空因緣的考驗而言。」現實的情況是,除非是久修利根或善業深厚的菩薩,大部份人都是有各種習氣的凡夫,出家的「光環效應」並不能一下子將煩惱習氣清除,必須假以時日,真誠精進用功修學正法,光明的前途(轉迷成智)才會顯現。「心出家,身不出家」的在家修學佛弟子,亦復如是。
師父如何將大乘佛法的理論與實踐連結?弟子觀師父二十年如一日。師父每天功課不斷:拜佛、打坐、看書、念佛、經行、早晚課、辦大眾事;尤其是拜佛與打坐,即使在病中,師父也堅持修行。
師父生活簡樸,克己利人,為法忘軀:在衣食住行方面,師父簡樸節儉,毫不挑剔,但為建寺安僧和利益眾生時,便會務實而不吝嗇。師父說他在年青時因不善調理身體,只拼命用功修行和做事,導致牙齒脫落和精神衰弱,後來以靜坐和拜佛將身體毛病治理好,所以常勸勉大眾修行做事要行中道,不可過猶不及,又說「養生之道在於動,養心之道在於靜」,因此拜佛和靜坐,是很好的世出世間修行方法。
學佛修行的基本下手處是「斷惡修善」,因而師父常以「四正勤」開示大眾。四正勤者,「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此道理看似簡單,但能夠恒常精進實踐亦非易事。
有一次早粥後,師父語重深長的對弟子說:「我在這數十年領眾學佛,憑一個『忍』字!」弟子聽後無語。細心思惟,是的,菩薩發心學佛度眾,應修學慈悲智慧、忍耐包容;待人接物,莫與貪瞋癡慢疑、見嫉諂誑憍等煩惱相應,否則自度不了,何以度人?
師父亦常開示「但盡凡情,別無聖解」的深義。菩薩是覺有情,眾生是迷有情,生死煩惱,皆因糾纏執著這個虛妄的「我見凡情」原故。如何盡此凡情?師父的老師倓虛老和尚說得好:「觀念念即住,覺妄妄皆真」,默然直觀自心,覺性現前,凡聖一如,真妄亦空。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我輩凡夫,須廣學多聞,正念正法,真摯地身體力行,培養慈悲智慧,此即減滅生死煩惱之菩薩中道行矣。
另一方面,師父也常說「法無定法」、「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這說明佛法不離世間法,但為利益眾生並使之離苦得樂故,學佛者須悲智雙運、福慧雙修,令理事圓融,真俗無礙,方能普度眾生。
以上只是弟子蒙 恩師多年以來身教言教之點滴摘要。弟子會謹記恩師之遺訓:「心胸要廣大,志在弘法利生,不求名聞利養。」
至人應物 體寂名存 權跡有歸 光雲不滅
誠祈恩師 乘願再來 重演圓音 復轉法輪
弟子 定賢 頂禮
**
此文曾於25-7-2019第520期《溫暖人期》中刋出